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东方田鼠(MicrotusforrisBuechner),别名沼泽田鼠、远东田鼠、人田鼠。在我国分布较广,覆盖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陕西、宁夏、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河北、湖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18个省、市、自治区;国外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蒙古、朝鲜等国家。  相似文献   

2.
四类东方田鼠的RAPD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分析了湖南、宁夏、黑龙江大体型东方田鼠以及黑龙江小体型东方田鼠4类东方田鼠的基因组DNA。结果发现:4类东方田鼠类群内个体间的相似性都较高,湖南、宁夏、黑龙江大体型东方田鼠以及黑龙江小体型东方田鼠的类群内平均带纹相似系数(ABS)分别为0.9287±0.0436、0.9223±0.0533、0.9515±0.0289、0.8900±0.0328;湖南、宁夏和黑龙江大体型东方田鼠3类鼠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都达0.9以上,遗传距离都小于0.1,黑龙江小体型东方田鼠与其他3类鼠的相似性较低,遗传相似系数在0.6762~0.7203之间,遗传距离在0.3281~0.3913之间;UPMGA聚类分析图显示湖南、宁夏和黑龙江大体型东方田鼠聚为一类,黑龙江小体型东方田鼠单独为一类;引物S2022可以作为区分黑龙江小体型东方田鼠与其他3类东方田鼠的标记引物。  相似文献   

3.
以银狐气味作为捕食风险源,对根田鼠提供花生、玉米、兔颗粒饲料3种食物项目,测定捕食风险对根田鼠觅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银狐气味对根田鼠雄体的食物摄入量、觅食时间、觅食频次以及能量摄入并无显著影响,但对于雌体,银狐气味可极显著增加其24h内对食物的摄入总量(P<0.01),但对其食物摄入量、觅食时间和觅食频次均无显著影响。银狐气味条件下,根田鼠个体的最终体质量未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焦虑样行为、反捕食行为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HPA)轴水平的性别差异,观测雌雄布氏田鼠在旷场、明暗箱和反捕食箱中的行为差异,及其HPA轴参与调控的促肾上腺激素(adrenalotropic hormone, ACTH)和皮质酮(corticosterone, CORT)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雄性布氏田鼠在旷场中移动的总距离和平均速度均显著高于雌性,而静止时间显著低于雌性布氏田鼠。雄性布氏田鼠进入明箱的次数与雌性布氏田鼠无显著差异,但在明箱中停留时间显著高于雌性布氏田鼠。暴露于捕食者猫气味时,雌性布氏田鼠仅移动行为的持续时间显著高于雄性布氏田鼠。雌性布氏田鼠血浆中ACTH和CORT浓度显著高于雄性布氏田鼠。综上,布氏田鼠的活动性、焦虑样行为、反捕食行为及HPA轴水平均存在性别差异,提示野生布氏田鼠受其自身内分泌水平的影响,雌雄个体采取截然不同的行为策略以适应当前环境,从而有利于其种群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东方田鼠在实验动物化方面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作者就我国在东方田鼠的分类与分布、形态、生态、实验室饲养和繁育特性、实验室营养和环境、部分生物学特性、遗传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了阐述,同时提出了东方田鼠实验动物化尚需近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根田鼠的体重、体长和头骨等17项生长指标进行了主分量分析,确定了各项指标对鼠体生长的代表性大小。结果表明:体重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生长指标(因子负荷量雌雄鼠分别为0.964、0.949)。从相对准确、实用和操作方便考虑,认为以体重作为根田鼠的年龄鉴定指标最为合适。根据体重指标将根田鼠划分为4个年龄组  相似文献   

