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郭一丹  梁音 《古今农业》2009,(2):113-115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科联和湖北省麻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移民文化与当代社会——纪念‘湖广填四川’34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2月13日在成都召开,来自13个省市、包括香港地区共百余代表参会。除会议共收到的78篇论文的作者外,还有学者携文积极参会,也有部分爱好者主动参与旁听。会议研讨的主题主要有三大板块:湖广填四川、麻城孝感乡、客家移民与客家文化。  相似文献   

2.
清代,大量移民进入和定居山区,兴起云南山区开发的热潮。移民开发山区、巩固祖国边疆的同时,带来很多难题,尤其是人口、生态和贫困问题。以反思视角去审视移民事件,希望能够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3.
由于外来移民的大量迁入,清代陕南地区的许多山区得到广泛开垦,耕地而积大为增加,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经济开发的速度明显加快,客观上促进了陕 南移民迁入区的经济发展。但由于移民人口的过度增加和大规模的掠夺性开发,大肆毁林开荒,盲目扩大耕地而积,致使陕南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从而影响和制约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蔡定益 《农业考古》2015,(2):161-168
清代民歌很大程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民俗。清代民歌反映,茶在日常饮食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常以茶、饭,茶、酒或茶、烟并称;茶与礼仪发生密切关系,以茶表敬意;茶与情爱产生紧密联系,女子向男子献茶是一种情爱的表达,男女共饮茶是情感的交流,清代民歌常用茶作为情爱的比喻;茶也是婚姻的符号,女子订婚被称为吃茶;清代茶区流行一种特殊类别的民歌,即采茶歌,采茶歌对茶区民俗亦多有反映。丰富多彩的清代民歌,提供了透视清代社会特殊面貌的另一个角度;以茶为视角,很大程度上也是试图从一般民众切身的似乎琐细之物着手,去讨论清代日常生活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5.
清代"改土归流"之后,将土司外迁,清推行移民优惠政策,美洲作物的传入,使武陵山地开发成为可能,大量移民的迁入,加快了武陵地区传统小农经济的发展。但移民后人口繁衍,对武陵民族地区森林植被造成了破坏,引起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研 《古今农业》2006,(1):67-75
18世纪前后,中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左右。农家的生活消费与生计来源代表了全社会普通人家收支的主流。本文拟对清代农家生计收入的研究进行归纳和介绍,以期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清代生活与生产水平的一般状况。  相似文献   

7.
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土地私有制,地主不仅以土地的所有权对赁耕者任意加租,而且可以 随时夺地别佃,使其无田可耕,危及生业。由于历来佃地农民没有长久的巩固的土地使用权 ,故民间人称:百姓生计操于富人之手。明清时期,土地集中,兼并严重,佃农队伍也在增 多,主佃矛盾不断发展,冲突越来越严重。在北方特殊的农业地理之基础上,这种矛盾和冲 突不断地影响和作用于该地区的农耕方式。一、佃农的耕种情况及其习惯清代北方佃农常有被田主撤佃夺耕的危险,往往不愿改良土地。在旗地上,“小民欲治良田 ,必积二三年之苦工,深耕易…  相似文献   

8.
谢继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58-8659,8683
通过对"金张掖"、"银武威"由来的几种观点的分析,认为甘肃巡抚元展成乾隆六年(1741年)的奏折中所说征收赋税土地分金、银、铜、铁4等;在上等川地中,又可分出"金"、"银"2等;在下等陡坡地中,又可分出"铜"、"铁"2等,是有历史依据的。在分析清代河西走廊赋税征收的标准;张掖、武威的土地与赋税征收情况和张掖、武威的人口状况的基础上,得出"张掖属‘金’等的土地比武威多;武威属‘银’等的土地,数量更大一些;张掖缴纳的赋税多于武威"的结论。由此便衍生出了"金张掖"、"银武威"的说法。  相似文献   

