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沙木蓼的种条采集、剪插穗、沙藏催根,容器营养土的配置,扦插后的苗期管理以及出圃阐述了沙木蓼容器苗培育技术,为沙木蓼大面积繁殖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容器育苗(Container nursery)属设施育苗范畴。是用特定容器培育植物的育苗方式。容器也称营养器(营养钵),把利用各种容器放入培养基质培育过程称容器育苗,其所得的苗木为容器苗。容器盛有养分丰富的培养土等基质,常在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设施中进行育苗,可使苗的生长发育获得较佳的营养和环境条件。苗木随根际土团(有时和容器一起)栽种,起苗和栽种过程中根系受损伤少,成活率高、缓苗期短、分蘖快、  相似文献   

3.
胡丹 《安徽农学通报》2016,(13):105-107
试验采用L8(27)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香叶树不同播种时间、芽苗不同移栽方法、不同基质配比、不同母树年龄种子及各因子交互作用对香叶树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时间、芽苗不同移栽方法、不同基质配比、芽苗移栽方法与基质配比的交互作用及播种时间与基质配比的交互作用对香叶树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有显著性影响;不同母树年龄种子、不同播种时间与芽苗不同移栽方法的交互作用对香叶树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无显著性影响。培育香叶树容器苗的最优组合为A1B1C1,即:冬季采用基质配比(阔叶树林下表土∶黄心土∶火烧土=5∶3∶2)播种,进行芽苗切根移栽到育苗容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筛选有效又经济的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基质。[方法]以砂壤土、泥炭、珍珠岩、蛭石、河沙、草浆污泥等作为扦插基质,以成活率、苗高生长量作为指标,对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基质进行筛选。[结果]不同混合基质对容器苗成活率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泥炭与蛭石配比为5∶2(M10)、泥炭与蛭石配比为7∶2(M11)以及纯砂壤土(M1)为基质的扦插成活率较高,达到90.0%以上∶不同混合基质对容器苗高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砂壤土、泥炭以及蛭石配比为6∶2∶2(M5)以及纯砂壤土(M1)为基质组合的60 d苗高生长量达37.0 cm以上。[结论]结合育苗基质成本分析,确定砂壤土是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的最适基质。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质和容器规格对油杉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利用不同基质和容器规格培育油杉容器苗 ,研究能保证苗木生长质量和适用于生产上推广的育苗技术 .结果表明 :采用圃地土作基质 ,容器规格为 7cm× 1 5cm,培育油杉容器苗最理想 ,该组合既能保证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单株生物量等各项指标充分生长 ,又能节约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6.
陈建文  杨斌 《安徽农学通报》2014,(3):101-102,117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西南桦开展容器苗育苗基质配方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质配方、施肥对苗高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容器规格仅对苗高生长有影响,最适用于西南桦容器苗苗期生长的组合为70%森林土+30%火烧土、追施沼气肥、14cmx18cm塑料容器。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赤霞珠、贝达、维代尔3个葡萄品种为试材,观察了两种基质对葡萄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沃斯德作扦插基质,对葡萄扦插苗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能有效提高葡萄扦插苗的成活率;以土和牛粪按1:1比例配制的营养土作扦插基质可促进扦插苗地上部分生长。  相似文献   

8.
白皮松容器育苗基质选择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6种基质培育一年生白皮松容器苗,对不同基质引起的出苗率,苗木高度,主根长,侧根数,最长侧根差异作了调查分析,指出5号基质(55%森林土+30%生黄土+5%蛭石+10%沙土)培育白皮松容器苗效果较好,其次为100%森林土。  相似文献   

9.
不同育苗密度与基质配比对杉木容器苗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育苗密度、3种基质配方在2种苗床上进行杉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培育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杉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培育适宜的密度为192株/m2,适宜的育苗基质为草炭土∶珍珠岩=7∶3和草炭土∶椰壳粉=7∶3。  相似文献   

10.
绵土、河沙和珍珠岩的复配基质扦插汉桂成活率较单一基质成活率要高。无纺布袋育苗扦插效果较塑料钵育苗、穴盘要好,但成本相对较高。穴盘育苗相比无纺布袋、塑料钵育苗成本最低,属效果较好的育苗容器。  相似文献   

