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enridazon-K 属哒嗪酮衍生物类化学杀雄剂,其化学名称为:1-(对氯苯基)-1,4-二氢-6-甲基-4-氧哒嗪-3-羟酸钾。该化合物是70年代末由美国研制合成的小麦雄性不育剂。因其去雄率高,对雌蕊的影响小,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现仅见国外有残留量分析方法的报道(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此,作者研究了简易的常量分析方法——线性滴定法。方法概要为:  相似文献   

2.
以鬼臼毒素为原料合成了几种衍生物 ,用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了其结构。以5龄菜青虫 (Pieris rapae)、3龄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和 3龄粘虫 (Mythimna separataWalker)为试虫 ,测定了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鬼臼毒素类似物对菜青虫表现出明显的结构与活性规律。母体的几种异构体中 ,鬼臼毒素的活性最强 ;4′位为甲氧基的衍生物较 4’位为羟基的活性要高 ;内酯环打开的衍生物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对甲氧基苯乙酮和苯甲醛衍生物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为溶剂的条件下,采用浓度为2.5mol/L的Na OH溶液为催化剂,经aldol缩合获得了8种查尔酮衍生物,采用1HNMR、13CNMR、MS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MTT法测定了2种查尔酮衍生物的乳腺癌MDA231细胞抑制活性,并使用了原料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对照检查几乎没抗乳腺癌MAD231细胞活性,实验组有一定抗乳腺癌MAD231细胞活性,查尔酮及衍生物有作为抗癌药物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寻找新的高活性抑菌化合物,以天名精内酯酮为起始原料,先用硼氢化钠选择性地对其4-位羰基进行还原,得到天名精内酯醇,并以此为原料设计合成了6个未见报道的天名精内酯酮酯类衍生物(a~f),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等方法确证.采用悬滴法测定了合成衍生物对黄瓜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黄瓜炭疽病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异丁酸酯(f)衍生物活性最好,比天名精内酯酮和天名精内酯醇分别提高了3倍和10倍,烯丙酸酯(d)衍生物活性比天名精内酯醇提高了1倍左右,正丁酸酯(e)衍生物的活性和天名精内酯醇相当,其余衍生物的活性则比天名精内酯醇有所下降.4-位基团的改变对衍生物的抑菌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鬼臼毒素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衍生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和构型 ,测定了其对 5龄菜青虫 (Pierisrapae)、3龄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和 3龄粘虫 (Mythimna separata)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具反式内酯环的鬼臼衍生物活性显著高于具顺式内酯环的衍生物 ,4位取代基对杀虫活性影响较大 ;推测出了较为理想的鬼臼毒素类似物杀虫活性物质的结构通式。  相似文献   

6.
茼蒿素类似物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19种茼蒿素类似物进行拒食活性筛选,研究了茼蒿素类似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毒杀活性及对斜纹夜蛾幼虫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20号和12号化合物的拒食活性最高。12号和20号化合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945.25μg/ml和1295.76μg/ml;12号化合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非选择性AFC50值为403.83μg/ml,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选择性AFC50值为340.39  相似文献   

7.
苦皮藤素V的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天然杀虫活性物质苦皮藤素 分子结构含有C6-OH的特点,采用常规方法合成了苦皮藤素 的酯、酮及醚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确认。采用叶碟饲虫法,测定了合成衍生物对粘虫(Mythimnasepirata)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酯、醚衍生物的LD50值依次为197.86,156.43和17.86μg/g,酮衍生物没有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天然杀虫活性物质苦皮藤素 分子结构含有C6-OH的特点,采用常规方法合成了苦皮藤素 的酯、酮及醚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确认。采用叶碟饲虫法,测定了合成衍生物对粘虫(Mythimnasepirata)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酯、醚衍生物的LD50值依次为197.86,156.43和17.86μg/g,酮衍生物没有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天然杀虫活性物质苦皮藤素Ⅴ分子结构含有C6-OH的特点,采用常规方法合成了苦皮藤素Ⅴ的酯、酮及醚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确认.采用叶碟饲虫法,测定了合成衍生物对粘虫(Mythimna sepirata)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苦皮藤素Ⅴ、酯、醚衍生物的LD50值依次为197.86,156.43和17.86 μg/g,酮衍生物没有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0.
天名精内酯酮酯类衍生物的抑菌活性及构效关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天名精内酯酮酯类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采用悬滴法测定38种天名精内酯酮酯类衍生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2 氯乙酯(2)和4 吡啶甲酯(34)2个衍生物的抑菌活性均高于天名精内酯酮,分别为12.89 mg/L和15.82 mg/L,其余衍生物的活性较天名精内酯酮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构效分析表明,天名精内酯4 位取代基的改变对衍生物的抑菌活性有较大影响,引入短链烷基和杂环时衍生物的活性有所提高,而引入长链饱和烷基和芳香基会使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微波辐射技术,以苯甲醛衍生物和苯乙酮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8种查尔酮衍生物,它们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其结构经1H NMR,MS分析表征。该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易与产品分离﹑对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12.
2种茼蒿素类似物对菜粉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2种茼蒿素类似物对菜粉蝶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12号和20号化合物对菜粉蝶4龄幼虫24h的选择性AFC50分别为398.88mg.L^-1T 280.54mg.L^-1,能明显降低菜粉蝶幼虫体重、蛹重和成虫的羽化率。  相似文献   

