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饵料对毛蚶幼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毛蚶人工育苗过程中,使用球等鞭金藻、角毛藻、小球藻、扁藻4种藻类的不同组合投喂毛蚶幼体。结果表明,饵料种类越多,变态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球等鞭金藻、角毛藻、小球藻、扁藻搭配(体积比1:1:1:1)变态率为30%,出库需(壳长1 mm)27 d;球等鞭金藻、角毛藻、小球藻搭配(体积比1:1:1)变态率为29%,出库需29 d;球等鞭金藻、小球藻搭配(体积比1:1)变态率为24%,出库需31 d;角毛藻、小球藻搭配(体积比1:1)变态率为19%,出库需33 d;单一投喂小球藻,变态率为3%,出库需44 d。说明不同饵料间的营养可以互补,多种饵料搭配能为幼体发育提供更全面的营养,饵料多样性是影响幼体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湛江等鞭金藻室外规模化培养效率,对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聚乙烯桶和水泥池3种微藻室外规模化培养模式下湛江等鞭金藻的藻密度进行了评估比较.试验将接种藻密度控制为10.0×104 cells/mL,培养周期为16 d.结果显示: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模式下,生产力相对最高为0.0543 g/L/d、比生长速率为0...  相似文献   

3.
球等鞭金藻培养液中卵形小球藻的繁殖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胜利 《水产科学》1995,14(1):21-23
不同藻类生长、繁殖的生态条件是不尽相同的利用球等鞭金藻(Isochysisgalbana)与其污染藻-卵形小球藻(C.ovalis)生态习性的差异,在培养过程中对藻液PH值进行人工控制,使其保持在球等鞭金藻生长的适宜范围之内,从而达到促进球等鞭金藻生长,控制卵形小球藻繁殖之目的。本文通过对3组污染程序不同的藻液的对比培养实验发现,在温度范围17-18.4℃,照度范围3000-8000Lux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1994年8月3日~10日,在室内自然温度变化(27~31℃)条件下,对湛江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新月菱形藻、盐藻、青岛大扁藻和日本小球藻等7种单细胞藻做了高温增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盛夏高温期间,生长最快的是扁藻和球等鞭金藻;生长一般的是叉鞭金藻、盐藻和小球藻;生长处于指数下降期的是新月菱形藻。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缘管浒苔新鲜组织、干粉末、培养水过滤液和水溶液抽提液对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克生作用。结果表明,缘管浒苔新鲜组织、干粉末和水溶性抽提液对球等鞭金藻的生长具有强烈的克生作用。当培养液中缘管浒苔新鲜组织、干粉末和水溶性抽提液的浓度为5.0 gwet/L、1.2 gdry/L和1.0 g/L时,球等鞭金藻不能够维持正常的生长或全部死亡。在缘管浒苔培养水过滤液培养实验中,一次性添加缘管浒苔培养滤液,不能持久地抑制球等鞭金藻增殖,而半连续添加缘管浒苔培养滤液,其克生作用较强,说明克生物质的连续分泌是有效抑制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关键。经高温高压处理后的缘管浒苔培养滤液对球等鞭金藻无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缘管浒苔所分泌的克生物质在高温高压下不稳定和易分解。  相似文献   

6.
盛夏高水温与七种单细胞藻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8月3日 ̄10日,在室内自然温度变化(27 ̄31℃)条件下,对湛江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新月菱形藻,盐藻,青岛大扁藻和日本小球藻等7种单细胞藻做了高温增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盛夏高温期间,生长最快的是扁藻和球等鞭金藻,生长一般的是叉鞭金藻,盐藻和小球藻,生长处于指数下降期的是新月菱形藻。  相似文献   

7.
