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甜菜当年抽薹过程中呼吸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温光条件诱导甜菜 (Beta vulgaris L.)当年抽薹 ,测定了甜菜幼苗在抽薹过程中体内呼吸酶的变化 :抗坏血酶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在低温春化后较高 ,以后随着抽薹、开花的进行活性逐渐降低 ;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反 ,在抽薹前 ,活性较低 ,抽薹后 ,活性逐渐增强。这些酶系统活性的交替变化表明与春化作用相关的甜菜抽薹进程中呼吸代谢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铝胁迫对烟草叶片呼吸作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不同耐铝性的烟草品种云烟100(耐铝)和云烟105(敏感)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铝浓度(0,50,100,200μmol/L)对烟草植株生长、叶片活性氧(ROS)含量、呼吸作用和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铝浓度的增加,烟草植株生物量显著下降,叶片O·-2和H2O2含量显著升高且敏感品种云烟105变幅更明显,表明烟草铝毒害与叶片ROS积累呈正相关。随铝浓度的增加,烟草叶片总呼吸、细胞色素呼吸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活性不断下降,而交替呼吸和丙酮酸含量先升后降,表明铝胁迫下烟草各呼吸途径的变化与COX活性受抑及丙酮酸对交替氧化酶活性的正向调控有关。铝胁迫下烟草叶片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升高,有利于清除细胞内产生的ROS。与敏感品种云烟105相比,耐铝品种云烟100在不同铝浓度胁迫下均表现出更高的交替呼吸、总呼吸、线粒体SOD和APX活性,说明铝胁迫下烟草叶片保持较高的呼吸作用(尤其是交替呼吸)以及线粒体SOD和APX活性与其抗铝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抗坏血酸在白肋烟晾制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白肋烟晾制过程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晾制前期,当烟叶从第84h开始大量失水时,烟叶颜色逐渐变褐,丙二醛含量急剧增加,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达到最高,抗坏血酸含量下降;水分与抗坏血酸氧化酶呈显著负相关(r=-0.747*),抗坏血酸与色素呈显著正相关(r叶绿素=0.808*, r类胡萝卜素=0.914**),说明在晾制前期水分减少时,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相对增加,导致抗坏血酸含量下降,并且抗坏血酸含量的降低与烟叶颜色变化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4.
以甜菜品种淮阴11号为材料。测定了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甜菜块根呼吸强度、呼吸代谢的酶的活性及呼吸抑制剂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处理15天以后,冻化贮藏的甜菜块根呼吸强度明显高于其它温度处理的甜菜。糖酵解和已糖磷酸途径抑制剂对呼吸强度的抑制百分比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加强,而三羧酸代谢途径的抑制剂(丙二酸)对呼吸的抑制程度较低且无明显变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在甜菜贮藏过程中逐渐加强,尤其是冻化贮藏的甜菜,其活性也明显高于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以上结果说明甜菜块根贮藏过程中,呼吸代谢既可通过糖酵解-三羧酸途径,也可通过己糖磷酸途径,且后者的作用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强。另外,呼吸末端氧化是通过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而贮藏后期多酚氧化酶活力则有明显的增强。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苋莱为材料进行自体嫁接和异体嫁接。观察嫁接隔离层及其两侧细胞的组织化学变化,用细胞化学定位方法比较不同嫁接组合隔离层两侧细胞中细胞色素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随嫁接组合形成,隔离层是动态变化的;两种酶活性逐渐增加到一高峰级又逐渐降低,不亲和性接嫁组合细胞中酶活性明显高于亲和性嫁接组合,且酶活性高峰出现晚2~3d。对隔离层组织化学变化和两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嫁接亲和性的关系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长年限的草坪土壤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生长年限草坪土壤中4种土壤酶活性的分析,研究了草坪年限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活性随草坪生长年限的不同变化很小,而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脲酶的酶活性随草坪生长年限的不同差异显著;在建坪的第1 a,过氧化物酶和脲酶的酶活性较对照变化明显,二者分别下降46%和43%;多酚氧化酶较对照增加7%.生长2 a的草坪和生长4 a的草坪土壤中,过氧化物酶均比对照增加13%和28%,脲酶比对照增加33%和66%,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对照降低约4%,多酚氧化酶在生长4 a的样地较对照下降约8%.因此,4种土壤酶中过氧化物酶和脲酶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反映较敏感.  相似文献   

7.
