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利用RAPD技术对国内外47份西葫芦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从5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0条能产生稳定多态性的引物用于RAPD分析,共扩增出367条带,其中302条表现多态性,占总数的82.29%,表明西葫芦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形态学研究结果一致。聚类分析将47份西葫芦种质材料分为两大类。在第Ⅰ类群中,可将32份种质分为4个亚类;第Ⅱ类群分成5个亚类。从生长习性来看,矮生与半蔓生的亲缘关系最近;从皮色来看,白色与绿色亲缘关系最近,亲缘关系最远的为白色与花皮。  相似文献   

2.
SSR标记在南瓜亲缘关系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份分属10个品种群的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材料及1份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的种间杂交种为试材,采用390对SSR引物对21份材料进行了多态性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之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美洲南瓜与中国南瓜亲缘关系较近,二者与印度南瓜的亲缘关系较远;同一亚种内及同一品种群内材料之间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利用SSR分子标记做出的聚类结果基本可以将供试材料按照不同品种群分开.  相似文献   

3.
利用TRAP标记对47份紫色叶用莴苣种质进行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2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430条,多态性比率(PPB)为67.08%。47份紫色叶用莴苣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7063~0.9828之间,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2553和0.3976,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7份紫色叶用莴苣材料分为2大类群,第Ⅱ类群又分为5个亚类,叶片形态相似的种质基本上聚在一起,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4.
利用SSR 分子标记技术对72 份甜瓜种质资源及育种材料进行DNA 指纹分类及亲缘关系研
究,20 对SSR 引物共扩增产生76 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产生3.8 个多态性位点。聚类结果将72 份
甜瓜种质资源分为7 个类群,其中类群I 包括新疆本地资源及几乎全部自育甜瓜种质资源64 份材料,这
说明本试验所选用的新疆厚皮甜瓜种质资源遗传背景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5.
以引进的34份豌豆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19个表型性状对其变异性、多样性和主成分分析进行了研究,结合SSR分子标记对其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加速豌豆种子资源研究进程。结果表明:19个性状在不同材料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变异系数为45.05%,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95;前7个成分占表达信息量的74.807%,其中第1主成分占表达信息量的18.350%,且第1主成分在脐色、粒色、叶面积、茎粗和花色等性状呈现较高的载荷量;表型性状分析将34份材料分成8类;分子标记研究结果显示,118对SSR引物共筛选出25对具有稳定多态性条带,共检测115个差异位点,每对引物平均4.6个,有效等位变异数为1.6944,有效等位变异所占比重为40.17%,Shannon信息指数为0.5941。运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34份材料遗传相似系数(GS)为0.461~0.860,平均0.661,SSR标记分析引进的34份材料也被分为8类,2种分类方法呈现显著正相关(R=0.9013,P=0.1011>0.050)。该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豌豆种质资源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可为今后豌豆资源的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赫卫  张慧 《中国瓜菜》2022,(1):16-23
通过筛选种质资源,为观赏用辣椒的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对20份辣椒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SRAP标记分析。结果表明,33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50~1.97,青熟果色和果形的多样性指数很高。9个数量性状中,单果质量和单株果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变异丰富;株幅的变异系数最小,人工选择面窄。果顶形状、商品果纵径、果梗长度与果形显著相关,花冠色、主茎色、叶色与青熟果色4个性状彼此显著正相关。26个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2个多态性条带,每个组合的多态性条带数为1~8条不等,平均3.2个。在相似系数0.64处将20份材料分为5个类群,类群间亲缘关系较远,表现型多样性强。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筛选和培育果形奇特、色彩丰富的观赏用辣椒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来自世界各地的167份西瓜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形态学标记和SSR标记,结合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等方法,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29个表型性状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是0.54~2.03,平均值为1.50,其中质量性状平均值为1.16,数量性状为1.71;18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6.43%~90.73%,平均值为34.12%。不同地区西瓜种质遗传多样性比较结果显示,非洲地区的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亚洲、北美洲次之,南美洲和欧洲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同时,利用22对SSR标记对西瓜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平均每对引物扩增4.86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是2.20,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94,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27,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2,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45。进一步分别利用表型标记和SSR标记对167份西瓜种质材料进行分类,结果显示SSR标记的稳定性强,能够很好的对种质材料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8.
