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分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口钩长、口钩宽、头咽骨长及体长4个形态指标中,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的口钩及头咽骨长度在同种幼虫的3个龄期之间差异显著,可作为幼虫分龄的标准。口钩及头咽骨的平均长度在两种斑潜蝇同龄幼虫之间差异不明显,难以作为这两种斑潜蝇幼虫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2.
南美斑潜蝇幼虫龄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口沟长、头咽骨长2个形态指标中,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幼虫的口沟长在龄期之间差异显著,可作为幼虫的分龄指标.通过研究表明:1龄口沟长度为(0.038 7±0.000 38)mm;2龄为(0.051 3±0.000 36)mm;3龄为(0.061 6±0.000 35)mm.其龄期与幼虫口沟长度的关系为y=-2.077 8+81.008 5x.  相似文献   

3.
美洲斑潜蝇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测定幼虫口钩、头咽骨长度的方法,推断美洲斑潜蝇幼虫期共有3龄。1~3龄幼虫口钩长度分别为:2202±014μm,3792±013μm,6701±015μm,头咽骨长度分别为8424±0.13μm,14072+016μm,21435±014μm,1~3龄幼虫体长×宽分别为:047mm×018mm,124mm×045mm,251mm×085mm,虫道在上下龄分界处有明显加宽,此方法可快速划分龄期,为适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枣实蝇口钩长和头咽骨长2个形态指标,用最小二乘法对所测定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枣实蝇幼虫的头咽骨长度值在1龄与2龄之间有部分重叠;口钩长在龄期之间差异显著,可作为幼虫的分龄指标.1龄口钩长度为(0.0539±0.00063)mm;2龄为(0.0982±0.00109)mm;3龄为(0.1675±0.00296)mm;经F检验,枣实蝇各幼虫龄期数与口钩长度呈线性关系y=0.058x-0.011.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南美斑潜蝇幼虫龄期的研究表明,南美斑潜蝇幼虫龄期可分为三龄,即初龄(一龄)幼虫口钩宽度27μm;二龄幼虫口钩宽度50μm;三龄幼虫口钩宽度70μm.研究同时表明,拉美斑潜蝇幼虫虫体大小与龄期无关,不能作为判断虫龄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美洲斑潜蝇幼虫取食行为及龄期划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美洲斑潜蝇幼虫取食行为和龄期划分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幼虫头咽骨长度是其分龄的依据;2)不同温度下,幼虫取食道长度有显著差异,但取食道面积没有显著差异;3)取食不同寄主的幼虫,其取食道长度和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4)3龄幼虫是幼虫为害的主要虫龄,其取食面积占幼虫总取食面积的82%以上;5)用取食道长度来估计龄期具有更实用的意义。文章不研究了几种寄主作物取食道长度与龄期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卵密度和幼虫密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其种内竞争的密度效应;明确三叶草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L. sativae)在不同1龄幼虫密度下,各自幼虫对食物资源的竞争能力,探索两种斑潜蝇之间的种间竞争取代机制。【方法】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用针刺死三叶草斑潜蝇多余的卵和幼虫,使其形成不同的卵密度梯度和1龄幼虫密度梯度,再继续培养。根据相关文献判定昆虫各种致死因子是否存在密度依存性的方法,令N1为该因子作用前的虫口数,N2为该因子作用后的虫口数。以lgN1为因变量,lgN2为自变量,求回归系数,再以lgN1为自变量,lgN2为因变量,求回归系数。如果这两条直线在b=1的等分线一侧,则认为作用于N1→N2之间的因子为密度依存因子,如果这两条直线在b=1的等分线两侧,则不认为是密度有关因子。选取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各1、2和3对成虫,在固定叶片面积上产卵24 h后,形成不同的卵和幼虫密度,统计后代中两种斑潜蝇的生长状况,分析卵密度和1龄幼虫密度对种间竞争取代的影响。【结果】三叶草斑潜蝇卵期不存在密度效应,卵密度对卵的存活、生长发育以及发育速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实验室饲养条件下三叶草斑潜蝇卵存活率均在91%以上;幼虫期存在明显的密度制约效应,幼虫密度对幼虫的存活率、平均蛹重、化蛹率、羽化率、成虫寿命和单雌产卵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在寄主植物矮生菜豆上,三叶草斑潜蝇1龄幼虫密度超过0.87头/cm2时,幼虫死亡率上升,平均蛹重减少,化蛹率和羽化率降低,成虫寿命缩短且繁殖力下降。1龄幼虫密度对三叶草斑潜蝇幼虫和蛹的发育速率没有影响,对羽化成虫的雌性比也没有影响;卵密度对两种斑潜蝇各自的竞争力没有影响,不同卵密度下两种斑潜蝇总的孵化率均在94.25%以上。两种斑潜蝇的幼虫密度越高种间竞争越激烈,在幼虫密度较低时,两种斑潜蝇子代数量相当,幼虫密度较高时,三叶草斑潜蝇子代数量明显的高于美洲斑潜蝇的子代数量。【结论】三叶草斑潜蝇卵密度对其种群消长没有显著影响,1龄幼虫密度过高时种内竞争激烈,对其试验种群的增长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与美洲斑潜蝇相比,三叶草斑潜蝇幼虫的种间竞争能力更大,主要原因是三叶草斑潜蝇的幼虫比美洲斑潜蝇的幼虫拥有更强的抗拥挤能力、适应环境恶化的能力以及对食物资源的占有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苦瓜属6个品种对美洲斑潜蝇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成虫并不排斥在苦瓜叶片上取食和产卵,但卵的孵化受到抑制,幼虫不能正常发育,其中以大麻子苦瓜表现出较强的抗性,青皮长身苦瓜的抗性相对较弱:理化机制分析可知,各苦瓜品种叶片表皮毛的长度及密度不存在差异,叶片可溶性糖的含量越高着卵量越大.次生物质单宁酸的含量是影响卵的孵化和幼虫死亡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黄板诱集和田间系统调查 ,得出了四川省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卵、幼虫、蛹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为预测两种斑潜蝇的发生世代、发生期、发生程度、危害高峰期和防治关键时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药膜法(成虫)、浸叶法(幼虫)分别测定了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及田间种群对Avermectin类农药的敏感性,并在1998年至2002年对昆明市官渡区南美斑潜蝇和元谋县美洲斑潜蝇田间种群进行了敏感性监测。结果表明,Avermectin类农药对斑潜蝇同一种群的成虫和幼虫的毒力不同,幼虫比成虫更为敏感;在云南省南美斑潜蝇的4个田间种群中,最为敏感的是云南省曲靖市蚕豆南美斑潜蝇种群,最具有耐药性的是昆明市北郊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温室蔬菜南美斑潜蝇种群;1998年至2002年的田间监测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田间种群对1.8%爱福丁乳油的敏感性呈波形曲线变化,其中2000年官渡及元谋的2个斑潜蝇田间种群处于低水平抗性阶段;实验种群与田间种群的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南美斑潜蝇比美洲斑潜蝇更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