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得到蚯蚓粪水稻育秧基质的最佳配比,分别设置蚯蚓粪的体积添加比例为0%(T0,空白对照)、20%(T3)、40%(T2)、60%(T1),研究蚯蚓粪与细土的混合基质对水稻的育秧效果。结果表明,蚯蚓粪添加量为20%~40%时,对水稻幼苗的生长促进作用最佳,与空白对照相比,T2处理株高增加了13.1%,T3处理发根力、基茎宽、百株鲜质量分别增加了35.5%、13.5%、22.1%;绿叶数在不同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与空白对照相比,幼苗中养分含量明显增加,T3处理全氮含量增加了34.2%,百株干质量增加了9.5%;T2处理叶绿素含量是空白对照的1.36倍;有机碳含量在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添加16 g/盘壮秧剂的条件下,蚯蚓粪的添加量为40%时效果最好;株高、基茎宽、百株鲜质量、全氮含量、百株干质量的峰值量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增加22.6%、15.9%、17.5%、45.5%、21.0%,差异显著;发根力、叶绿素含量、有机碳含量在不同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由结果可知,施加壮秧剂能使蚯蚓粪育苗基质育壮秧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解决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成活率低、根系不发达等技术瓶颈问题,考察蚯蚓粪对凌云白毫茶扦插苗成活率和根系发育等繁育效果的影响。【方法】以蚯蚓粪和黄泥为基质,设计6种不同蚯蚓粪配比水平,进行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试验。【结果】在6种不同水平蚯蚓粪的处理中,蚯蚓粪对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的伤口愈合率、结瘤率、生根率,以及成活率、株高、茎粗、根数、根长都显现出积极的正向影响,各项指标随着蚯蚓粪在基质中的比重增加而显著提高,当蚯蚓粪在基质中的比重达到60%时,繁育成活率达93. 4%,[1]株高31cm,根长2. 79 cm。【结论】蚯蚓粪对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效果极为显著,从生物效能和经济效用上考量,黄泥:蚯蚓粪的重量比4∶6的基质是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的适宜基质。  相似文献   

3.
将猪粪+蘑菇渣经蚯蚓消解腐熟后,与草炭、蛭石组成了不同配方的混配基质(T1—T8,T1为对照),通过测定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茎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研究了优化处理的蚯蚓粪配方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蔬菜育苗新型基质开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蚯蚓粪混配基质(T1—T8)的理化性质均符合蔬菜育苗基质要求,容重0.22~0.32 g/cm~3,总孔隙度61.04%~75.35%,pH值5.81~7.42,电导率值均低于2.5 mS/cm;有机质含量随着蚯蚓粪添加比例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略呈下降趋势。综合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来看,T5[V(蚯蚓粪)∶V(蛭石)∶V(草炭)=1∶1∶1]处理表现最优,与T1[V(蚯蚓粪)∶V(蛭石)∶V(草炭)=0∶1∶2]处理相比,其株高、茎粗、根长、根冠比、壮苗指数分别显著提高了30.9%、8.1%、54.7%、26.7%、30.8%;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0.1%、66.1%、68.4%、30.1%。  相似文献   

