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花椰菜育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从控制花椰菜主要性状基因的分离和转基因技术在花椰菜育种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植物基因工程在花椰菜遗传改良中的重要作用,对今后基因工程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小麦转基因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近年来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迅速发展,大豆、玉米、油菜和棉花等转基因品种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小麦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自1992年第一株转基因小麦诞生以来,小麦转基因技术发展较快,为开展小麦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目前,小麦遗传转化主要采用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法,分别占68.8%和15.9%。研究涉及抗病、抗虫、抗逆、品质改良、提高产量等方面,其中研究较多的为抗病(39.7%)和品质改良(25.6%),部分转基因小麦品系已进行环境释放及生产性试验。本文综述了小麦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讨论了小麦转基因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植物转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已取得可喜成就,显示出农业生物技术的巨大发展潜力和美好前景。本文综述基因转移技术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苗华荣 《世界农业》1996,(11):19-20
基因枪在农作物改良中的应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苗华荣近年来,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在植物抗病、抗虫、抗除草剂和改良农作物品质等方面,已经得到了不少转基因植株,为农作物改良,创造培育新品种提供了一条广阔的途径。基因工程是通过基因转移技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质体基因工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的核转化相比,质体遗传转化作为外源基因表达更精确、安全和高效的新一代转基因技术对作物品质改良和产量提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给人们提供了植物育种的新思路。综述了质体遗传转化技术、筛选标记(体系)及其在植物抗性性状改良、产量提高、品质改良、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质体基因工程在植物遗传改良,尤其是在单子叶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我们改良其品质能够获得优良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和功能的主要方法,通过采用这种方法进一步提高植物转基因的效率,为明确NAS基因在玉米代谢中的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植物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基因工程是 2 0世纪末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农业技术 ,它的出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抗病、抗虫、抗除草剂、优质改良等方面介绍了转基因植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概况 ,阐述了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环境释放安全性及评价原则 ,并对转基因植物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植物基因功能解析和农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回顾了植物转基因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历程,然后系统介绍了载体、选择标记基因和植物转基因常用的农杆菌介导法的研究进展。最后,结合对拟南芥和谷子转基因的研究分析了目前植物转基因存在的难题,并展望了植物转基因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期为植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其转基因遗传改良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自1992年第1例转基因小麦问世以来,小麦转基因研究进展迅速。本文主要对转基因技术在我国小麦遗传改良(如改善品质、提高抗病虫性、抗除草剂、抗旱耐盐碱以及抗穗发芽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转基因技术的方法、转基因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医药、畜牧业、渔业和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育种技术是作物遗传改良的一个重要技术,通过对作物转基因育种领域的SCI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主题研究领域分析,以期获得作物转基因育种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发展态势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中国的发文数量排名第一,高达2 956篇,约占发文总量的22.1%,篇均被引频次为7.9次。机构中以中国科学院发文最多,其研究涉及一些理想植物植株模型,抗性、细胞发育、胁迫反应的锌指蛋白功能分析,利用模式植物研究生物代谢、抗病、抗逆性的机制规律等。作物转基因研究涉及最多的前三种作物分别为水稻、玉米、小麦。该结果也为我国作物转基因育种领域科研技术人员准确把握领域内发展趋势和关键科学问题提供参考,为科研管理机构制定作物转基因育种领域扶持政策和确定重点扶持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转基因棉花研发应用二十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重组DNA原理,将优良目的基因整合到靶标生物基因组中,并使靶标生物得以表达目的性状的技术。这一技术克服了生物有性杂交的限制,使物种间基因交流的范围无限扩大,既可以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也可以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还可以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反之亦然。因此,这项技术自发明以来,即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医学等领域,为其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转基因植物是以农杆菌等为媒介,将来源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等其他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外源基因转入基因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并赋予其靶标性状,如抗病、抗虫、抗逆、高产、优质等的植物。以1972年构建第一个重组DNA分子为契机,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为起点,植物转基因技术在近30年的时间内发展迅猛,至今已有200多种植物已成功获得转基因株系,40多种数千例转基因植株进入田间试验。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咨询服务中心(ISAAA)统计,全球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260万hm2已经迅速增到2014年的1.815亿hm2,累计种植面积大约比中国国土总面积还多80%。在全球转基因植物研发和应用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先后批准了7种转基因植物的生产应用,其中,抗虫棉是唯一大规模应用的转基因农作物。从1994年中国研制成功国产单价抗虫棉(GK),以及1995年美国保铃棉进入中国至今,抗虫棉已经在中国推广应用了近20年的时间。文章介绍了这20多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抗虫、抗旱耐盐碱、抗除草剂、抗病以及纤维品质改良等性状方面所取得的转基因棉花研究进展;在农杆菌介导、基因枪轰击、花粉管通道介导、茎尖或芽尖转化、农杆菌液浸染和纳米载体花粉介导等不同转化技术上所进行的探索;同时,介绍了中国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状况,并从抗虫棉品种审定、发展趋势和产业化状况几个方面,介绍了转基因抗虫棉在中国的应用,最后对未来转基因棉花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作物研发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在作物育种中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并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综述了转基因技术在作物改良方面的显著成绩,分析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新进展,展望了转基因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未来,以期为推进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国内植物转基因方法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索其未来的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本研究归纳了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转化方法,概述了这些技术在棉花、水稻、番木瓜、玉米等作物上的应用成果,分析了植物转基因产品产业化的趋势及效益。提出相关研究技术的专利数较少、部分专利内涵和质量不高,国内转基因产品产业化步伐缓慢是主要存在问题。进一步认为通过完善植物转基因研究的管理和监督制度,组建一批技术攻坚团队,鼓励产学研联合,设立科研成果共享平台,广泛开展植物转基因科普宣传、尽快实现转基因主粮作物产业化等措施,可以为中国植物转基因研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技术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技术可打破物种界限,实现作物性状的定向改造,在解决粮食增产、节水、增效以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进农产品质量等方面显现巨大潜力。阐述了转基因技术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系统分析了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生物安全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四点对策,即加快发展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的转基因性状;科学规划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促进转基因技术和传统育种的结合;保障粮食安全和保障生物安全并重。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自第一株转基因小麦问世以上转基因小麦研究取得的巨大进展,简要介绍了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基因转化方法,对转基因技术在获得抗除草剂、抗病虫、抗逆、改良品质和雄性不育转基因小麦植株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指出了转基因小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转基因小麦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转基因作物的主要争论问题与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美国人吃不吃转基因食品、主食能不能吃转基因食品、吃转基因食品是否会被转基因、中国转基因水稻是否会掉进国外专利陷阱、转基因作物是否会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等问题的分析,阐明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及我国需要发展转基因作物产业的道理,同时对我国发展转基因作物产业的潜在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水稻研发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领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转基因技术为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手段,自20世纪80年代启动转基因水稻项目以来,我国全方位地开展了转基因水稻育种研究。目前,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究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转基因抗虫水稻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可能率先实现产业化,转基因水稻的应用将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玉米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产品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已批准商品化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棉花、水稻、玉米等。玉米是世界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但虫害、草害、病害等严重威胁其产量和质量,转基因技术为玉米遗传改良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介绍了转基因玉米常用的转化方法,评析了抗虫、抗除草剂、抗病等转基因玉米应用的研究成果,并对转基因玉米的检测方法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