球等鞭金藻作为一种优良的单细胞生物饵料具有选育价值。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上使用的大多数球等鞭金藻品系都来源于同一株藻株Isochrysis galbana OA-3011,经过多年的地理隔离形成了不同的品系,为了揭示地理隔离对球等鞭金藻表型性状的影响,从而为球等鞭金藻的选育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对5个品系的球等鞭金藻(I.galbana FACHB-861,OA3011-QD,OA3011-LK,OA3011-AY和OA3011-LZ)的种属关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在相同条件下对5个品系球等鞭金藻培养6 d,提取基因组DNA并PCR扩增测定18S rDNA基因序列,每天定时记录各品系的OD_(660),绘制生长曲线,在进入稳定期后收获并进行生物量的测定及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18S rDNA基因序列的进化分析表明,OA3011-LK、OA3011-AY和OA3011-LZ具有一致的序列,而OA3011-QD因1个碱基的差异与其他OA3011出现了分离,FACHB-861与OA3011品系亲缘关系较远;对生长和脂肪酸进行对比分析后,结果显示,5个品系的球等鞭金藻在不同的时间达到稳定期,其中FACHB-861表现出了与其他品系明显不同的生长模式。FACHB-861和OA-3011品系的生物量具有显著差异,OA3011-LK、OA3011-AY和OA3011-LZ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但特异生长率各品系间无显著差异(P0.05)。FACHB-861和OA3011-LZ的总脂肪酸(TFA)含量显著低于OA3011-LK、OA3011-QD和OA3011-AY(P0.05)。FACHB-861的脂肪酸各成分与OA-3011各品系明显不同。然而,在OA-3011各品系间脂肪酸组成也有明显差异,这表明球等鞭金藻存在广泛和频繁的数量性状表型差异。总之,地理隔离造成的这些差异为球等鞭金藻的选育提供了可行性。根据生长速度或DHA、EPA、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筛选标准初步分析显示,可对OA3011-LK,OA3011-QD进行进一步的选育。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湛江等鞭金藻室内大规模培养的可行性,分析比较了在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和聚乙烯袋培养模式下,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密度、比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试验将接种藻密度控制在10.0×104 cells/mL,培养周期为16 d。结果显示,在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模式下,藻密度可达1.97×106 cells/mL,显著高于聚乙烯袋培养模式下的藻密度(0.99×106 cells/mL)(P<0.05);两种模式下,湛江等鞭金藻的比生长速率分别达到0.396 7、0.327 5/d;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模式下,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最高总蛋白、最大可溶性糖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46、0.44、0.92、107.267 7、9.587 8 mg/L,最大生物量(干质量)为0.160 1 g/L,聚乙烯袋培养模式下,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最高总蛋白、最大可溶性糖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6、0.26、0.52、62.564 5、5.559 1 mg/L,最大生物量(干质量)为0.098 6 g/L,管...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富氮及限氮两种培养体系下甘油浓度(41、110、206mmol/L)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及细胞内多糖累积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当甘油浓度为41mmol/L时湛江等鞭金藻的细胞密度、细胞内多糖含量及产量均比其他两种甘油浓度时的值高,其中富氮培养体系的细胞密度、细胞内多糖含量及产量分别为7.73×107个/mL、16.21%和0.32g/L,限氮培养体系的细胞密度、细胞内多糖含量及产量依次为5.29×107个/mL、54.43%和1.02g/L。表明培养体系中甘油浓度低而氮含量高时有利于细胞生长(前者是后者的1.46倍),而甘油和氮含量均少时利于细胞积累多糖(后者的多糖含量和产量分别是前者的3.36倍和3.19倍)。在两种培养体系下,随着甘油浓度的增加,湛江等鞭金藻的细胞密度及藻细胞内累积的多糖呈降低趋势,说明高浓度甘油抑制湛江等鞭金藻细胞生长和细胞内多糖的累积。因此,为提高湛江等鞭金藻细胞内的多糖产量,应在接种时添加低浓度甘油的限氮培养体系中培养湛江等鞭金藻,这些结果可为高值天然产物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两种藻类饲喂中华哲水蚤的繁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中华哲水蚤摄食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后产卵率、孵化率变化。22d的实验时间,摄食三角褐指藻的中华哲水蚤平均产卵率为0.24±(0.07)/d,雌体存活率较低,摄食球等鞭金藻的产卵率为7.84±(1.12)/d,雌体存活亦较高。不论在藻类溶出液和过滤海水中摄食三角褐指藻后所产的卵孵化率都低于摄食球等鞭金藻者。这表明对照球等鞭金藻相比,硅藻三角褐指藻对中华哲水蚤产卵和孵化都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在三角褐指藻细胞内,对桡足类繁殖十分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和特定脂肪酸(ω3,ω6)的含量皆较低。