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小杂粮需求增加,抗旱耐瘠作物谷子的种植面积日益增加。全县谷子常年种植面积在2000hm^2左右,2010年猛增到4666.7hm^2。为增加谷子种植科技含量,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洛宁县农业局在小界乡、河底镇建设两个谷子万亩高产示范方,引进高产品种,推广无公害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免耕播种对麦茬夏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耕播种可以减少生产中劳动力和机械的投入,提高产投比。以不同类型的3个夏谷品种衡谷10号(常规品种)、冀谷31(抗除草剂品种)和张杂谷11号(杂交品种)为试材,在麦茬地进行免耕播种,以传统的旋耕条播为对照,比较2种播种方式下谷子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留苗密度相同时,3个谷子品种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对谷子株高、穗长、穗重、穗粒重和产量的影响表现不同;谷子品种相同时,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不同留苗密度的谷子产量差异较大。免耕播种时,衡谷10号和冀谷31均在留苗密度为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分剐达到了5380.20kg/hm^2和5680。35kg/hm^2,较同密度的CK增产68.13%%和5.77%;张杂谷11号在留苗密度为2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了5010.30kg/hm^2.较同密度的CK(旋耕播种该密度时产量最低,3260.10kg/hm^2)增产53.69%。夏谷常规品种免耕播种的产量高于传统的旋耕播种,但应适当加大留苗密度,留苗密度为75万株/hm^2较适宜;而杂交种免耕播种时应适当降低留苗密度,留苗密度为22.57万株/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3.
我国谷子种质资源保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谷子种质资源是培育优质、高产谷子品种及保障谷子生产的物质基础,因此,谷子种质资源保存的研究工作对保护现存谷子种质资源,防止谷子资源的进一步流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在分析我国谷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状况及国内外利用形态学特征、细胞学标记、生理生化标记以及分子标记对谷子种质资源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谷子种质资源保存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针对制约天水市贫困山区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以播种密度、农家肥和化肥施用量为主因素,以本所脱毒马铃薯品种175为供试品种,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进行试验并建立了产量和商品率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寻优得出175产量达2.89万kg/hm^2的高产高效栽培农艺措施为密度8.19万株/hm^2,施农家肥1.14万kg/hm^2、马铃专用肥284.1kg/hm^2;商品率达72.4%的农艺组合为密度6.51万株/hm^2,施农家肥3.90万kg/hm^2、马铃薯专用肥405.0kg/hm^2。  相似文献   

5.
谷子新品种豫谷1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谷子新品种。[方法]采用杂交方法从“豫谷9号X安2540”选育谷子新品种,进行谷子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豫谷14 2006~2007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4741.8kg/hm^2,较统一对照增产8.39%;在生产示范中,小面积最高产量达6750kg/hm^2。[结论]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等特点,2008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6.
谷子种质资源抗旱性的田间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干旱一直是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筛选具有强抗旱的谷子种质,培育抗旱的谷子品种,已成为谷子育种的重要方向.[方法]采用谷子田间自然干旱胁迫法,以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为主要性状,用抗旱性指数(DTIg)作为抗旱性鉴定与评价指标,对国家种质库内的1 200份谷子种质的抗旱性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鉴定出1级抗旱性极强种质116份、2级抗旱性强种质242份、3级抗旱性中等种质391份、4级抗旱性弱种质385份、5级抗旱性极弱种质66份,未结实材料15份.[结论]鉴定筛选出的抗旱性较强的谷子种质是谷子抗旱育种重要而珍贵的抗旱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杂交中稻高产品种灌浆期的库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5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灌浆期的库源特征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齐穗期和成熟期的LAI、地上部干物重均分别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齐穗期消光系数、LAI衰减率分别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库大源足是高产品种的重要特征。高产品种每hm^2产量9000kg以上的库源特征为:齐穗期的LAI6.5-7.0,成熟期的LAI3.5-4.0,成熟期的生物产量每hm^218750kg左右,每hm^2颖花数37500万朵以上,齐穗期叶粒比1.7cm^2/粒左右。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谷子品种资源的抗旱性和丰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苗期反复干旱法,对山西省的3761份谷子品种资源进行了抗旱性鉴定,筛选出高抗品种(一级和二级)500余份。采用田间抗旱鉴定和多年多点鉴定的方法对所选抗旱材料进行了抗旱性、丰产性和适应性鉴定,筛选出丰产性好的抗旱种质58份,丰产、抗旱品种3份。这对促进山西省谷子的生产和抗旱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谷子是华池县栽培历史悠久的主要杂粮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稳定在0.2万hm^2。