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 一种无公害生物农药——NPV生物杀虫剂日前在成都问世。 NPV生物杀虫剂是将BT(抗虫)基因克隆到构建的家蚕NPV载体。然后用野生NPV病毒与基因工程重组NPV进行同源重组综合改造后获得  相似文献   

2.
杨瑞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126-9129
有机磷杀虫剂广泛应用于世界农业中,因残留于水体与食物中,从而威胁到人类与动物健康。因此,需要实地快速、灵敏、有选择性地测定这些毒害神经的化合物。回顾了用于监测有机磷杀虫剂的生物传感器的进展,主要是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细胞表面表达有机磷水解酶的重组细胞作为构建微生物传感器的微生物,并总结了各类微生物传感器相关的优点与限制条件,以期为生物传感器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1,12(9):42-43
无公害生物农药在成都问世 一种无公害生物农药-NPV生物杀虫剂目前在成都问世。据了解,四川绿科高技术农业有限公司研制的NPV生物杀虫剂,是将BT(抗虫)基因克隆到构建的家蚕NPV载体,然后用野生NPV病毒与基因工程重组NPV进行同源重组,综合改造后获得的基因重组核型多角体病毒第二代生物杀虫剂。它克服了野生或重组NPV、BT单一第一代杀虫剂药效缓慢、杀虫谱窄等缺点,可消灭鳞翅目、双翅目等多种害虫,杀虫率达100%。更重要的是,这种农药对人、植物、畜禽无任何毒害,施用此农药杀虫后,农作物上无药物残留。 利用有性繁殖技术育竹苗  相似文献   

4.
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研究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对野生型昆虫杆状病毒和重组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的研究进展,以及我国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能够感染家蚕和茶尺蠖的重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rBmNPV),解决EoNPV扩增困难而不易获得的难题。【方法】通过Bac-to-Bac系统构建具备Bm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表达盒和EoNPV的解旋酶基因(hel)表达盒的重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结果】家蚕或家蚕细胞扩增的rBmNPV可以感染茶尺蠖并致病,表明rBmNPV的宿主域拓展至茶尺蠖。【结论】成功构建了能够感染茶尺蠖的rBmNPV,为利用家蚕作为宿主来生产重组病毒杀虫剂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合成ω-ACTX-Hv1a基因,并与斜纹夜蛾多角体蛋白(AcNPV Polyhedrin)基因重组,构建重组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通过对温度、时间和IPTG诱导浓度等诱导条件的改变,以获得最佳诱导表达条件,所获得的最大量的融合蛋白经初步的纯化获得纯度为大约90%。获得ω-ACTX-Hv1a与polyhedrine基因的重组蛋白工程菌株,为此基因应用于杀虫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合成ω-ACTX-Hv1a基因,并与斜纹夜蛾多角体蛋白(AcNPV Polyhedrin) 因重组,构建重组蛋白表迭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通过对温度、时间和IPTG诱导浓度等诱导条件的改变,以获得最佳诱导表达条件,所获得的最大量的融合蛋白经初步的纯化获得纯度为大约90%.获得ω-ACTx-Hv1a与polyhedrine基因的重组蛋白工程菌株,为此基因应用于杀虫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昆虫杆状病毒由于寄主专一性强、与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成为生物防治害虫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野生型昆虫杆状病毒的筛选和开发,高效、安全的基因工程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并对重组病毒的安全性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对病毒杀虫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孙新城  张莉  何培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85-6486,6489
概述了杆状病毒作为杀虫剂的优缺点和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的研究现状。对基因工程病毒在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险及生态环境的潜在危险(致病性和毒性、生存竞争能力、传播扩散能力、遗传转移能力)等安全性评价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有机磷化合物作为一类高效广谱的杀虫剂被广泛使用,在使用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面积的环境污染。本研究从被农药高度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到了一株对甲基对硫磷农药有高效降解能力的细菌,通过16S rDNA鉴定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p.)。克隆该菌的有机磷降解酶编码基因mphxw,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其表达产物具有正常生物学活性,同时纯化了重组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分泌表达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方法]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 cerevisiae)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2(sam2),构建重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载体pPIC9Ks-am2,转化毕赤酵母GS115,以甲醇诱导表达分泌蛋白SAM合成酶,并用HPLC测定重组蛋白的酶活力。[结果]经SDS-PAGE鉴定重组蛋白分子量约50kD,比理论值42.5 kD稍大,可能是分泌过程中糖基化等加工造成。体外酶促反应结果显示,伴随甲醇诱导及初步纯化过程的进行,蛋白活力逐步提高,纯化后比活力为61.48 U/mg。[结论]该研究首次实现了SAM合成酶的胞外表达,为开发和建立体外酶促法生产SAM工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斗式电磁振动给料器中物件相对运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随着模式植物拟南芥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更多雄性不育相关基因功能需要阐明。利用拟南芥突变体库,从反向遗传学角度进行突变基因的功能研究需要构建相应的载体进行互补实验。Gateway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克隆系统。笔者利用Gateway克隆技术成功构建拟南芥GHF基因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拟南芥,为进一步阐明该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孙岩  陈胜  王蒙  刘红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15-7116
对HIV-1慢病毒载体的演变和发展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对慢病毒载体在生物安全性上的改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病原学研究进展,为该病的诊断及研究高效的PRRSV疫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稻条纹叶枯病在中国的大流行,给部分省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进行水稻抗条纹叶枯病遗传育种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者概述了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基因资源的筛选与利用、水稻品种抗条纹病毒和抗介体灰飞虱之间的关系、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定位以及转条纹病毒基因工程水稻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水稻抗条纹叶枯病遗传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Osdg中T-DNA插入位点的基因是否为引起突变表型的基因。[方法]采用OsWRKY10基因5’端、不含WRKY保守域的长300 bp的cDNA片段,构建抑制OsWRKY10基因表达的特异性dsRNA干涉重组表达载体pCam-35SWInW。采用冻溶法将pCam-35SWInW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超毒力菌株EHA105,对其进行PCR检测。[结果]该研究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Cam-35SWInW。采用相应限制性内切酶对重组表达载体进行酶切鉴定,其中以XhoⅠ消解重组质粒,可获得1 kb左右的DNA片段。在抑制基因表达方面,发卡结构比反义结构更为有效。[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抑制OsWRKY10表达的特异性dsRNA干涉载体,可用于进一步的基因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8.
研究构建了H6N2亚型AIV的核酸疫苗表达载体,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构建了HA与报告基因的融合基因,并克隆于pAVX1表达载体,再经脂质体转染BHK细胞进行体外表达试验.构建的表达载体pAVX1-H6A-GFP酶切鉴定已克隆上融合基因;体外表达试验中,脂质体转染24 h后出现微弱荧光,48 h后见较强的荧光表达,从而成功实现了用荧光蛋白标记表达了H6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  相似文献   

19.
用牛αS1-酪蛋白基因构建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晓斌  李春笑  赖松家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140-6141,6190
牛αS1-酪蛋白基因是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常用的表达载体,可以指导外源基因在动物乳腺中高水平表达。对牛αS1-酪蛋白基因的结构、表达载体的各种调控元件及其研究应用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对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文本分类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特征选取、特征向量表示方法、特征向量的维数、文本分类的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了对比和验证文本分类在特征词选取方法,特征向量表示方法以及在不同维数下对分类的影响,选择了1 600篇中文农业网页进行正交实验,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选出分类效果最好的组合.研究表明,当使用综合文档频(DFD)特征词选取方法选取特征词,用词频表示特征向量,特征向量维数为300维时,有较好的分类效果,平均查准率可以达到92.63%,平均召回率可以达到9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