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河南烟区的烤烟进行陈化处理,并对陈化过程中不同陈化条件下卷烟的物理指标与有害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然后分析陈化过程中卷烟物理指标与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含量的关系,以期对降焦减害的进一步实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总体上,陈化过程中卷烟的烟丝质量呈波浪形变化,燃烧温度先增加后降低,静燃速率增加,吸阻逐渐降低,且套袋处理能够增加卷烟的吸阻,降低燃烧温度,但对静燃速率影响不大;陈化过程中卷烟主流烟气中焦油和HCN(氢氰酸)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苯酚、NH3(氨)以及B[a]P(苯并芘)含量先增加后降低,CO(一氧化碳)、烟碱与NNK(降烟碱)含量逐渐降低,巴豆醛含量逐渐增加,且套袋处理能降低焦油、HCN、B[a]P、CO以及烟碱含量;卷烟的烟丝质量与焦油、HCN、CO以及烟碱的含量有较高关联度,关联系数均达到0.43以上,卷烟燃烧温度与主流烟气中B[a]P、巴豆醛含量有较高关联度,关联系数分别达到0.408 6和0.479 2;静燃速率与NNK含量的关联度最大,关联系数达到0.741 7;卷烟吸阻与主流烟气中除B[a]P、烟碱和NNK之外的其他有害成分含量均有较高的相关性。综上,在卷烟的生产过程中陈化能够改善卷烟的物理指标,并降低主流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含量,且套袋处理对一些有害成分指标的降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初烤烟叶有机酸对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卷烟危害性,全面系统地阐述初烤烟叶中化学成分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以2014年浓香型主产区烤烟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因子分析和灰色关联法对初烤烟叶有机酸对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因子分析共提取出草酸、富马酸、苹果酸、柠檬酸、丙二酸、棕榈酸、油酸、十八酸8种代表性有机酸。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草酸、丙二酸、富马酸、苹果酸、柠檬酸5种非挥发性有机酸对烟气7种有害成分(CO、HCN、NNK、NH3、B[a]P、苯酚和巴豆醛)及焦油释放量和卷烟危害性指数的关联度均较高,尤其是草酸对烟气有害成分的危害性指数有较高的关联度;而棕榈酸、油酸、十八酸等高级脂肪酸对烟气7种有害成分及焦油释放量和卷烟危害性指数的关联度相对较低。总体来说,初烤烟叶中有机酸成分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的产生有较大影响,而高级脂肪酸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烤烟新品种烟叶的危害性指数,为卷烟开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通过烟草行业标准分析方法,对38个新品种烟叶烟气常规化学成分(焦油、烟气水分和烟碱)和7项烟气成分(NH3、HCN、苯酚、巴豆醛、B[a]P、NNK和CO)进行分析及计算,得到其烟气危害性指数(H值)。【结果】29个新品种烟叶的烟气焦油量均小于11 mg/支,30个新品种的烟碱含量处于0.9~1.2 mg/支,符合卷烟工业的需求;33个样品的H值小于烟草行业卷烟产品的平均值(8.60),能满足卷烟工业的需求;15个新品种烟叶样品的H值小于8.00,可用于开发低危害卷烟。【结论】大部分烤烟新品种烟叶的烟碱含量、烟气焦油量及H值均符合卷烟工业开发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贮丝工序对烟气危害性影响,设置了3个贮丝时间,通过2个牌号香烟探讨其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总粒相物、焦油、烟碱、7项有害成分(CO,HCN,NNK,NH3,B[α]P,苯酚和巴豆醛)及危害性指数的影响,并对烟气成分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贮丝时间对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成分影响不大;随着贮丝时间延长,NH3、巴豆醛显著减少,危害性指数逐渐降低;NH3与焦油及卷烟危害性指数相关性较强。因此,增加贮丝时间,能够协调烟丝成分,使卷烟危害性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膨胀温度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Hoffmann成分(CO、NNK、NH3、HCN、BaP、巴豆醛、苯酚)释放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膨胀温度处理后的烟丝卷制卷烟,测定其烟气中7种Hoffmann成分的释放量。[结果]同一膨胀模式下,温度变化对NH3、苯酚和BAP的释放量有一定影响,对CO、NNK、HCN和巴豆醛则无显著影响;CO2膨胀方式下7种Hoffmann成分的释放量较小;降低膨胀温度在一定程度有利于降低卷烟危害性指数。