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小麦胚芽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对馕品质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市售特一粉,测定面粉主要性能指标,分析小麦胚芽添加量对面粉白度、灰分、蛋白质、湿面筋、粉质、拉伸、糊化特性以及馕品质的影响,评价感官品质。结果 随着小麦胚芽粉添加量的递增,面团的湿面筋含量、粉质特性、拉伸特性和糊化特性呈减弱趋势;蛋白质呈递增趋势。小麦胚芽的添加比例从0%增加到10%,蛋白质、吸水率、拉伸阻力呈递增趋势,变化范围分别为9.3~11.42 g/100g、57.2%~64.6%,718.5~485.0BU;湿面筋、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阻力、延伸度、拉伸曲线呈递减趋势,变化范围分别为34.8%~30.6%、5.2~2.5 min、15.0~8.5 min,635.0~320.0 BU,181.0~106.0 mm,116.8~101.7cm 2。添加小麦胚芽粉会使馕的外表形态、内部结构和咀嚼性等逐渐降低,但其风味、色泽、硬度和酥脆度增加,使馕有麦胚独特的香味和口感,在添加量6%时,馕的评分最高。 结论 在小麦粉中添加 6%~8% 的小麦胚芽粉对面团品质特性和馕的综合影响较小,制作的馕评分值较高,可以改善馕的风味和馕的品质,提高馕的营养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氮素施用量对优质中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90~270 kg/hm2,小麦施氮量与产量呈二次抛物线关系,与蛋白质含量呈直线相关关系;增施氮素能显著提高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延长,湿面筋含量与面团稳定时间有增加和延长的趋势。施氮量在90~210 kg/hm2,增施氮素,面团弱化度、面团延伸度均升高,面团拉伸阻力、拉伸曲线面积增加;施氮量在210~270kg/hm2,增施氮素,面团弱化度、面团延伸度均降低,面团拉伸阻力、拉伸曲线面积均减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糯小麦粉添加到一定量非糯小麦粉后对淀粉粘度仪参数和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糯小麦粉后,以直链淀粉含量与直/支比变化为主,而蛋白质、湿面筋、支链淀粉等成分含量与沉降值等变化较小。高峰粘度、低谷粘度、最后粘度、反弹值、糊化温度、峰值时间等粘度仪参数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等品质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支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但这些品质性状都与稀懈值、搅拌值无显著相关。此外,还建立了面条品质预测的线性回归方程:y=443.13-6.61x1(支链淀粉含量)-251.51x2(直/支比)。  相似文献   

4.
对5个小麦品种有黑胚病症状籽粒和无黑胚病症状籽粒的样品分别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黑胚病不影响籽粒粗蛋白、赖氨酸、粗淀粉、面粉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和糊化温度,但使籽粒脂肪酸值和面团弱化度增大,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面积有所降低,50℃粘度值和最高粘度值减小。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最高粘度值。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传统美食河南烩面的营养结构,将复合谷物(玉米、绿豆、燕麦、荞麦)制作成粉加入到小麦粉中,研究复合谷物对烩面面团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谷物粉可以弥补小麦粉蛋白质含量较少的问题;复合谷物粉平均粒度低于小麦粉,不会因粒度问题影响烩面的制作工艺。复合谷物粉影响烩面面团原本的品质,如降低粉质拉伸性能、面团筋力、烩面亮度色泽以及评分和质构指标,同时扫描电镜也证实,复合谷物粉破坏了烩面中淀粉与面筋蛋白的结合。为保证复合谷物烩面的营养与品质,需要添加谷朊粉后以辅助改善整体质量。在质量分数5%谷朊粉的辅助作用下,在小麦粉中添加质量分数30%的复合谷物粉可以生产出高营养、高品质的烩面。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穗发芽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动态影响,对大田生产条件下的轻度穗发芽和正常的小麦品种龙麦26进行了面团不同醒发时间的拉伸仪(45、90、135min)和吹泡示功仪(28、45、90、135min)等全面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当小麦穗发芽程度较轻时,无法通过面粉蛋白、干面筋、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沉降值、粉质参数和吹泡参数这些品质指标的数值大小来判断被测样品是否为穗发芽小麦或穗发芽的程度。拉伸数据表明穗发芽龙麦26面团最大拉伸阻力在90min时最高,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各阶段的最大阻力均明显低于一般年份龙麦26应有的数值。而正常龙麦26面团最大拉伸阻力在135min时最高,变化趋势为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变高,且各阶段的阻力明显高于穗发芽龙麦26。因此在没有测试降落值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拉伸参数及动态趋势来推测样品可能为穗发芽小麦及穗发芽程度。吹泡数据与拉伸数据的意义有很大差别。穗发芽和正常龙麦26面团的P值和W值变化趋势都是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变低。28min时穗发芽龙麦26的吹泡数据好于正常龙麦26,但90和135min则相反,原因是穗发芽龙麦26面团的下降程度较大。由此说明不同仪器间的品质指标均有着各自的特殊性,不能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7.