4.
蚯蚓粪复合基质对观赏生菜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观赏生菜‘Biscia Rossa’为植物材料,以蚯蚓粪、无机基质按不同比例复合为栽培基质,研究蚯蚓粪复合基质对观赏生菜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粪复合基质栽培有助于观赏生菜的生长发育,所有处理的叶片数、株高、叶面积和鲜重都不同程度比对照组(CK)有所提高,其中J2(蚯蚓粪∶无机基质=6∶4)条件下各指标表现最好,分别较CK提高了59.25%、40.17%、65.54%和39.18%;从生理指标来看,J2处理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依然是最高的,分别比CK高出29.73%和26.41%,而J4(蚯蚓粪∶无机基质=4∶6)的花青素是所有处理中最高的,较CK提高了30.65%。但复合基质对观赏生菜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的影响不显著,而基质中适当比例的蚯蚓粪能降低硝态氮的含量。综上,J2为供试处理中最适宜观赏生菜栽培的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5.
奶牛粪蚯蚓堆制物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奶牛粪为原料,研究了蚯蚓堆制处理对其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粪经过蚯蚓堆制处理后,全N、全P、速效P含量显著增大;全K、速效K含量增大,但差异不显著;有机碳含量、C/N、pH值降低。为研究蚯蚓粪对生菜植株生长以及品质的影响,设计了生菜盆栽试验,分别以含10%、20%、30%、40%、50%、60%(质量比)蚯蚓粪的高沙土和蚯蚓粪混合基质为处理,以高沙土基质为对照,并都施用相当于生菜最适施肥量1/2的N、P、K化肥。结果表明,栽培基质中加入蚯蚓粪促进了生菜植株的生长,并且提高了品质。基质中蚯蚓粪比例为30%最有利于植株根生长,比例为50%时生菜地上部生物量最大;蚯蚓粪比例为30%~50%时,生菜植株茎、叶中Pr、Vc、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而NO-3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蚯蚓粪对番茄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在盆栽条件下探讨蚯蚓粪对番茄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粪不同处理均能很好地改善番茄农艺性状,提高番茄的座果率、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单施蚯蚓粪有机肥试验中,80%蚯蚓粪处理显著促进番茄株高、株幅和茎粗的生长,40%蚯蚓粪明显提高座果率;20%和60%蚯蚓粪处理分别提高维生素C含量12.17%和24.34%,60%和80%蚯蚓粪处理分别提高可溶性糖20.34%和42.89%,60%蚯蚓粪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影响最显著达24.04%。蚯蚓粪配施化肥较单施蚯蚓粪处理能较好改善番茄农艺性状,对座果率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对提高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开发复合型蚯蚓粪栽培基质。[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蚓粪(Q)为主要原料,加入秸秆(J)、蘑菇渣(M)与珍珠岩,配成复合基质,以蚯蚓粪100%的处理为对照,共设10个处理,研究蚯蚓粪复合基质对观赏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蚯蚓粪基质中加入秸秆与蘑菇渣后降低了观赏番茄株高增长速度,提高了叶面积的增长速度;观赏番茄叶片的苗期叶绿素含量显著地高于开花座果期和结果期,结果期各处理差异不显著;蚯蚓粪复合基质不同处理对观赏番茄开花数、结果数、最大单果重和糖/酸比有明显影响,但对果实形态的改变有限,差异不明显。[结论]综合考虑主要观测指标,处理4(Q40%+J20%+M30%),处理8(Q40%+J30%+M30%)和处理9(Q40%+J30%+M10%)为较理想的观赏番茄复合基质。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防风人工育苗技术研究,以蚯蚓粪和土壤为主要原料混合作为育苗基质,设置4个育苗混合基质处理,蚯蚓粪和土壤的比例分别为1∶3(v/v)、1∶1(v/v)、3∶1(v/v)和全土壤的对照(CK),测定防风苗期的株高、功能叶片数量、地上部分干(鲜)重、地下部分干(鲜)重、根粗、叶面积等生长指标,探讨不同比例蚯蚓粪和土壤混合基质处理对防风苗期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粪和土壤1∶1(v/v)育苗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防风种子的出苗率增加了16.01%。地上鲜重为0.60 g,比对照增加了20.00%。地下鲜重为0.18 g,全株鲜重为0.78 g,比对照增加了30.00%。全株干重为0.23 g,比对照增加了21.05%。株高为13.64 cm,比对照增加了20.18%。壮苗指数和根冠比分别为6.8和0.28,比对照分别增加了74.36%和47.37%。综上所述,在种植基质中添加蚯蚓粪可以改善防风的出苗情况、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情况,最终促进防风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9.
不同比例蚯蚓粪混配基质对黄瓜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蚯蚓粪和草炭按不同比例(处理T1~T5依次为1:9、3:7、5:5、7:3、9:1)混合后,再加入珍珠岩配成育苗基质,研究混配蚯蚓粪基质对黄瓜穴盘育苗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蚯蚓粪比例的增加,黄瓜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株高以T3最高,为14.77 cm;比对照提高20.2%;茎粗以T2最高,高于对照组51.7%;地上部分干重以T2最高,高于对照组44.1%,地下部分干重以T3最高,为0.06 g;叶绿素含量、壮苗指数均以T3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设施番茄生产的生态化栽培基质,以蚯蚓粪、菇渣和粉煤灰等废弃物资源为原料,部分替代草炭,同时添加有机肥进行不同比例的混配,开发了生态化园艺栽培基质,在北京市密云区进行设施番茄生产,筛选出了适于番茄生产的生态栽培基质。结果显示:与传统栽培基质相比,利用基质4(草炭∶蚯蚓粪∶有机肥∶土=3∶4∶1∶2)生产的番茄生长情况、产量、品质和水分生产效率均表现为最好,定植后50 d,基质4栽培的番茄株高最高(173.8 cm),较对照(CK)提高5.33%,差异显著;最终产量较CK生产的番茄提高29.31%;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Vc含量达到207.8 mg·kg-1,较CK处理高7.8%,差异达显著水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1%,较CK提高21.78%,差异极显著;水分生产效率为31.32 kg·m-3,较CK处理高30.71%,达到显著差异。综上,草炭、蚯蚓粪、有机肥和土4种物质混配比例为3∶4∶1∶2的生态化基质适宜北京地区设施番茄生长。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道地瓜蒌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水平对福建道地瓜蒌组织培养的影响,探讨福建道地瓜蒌快速繁殖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瓜蒌带腋芽的茎段接种于MS+1.0 mg·L-1 6-BA蔗糖培养基上,15d后外植体出现许多绿色的小芽点,芽点健壮;30d后,诱导出的丛生芽数平均达6.5个,长势快,平均出...  相似文献   