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品种退化、投入不足、栽培管理粗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谷子产量低而不稳,平均产量只有1432.5kg/hm^2,严重影响华池县谷子生产的发展。为了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谷子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高住水地生态区种植薯片专用品种大西洋种薯获得高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水平。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西洋微型种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专用肥(N16%,P2O3 14%,K2O 10%)750kg/hm^2与施尿素225kg/hm^2、二铵300kg/hm^2(大西洋高施肥)产量最高,分别达到37.49t/hm^2、37.45t/hm^2,且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大西洋确实是一个需肥量高的品种,还有提高产量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新品种洋人洋芋的引种鉴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人洋芋是盘县农业局2000年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引进的马铃薯中熟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强和综合农艺性状好等特点.2005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953.4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5.6%;2006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668.98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0.33%;2年平均产量1811.19kg/667m2,比对照增产2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945.1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9.7%.该品种适宜在贵州省不同海拔高度推广种植,中、低海拔地区产量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对国审小麦品种偃展4110遗传基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偃展4110聚合了4个品种的优良基因,尤其是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豫麦18的2次应用,使高产、早熟、抗病、抗倒、抗寒、抗干热风等优良基因在较高层次上得到了聚合重组,实现了丰产性与稳产性、早熟性与抗寒性的有机结合,从而促使偃展4110高产潜力加大,综合抗逆性增强,适应范围更广。最后对以该品种为亲本育成的新品种(系)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加强品种权保护,促进品种创新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稻麦油品种创新 ,品种权保护以及品种的推广应用 ,提出了协调发展品种权保护与品种推广应用的策略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育出适合广西地区栽培及市场需求的优质、高产、抗病的豇豆新品种,促进广西地区豇豆产业的持续发展。[方法]采用常规系谱选择法选育出豇豆新品种,暂定名为"桂豇一号"豆角,将其与广西区内主栽豇豆品种进行田间经济性状、产量及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桂豇一号"的商品荚率、荚长、荚厚、单荚重均表现最好,早、晚造产量分别为35 713.5和34 185.0 kg/hm2,其产量最高,且与农家自留种早、晚造产量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同时其还具有较强的抗病性。[结论]"桂豇一号"具有高产、优质、双荚率高、抗病力强等特点,适宜在广西区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静宁县谷子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静宁县西北部山旱地梯田全膜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谷子新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6个谷子新品种(系)均较对照增产,其中延04-017-9和延009-1生育期长,穗大粒重,丰产性好,折合产量分别为8 20010 kg/hm2和7 773.3 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78.5%、69.2%;延093生育期较短,...  相似文献   

16.
作物品种在省区域试验中的表现直接关系到它的推广应用,科学有效的区域试验是安徽省种子工程的重要环节.要全面评价区域试验的水平,应同时依据两项指标,一是试验精确度,是所有试验共有的一般性指标,反映着试验实施的好坏;二是品种比较精确度,是区试中特定试验设计下试验的属性,综合反映着试验设计的合理性以及试验实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湘两优糯粱一号是利用高粱温光互作核不育原理,用湘糯梁S-1与湘10721品种杂交而成的世界上第一个两系法选配的高粱新品种。它的杂种优势,品种特性,秋茬再生能力与其他常规品种有何差异?尤其是常规品种在本地只种春季一茬,不存在秋季再生的情况下,如何根据浙江省的气候,科学确定春茬砍杆时间和秋季再生茬安全抽穗时间,以及相应的秋季配套技术,是作者的研究目的。经过作者5年的试验研究,在摸清了该组合生育期短、茎杆粗壮、株型紧凑、杂种优势显著、适应性广、产量高和再生能力极强等特性后,进而研究与掌握了春茬收获时间、低茬秋季再生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卫星搭载棉种的生长发育、农艺性状、纤维品质和特异单株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航天诱变对F1棉种的生长发育、农艺性状、纤维品质有显著影响;对改良棉花品种的早熟性、衣分、纤维强力作用最大;对品种改良和新种质材料的创造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印度南瓜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南瓜品种比较试验表明:翠栗1号南瓜早熟、高产、优质、较抗白粉病,适宜于早春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20.
对引进的5个无籽西瓜品种的物候期、田间生长表现、果实性状及产量等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郑抗无籽3号、郑抗无籽8号、郑抗无籽10号综合性状优良,商品性好、品质佳、产量高,适宜在内蒙古河套地区种植,郑抗无籽4号、金太阳无籽1号可在河套地区作为搭配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