7.
东方田鼠是洞庭湖区的重要农业害鼠,2007年东方田鼠再次大暴发.并具有发生量特别大、迁移时间推迟、危害时间长、造成损失大等特点,其大暴发主要与越冬基数大,枯水期延长,暖冬天气和三月降雨适中等因素有关.其综合治理对策足加大鼠情监测力度,切断东方田鼠迁移通道,阻止东方田鼠转移迁入,对迁入垸内农田的东方田鼠实施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人工捕杀与化学毒饵诱杀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从而全面控制东方田鼠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1998年5~6月。在新疆新源县纳孜确鹿特山地草甸类草地自然保护区对伊犁田鼠的生态学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伊犁田鼠铗捕率为因变量.以高度、盖度、植物种数等8种生境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伊犁田鼠夏季生境选择主导因素为:草群高度、盖度、产草量(正相关)。鼠种数(负相关),复相关系数R=0.9959,F=389.92,为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临海市1986-1995年10年农田鼠情系统监测记录,分析农田鼠类构成及其变化特征,阐述农田鼠类种群数量的季节消长和年间变动规律及三大主要影响因素,建立3种种群动态模型,可反映全年1-12月的种群数量变化动态,作提前两个月的预报,回测吻合度达86.7%《  相似文献   

10.
设计16对引物,完成了我国6个地区东方田鼠样本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扩增和测序拼接。结果表明:东方田鼠的线粒体全基因组长度为16 303—16 312 bp。利用线粒体全基因组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在我国分布的东方田鼠分为3个主要的分支:广西样本、宁夏指名亚种为代表的北方样本(包括宁夏、黑龙江、吉林)、湖南长江亚种为代表的湖南福建样本。对中国6个地区84个东方田鼠野生样本的线粒体上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 b)进行重测序,并与其他亚洲近缘田鼠的同源序列比对,共发现13个东方田鼠特有的SNP位点。在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上发现南方样本(广西、湖南、福建)与北方样本(宁夏、黑龙江、吉林)在线粒体基因组轻链复制区(O_L区)的二级结构颈环上有一个3碱基(CCC→TTT)的突变。这些多态性位点可以作为今后东方田鼠样本鉴别、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1.
几种田鼠交配行为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鼠属啮齿动物的酱行为格局多变,其多样性的起源和功能与种群的社会组织和婚配制度有关。1998年6月-8月。在曲阜师范大学生物系动物实验室对东方田鼠的交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方田鼠的交配模式属于#11模式,即无限制、抽动、多次插入和多次射精,但有时射精前无多次插入;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艾虎气味对根田鼠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艾虎气味对根田鼠两性个体的一般动作、探究、自我修饰以及交配行为的频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各种行为累积时间的作用则产生明显的性别差异,雌体自我修饰行为的累积时间极显著降低,雄体探究行为的累积时间显著增加,而自我修饰行为的累积时间则极显著降低。雌体一般动作和自我修饰行为的累积时间/频次差异显著,雄体一般动作、探究行为和自我修饰行为的累积时间/频次存在极显著差异。根田鼠的交配模式属于#11模式(无限制、抽动、多次插入和多次射精,但有时射精前无多次插入)。艾虎气味对根田鼠交配行为的频次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摸清东方田鼠的生态特性,自1999年开始,对害鼠的生活环境进行了跟踪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物技术及物理技术对田鼠进行了监控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田鼠危害情况(表1)2环境变化对东方田鼠的影响2.1土壤分布东方田鼠在黄土壤的分布大于河沙土,河沙土的分布大于碱土或黑碱土。2.2套种对田鼠的影响河滩地的林木受害重于湖边、沟边林地的林木,旱地套种区的林木受害大于不套种区的林木(表2)。2.3田埂、沟、渠、路边铲草对田鼠的影响(表3)结合农田整地和维修水利设施,对田埂、沟、渠、路边杂草进行铲除,使田鼠洞道及生活环境充分…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2007年暴发成灾的原因剖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东方田鼠种群暴发是其种群数量自然波动到达高峰期的体现。洞庭湖湖泊泥沙淤积导致的沼泽化是其成灾的主要基础;而围湖造田、围湖灭螺和滥捕天敌乃是湖区东方田鼠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严重危害的直接原因;近期三峡工程和退田还湖工程又进一步加强了东方田鼠的暴发危害。因此必须高度关注东方田鼠种群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根据《动物学报》1985年第31卷第2期上刊载的梁杰荣和孙儒泳两位同志的试验结果,用生存分析的观点,引入了年龄别死亡率的概念,改进了根田鼠的寿命表。用Mante1——Haenszel方法检验了雄、雌两个性别根田鼠的生存曲线没有显著差异。用年龄别死亡率,模拟了根田鼠的死亡强度函数。且计算了根田鼠的生存函数。井从生存函数和试验数据两方面估计了根田鼠的期望寿命为9.72个月(41周)。  相似文献   