[结论]该研究为低危害卷烟工艺设计参数的优化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初烤烟感官质量与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的关系,选取大理产区烤烟样品,对样品感官质量进行评价打分,并对烟气中CO等7种主要有害成分进行测定,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烤烟感官质量与烟气有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烤烟感官质量与烟气危害性指标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显著性因指标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一定范围内随感官质量中香气量的降低,余味的增加,烟气中B[a]P和苯酚的含量增加;随感官质量中劲头得分的升高,烟气中NH_3和巴豆醛的含量增加。因此,在卷烟生产中可以利用感官质量对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进行定性评价,为提高卷烟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部位、产地烤烟梗丝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烤烟梗丝部位、产地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分析了国内6个烤烟主产地上部、中部和下部梗丝样本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及危害性指数。结果表明,梗丝部位与梗丝烟气中苯酚和苯并[a]芘(Ba P)的释放量之间没有明显规律性;梗丝部位与梗丝烟气中焦油、一氧化碳(CO)、N-亚硝胺(NNK)和氢氰酸(HCN)释放量之间有着一定的规律性,焦油表现为上部中、下部,一氧化碳表现为上、中部下部,N-亚硝胺大体上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氢氰酸大体上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梗丝部位与梗丝烟气中烟碱、巴豆醛、氨(NH3)的释放量和危害性指数之间规律性明显,均为上部中部下部。不同产地梗丝烟气中有害成分释放量存在一定差异,但未呈现明显的规律性;不同产地梗丝烟气的危害性指数以楚雄、平顶山和重庆较高,南平和郴州较低。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配方烟丝加工质量的影响,对烟丝经滚筒干燥和气流干燥处理后的物理指标、化学成分、卷烟主流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7项有害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相对于滚筒干燥,气流干燥后烟丝的整丝率和填充值显著升高,总氮含量显著增加,总挥发酸显著降低,多酚类物质总量增加,致香物质在不同叶组配方中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卷烟主流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总体呈大幅降低趋势,7项有害成分中的CO、NNK、苯酚和巴豆醛释放量显著降低,NH3释放量明显增加,危害性指数显著降低;(2)不同干燥方式对感官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香气量、杂气、透发性、劲头、刺激性和津润感方面,且气流干燥能提升卷烟的津润感,但同时也会导致杂气和刺激性增加,香气的透发性降低。干燥工艺对感官质量的影响在不同配方叶组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烤烟型卷烟感官质量与烟气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为烤烟型卷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75份烤烟型卷烟烟气烟碱量、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感官质量得分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烤烟型卷烟样品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烟气烟碱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1.39、12.39和0.96 mg/支,变异系数分别为19.35%、20.02%和21.72%;感官质量指标中杂气的变异系数最大(10.76%),其余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00%。卷烟5项感官质量指标均与烟气一氧化碳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与烟气烟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杂气得分与焦油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通过通径分析,卷烟烟气烟碱量对各项感官质量指标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均较大。通过回归分析,感官质量指标与3种烟气化学成分均有极显著多重线性回归关系。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与香气、谐调、刺激性和余味得分的灰色关联系数排序为焦油量>烟气烟碱量>一氧化碳量,与杂气得分的灰色关联系数表现为烟气烟碱量>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指标的3组典型变量均达显著水平。【结论】烤烟型卷烟烟气烟碱量对感官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大,焦油量与感官质量指标中的香气、谐调、刺激性和余味关联度较大。