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7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文通过对养殖设施、亲鱼培养、苗种生产、水泥池养殖、疾病防治,等五个方面来给大家介绍血鹦鹉鱼的繁育孵化及工厂化养殖技术。血鹦鹉是由鲈形目、慈鲷科的紫红火口鱼[Cichlasoma synspilum(♀)]和红魔鬼鱼[C.citrinellum(♂)]杂交的子一代,俗称吉祥鱼、红财神、圣诞老人鱼,因全身鲜红、体形圆润、鳍条柔软、嘴似鸟喙而得名。血鹦鹉生长迅速、抗病能力强,且有"招财进宝"、"驱鬼镇宅"之意,成为观赏鱼市场上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水生植物修复受损水生生态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新兴起来的研究内容,戴全裕等利用水培经济植物处理含重金属废水、酿酒废水取得成功;由文辉等利用水生经济植物净化城市受污水体试验取得初步成功;介子林等进行了水培蔬菜对池塘水质净化试验取得初步成功;操家顺等利用水蕹菜在苏州河进行了水质改善试验取得成功;曹豫等在重庆的水产养殖水域种植空心菜等蔬菜取得成功。但在我国北方盐碱地地区,利用浮床植物对水产养殖池塘进行环境修复试验还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开展了适应北方氯化型盐碱地浮床植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3.
4.
利用不同生物的功能特性及其间的协同作用,由水生经济植物浮床、芦苇湿地、固定化微生物膜、底栖软体动物和滤食性鱼类组成了多级生物净化系统,除芦苇湿地、滤食性鱼类外,全部设置在多级生物净化水渠中。不仅充分利用了水面,节约了材料、能源,提高了净化效率,而且有效调控和净化了养殖池塘的水质,实现了养殖排放水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养殖效益。结果显示:养殖池塘排放水经过多级生物净化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控制在69.114-43.832mg/L,平均减少率为13.44%~0.47%,蓝藻平均减少率为58.41%-51.63%。  相似文献   
5.
按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对天嘉湖水化学、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天嘉湖水质良好,适合鱼类生长;鱼类天然饵料生物量相对较低,不适合鲢鳙生长;主要渔获物为人工放养的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今后应依据其自然条件以放养异育银鲫为主,少放鲢鳙;放养12cm以上的大规格的鱼种,提高成活率和回捕率;控制凶猛鱼类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6.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1992年我国的对虾养殖面积14.7万hm^2,产量21万多吨,成为世界养虾第一大国,为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自1993年全国发生中国对虾病毒爆发性流行病后,养殖面积、产量大幅度下降。近几年来,经过努力,进一步调整了养殖品种,引进养殖南关白对虾,不仅扭转了海水养虾业的困难局面,同时,给淡水养殖业带来了生机。为了解决南美白对虾的苗种,2004年天津警备区八一盐场第一次将南美白对虾大规模引进天津,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先后从海南水产研究所引进4000对F2代亲虾,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人工繁殖南关白对虾苗151亿尾。  相似文献   
7.
1994年天津市水产学校承担了塘沽区科委下达的《梭鱼人工育苗试验》项目,繁育梭鱼夏花1620万尾,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梭鱼人工育苗技术达到了规范化,并成功地应于生产,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9.
<正> 在河蟹人工繁殖过程中,必须提供各期溞状幼体充足适口的饵料。1988年,在天津津宁育苗场,对河蟹溞状幼体饵料生物的控制和利用,进行了探讨试验。一、试验条件及方法: 试验池及对照池均为室内水泥池,各池面积为32.34m~2,水深0.65m左右,水源为永定新河水。河水经沉淀池沉淀,用25ppm漂白粉消毒,杀灭大型浮游生物及水生昆  相似文献   
10.
单胞藻的生产性培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胞藻类具有营养丰富,生长繁殖迅速,对环境适应性强和易培养的特点,是水产动物特别是贝类、甲壳类幼体的优质适口饵料。但由于天津地区海水透明度低,有机质含量、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丰富,进行藻类生产性培养困难很大,为此,2004年笔者以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小球藻( Chlorellasp.)、牟氏角毛藻( Chaetoceros miiellerilemmermann)、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试验藻种,研究了海水单胞藻类一级培养(保种)、二级培养(中继培养)、三级培养(生产性培养)的操作规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