现代分子育种中,利用分子辅助育种改良植物品种的重要经济性状已成为主要途径。综述了RFLP、RAPD、AFLP、SSR、ISSR等分子标记在南瓜种质亲缘关系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遗传图谱构建、杂交种纯度鉴定及优势分析和QTL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南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利用ISSR标记对32份安徽省地方枣种质资源及山东、河南等邻近省份的42份枣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26条引物在74份种质中共扩增出241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14个,多态性比率为88.8%。利用NTSYS软件计算得到DICE相似系数为0.5936 ~ 0.9353;32份安徽地方种质共扩增出219条电泳谱带,其中186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4.93%,32份样品遗传相似系数在0.6267 ~ 0.9353之间,表明安徽地方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采用UPGMA法对74份种质的ISSR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可分为8个类群,种质间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关系较为密切,来自安徽的地方种质基本上都独立聚成不同的类群,表明安徽地方枣种质与周边其它省份枣种质资源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体细胞突变可能是推动安徽地方枣种质进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应用cpSSR和EST-SSR标记进行柑橘特异种质资源遗传背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福生  江东 《园艺学报》2010,37(3):465-474
将叶绿体SSR 和EST-SSR 标记用于揭示柑橘及其近缘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并阐明保存在重庆国家果树种质柑橘圃内一些特异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其中50 份材料和44 份材料分别用cpSSR 和EST-SSR 分析。22 对cpSSR 引物产生146 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检测到6.64 个多态性条带,平均Shannon’s多样性指数为0.32;18 对EST-SSR 引物产生240 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检测到 13.3 个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8。根据cpSSR 和EST-SSR 分析,结合形态学证据,阐明一些特异柑橘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同时证明莽山野橘、元橘、宜昌橙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
苦瓜种质资源ISSR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0份苦瓜种质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从23个引物中筛选出13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79条带,其中58个为多态性条带,占总带数的73.4%,每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4~10条,平均6.07条。对ISSR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份苦瓜种质间的遗传距离为0.025~0.520。在遗传距离为0.21处可将30份苦瓜种质划分成6个品种群,其亲缘关系与种质地理分布和植物学性状特征等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2.
对来自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不同地区的48 份分蘖洋葱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ISSR 标记及农
艺性状观测分析。从51 条ISSR 引物中筛选到13 条多态性高、扩增稳定、重复性好的引物,这13 条引
物共扩增出132 个位点,其中109 个多态位点;应用Nei-Li 相似系数法估算了48 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
数,结果表明,48 份分蘖洋葱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59 ~ 0.94 之间。对分蘖洋葱的抽薹情况、幼叶
色、鳞茎色和单球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48 份分蘖洋葱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38 ~ 1.00 之间。
ISSR 标记和农艺性状分析均表明48 份分蘖洋葱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两种方法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聚
类结果与地理分布有明显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18种葫芦科作物为材料,用SSR法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7对SSR引物共检测到240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种引物扩增出位点4.4个,变化范围1~8个。18种葫芦科作物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1065~0.4537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27。等位基因变异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G)在0.2392~0.8171之闻,平均为0.6326。西葫芦中的金香蕉与白西葫芦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最近;鲍鱼瓜和W1998遗传距离最大,亲缘关系最远。甜瓜基因组SSE标记引物在南瓜、西葫芦、西瓜和丝瓜等葫芦科作物上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4 份野生瓜类材料抗病性及形态特征和SSR 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楠  栾非时  高鹏 《园艺学报》2012,39(5):905-922
 对4份野生瓜类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形态学性状调查、细胞学鉴定及SSR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4份野生材料分别为野生红瓜[Coccinia grandis(L.)Voigt],野生小马泡(Cucumis bisexualis A. M. Lu et G. C. Wang ex Lu et Z. Y. Zhang),野生栝楼(Trichosanthes L.)和野生红籽瓜(Citrullus lanatus ssp. vulgaris var. megalaspermusLin et Chao),染色体数依次为2n = 24,2n = 24,2n = 22,2n = 22。4份野生材料野生性状明显,部分食用价值低劣,难以直接利用,但其表现出植株生长茂盛,其中野生红瓜、野生栝楼和野生红籽瓜材料高抗枯萎病和白粉病,野生小马泡材料感枯萎病和白粉病。从130对SSR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5对引物分析供试材料,共得到271条清晰可辨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4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45.8%。4份野生材料与4种瓜类(甜瓜、黄瓜、西瓜、南瓜)栽培品系间的相似系数为0.62 ~ 0.96。WINBOOT程序聚类分析表明,野生红瓜、野生小马泡、野生栝楼和野生红籽瓜分别与黄瓜、甜瓜、南瓜和西瓜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5.