在烤烟型卷烟生产中,应协调好烟气主要化学成分与卷烟感官质量的关系,在“降焦减害”的同时,采取措施保持卷烟感官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添加柠檬酸对卷烟七种主流烟气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柠檬酸不同添加量对卷烟烟丝主流烟气7种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虑烟支平均吸阻、总通风率和抽吸口数对烟气成分产生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在一定比例范围(0~5%)内添加柠檬酸会导致主流烟气成分CO、HCN和B[a]P释放量的上升,另外会导致巴豆醛和NH3释放量的下降,而对于NNK来说,柠檬酸添加量的初始变化会导致其释放量上升,当达到3%后,添加柠檬酸则会导致NNK释放量逐渐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烘焙工序对白肋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考察了4个区热风温度、4个区水添加量、烘焙时间等3个工艺参数对白肋烟主流烟气中CO等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及感官质量影响的主次因素。研究结果表明,CO、苯酚含量影响的主次因素依次为烘焙时间、4个区水添加量、4个区热风温度;HCN、NH3含量影响的主次因素依次为4个区热风温度、烘焙时间、4个区水添加量;NNK、B[a]P、巴豆醛含量影响的主次因素依次为4个区热风温度、4个区水添加量、烘焙时间,且低热风温度H值较低。4个区热风温度对感官质量影响更显著,4个区低热风温度的低强度处理能够保持较好的白肋烟香气,较高的烟气浓度,较低的危害性指数;4个区高热风温度的高强度处理白肋烟香气损失较多,烟气更加柔和,口感指标较好,危害性指数偏高。因此,4个区热风温度设计为100、130、120、80℃,样品感官质量最好,H值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微生物发酵对烟草品质及有害成分释放的影响,以醇化烟叶为微生物样品源,对菌株产酶功能进行筛选,并对烟丝发酵样感官质量、香味成分、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供试云南微生物分离源样品中分离、筛选到可同时产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微生物菌株;将菌株组合形成复合微生物配方喷施到烟丝上发酵,与对照相比,发酵样的烟气细腻度有改善,香气质和香气量均有增加,杂气减轻,刺激性减弱;GC/MS分析结果也表明,发酵样烟气中香味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发酵样的焦油量下降0.63 mg,主流烟气中的HCN、巴豆醛、NH_3、苯酚和B[a]P含量分别下降16.50%、13.74%、9.83%、9.24%和7.05%,危害性指数下降0.51。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东北地区烟叶的安全性程度,及与其他产区的差异,以辽宁烟区为代表,研究了烤烟C3F样品的安全性指标[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烟气成分含量]的变异状况,并与其他烟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烟叶几种TSNA含量大小呈现出NAT+NABNNNNNK,辽宁烤烟各烟气安全性指标含量高低表现为:HCN苯酚焦油苯并[α]芘CO氨烟碱NNK。对辽宁烟区与其他烟区烤烟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后发现:辽宁烤烟烟叶各类TSNA含量均低于云南,且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辽宁烤烟烟气焦油、CO、氨、NNK、HCN含量均低于黄淮烟区、南方烟区及全国重点烟区平均水平,其中烟气CO、氨、HCN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黄淮、南方及全国重点烟区平均水平,烟气焦油含量显著低于黄淮烟区,NNK含量在烟区间差异不显著;烟气烟碱、苯酚、苯并[α]芘含量在烟区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区烤烟主流烟气中11种成分含量的差异及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烤烟新品种选育、适宜种植区域规划和卷烟降焦减害新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以全国6个不同产烟区的57个单料烟样品为材料,在ISO抽吸模式下,研究同一等级模块卷烟烟气中11种烟气成分(4种常规化学成分,7种有害成分)的含量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同一等级配方模块卷烟中,同省份烤烟主流烟气中11种成分含量的差异较小,而不同省份则差异较大。2)在卷烟主流烟气的11种成分中,水分含量除与巴豆醛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540,P0.01)、与苯酚含量达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370,P0.01)外,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较小;而总粒相物、烟碱和焦油含量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较大。3)卷烟危害性指数与烟气中氨含量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890;与烟气中总粒相物、焦油、CO、HCN、NNK、苯并[a]芘、苯酚含量呈中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508~0.752;与烟气中烟碱含量的相关性最弱,相关系数为0.441。  相似文献   

15.