11.
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基质的筛选(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was aimed to select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media for container seedling of triploid clones of Populus tomentosa that was carried out. [Method] The sandy loam, peat, perlite, vermiculite, riversand, sludge were taken as media of hardwood cutting and survival rate, seedling height were taken as indexes to select media for container seedling of triploid clones of Populus tomentosa. [Result] Different mixedmedia had great influence on survival rates of container seedlings. Taking peat and vermiculite with the proportion of 5∶2 (M10) or peat ,vermiculite with the proportion of 7∶2 (M11) or sandy loam (M1) as media would generate higher cutting survival rate that was higher than 90.0%.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ce in height increments of container seedlings. Taking sandy loam, peat and vermiculite with the proportion of 6∶2∶2(M5)or sandy loam (M1), seedling height of 60-days the seedling was over 37.0 cm.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cost analysis of nursery medium, the optimum medium for hardwood cuttings container seedling-raising of triploid clones of Populus tomentosa was sandy loam.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扶芳藤扦插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比。[方法]采用5种基质配比,分别为M1(50%泥炭+50%珍珠岩)、M2(40%泥炭+60%珍珠岩)、M3(50%泥炭+50%栗钙土)、M4(40%泥炭+60%栗钙土)、M5(100%泥炭)对扶芳藤进行容器扦插育苗试验,对不同基质引起的扶芳藤愈伤率、生根率、根长、单株根系数目、新生枝数及新生枝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基质M1中扦插的扶芳藤生根率、愈伤率最高,分别为87%和88%;根长最长,为68.0 mm;平均新生枝数最多,为4.6条,效果最佳。基质M5中扦插的扶芳藤,其单株根系数目最少,为43.1条;新生枝生长量最高,为12.7 cm;基质M4最差。[结论]基质M1与M5比较适合扶芳藤插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土壤呼吸是大气二氧化碳(CO2)重要的来源,采伐作为森林经营的常规活动之一,是影响森林土壤呼吸的重要人为干扰措施。开展有关采伐对森林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对更好地理解森林碳循环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将采伐分为2类:皆伐和部分采伐(择伐、渐伐、间伐和更新采伐等)。分别综述了皆伐和部分采伐对土壤呼吸影响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讨论了皆伐和部分采伐对土壤呼吸的主要影响机制,总结了当前采伐对森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目前采伐对土壤呼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①采伐强度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方向和幅度;②皆伐或部分采伐后土壤呼吸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及受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③皆伐或部分采伐对土壤呼吸组分的影响;④皆伐或部分采伐对Q10的影响;⑤皆伐或部分采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主要结论为:①因采伐强度、采伐措施、采伐剩余物的处理、气候类型、森林类型和植被恢复时间的不同,采伐的影响效果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②采伐往往导致土壤自养呼吸减少,异养呼吸增加,土壤总呼吸表现为两者相抵的程度,这种影响会随植被恢复程度的提高而减小;③采伐后短期内Q10有不同的变化规律,长期往往会下降。未来关于采伐对森林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应集中于土壤呼吸组分及其温度敏感性对采伐的响应,同时应结合不同强度采伐、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其他营林措施和大气CO2浓度上升等全球变化因子,探讨采伐对区域土壤呼吸及组分的影响,更好地理解采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机制。表2参89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供早黑宝葡萄优质大苗,提高早黑宝葡萄设施栽培产量与效益,采用控根育苗容器对早黑宝葡萄营养袋扦插苗和一年生露地扦插苗进行了容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后控根容器栽培的早黑宝葡萄苗无论地上部还是地下部生长速度都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控根育苗容器培育早黑宝葡萄大苗可提高移植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建议用容器育苗方法进行早黑宝葡萄大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5.
渭北黄土高原造林技术集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应用适地适树、提前整地、容器苗、修根截干、适当早栽、适当深栽、保水剂、ABT生根粉、蘸泥浆、覆盖物、储水滴灌、菌根菌、防治鼠害等13种抗旱造林技术进行组装配套研究,从27种造林集成模式中为渭北黄土高原11种造林树种筛选出了8种优良模式.  相似文献   