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以金藻、硅藻、绿藻3个门中的4种常见饵料藻叉鞭金藻(Dicrateria sp.)、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浮游植物的细胞数量和质量对CO2浓度升高引起的海水酸化的响应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 CO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了这4种藻的生长速率(P<0.05);其中,亚心形扁藻平均比生长速率最高,比对照组高出13.5%;小球藻次之,为5.9%;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均为2.2%。(2) CO2浓度升高使浮游植物细胞内的碳(C)含量增加、氮(N)含量降低,C/N提高;种间差异较大,其中,亚心形扁藻的C/N、C/P值、小球藻的C/P值和三角褐指藻的C/N值显著提高,叉鞭金藻不显著。(3) CO2浓度升高使小球藻单位细胞叶绿素a含量显著提高,小球藻通过提高光合作用能力促进生长,而另外3种藻叶绿素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三角褐指藻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在实验初期显著升高;叉鞭金藻非光化学淬灭(NPQ)显著降低,快速光曲线初始斜率(α)显著增加;三角褐指藻和亚心形扁藻潜在的最大光合作用能力(rETRmax)显著升高(P<0.05),但CO2浓度升高对4种藻的光化学淬灭(qP)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可见,亚心形扁藻、小球藻和三角褐指藻在高CO2浓度下虽然生长速率加快,但营养质量降低。不同种类的浮游植物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不同,这种差异可能会使未来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浮游植物C/N、C/P值的改变可能通过食物链对次级生产者,诸如浮游动物、滤食性贝类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以金藻、硅藻、绿藻3个门中的4种常见饵料藻叉鞭金藻(Dicrateriasp.)、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浮游植物的细胞数量和质量对CO_2浓度升高引起的海水酸化的响应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CO_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了这4种藻的生长速率(P0.05);其中,亚心形扁藻平均比生长速率最高,比对照组高出13.5%;小球藻次之,为5.9%;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均为2.2%。(2) CO_2浓度升高使浮游植物细胞内的碳(C)含量增加、氮(N)含量降低,C/N提高;种间差异较大,其中,亚心形扁藻的C/N、C/P值、小球藻的C/P值和三角褐指藻的C/N值显著提高,叉鞭金藻不显著。(3)CO_2浓度升高使小球藻单位细胞叶绿素a含量显著提高,小球藻通过提高光合作用能力促进生长,而另外3种藻叶绿素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三角褐指藻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在实验初期显著升高;叉鞭金藻非光化学淬灭(NPQ)显著降低,快速光曲线初始斜率(α)显著增加;三角褐指藻和亚心形扁藻潜在的最大光合作用能力(rETR_(max))显著升高(P0.05),但CO_2浓度升高对4种藻的光化学淬灭(qP)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可见,亚心形扁藻、小球藻和三角褐指藻在高CO_2浓度下虽然生长速率加快,但营养质量降低。不同种类的浮游植物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不同,这种差异可能会使未来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浮游植物C/N、C/P值的改变可能通过食物链对次级生产者,诸如浮游动物、滤食性贝类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培养条件对长紫菜叶状体生长及生理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长紫菜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理响应,研究了在不同温度、盐度和光照培养条件长紫菜叶状体的生长及生理响应,主要测定藻体的生长、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17~20 ℃时,长紫菜藻体可以保持较高相对生长速率,当温度高于23 ℃时,其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藻体发红并出现溃烂;长紫菜叶状体在盐度25~35下可以保持较快生长,在低于盐度25的条件下,藻体的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产生显著的变化,并观察到藻体变薄、发白、腐烂现象;在光照为3 000~6 000 lx时,藻体生长速率较为稳定,藻体在光照为9 000 lx条件下的叶绿素a含量低,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以及POD活性都出现显著增高,并观察到发红及溃烂现象。因此,适合长紫菜叶状体生长的温度为17~20 ℃,盐度为25~35,光照在6 000 lx左右。  相似文献   

14.
等鞭金藻3011的半连续密封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等鞭金藻 3 0 1 1在不同的光照、温度和接种浓度条件下进行培养 ,分为两组 :实验组是用密封袋半连续培养 ,对照组是用大型玻璃缸槽进行培养。根据其相对生长常数K′、平均日增量X和平均倍增时间G ,筛选出最佳生长条件 :光照 6 0 0 0~ 80 0 0Lx ,水温 2 0℃ ,pH 8.2~ 8.6 ,接种浓度 3 0× 1 0 4个 mL。结果表明 ,在同样条件下 ,半连续密封培养等鞭金藻 3 0 1 1相比常规玻璃缸培养 ,达到 2 0 0× 1 0 4个 mL以上的收获浓度快 2~ 3d ,日增量和倍增时间均快 3倍左右  相似文献   

15.