13.
天蚕5龄中期幼虫经保幼激素类似物methoprene,蜕皮激素类似物-ecdysone处理后,幼虫期 卵巢发育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化蛹第1日的雌蛹用methoprene和蜕皮激素20-hydroecdysone处理 的结果表明,蜕皮激素促进蛹期卵巢发育,而保幼激素则反之,5龄中期幼虫经methoprene处理似能提 高成虫怀卵量,而蜕皮激素则反之。还讨论了这两种激素在天蚕制种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常用杀虫剂对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Thunberg)]幼虫、成虫的毒力及成虫体内保护酶的影响,采用浸渍法测定了龟纹瓢虫3龄幼虫、成虫对10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同时研究了2种杀虫剂对龟纹瓢虫成虫体内4种保护酶(SOD、POD、CAT、GSH-Px)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0种杀虫剂对龟纹瓢虫幼虫的毒性(LC_(50))差异很大,毒力顺序与成虫一致,其毒力大小顺序为:阿维菌素>吡虫啉>烯啶虫胺>毒死蜱>哒螨灵>氟啶虫胺腈>灭幼脲>氯虫苯甲酰胺>螺螨酯>吡蚜酮。低浓度(LC_(10)、LC_(20))吡虫啉药剂对龟纹瓢虫成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一直表现抑制作用,高浓度(LC_(30))吡蚜酮药剂对成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一直表现激活作用。试验总体表明高浓度杀虫剂对龟纹瓢虫成虫体内酶活性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其良好的抗菌效果与高安全性,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其耐药菌却不断出现。为了解决病原耐药性问题,研究人员通过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结构进行修饰,获得了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酮内酯类抗生素,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酮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种具有大环内酯结构的红霉素衍生物,其代表药物主要包括泰利菌素、喹红霉素和solithromycin等。文章简要介绍了酮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开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氯甲酸乙酯混合酸酐法合成了14个新的含哒嗪环的二肽和膦二肽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红外、元素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17.
为了调变其疏水性并筛选出对柞蚕链球菌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化合物,以苯并异噻唑啉酮为母体结构进行了系列酰化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结构表征,采用涂平板数菌落法和琼脂孔穴扩散法测定衍生物对柞蚕链球菌的离体抑菌活性,采用室内养蚕试验测定衍生物的活体抑菌活性。合成了取代基为烷基链酰胺衍生物6个和取代基为芳基酰胺衍生物5个,并采用熔点测试和~1H-NMR测定确认了其结构。涂平板数菌落法结果表明,在处理浓度高于62.5 mg/L时,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衍生物抑菌活性不亚于母体化合物;随着处理浓度降低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衍生物抑菌活性呈降低趋势:在低处理浓度下(≤32.5 mg/L),仅部分衍生物可保留母体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琼脂孔穴扩散法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浓度时,衍生物的抑菌圈直径均小于相应浓度处理时的母体化合物,且低处理浓度(≤500 mg/L)表现更为显著。初步的活体试验表明,衍生物对柞蚕体内的柞蚕链球菌的抑菌活性较之母体化合物下降显著。这说明,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化改造可能无助于提高其对柞蚕链球菌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4种杀虫剂对天敌昆虫食蚜瘿蚊的安全性,试验采用浸叶法、喷雾法、药膜法对食蚜瘿蚊幼虫、蛹、成虫进行药剂安全性测定。结果显示:4种杀虫剂对食蚜瘿蚊幼虫的致死率大小为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藜芦碱,所选药剂对2龄幼虫的影响高于3龄幼虫;对蛹的安全性由高到低为吡蚜酮(88%)>藜芦碱(84%)>啶虫脒(70%)>噻虫嗪(46%);对成虫的致死率由大到小为噻虫嗪>啶虫脒>藜芦碱>吡蚜酮,成虫死亡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其中噻虫嗪、啶虫脒均超9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吡蚜酮对成虫死亡率影响最小,处理48 h后与其余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选择吡蚜酮试剂作为防蚜药剂可有效降低食蚜瘿蚊死亡率,增加两者的联合防控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一些含哒嗪环的二肽和膦二肽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氯甲酸乙酯混合酸酐法合成了14个新的含哒嗪环的二肽和膦二肽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红外、元素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α-蒎烯的2种衍生物3-甲氧基-4-羟基苯基-α-蒎烯马来酰亚胺基酰腙和(10z)-N-[5.7.7-三甲基(4.1.0)庚-4-乙二胺-3-亚基]苯胺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3龄幼虫的毒力作用,采用饲料混药法研究了2种衍生物不同剂量处理下,其体内Car E、CAT、SOD和ACh E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种衍生物对舞毒蛾3龄幼虫均有一定的毒力作用,在48 h时LC50分别为68.344、119.537 mg·kg-1,其中(10z)-N-[5.7.7-三甲基(4.1.0)庚-4-乙二胺-3-亚基]苯胺的毒性更加显著。3-甲氧基-4-羟基苯基-α-蒎烯马来酰亚胺基酰腙对舞毒蛾3龄幼虫体内Car E和ACh E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为70.97%和71.23%,对CAT和SOD活性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1.62、1.42倍;(10z)-N-[5.7.7-三甲基(4.1.0)庚-4-乙二胺-3-亚基]对舞毒蛾3龄幼虫体内CAT、Car E和ACh E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为67.4%、31.43%、26.04%,对SOD活性表现出先抑制后激活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