9.
宣恩县是在清代雍正朝改土归流过程中建立的,山地地形、闭塞的地理位置是造成其经济处于全国最为贫穷落后之列的主要因素。从"帝制农商社会"视角下看,宣恩县在乾隆时期政府经济庞大、公共基础设施健全,农工商业及市场网络快速发展。从"富民社会"视角下看,宣恩县在乾隆中后期人口实现爆炸增长,人民生活质量也有提高,但普遍的"富民"阶层似乎没有出现。这些考察能帮助我们加深认识当时整个清朝的状况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黄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66-2567
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施国家"移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移民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带作为为三峡工程作出突出贡献的区域,在重庆作为全国城乡统筹试验区的背景下将如何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义勇  王云彪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504-15505
阐述了清代推行的重农政策、移民垦荒、修建避暑山庄等几个方面对滦河流域农业发展的影响,清代农业政策奠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思想雏形。对其后农业应用与开发和重视农业基础地位都产生了持续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徐旺生 《古今农业》2011,(3):120-120
"问君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这是流行在四川与重庆地区关于祖籍来自于湖北麻城的文化现象。7月22日至25日,旨在研究这一现象的"明清移民与社会变迁——"麻城孝感乡现象"学术研讨会在湖北麻城市举行,来自湖北、四川、重庆等省市共50名专家学者,围绕明清移民与社会变迁,研讨"麻城孝感乡现象"的社会变迁和移民文化历史。本...  相似文献   

13.
移民与生态关系——以清代云南为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段伟 《古今农业》2009,(2):13-24
清初,云南还处于人多地少的阶段。随着内地人口的不断发展,涌入云南的移民也逐渐增多。移民在云南从事矿冶业、农业和商业,在繁荣云南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生态带来了损害。过度垦殖和矿毒对生态的危害非常大。如何平衡移民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张芳 《农业考古》1995,(3):172-177
台湾省是由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等岛屿组成的,面积共约36000平方公里,人口达2千多万。其中台湾岛面积为35760平方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在汉末至隋、唐间已与大陆有了频繁的接触,明代中、后期已有不少大陆居民移往台湾定居和进行开荒生产,但活动范围主要在西南沿海平原一带。清代时台湾进入全面开发的重要阶段。清代自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2年)统一台湾,到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日本侵据  相似文献   

15.
斐济位于太平洋西南斐济群岛,人口58万8千,面积18,272平方公里,其中5,482平方公里,只要适当施肥、排水和进行水土保持,就可用于农业耕种。但现在实际可耕农田只有2,120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11.6%。 斐济的经济,无论从国民总收入,还是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重来看,都是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5%,平均每个农业人口有耕地0.55  相似文献   

16.
云贵高原东南部,地势崎岖,交通阻塞,在明代以前,这里仍然是一块"语言不同,不知礼仪"的"蛮荒"之地,这就是黔东南"苗疆"。这里主要是世居的苗族、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几乎没有汉族人深入。农业生产极为落后,农作物品种单一,耕地面积狭小,耕作技术水平低下,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自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代雍正以来,朝廷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统治,首先,鄂尔泰、张广泗等以武力征服,设置新疆六厅,接着大规模推行"军屯"、"商屯"制度,使中原地区大批的汉族人口以"军屯"、"商屯"的形式在这里定居下来。汉族人口的大规模迁入及其对农业文明的传播,黔东南"苗疆"的农业耕地空前扩大,铁制农具普遍推广,灌溉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农作物新品种大量引进,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增加。可以说:"军屯"、"商屯"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清代以前环巢湖区域开发活动奠定的基础,结合清代全国人口增加的大背景,研究和总结清代进入人口激增时期环巢湖区域的圩田、山林、水域开发历史及意义,分析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以期为环巢湖区域今后的开发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科技》2012,(10):44-45
湖南省地处我国中部,"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典型的内陆省份和农业大省,农村人口近4587.63万,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在几千年发展历史中,湖南形成了水稻、棉花、油菜、柑橘、茶叶、苎麻、生猪和淡水渔类等农业优势产业。湖南作为经济欠  相似文献   

19.
刘禄山  许智范 《农业考古》2007,(1):92-99,165
吐退字约是清代、民国年间民间契约文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它是租佃者将租佃的田山屋土退还与业主时书立、交给业主收执的契据字约。其中,田地吐退字约较为常用,民间俗称退耕。吐退字约在习俗不同的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在江南地区通常称“吐田字”,在湖广地区称“退庄字”、“抹庄字”或“退庄领规字”,在江西地区则有“吐退字”、“土退字”、“退约”、“吐约”等不同名目。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前后清代农家生活消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研 《古今农业》2005,(4):80-90
18世纪前后,中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左右。农家的生活消费与生计来源代表了全社会普通人家收支的主流。本文拟对清代农家生活消费的研究进行归纳和介绍,以期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清代生活与生产水平的一般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