3种饵料金藻的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两步冷冻法研究绿色巴夫藻(Pavlovaviridis)、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zhanjiangensis)、球等鞭金藻(I.galbana3011)的超低温保存(液氮,-196℃),探讨了影响存活率的内、外因素。结果表明,降温速率0.7℃/min,预冻温度-40℃,预冻时间30min时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15%DMSO或15%DMSO+10%蔗糖是良好的抗冻保护剂。某些藻类在生长静止期或在低于最适温度下培养时可显著提高其存活率。通过控制内、外条件,3种金藻的存活率都可达到30%以上,比以往的报道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6种微藻生长及脂肪累积对氮含量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绿色巴夫藻、米氏凯伦藻、球等鞭金藻、三角褐指藻、海水小球藻、衣藻的生长及脂肪累积对氮含量变化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6种微藻生长及总脂对不同氮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响应。微藻生长,绿色巴夫藻、米氏凯伦藻、球等鞭金藻3种微藻响应明显,绿色巴夫藻以氮含量100%组生长最快,第10d时,比氮含量40%组快512%,比氮含量20%组及60%组分别快62%、61%;米氏凯伦藻氮含量80%组生长最快,第10d达到最高值,超出其他试验组约60%;球等鞭金藻氮含量80%组最快,第10d生长量超过100%试验组67%;三角褐指藻、海水小球藻、衣藻响应程度小于其他微藻。总脂积累,三角褐指藻氮含量80%组总脂含量最高,达细胞干质量的80.77%,是氮含量100%组2.5倍;绿色巴夫藻氮含量60%组最高,达细胞干质量的73.68%,是氮含量100%组3.4倍;其他4种微藻在降低氮含量后,总脂均超过细胞干质量的30%。三角褐指藻在生物柴油制备方向极具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不同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不同盐度、光照强度、pH和饵料种类对渤海湾卤虫生长及抗氧化力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别在不同盐度(20、25、30、35、40)、光照强度[0、42、54、72、96 μmol/(m2·s)]、pH(7.5、8.0、8.5、9.0、9.5)条件下,以及分别投喂3种饵料(球等鞭金藻、海水小球藻、酵母)饲养卤虫,监测卤虫的体质量、体长及抗氧化相关指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当盐度为25时卤虫的生长指标最佳,个体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该组卤虫CAT、POD、SOD等抗氧化酶活性水平较高;(2)当光照强度为42 μmol/(m2·s)时卤虫的生长指标最佳,生长状态较好,抗氧化酶活性也在较高水平;(3)当pH在8.0、8.5时卤虫存活率较高,其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均处于较高水平;(4)饲喂球等鞭金藻的卤虫生长情况较好,成活率最高,抗氧化酶活性处于中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硬壳蛤的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硬壳蛤 (Mercenariamercenaria)亲贝于 2 0 0 0年由美国引入大连 ,采用阴干和温度变化刺激对其进行人工催产 ,亲贝诱导排放比例可达 80 %。水温 18~ 2 6℃ ,2 0 .5~ 2 4 0h胚胎发育到面盘幼虫 ,孵化率达 94 %。浮游幼虫前期饵料以湛江等鞭金藻 (Iscochrysiszhanjiangensis)为主 ,逐渐添加新月菱形藻 (Nizschiaclosterium) ,后期以新月菱形藻为主。硬壳蛤幼虫温度、盐度的适宜范围分别为 19~ 2 7℃、2 5 .0~ 3 3 .6。饵料以混合投喂效果最佳 ,湛江等鞭金藻次之。浮游幼虫培养 12~ 17d ,幼虫壳长达 2 0 0~ 2 10 μm ,采用在培养池底铺砂做附着基 ,幼虫变态率达 2 1% ,稚贝培养 3 0d后可达 1mm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幼孢子体早期生长发育适宜的培养条件,设置了光照度、温度、盐度3个影响因素3个水平的正交实验,以及氮磷营养盐水平实验。研究表明,温度对鼠尾藻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最显著(P〈0.05),25℃时幼孢子体比生长速率(sGR)获得最大值,为10.78%,随着温度的降低sGR逐渐降低;盐度对幼孢子体的SGR影响显著(P〈0.05),盐度30时幼孢子体生长较快,盐度降低SGR也降低;光照度2000~8000lx对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不显著,SOR极差接近误差水平。氮磷营养盐水平对鼠尾藻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较大,实验用自然海水中氮素基本可以满足幼孢子体的需求,而磷元素相对缺乏。氮素加富条件下,氮磷比大于15:1时不利于幼孢子体的生长,适宜的氮磷比为10:1~2:1。结果表明,温度25℃、盐度30、光照度20001x是鼠尾藻幼孢子体早期生长发育适宜的条件。培养液氮素含量保持在0.45~1mg/L,磷含量保持在0.3mg/L左右有利于幼孢子体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20.
单胞藻的生产性培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胞藻类具有营养丰富,生长繁殖迅速,对环境适应性强和易培养的特点,是水产动物特别是贝类、甲壳类幼体的优质适口饵料。但由于天津地区海水透明度低,有机质含量、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丰富,进行藻类生产性培养困难很大,为此,2004年笔者以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小球藻( Chlorellasp.)、牟氏角毛藻( Chaetoceros miiellerilemmermann)、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试验藻种,研究了海水单胞藻类一级培养(保种)、二级培养(中继培养)、三级培养(生产性培养)的操作规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