16.
王茁  张淑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704-9706
为了探讨地下鼠犁鼻系统与地面鼠的差异及其与地面鼠嗅觉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用组织学方法对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与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的副嗅球和犁鼻器结构并进行了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2种鼠的犁鼻器均位于鼻腔前端鼻中隔基部两侧,呈管状;甘肃鼢鼠犁鼻上皮厚度、副嗅球颗粒细胞和僧帽细胞带宽比根田鼠发达;甘肃鼢鼠犁鼻器、副嗅球的性二型分化比根田鼠显著。2种鼠各自犁鼻器和副嗅球的形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甘肃鼢鼠犁鼻上皮、副嗅球厚而短;根田鼠犁鼻上皮、副嗅球薄而长。这种对应关系可能与犁鼻器和副嗅球之间存在着神经投射有关。  相似文献   

17.
鼹形田鼠是哈密地区草原主要害鼠之一.数量多,分布广,以植物地下部分为主要食物.对草场破坏严重.鼹形田鼠防治与其他鼠害相比在其药物与防治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为进一步探索鼹形田鼠的杀灭效果,在伊吾马场进行了野外灭鼠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食物对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种群的影响,笔者对洞庭湖幼年东方田鼠取食苔草进行研究,为了解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提供基础,为东方田鼠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使用洞庭湖东方田鼠在洲滩环境的主要食物——苔草(Carex brevicuspis),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20~30 日龄不同性别东方田鼠进行饲喂。结果表明:喂食1 周苔草后,雌性幼鼠体重明显下降(P<0.05),而雄性幼鼠体重略有增加,不显著(P>0.05);雌性幼鼠单位取食量和单位排泄量均稍高于雄性幼鼠,但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认为,在生长发育阶段,雌性幼鼠比雄性幼鼠对环境及食物的要求更高,单一食物会造成幼年雌鼠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9.
田鼠的繁殖力很强,一只雌鼠年产6~8窝,每窝10~20只,而幼鼠2~3个月又能生育。春季鼠窝中存粮减少或吃尽,田鼠活动频繁,饥不择食,很容易捕到。夏季田鼠处于怀孕、产崽、分窝高峰,活动猖獗,极力搜找食物,可以大量捕到。秋季田鼠积极储粮,忙于奔波找食,也不难捕到。冬季田鼠不冬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布氏田鼠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方法]以MHCⅡ类基因第二外显子为分子标记进行序列分析和基因分型。结果:获得了内蒙古8个布氏田鼠地理种群460个样品的MHCⅡ类基因第二外显子基因的261 bp核苷酸序列,经单倍型分选后,共定义了21个单倍型,其中有3个单倍型为不同区域种群所共享,其余19个单倍型均为各区域种群所特有。单倍型网络进化关系分析显示,8个布氏田鼠地理种群形成3个稳定的进化支,分别与采集的地理种群相吻合:同一地理种群内单倍型之间遗传差异小,而不同地理来源的单倍型之间存在较大区别。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区域类群间。对基因流和遗传分化系数、种群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度分析表明,布氏田鼠种群出现了一定的遗传分化,正镶白旗种群因浑善达克沙漠的阻碍而分化最明显。Mentel检测揭示布氏田鼠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栖息地的复杂地形和气候变化可能是影响布氏田鼠群体间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而种群间距离隔离对于布氏田鼠的遗传分化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