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耐寒相思苗木培育及造林试验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耐寒相思的引种育苗、造林试验,对照耐寒相思部分自然分布区和我国部分适生区气候条件和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初步确定银荆、黑荆、黑木相思在重庆低海拔地区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造林试验地区可以扩大栽培面积;肯氏相思不能适应重庆的气候条件,不宜继续栽培;灰木相思因为数据不足,还有待进一步的观测。  相似文献   
2.
鹅掌楸容器育苗轻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泥炭、稻壳、森林表土、黄心土混合配制成5种轻基质配方,开展鹅掌楸容器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配方之间的重量,容器苗苗高、地径、根系、单株干物质重量达到极显著差异;4号轻基质配方(泥炭50%+稻壳20%+森林表土20%+黄心土10%)育苗效果最好,苗木粗壮、根系发达、基质重量较轻;1号轻基质配方(泥炭20%+稻壳50%+森林表土20%+黄心土10%)效果最差。研究认为:在鹅掌楸容器育苗生产上宜选用4号轻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3.
钩梢对麻竹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麻竹钩梢是一种人为干扰的营林措施,通过钩梢处理能够消弱其立竹顶端优势,提高单株立竹商品竹叶的产量。本文目的为进一步丰富麻竹钩稍研究理论,为其生产经营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方法以不钩梢麻竹为对照,对麻竹进行轻度、中度、重度钩梢处理,通过测定1~3年生麻竹叶片C、N、P含量,同时对其C/N、C/P和N/P的比值做相关性分析,初步探讨了麻竹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对不同钩稍强度的响应。结果结果表明:与不钩梢相比,3组钩稍处理下,1~3年生麻竹叶片的全C、N、P含量以及C/N、C/P、N/P比值差别较大。其中1和2年生麻竹叶片C含量在不同钩梢处理间均表现为中度钩梢﹥轻度钩梢﹥重度钩梢﹥不钩梢,最大值为最小值的1.24倍。中度钩梢处理下,1年生麻竹叶片C、N、P含量分别比对照高6.8%、11.5%、低1.5%;对于2年生麻竹而言,3组钩梢处理的C/P分别比对照高1.2%、6.8%和低5.0%。不钩梢麻竹叶片N/P值范围13.65~14.19,平均值为13.99,表明麻竹生长过程中主要受到N元素的限制。随着钩稍强度的增大,1~3年生麻竹叶片N含量显著增加,且与不钩梢处理达到显著差异。结论本试验表明:麻竹叶片C、N、P化学计量对钩梢处理有一定程度的适应,适度的钩稍有利于提高麻竹生产力,对其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落羽杉与池杉幼苗对常规水分处理(C)、轻度干旱(MD)、土壤潮湿(WS)以及水淹(FL)等不同水分处理的生理响应特性。与对照组相比,2树种幼苗在轻度干旱与水淹处理条件下叶片自由水含量显著提高,而束缚水含量则显著降低。2树种幼苗在潮湿处理组的叶片自由水与束缚水含量均未出现低于对照组的现象。轻度干旱、土壤潮湿与水淹处理均未导致2树种叶片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的显著变化(池杉水淹条件下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变化例外)。水淹处理能显著增加2树种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同时降低其脯氨酸含量。轻度干旱与潮湿处理能显著增加落羽杉而降低池杉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尽管同属的2树种幼苗表现出较多相似的响应特征,二者对不同水分逆境胁迫条件的响应仍然存在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求毛竹光合蒸腾特性对注水伐桩的响应机制。在试验毛竹林中选取10 m×20 m样地9块,设置伐桩不灌水(CK)、注水伐桩12个(T1)和注水伐桩18个(T2)的3个灌水梯度处理样地各3块,测定各处理下2 a生毛竹光合蒸腾指标及林内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不同数量注水伐桩下毛竹光合蒸腾特性差异及其与林内主要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试验表明:(1)不同处理间毛竹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全年均表现为T2T1CK,T1、T2处理毛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CK处理相比最大增幅均出现在5月;(2)不同处理间毛竹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全年基本表现为T2T1CK,T1、T2处理毛竹水分利用效率与CK处理相比最大增幅分别出现在11月和7月,T1、T2处理毛竹气孔导度与CK处理相比最大增幅分别出现在5月和10月,T1、T2处理毛竹气孔限制值与CK处理相比最大增幅均出现在1月和10月。(3)不同处理间毛竹胞间CO2浓度全年基本表现为CKT1T2,T1、T2处理毛竹胞间CO2浓度与CK处理相比最大增幅均出现在10月。(4)在毛竹林中增加注水伐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毛竹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林内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增加注水伐桩能够显著提高毛竹的光合蒸腾能力,增加毛竹光合产物的积累,同时能够改善毛竹的生长状况,研究为毛竹林节水灌溉措施的制定和培育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培育出高品质的绿竹笋,提高绿竹林的经济效益,通过测定覆土和不覆土栽培下绿竹笋的外观形态和可食率、营养物质、纤维素类物质和主要呈味物质、氨基酸含量及占比,分析不同栽培措施对绿竹笋的品质和适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土后绿竹笋个体质量、基径、长度和可食率分别比不覆土栽培增加了21.32%、13.55%、19.36%和68.06%,且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覆土后绿竹笋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比不覆土栽培降低了26.63%和60.84%,而可溶性糖和水分含量分别比不覆土栽培提高了16.81%和1.90%;覆土栽培后绿竹笋内总酸、单宁、草酸、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别比不覆土栽培降低了60.08%、42.62%、44.83%、34.71%和60.93%;苦味、鲜味、甜味和芳香类氨基酸含量均升高,但苦味氨基酸占比则显著降低。综合分析认为,覆土栽培显著改善了绿竹笋的外观形态和笋的质量,使得绿竹笋的鲜味、香味和甜味增加,苦味、涩味和粗糙度降低,绿竹笋的品质和适口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撑绿竹栽培及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撑绿竹的生物学特性,从撑绿竹的生长及结构研究、栽培技术研究和利用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我国撑绿竹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撑绿竹的研究与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8.
9.
以野外环境条件下的半夏为对照,研究三峡库区柏木林下半夏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柏木林下和野外2种环境条件下的半夏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林下半夏各时段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总体均低于野外半夏,但林下半夏的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大于野外半夏.拟合2种环境条件下半夏的Pn-PAR和Pn-CO_2响应曲线得出: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林下半夏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野外半夏,林下半夏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暗呼吸速率均明显高于野外半夏,林下半夏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明显低于野外半夏;在相同CO_2浓度条件下林下半夏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野外半夏,林下半夏CO_2饱和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CO_2羧化效率、光呼吸速率及CO_2饱和点均明显高于野外半夏,而林下半夏的CO_2补偿点明显低于野外半夏.柏木林冠层可以阻挡夏季强光对林下半夏的照射,同时减少了林下的光合有效辐射,但林下半夏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生理代谢来提高自身光能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和CO_2利用效率,进而保证其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防控引种可能带来的危害,对已引物种应进行生态入侵风险评估,建立相应监控对策。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专家咨询等方法,应用外来种入侵的风险评估体系及风险评价标准,对重庆地区常绿岩垂草引种生物入侵的风险性进行了分析,结论为:在重庆地区,常绿岩垂草属于具有一定风险的外来种,需要进一步地获取相关信息或采取防范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