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是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推进城乡融合的关键要素。通过分析农村宅基地闲置的现状及成因,结合盘活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实困境,提出了健全农村宅基地长效流转登记制度、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补偿方式和标准、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对闲置宅基地进行复垦规划、开发生态特色小镇等方式进一步推进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以此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农村稳定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宅基地闲置的相关问题,从农村宅基地闲置的相关概念理解着手,层层深入,从多方面探讨研究了农村宅基地闲置的现状以及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通过分析提出力所能及的解决方案,以此激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这潭死水。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9,(12):1-2
农村宅基地和住宅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和重要财产,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宅基地和住宅闲置浪费问题日益突出。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此项工作有序实施、落到实处、惠及农民,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现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4.
梁红华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9):101-106
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的盘活利用是新时代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此,肥西县开展了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落实各项部署,积极进行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有效途径及政策措施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该文以肥西县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4个试点村为例,总结了试点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博 《河北农业》2023,(7):24-25
<正>农村宅基地和住宅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和重要财产,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宅基地和住宅闲置浪费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充分高效的利用这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激活农村闲置宅基地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基于课题组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和文献分析,对农村宅基地闲置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闲置宅基地分类治理对策。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闲置类型可以分为建新不拆旧闲置、继承宅基地闲置、批而不建闲置和外出务工季节性闲置4种闲置类型;农村宅基地出现大量闲置既有历史因素,也受现实影响,但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一户一宅"政策落实不到位、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虚位、宅基地流转不出村限制和宅基地退出机制不完善等。因此,本文针对不同宅基地闲置类型,从加强监管,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有偿退出,鼓励村民腾退多余宅基地;强制收回,逐步清退村内未建宅基地;产业带动,提高闲置宅基地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了闲置宅基地分类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钰馨  杨露 《乡村科技》2019,(10):17-18,20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乡村现代化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政策导向,其基本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当前农村宅基地闲置和粗放利用,使得农村大量的土地资源被浪费,因此"盘活"这些潜在土地资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可以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入乡村,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合理发展。因此,乡村振兴中宅基地制度改革要找到宅基地有序流转、有偿使用和有偿退出等方面的突破口,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续第6期第47页)第三部分宅基地利用26.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要统筹考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模式。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农经发[2019]4号),  相似文献   

9.
恩施州是我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属于典型的"老、少、边、山、库"区,也属于武陵山深度贫困地区。近年来,恩施州进入城镇化和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农村大量流动人口的城镇转移,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出现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而在恩施州农村地区,由于宅基地管理松散、喀斯特地形地貌因素等影响,农村宅基地闲置浪费严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为改善恩施州农村宅基地利用中的不合理现象和推动恩施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现行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构建新型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问题愈发受到关注。本文基于河南省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盘活利用的实际情况,对闲置现状、成因及盘活利用方向进行分析,并通过实践样态总结盘活利用的主体和方式,最后得出河南省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盘活利用的经验启示:严格落实宅基地管理制度,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和财产权益,对自营宅基地和住宅的农户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创新宅基地和住宅的利用方式,注重盘活利用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脚步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可用地逐渐缩减,农村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再加上城乡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及城郊建设用地需求不断上升,近郊农村土地不断增值,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波动不定。同时,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保障农户利益,促进城镇发展。另外,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和服务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出现人走村空的现象,但又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人口在城镇享受不到同等的福利政策,大多数的在外务工农民并不愿意放弃农村闲置宅基地及农房,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本文依据当前农村实际情况,在原有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使农村宅基地得到合理利用,同时有效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常住人口不断减少,但是农村宅基地面积却不减反增,农村宅基地闲置现象严重。如何盘活农村的闲置宅基地,使其得到高效利用,满足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成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农村宅基地闲置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原因,提出建立农村闲置宅基地退出机制、规范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对闲置宅基地开展整理复垦、利用闲置宅基地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和开发养老地产等再利用方式,以期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解决宅基地闲置和建设用地紧缺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闲置宅基地的数字化平台,既是推进宅基地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深化宅基地改革的工具保障。【方法】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整合资源优势搭建数据平台,将分散宅基地资源整合,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在宅基地改革三权分置制度趋势下,文章从“人、资源和市场”三要素与闲置宅基地盘活之间的关系剖析入手,并结合象山闲置农房盘活的具体实践,对利用数字化赋能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实践案例进行总结、剖析和归纳,最后提出相关建议。【结果】 通过数字化改革实现闲置宅基地数据打通和业务系统,实现农村“人、地、房”空间信息一体化、宅基地治理数字化、交易网络化以及服务高效化。【结论】 该研究以期在促进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探索盘活利用农村土地市场的有效途径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全国的农村宅基地数字化治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是事关我国民族振兴的发展战略,农村土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资产,但当前农村宅基地粗放利用和闲置浪费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五一村为例,构建二元Logsitic回归模型对农村宅基地低效利用及闲置浪费的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外出务工人数、宅基地面积、生活环境的优劣性、宅基地收入功能强度等因素对五一村宅基地闲置及低效利用程度有显著影响。采取增加农村农民收入,综合治理农村环境;培育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实现农民宅基地财产收入;革除宅基地流转制度障碍,完善相关法律政策等措施能有效促进农村宅基地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的趋势明显,宅基地闲置现象较为普遍,农村空巢化现象较为突出。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有利于农民利益有效实现。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情况的调研,提出构建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的建议。1.农村宅基地使用中的问题(1)村落规模小、布局分散2013年末杭州  相似文献   

16.
在宅基地粗放利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双重作用下,现阶段我国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突出。如何既发挥宅基地对农民生存的保障功能,又实现其增加农民收入的财产性功能,成为了广大农民关心的问题。有鉴于此,选取英国学者佩里·希克斯的"整体性治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阐述二者的契合,探索提出农村闲置宅基地流转的整体性治理策略,试图促进闲置宅基地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宅基地资源存量及其分布特征是宅基地管理和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中国各省份农村宅基地面积审批标准、农村宅基地面积超标率和“一户多宅”率,构建农村宅基地面积测算方法,测算农村宅基地面积,并利用中国27个省份112个村73 191个农户宅基地观测数据对农村宅基地面积测算方法进行校验。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宅基地总量为901.45×10~8米~2,其中,农村闲置宅基地总量约为96.46×10~8米~2;农村宅基地面积省域差异大,但各省份农村人均宅基地面积受人口密度影响相对较小;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高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基于此,本文提出要加快试点地区农村闲置宅基地在本县域内部流转探索进程;鼓励农村闲置宅基地就地盘活利用;扩大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自愿退出制度试点范围。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不断扩张造成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中国农村地区,宅基地出现闲置的现象,造成了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因此,通过加大对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探索,不仅能够合理解决宅基地闲置问题,而且对于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稀缺的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整理相关文献总结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宅基地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现存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鉴借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无锡"双置换"模式和河南省"补贴置换"模式,对宅基地退出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宅基地退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加快破解要素下乡障碍,充分激发资本、人才"上山下乡"热潮,有效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全面推进"闲置农房激活计划",成为唤醒农村沉睡资源、激活"三农"发展动能和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的重大创举。1.主要做法绍兴有闲置农房476万平方米,约80%的农民有出租农  相似文献   

20.
湖南农村闲置宅基地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湖南省4个地区的闲置宅基地面积超标、旧宅闲置、宅基地利用情况及住房建筑选址因素等,探讨了湖南农村闲置宅基地产生原因,提出了闲置宅基地处理的对策和建议:完善宅基地流转退出模式,加强农村异地扶贫政策工作,健全宅基地流转入市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发展农村产业,利用网路平台出租闲置宅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