新疆春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选择不同筋力新疆自育和引进的春小麦品种,分析其磨粉品质、蛋白质品质性状和淀粉品质性状等指标,为育种家进一步开展品种选育和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30个春小麦品种,分析23个品种性状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把23个品质性状归于8个主成分,分别是淀粉糊化特性、粉质参数、蛋白质含量、降落数值、直链淀粉含量、面筋指数、峰值时间和Zeleny沉淀值,以品质因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经主成分分析,8个主成分其分别决定总变异量的44.00;、14.49;、8.52;、8.25;、5.46;、4.07;、3.30;和2.74;.把30个春小麦品种聚成4类:第一类小麦品种的面粉L*、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等粉质参数上表现突出,面筋指数和淀粉糊化特性表现较好,而籽粒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粉吸水率偏低.第二类小麦品种中的淀粉糊化特性好,湿面筋含量、籽粒蛋白质、面粉b*含量高,但面筋指数含量低.第三类小麦品种在面粉L*、面团稳定时间和评价值表现差.第四类小麦品种的灰分含量、面粉吸水率偏高,而形成时间较短,淀粉糊化特性表现较差.[结论]通过对新疆自育和引进的30个春小麦品种的23个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类分析,筛选出了影响春小麦品质的8个主成分,对这8个品质指标的选择有利于小麦品质育种和改良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小麦品种品质与挤压膨化产品理化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小麦品质与挤压膨化产品理化特性之间的关系,探讨适合生产挤压膨化食品的小麦品质特性。【方法】16个小麦品种经实验型双螺杆挤压机在相同参数条件下挤压得到膨化型小麦粉产品,分析小麦品种品质、挤压膨化产品理化特性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不同品种小麦的品质特性和相应挤压膨化产品的理化特性之间均有较大差异;挤压膨化产品的色差与千粒重、面粉白度、弱化度,吸水性指数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水溶性指数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拉伸长度,糊化度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色差与籽粒硬度、降落数值,吸水性指数与容重,水溶性指数与面筋指数、5cm拉伸阻力,产品硬度与籽粒硬度、面粉白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所选的16个小麦品种中,泰农18、济麦22、青丰1号、青农2号、烟农23和鲁麦21更适合制作挤压膨化食品。【结论】小麦品质指标中千粒重、容重、籽粒硬度、面粉白度、籽粒蛋白质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降落数值、形成时间、弱化度、拉伸长度和5 cm拉伸阻力对挤压膨化产品的理化特性均有显著影响,具有高千粒重、容重、面筋指数、弱化度、5 cm拉伸阻力和低籽粒硬度、面粉白度、籽粒蛋白质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降落数值、形成时间和拉伸长度的小麦品种或原料较适合生产挤压膨化食品。  相似文献   

9.
新疆冬小麦区试新品种(系)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2005~2006年度新疆冬麦区域试验15个参试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AACC及国标分析方法对磨粉品质、面粉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小麦新品系的品质性状有了明显提高,表现为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延展度高的特点,但存在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面团流变学特性不协调的问题,面团流变学特性需进一步提高.(2)新疆小麦新品系的的灰分含量、沉淀值以及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软化度、评价值、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变异系数均较高,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是今后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性状.(3)经综合比较和评价,仅有品种(系)CA0203、200502达到国家强筋小麦品质标准.  相似文献   

10.
