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丽华  廖为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241-3242,3248
景观资源的评价是旅游开发的基础。传统的森林景观美学价值评价,仅研究人对森林景观的视觉感知,忽视人的听觉感知。实际上,缺少任何感知,其美学意境都不完整。该研究针对森林"声景观"被严重忽视的情况,以三爪仑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为例进行声景观资源的调查与分析,将声景资源分成水声景、雨声景、鸟语声景、叶声景、虫鸣声景和风声景6个大类,并界定森林公园各类声景观的定义、内涵和规律,为更全面地开发、利用和管理森林景观资源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与SBE法的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视觉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选取可见度、连续度、清晰度、舒适度等10个评价因子,对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14个景点进行景观视觉资源评;同时,采用SBE法对以上14处景点进行评价,最后将GIS与SBE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结果表明,景点S10的景观视觉资源最好,景点S2的景观视觉资源最差。以此验证基于GIS和SBE的森林公园景观视觉资源评价模型,希望能为森林公园景观视觉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伊春市六处主要森林公园(兴安森林公园、日月峡森林公园、五营森林公园、美溪廻龙湾森林公园、汤旺河林海奇石森林公园、南岔仙翁山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从景色质量、视觉吸收力和景观敏感水平三方面对其景观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分别得出了各森林公园在景色质量、视觉吸收力和景观敏感水平三个方面的评价得分,并且采用景观质量分数这一概念来衡量各森林公园的综合景观环境质量,得出了各森林公园的景观环境质量等级,并指出了各森林公园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视觉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构建森林公园景观视觉评价技术体系,合理开展森林公园景观视觉保护与建设活动。以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按主客观评价加权的方式,对15个主要景点进行景观视觉评价,主观层面基于SBE法评价,客观层面以地理数据为基础,基于GIS技术,选取视点、视线、视域及视觉敏感性4个方面多个评价因子定量评价,最后,将主观与客观评价进行等比例加权分析。结果表明,景点9的景观视觉条件最优,景点15的景观视觉条件最差。该评价体系在景观视觉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具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可为森林公园视觉景观资源的管理与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森林公园的景观美学是公园的根本及各类景观资源的主体和依托。通过简单介绍森林公园景观美学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对森林景观美学要素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利于森林公园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江西银凤岭省级森林公园的景观、景点布局,对其重点景观资源进行了简要介绍及分析评价,以期为森林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太湖源森林公园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氏通过对太湖源森林公园3个主要景区植物群落的调查,对景区的风景林景观质量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景观美学、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组成的3个2级指标与10个3级指标构成的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太湖源森林公园风景林景观质量整体优良,古树大树资源及特色风景林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景观和科研价值,并对风景林景观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景观优化和资源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植物景观是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森林公园)的基本景观和主景,也是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直接关系着森林旅游质量的优劣,决定着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的成败。目前,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以落叶松、白桦纯林为主,林相季节单调,易受病虫害侵染。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看,存在着一些风景缺陷,需对其实施改造来进一步提高景观档次。为提高植物景观的景观档次,  相似文献   

9.
在对色季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以鲁朗景区为例,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采用AHP法对色季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色季拉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质量较高,环境条件很好,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但应着眼于中长期的开发规划,提高总体景观价值,形成各具特色的景点、景观。为公园定位、建设规模及顺序的确定和景观资源的保护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盘古山森林公园重点景观资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盘古山森林公园内的景观景点布局,提出重点景观资源并进行分析评价,以为该森林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景观评价是景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础。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对秦岭山系景观进行分类和制图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方法,从景观视觉质量和视觉敏感度两方面综合评价了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资源。结果表明:阔叶林和草甸景观具有较好的视觉质量,美景度较高,针叶林、混交林和水体景观次之,而草丛和城镇景观视觉质量较差;视觉景观最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距道路500 m内,视觉景观敏感度与道路、观赏视距有较强的相关性;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资源总体较好,很好级和较好级视觉景观资源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83%,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地区。  相似文献   

12.
森林声景观类型的划分与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森林声景观资源信息库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森林声景观资源的声级差异,结合其林分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特征,进行森林声景观类型的划分.采用心理声学评分法从喜好程度角度对不同森林声景观类型的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并绘制森林声景观质量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声景观类型可划分为阔叶林声景观、针叶林声景观、毛竹林声景观、灌木林声景观、小溪声景观、河流声景观、瀑布声景观7种类型,其质量大小依次为小溪声景观、瀑布声景观、河水声景观、乔木林声景观和灌木林声景观.  相似文献   

13.
王建文 《安徽农学通报》2014,(1):124-125,153
在城乡绿化建设过程中,园林植物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好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品质。该文在分析五虎山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五虎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想,为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集民众游览休闲于一体,是展示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重要窗口,自2008年起,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生态和景观方面已成为国内的典范。通过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资料查阅及实地考察进行综合分析,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剖析了当今人类社会景观存在的问题:人类活动影响的主导性、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景观单一性和封闭性;总结了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所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对于斑块一廊道一本底、景观异质性、生态位原理的考虑为大型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城郊型森林公园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众不同的风景资源以及优越的生态环境,渐渐成为人们外出游玩的重要选择之一。而声景观作为影响城郊型森林公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城郊型森林公园发展的关键。通过柏拉图分析法得出影响游客对森林公园声景观满意程度的因素,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后提出对森林公园自然声景观、游憩声、人工声和噪声影响问题的解决措施和意见,旨为今后科学、合理、系统地进行城郊型森林公园声景观建设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产初步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测算公园建成后游客规模、投资支出和收益状况,采用收益现值法对森林公园内的森林景观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得出森林公园景观资产总值为21388.61万元.并认为森林景观资产是森林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宜采用收益现值法对森林景观资产进行评价.该研究为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内的森林景观资产的确认、估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普安普白省级森林公园主要森林景观类型特征,对森林公园景观林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森林公园景观林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8.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公园是展示秀美山川、动植物资源、风景名胜、生态文化的重要窗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户外游憩逐步成为文化消费的热点,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符合人们的消费趋势.以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从布局、风景林设计等两个方面初步研究了森林公园的景观系统,并得到了4种景观改造绿化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江西岩泉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该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与评价。研究表明,景区景观旅游资源可以分为8个主类、16个亚类、32个基本类型,景观旅游资源单体总数达68个,岩泉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特色显著;通过对各景观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可以得知该景区的游憩价值较高,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20.
太白山森林公园主要林型林内景观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太白山森林公园的林内景观质量进行评价,为公园内森林景观的管理和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太白山森林公园秋初林内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物理学景观评价原理和数量化理论-I统计学方法,对太白山森林公园林内景观的美景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在选取的10个评价指标中,枯枝和倒木、林下层高度、乔木枝叶整齐度、林下层整齐度、郁闭度以及树干形态6个因子对美景度的影响较大;而林下植被覆盖度、林木形态、地形变化以及胸径变异4个因子的影响较小。据此建立了林内景观评价模型,F检验证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可行的(F=7.758>F0.05(38)=2.35)。【结论】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建立的太白山森林公园林内景观质量评价模型,对公园的景观质量管理,特别是制定不同林型的管理措施,以及对不同区域森林景观利用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