16.
红松容器苗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红松育苗周期长、造林成活率低等林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于1992年开始进行红松塑料大棚工厂化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用草炭土+腐殖土、腐殖土+马粪、草炭土+马粪配制的三种营养基质,最有利于红松幼苗的生长;培育红松容器苗不仅需要施用大量的N、P、K肥料,而且还需要补充Fe、Cu、Mo、B、Zn和维生素B1等微量元素;塑料大棚可提高温、湿度,提前和延长了幼苗生长期,2年生即可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适宜培养猴樟容器苗的基质及配比,为培育优质猴樟容器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蛭石、珍珠岩、生红壤、火烧土、河沙、泥炭和木屑配制成6种配比的栽培基质(处理1~处理6)进行猴樟一年生容器苗培育试验,幼苗生长停止后测定分析各处理猴樟一年生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结果]不同配比基质对猴樟一年生容器苗苗高、地径、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及叶片叶绿度(SPAD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明显影响.处理5(生红壤:火烧土:泥炭:河沙:有机肥=3:3:1:3:1)的苗高和苗木质量指数分别为41.72 cm和5.03,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高于除处理4(生红壤:火烧土:泥炭:河沙:有机肥=5:2:1:2:1)外的其他处理,地径(8.36 mm)和总干重(29.46 g)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处理4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2.97 g/100 g)极显著高于除处理2外的其他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1.26 mg/g)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处理4的SPAD值(36.12)明显低于除处理2外的其他处理.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处理4和处理5猴樟容器苗的综合品质较佳.[结论]适宜猴樟一年生容器苗生长的栽培基质及配比为生红壤:火烧土:泥炭:河沙:有机肥=3~5:2~3:1:2~3:1.培养基质容重过小其保肥性能越差,且不利于猴樟发达根系的固定,因此在培育猴樟容器苗木时宜选择重型基质.  相似文献   

18.
印度紫檀容器育苗适宜容器规格、基质和肥料配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半年生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质量为测定指标,对珍贵用材树种印度紫檀(Perocarpus indicus)容器育苗的适宜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适宜肥料种类及用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和施肥对幼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质量均有显著影响,而基质配方与施肥的交互作用及容器规格对苗木生长无显著影响。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3%氮肥、容器规格14 cm×18 cm的组合幼苗生长最好,其平均苗高为57.6 cm、平均地径0.464 cm、平均鲜质量16.59 g,其次是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沼气肥、容器规格14 cm×18 cm和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3%氮肥、容器规格8 cm×12 cm的组合处理。结合生产实际,在生产中可采用70%森林土+30%火烧土、追施3%的氮肥、8 cm×12 cm规格的营养袋组合培育印度紫檀容器苗。  相似文献   

19.
宿根福禄考嫩枝的扦插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宿根福禄考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务件下宿根福禄考扦插苗的生根情况及生长势进行了比较,以确定扦插繁殖的最佳栽培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以土为基质的扦插苗生根较早,早期生长较快,6月初之前为各组中长度最长的,但在6月后生长趋于平缓,蛭石和沙为基质各组在早期生长速度都较以土为基质的慢且速度基本相同;生根粉溶液浓度对扦插苗生长早期影响较大,尤其是以腐殖土 沙(3:1)为基质时,早期影响尤为明显,但在后期各种基质生根速率及生根长度趋于相同;生根粉溶液浓度对于存活率作用较为明显,以腐殖土 沙(3:1)为基质时,不使用生根粉的扦插苗存活率达到100%,使用生根粉的扦插苗不能达到这一效果,扦插苗存活率与使用生根粉溶液浓度成反比,以蛭石 沙(1:1)及沙为基质时,扦插苗存活率都较高,其中以蛭石 沙(1:1)为基质时,使用生根粉的扦插苗100%存活,不使用生根粉的扦插苗存活率只能达到57.14%,以沙为基质时,使用生根粉的扦插苗存活率几乎为100%,而不使用生根粉的扦插苗存活率只能达到64.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