添加面筋蛋白对BNS型杂交小麦面团粉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品质类型的2个常规小麦品种和2个BNS杂交小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添加面筋蛋白对杂交小麦面团粉质特性的影响,以期为面筋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杂交小麦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面筋蛋白添加量的增加,参试材料的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均逐渐增加,弱化度均逐渐降低;杂交小麦面团的上述粉质特性变化规律与常规小麦基本一致,面团筋力相近材料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可见,适度添加面筋蛋白可改善小麦粉的面团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
将麦麸粉以5%质量分数添加至面粉中制备适合于馒头生产的冷冻发酵面团,研究不同冻藏时间下麦麸粉对面团中面筋蛋白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添加麦麸粉的冷冻发酵面团经过不同时间储存后对其淀粉特性的影响,探讨麦麸添加量、淀粉糊化及热力学特性和冷冻面团中面筋蛋白微观结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添加组冷冻面团中淀粉的峰值黏度、稀懈值、终值黏度和回生值均高于空白组,淀粉的糊化初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终止温度均低于空白对照组;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冷冻面团中游离巯基呈现上升趋势,二硫键呈现下降趋势;添加组冷冻面团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_(21)略高于空白对照组,而T_(22)低于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分子间β-折叠、反向平行β-折叠和β-折叠比例要高于添加组,而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β-转角比例则相反。麦麸粉的添加能够适当地降低冻藏条件下面团中水分的流动,提高冷冻面团的稳定性,抑制面筋蛋白二级结构的变化,升高糊化焓值,使淀粉糊化更彻底,有利于改善面团品质。  相似文献   

12.
新疆专用馒头、拉面、饺子小麦品种品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新疆种植和选育的120份品种(系)进行全面品质测试,从中选出新疆目前广泛种植的12个小麦品种(系),对其籽粒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食制成品品质进行了全面评价,初步提出新疆专用饺子、馒头、拉面小麦品种品质指标.即拉面专用小麦品种品质指标为湿面筋含量大于28.0;,稳定时间3.0~6.0 min,弱化度80~100 BU、延伸性大于180 mm;饺子专用小麦品种品质指标为湿面筋含量大于30.0;,稳定时间5~8 min,弱化度小于90 BU、最大抗拉阻力300~400 EU;馒头专用小麦品种品质指标为湿面筋含量大于28.0;,稳定时间3.5~7.0 min,弱化度小于90 BU,最大抗拉阻力在250~350EU,延伸性大于160 mm.  相似文献   

13.
糯小麦对面粉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配比将糯小麦粉加入到面粉中,通过测定一系列面粉指标和面条指标,以研究糯小麦配粉时面粉及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糯小麦粉比例的增加,支链淀粉含量、支直比、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增加;直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及降落数值下降;面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与回升值都逐渐降低,而糊化温度变化不显著;面条的品质也随之改变,先变好后变差,当糯麦粉含量10%时面条的品质达到最佳;糯小麦的应用对延长面条的保质期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黑米粉的不同添加比例对面团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粉质曲线(farinogram)中面团的吸水率、稳定性、面团形成时间、弹力强度以及评价记值(valorimeter value)减少,衰弱度增加;面粉糊黏度曲线(amylogram)中混合面粉的糊化起始温度、最大黏度时的温度、最高黏度以及94℃时的面筋黏度均趋于减少;拉伸曲线(extensogram)中的拉伸度、拉伸阻力以及拉伸能量减少,R/E比值增加.分析认为,小麦粉以10%,20%,30%黑米粉取代时,混合面团的面包制作适宜性下降,因此利用黑米粉制作面包时添加适量的活性面筋或氧化剂来改善面团流变性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不同耕作方式对黑龙江省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垄作和平作两种耕作方式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可以显著提高春小麦子粒的容重和面粉的降落数值,面团的稳定时间、公差指数、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和拉伸比例的处理间差异均达5%显著水平;垄作对子粒蛋白质含量、子粒湿面筋含量和沉降数值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对面粉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的作用不明显,对面粉的吸水率、面团的形成时间、断裂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为材料,连续2个年度在河南省淇县、原阳、长葛、郸城、南阳5个试验点,分析不同环境下小麦产量和品质,筛选评价强筋小麦品质的代表性指标,并探究影响强筋小麦品质的生态环境因子,以期为优质强筋小麦的区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2018—2019年度,原阳和南阳试验点的小麦产量显著高于淇县、长葛和郸城试验点;2019—2020年度,淇县、原阳和长葛试验点的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郸城和南阳试验点。不同试验点和年际间小麦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2018—2019年度,郸城试验点小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能量和最大拉伸阻力5个指标均未达标到强筋小麦标准,淇县试验点小麦的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未达到强筋小麦标准,除此之外均达到强筋小麦标准;2019—2020年度,仅淇县试验点小麦的湿面筋含量、长葛试验点小麦的稳定时间未达到强筋小麦标准,除此之外均达到强筋小麦标准。2个年度5个试验点间小麦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基本表现为弱化度>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形成时间>恒定变形拉伸阻力>能量>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延伸性>沉...  相似文献   

17.