江西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是决定烤烟质量的关键因子,探讨江西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江西烤烟71个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碱、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对烤烟的劲头、刺激性、余味和浓度较大影响;总钾和总氯对烤烟香气量和浓度有较大影响。烤烟的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关系密切,烟气的酸碱平衡决定了烤烟的劲头、刺激性、余味和浓度,而烤烟的燃烧性决定了烤烟的香气量和浓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东北地区烟叶的安全性程度,及与其他产区的差异,以辽宁烟区为代表,研究了烤烟C3F样品的安全性指标[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烟气成分含量]的变异状况,并与其他烟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烟叶几种TSNA含量大小呈现出NAT+NAB>NNN>NNK,辽宁烤烟各烟气安全性指标含量高低表现为:HCN>苯酚>焦油>苯并[α]芘>CO>氨>烟碱>NNK。对辽宁烟区与其他烟区烤烟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后发现:辽宁烤烟烟叶各类TSNA含量均低于云南,且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辽宁烤烟烟气焦油、CO、氨、NNK、HCN含量均低于黄淮烟区、南方烟区及全国重点烟区平均水平,其中烟气CO、氨、HCN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黄淮、南方及全国重点烟区平均水平,烟气焦油含量显著低于黄淮烟区,NNK含量在烟区间差异不显著;烟气烟碱、苯酚、苯并[α]芘含量在烟区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茉莉花茶提取物降低卷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茉莉花茶提取物降低卷烟气中有害成分。[方法]评价卷烟的感官指标、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烟相比,添加茉莉花茶提取物的卷烟在香气、刺激性、协调性、杂气和余味等感官指标上有较大改善;在重量、吸阻、圆周、园度和硬度等物理指标上无明显变化;在焦油、一氧化碳、烟碱、苯酚、苯并[a]芘和巴豆醛等化学指标上均有所降低。[结论]茉莉花茶提取物对降低卷烟气中有害成分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卷烟感官质量与烟气成分、烟支物理质量、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为卷烟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某烟草集团4个品牌卷烟的质量常规监督检测数据,以卷烟烟气成分、烟支物理指标和化学成分为考察对象,对3类指标集与感官指标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烟气指标、卷烟物理指标及化学指标对感官指标均有影响,且存在典型相关关系,综合简单相关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对卷烟感官指标(香气、杂气、刺激性、余味)影响较大的指标为:烟气焦油量、烟气烟碱量、一氧化碳量、烟气水分、压降、吸阻、质量、硬度、端部落丝量、还原糖、钾含量、氯含量、糖碱比。【结论】生产上要控制卷烟质量,就应重点分析香气、杂气、刺激性、余味与烟气焦油量、烟气烟碱量、一氧化碳量、烟气水分、压降、吸阻、质量、硬度、端部落丝量、还原糖、钾含量、氯含量、糖碱比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卷烟感官质量与烟气成分、烟支物理质量、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为卷烟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某烟草集团4个品牌卷烟的质量常规监督检测数据,以卷烟烟气成分、烟支物理指标和化学成分为考察对象,对3类指标集与感官指标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烟气指标、卷烟物理指标及化学指标对感官指标均有影响,且存在典型相关关系,综合简单相关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对卷烟感官指标(香气、杂气、刺激性、余味)影响较大的指标为:烟气焦油量、烟气烟碱量、一氧化碳量、烟气水分、压降、吸阻、质量、硬度、端部落丝量、还原糖、钾含量、氯含量、糖碱比。【结论】生产上要控制卷烟质量,就应重点分析香气、杂气、刺激性、余味与烟气焦油量、烟气烟碱量、一氧化碳量、烟气水分、压降、吸阻、质量、硬度、端部落丝量、还原糖、钾含量、氯含量、糖碱比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烤烟烟叶淀粉含量与其感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烤烟感官质量是衡量烟叶质量的重要因素,淀粉是烟叶生产加工过程中含量变幅较大的成分。本文研究了烤烟烟叶淀粉含量与感官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取200份福建烟区云烟87(C3F等级)初烤烟叶作为试验材料,先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分类,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简单相关分析研究烤烟烟叶淀粉含量与感官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淀粉主要影响刺激性与余味,对其他指标影响不明显。淀粉含量在4.65%以下时,对感官质量基本无影响;当淀粉含量在4.65%~7.60%,随着淀粉含量的升高刺激性有增加趋势,余味变差;当淀粉含量大于7.60%时,刺激性显著增加,余味明显变劣;淀粉含量还一定程度上影响烟叶杂气种类与香型风格。【结论】研究揭示了烟叶淀粉含量与感官质量之间的关系,对降低烟叶淀粉含量、改良生产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