12.
"闽选中科1号"瓜蒌是综合性状非常优良的新品系,于2008-2010年在福州北峰、闽清金沙镇、建阳等地对瓜蒌新品系进行区域试验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闽选中科1号"瓜蒌平均果长为16cm,果宽为11cm,果肉厚度为1.43cm,每667m~2平均鲜果产量为2 472.6kg,比对照安国瓜蒌丰产、稳产且适应性广,果实的有效成分达到国家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13.
克服苹果苗圃地连作障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用福尔马林进行土壤消毒,结合接种泡囊—丛枝菌根(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VAM)真菌,对克服苹果苗圃地的连作障碍,促进海棠实生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作用。单纯土壤消毒不能解决苹果连作障碍问题,但福尔马林是较有前途的土壤消毒剂。  相似文献   

14.
罗玉彬  王曼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74-13375,13377
[目的]探讨栝蒌产几丁质酶菌种的多样性。[方法]以绿色(未成熟)和黄色(已成熟)的栝蒌为材料,均以透明圈法筛选其产几丁质酶的菌株,并以DNS法测定酶活。[结果]从绿色果皮、绿色果肉、红色果皮、红色果肉中分别筛选得菌株91、6、71、4株,活性最高的是从绿色果皮中筛得的LP-1,其活性为0.450 U。[结论]该研究为栝蒌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拓宽了高产几丁质酶菌种筛选材料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孙竹波  刘震  马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27-13428
[目的]为防治栝楼根结线虫提供方法支持。[方法]分别以98%棉隆微粒剂3、5%威百亩水剂、根肥得、甲壳胺0、.5%阿维菌素乳油为供试药剂,在肥城市王瓜店镇进行了防治栝楼根结线虫试验。[结果]用98%棉隆微粒剂203、04、0 g/m2处理后,栝楼病株率分别下降27.34%4、8.00%、53.34%,其防治效果分别达57.38%7、2.73%7、4.24%。用35%威百亩水剂69、1、2 g/m2处理后,栝楼病株率分别下降25.33%4、0.00%3、7.00%,其防治效果分别达50.50%6、7.33%、68.89%。甲壳胺和根肥得的使用剂量不变的条件下,加入4.56、.07、.5 g/m2阿维菌素,栝楼病株率分别下降28.00%4、1.34%、44.00%,其防治效果分别达53.91%、69.53%、71.09%。[结论]使用98%棉隆微粒剂和35%威百亩水剂防治栝楼根结线虫的适宜剂量分别高于30、9 g/m2。在甲壳胺和根肥得的辅助下,使用0.5%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栝楼根结线虫的适宜剂量在6.0 g/m2以上。  相似文献   

16.
发根农杆菌对栝楼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种发根农杆菌1.2556、A4、LBA9402、R1000、R1601对栝楼组培苗茎段和叶片进行感染,诱导出毛状根,PCR检测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rolB基因已经整合到栝楼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7.
余丽芳  王曼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51-8152,8167
栝蒌是葫芦科栝蒌属的多年生草质藤本,其根、果皮、种子既可入药又可食用。该研究首次对废弃的栝楼瓤液进行了成分分析与主要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结果表明,栝楼瓤液成分丰富,而且含有极具应用价值的天然色素、抑菌蛋白与核糖核酸酶蛋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药用植物栝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栝楼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栝楼,以促进栝楼的开发与利用,对栝搂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及栽培方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山桐子人工林株高生长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山桐子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以人工群落中山桐子的株高、节数和平均节长等指标为对象,应用样方调查分析法研究山桐子的生长动态。3年生山桐子平均株高为263.0 cm,年均增长87.6 cm。第1年与第2年株高平均增长53.35、5.8 cm,节数净增242、9个,平均节长分别为2.162、.03 cm,第3年株高、节数和平均节长增长最快,分别为153.9 cm5、2个3、.01 cm。第3年的株高生长曲线有8个点位于134~160 cm,最高生长量达192 cm,节长生长曲线有9个点落在2.58~3.30 cm,最高值为3.98 cm,平均值为3.01 cm,节数生长曲线平均值为52个。山桐子人工林12、年生苗木的株高、节长和节数的生长均较缓慢,第3年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20.
栝楼遗传育种及种质鉴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洁  周立人  李德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23-6224
概述栝楼遗传育种及种质鉴定的研究现状,提出应当加强分子生物学在这两方面的应用,从而促进栝楼市场的健康发展,实现栝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