选用14个不同来源及不同品质类别的冬小麦新品系,在不同生态试点种植,对其中12个品种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初步研究了新疆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与冬小麦品质的关系及其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团拉伸参数差异最大,其次为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降落数值的变化,小麦出粉率、粗蛋白含量及面粉吸水率几乎无差异;乌鲁木齐试点适合种植强筋力面包小麦,而奇台点较适合种植中筋力拉面型小麦;就一些重要的加工品质性状而论,内地育成品系的营养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好于新疆育成品系,且内地育成品种品质类型优质多样,而新疆品系大部分属于中强筋或中筋力品质类型,缺乏品质性状突出的专用小麦品种,其中表现较好的是冬优02、J35和新冬22号。相关分析说明:沉淀值与湿面筋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最大抗拉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弱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延伸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从临沂、菏泽、青岛市所属的9个县区27个乡镇81个农户中抽取田间主栽小麦品种样品81份,并对其品种构成和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1份田间小麦样品分属19个小麦品种,数量居前五位的依次是济麦22、矮抗58、临麦4号、烟农24、烟农19,均属于中强筋类型;以容重标准判断,有61.7%的小麦样品达到国家1级标准;以容重、降落数值、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5个指标判断,有16.0%的小麦样品达到国家优质小麦二等强筋标准;菏泽小麦样品的千粒重、容重、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显著高于临沂和青岛,青岛小麦样品的面筋指数、面团稳定时间、面团拉伸能量、拉伸阻力和最大拉伸阻力显著高于临沂和菏泽。三市的小麦总体上属于硬质、高蛋白质、中强筋类型,但在不同区域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建议今后进一步加大主推品种和良种补贴的实施力度,以全面提高山东省小麦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9.
微量SRC值与小麦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省、河南省大面积种植及陕西近年来选育的14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系统分析了小麦面粉微量SRC值与蛋白质品质、淀粉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间的关系,并根据微量乳酸SRC值分布初步拟定了品质分类界限值。结果表明,作为反映谷蛋白特性的快速检测指标,微量乳酸SRC值主要与GM P、面筋指数、SDS沉淀值相关;作为反映面粉破损淀粉水平的快速检测指标,微量碳酸氢钠SRC值主要与破损淀粉率、峰值粘度相关;而作为面团流变学特性的预测指标,微量水SRC值主要反映了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化,微量乳酸SRC值主要反映了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和拉伸能量的变化,微量碳酸氢钠SRC值主要反映了面团吸水率和弱化度的变化。强筋小麦品种微量乳酸SRC值应在120%以上,中筋小麦品种应在100%~120%,弱筋小麦应在100%以下。微量SRC法能够准确反映小麦蛋白质品质、淀粉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是一种简便的微量品质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选用4个适于冀中南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进行花后遮阴处理,测定了株高和旗叶形态特征、千粒重以及品质性状,研究不同遮阴条件下这些主要形态特征和品质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S0)相比,25%遮阴(S1)增加小麦株高,50%遮阴(S2)株高增幅低于S1,藳优2018甚至低于S0;不同品种旗叶对遮阴处理响应不同,师栾02-1和石优20通过增加叶片长度增加旗叶叶面积,藳优5766叶片厚度降低,藳优2018无显著变化;遮阴造成千粒重降低,蛋白含量、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品质指标增加,但是面筋指数下降;遮阴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影响在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遮阴提高石优20和藳优5766的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能量和最大拉伸阻力,但是降低师栾02-1的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降低藳优2018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最大拉伸阻力,却增加拉伸面积。优质强筋小麦品质对遮阴的响应有共同点,但也存在品种间差异, 可能是遮阴降低小麦光合速率导致光合产物合成和运输受阻,蛋白含量的相对提高使得不同小麦在遮阴处理中有共性的反应,例如4个小麦品种的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都增加,同时品种间籽粒的蛋白组成不同,可能是导致粉质参数和拉伸参数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