离子注入对水稻呼吸作用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离子注入处理水稻干种子对萌发过程中的呼吸强度、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以及酯酶、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呼吸强度有增强趋势。细胞色素氧化酶对离子注入较为敏感,剂量越大酶的钝化效应越明显;在萌发52小时和72小时脂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均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促进烟叶生长的植物生长物质,研究了烤烟喷施植物生长物质(主要成分为赤霉素)对烘烤过程(正常和高温高湿条件下)中烟叶含水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多酚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和非正常(高温高湿)2种烘烤条件下,植物生长物质处理烟叶的含水量差异较大,正常烘烤条件下,烘烤0~36h烟叶含水量下降速度缓慢,而在后期下降速度较快;而非正常烘烤条件下,烘烤0~60h烟叶含水量下降均较慢,至烘烤60h,仍在鲜烟叶的50%左右。在正常烘烤条件下,多酚氧化酶活性随烘烤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到烘烤60h时,活性达到最低;而在非正常烘烤条件下,多酚氧化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但在烘烤最后酶活性仍明显高于正常烘烤条件下的酶活性。2种烘烤条件下,各处理多酚含量总体上均有升高趋势,且在烘烤前期,除少数处理外,喷施植物生长物质处理能提高烟叶多酚含量,但到烘烤后期大部分处理间差异不明显。2种烘烤条件下,喷施植物生长物质各处理上等烟比例均显著高于CK,且正常烘烤条件下的上等烟比例均高于非正常烘烤条件,可见,施用植物生长物质均提高了上等烟比例,以植物生长物质4号和7号的配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抗坏血酸氧化酶在植物生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衰老有关,而且和果实的储藏有关。介绍了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分析了影响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因素,认为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受到金属离子、有机无机小分子和外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概述了农作物、果树和蔬菜关于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研究状况。采用不同的处理可以提高一些农作物的抗病性,延长果实的储藏期限,提高蔬菜种子的发芽率和一些子实体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华北落叶松抗坏血酸氧化酶年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华北落叶松 (Larixprincipis rupprechtiiMagr)成年林木及苗木不同器官、不同时期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 2mm根中抗坏血酸氧化酶活力最高 ;体内抗坏血酸氧化酶活力在生长季节较高 ;林木梢头、叶、1年生枝及苗叶等生长部位抗坏血酸氧化酶活力也较高 .抗坏因酸氧化酶与华北落叶松的生长关系较为密切 ,而与其抗逆性无关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对鲜切竹笋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自生  张莉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2):4694-4700
【目的】探讨壳聚糖添加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对鲜切竹笋的保鲜效果。【方法】在(4±1)℃下,1%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对鲜切竹笋品质和生理的影响。【结果】 鲜切竹笋贮藏期间,呼吸速率和乙烯释释放速率逐渐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迅速增加,促进总酚积累增加,导致亮度(L)值减小,褐变指数(BI)上升。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不仅抑制了鲜切竹笋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而且还延缓了PAL、PPO和POD的活性,从而保持较高的L值和较低BI水平。【结论】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在鲜切竹笋保鲜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寿竹不同径阶母竹造林在造林成本、造林成效、笋竹生长、生物量分配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比较不同径阶寿竹母竹在造林中存在的优缺点。[方法]以不同径阶寿竹母竹造林地为试验林,在同样的抚育管理下,造林4年后对全林生长指标进行实测调查及分析比较。[结果]在造林成本方面,发现径阶≤2 cm母竹的造林成本分别比径阶为3~5和≥6 cm母竹造林少4 500、10 500元/hm~2;小母竹造林成林时间平均比大母竹造林成林时间早,但成材时间晚;3~5 cm径阶母竹造林形成的林分,出笋数最多,退笋率最低。[结论]该研究可为寿竹母竹造林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贮藏条件下,对赛买提杏果实的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和果胶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同期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硬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当果实的呼吸强度变化剧烈时,加速糖、酸等物质水解,引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高峰变化,相反果实的呼吸强度较低时,果实内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也较小;果实褐变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相关,但机械损伤会加剧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因此降低果实表面的损伤度可有效降低果实褐变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钾对荔枝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钾能增强荔枝的光合作用。对光合的动态变化测定表明,在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低的条件下,施钾对光合速率的提高更加明显。施钾也能降低荔枝的暗呼吸速率以及抗坏血酸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试验还显示,当氮磷营养不能正常配合供应时,则不能较好地产生以上效应。通过真空渗入K+法的测定表明,钾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光合的促进作用与抑制暗呼吸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短穗竹出笋和幼竹高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短穗竹的出笋规律,为短穗竹的科学栽培、快速繁殖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 d为1个笋期观察单元,对短穗竹出笋、成竹、退笋、基径、笋高等生物学特征进行调查,并对短穗竹幼笋高生长进行Logistic非线性回归拟合。[结果]短穗竹出笋历时24 d,以出笋比率P=10%为界限,将笋期划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初期和盛期出笋数增加较快,历时较短,末期出笋数下降缓慢,持续时间较长。短穗竹盛期退笋最多,退笋原因主要是干枯和虫害。其幼竹高生长符合"慢—快—慢"的生长趋势,与Logistic的生长曲线模型高度拟合,拟合度为0.999。[结论]通过对短穗竹出笋和幼竹高生长阶段的调查,研究了短穗竹笋期的生长发育规律,为短穗竹的科学繁殖和合理经营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初步研究鲜切处理对距竹笋切割位点不同距离切段中伤害信号传递的影响,并通过外源信号分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及其合成抑制剂水杨苷异羟肟酸(salicylhydroxamic acid,SHAM)处理,探索MeJA在鲜切竹笋信号分子合成和传递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切割位点产生了伤害信号物质,并能传导至邻近未受伤组织中,诱导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升高。MeJA处理能引起鲜切竹笋PAL、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T-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升高,而SHAM处理对上述酶的活性升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MeJA可能诱导并参与了鲜切竹笋在受到机械伤害后某种伤害信号的合成和传导。  相似文献   

17.
竹笋夜蛾在陕西竹林区普遍发生,局部成灾,竹笋被害率达60—90%。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莎草科杂草上越冬。3月中旬孵化,在杂草上取食,幼虫有5龄。5月上旬竹笋出土时,幼虫至3龄转移到笋内蛀食,被害竹笋断落、腐烂,招引江苏泉蝇寄生。幼虫在笋内为害20—25天,脱笋入土化蛹。竹林郁闭度小、林间空地大、经营管理差、杂草多处发生严重。试用40%辛硫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杂草上初龄幼虫,列亡率可达78—81%,竹笋被害降低率在70%以上。捡拾虫退笋、清除杂草、喷药防治是综合治理的三条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