Ten inbred lines of ash gourd [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 were crossed to produce 45 F1 hybrids (without reciprocal) which were evaluated along with the parents for 20 growth- and yield-related traits, in a replicated field trial. High level of heterosis was observed among the hybrids for most of the traits examined, including yield. These inbred lines were analysed by using 42 RAPD primers those produced 282 DNA marker bands. A total of 130 RAPD markers were obtained with a mean of 3.1 per primer, which in combination discriminated all the inbreds from each other. Pair-wise genetic distance measurements ranged from 0.07 to 0.31, suggesting a wide genetic diversity for these inbreds. These inberds were also analysed with five ISSR primers of which four were informative. Twenty-six ISSR marker bands were generated of which 11 were polymorphic with an average of 2.80 per primers. 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bands produced were higher in ISSR markers (>80%) than generated through RAPD markers (46%). Although the results indicate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of genetic distance with hybrid performance and heterosis, the RAPD based genetic distance measures and use of limited ISSR markers in this present study could not effectively predict hybrid performance in this crop. The genetic variation among ash gourd inbred lines examined, herein, defined a marker array (combined ISSR and RAP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standard reference for further genetic analyses, and the selection of potential parents for predicting hybrid performance and heterosis.  相似文献   

16.
丝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和RAPD标记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形态标记和RAPD标记对26份丝瓜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所观察的44个形态性状变异系数为5.27 %~107.00 %,平均变异系数为32.75 %。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引物,共扩增出145条带,多态性带有125条,多态性比率为86.21 %,平均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为 0.325。基于形态标记的聚类分析将26份丝瓜种质分为普通丝瓜和有棱丝瓜两大类。基于RAPD标记的聚类分析将26份丝瓜种质也分为两大类,但有2份有棱丝瓜种质和普通丝瓜聚为了一类,与形态标记聚类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18.
SRAP在葱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为评价SRAP技术对葱品种进行鉴定和遗传关系分析的适用性, 对20个葱栽培品种的表型特征进行了观察记载, 利用256个SRAP引物组合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 (1) 256个SRAP引物组合中有161个引物组合产生多态性条带, 占所用引物组合数的62.9%。161个引物组合共产生336条多态性条带, 不同引物组合产生的多态性条带数为1~6个, 平均2.1个。20个葱栽培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464~0.938, 平均0.703。(2) 依据SRAP进行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与依据表型特征分类的结果一致。上述结果说明SRAP标记可以在葱栽培品种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形态学标记、SSR 分子标记技术对市场上广泛种植的甜瓜品种进行分类鉴定。利用形态学聚类分析,得到60份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73~0.94,在相似系数为0.74 处,60 份甜瓜材料被分为2 类,为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在相似系数为0.77 处,薄皮甜瓜按照单果质量、熟性、果皮底色、芳香气分为4 组,实现初步分类。经过SSR 标记聚类分析,得到60 份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75~0.95,当相似系数为 0.77 时,可以将所有供试材料分为6 类。利用SSR 分子标记技术,为60 份不同甜瓜品种构建唯一的指纹图谱。18 对SSR 引物,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4~11 条数目不等的多态性条带,平均为8 条。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为0.71,变化范围为0.58~0.88。采用QR 编码为60 份甜瓜材料构建了唯一的指纹图谱。试验结果表明形态学标记对60 份材料实现初步分类,SSR 分子标记则能够有效地区别60 份材料,并且为建立甜瓜品种的核酸指纹图谱库提供了理论数据,实现对甜瓜品种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相似文献   

20.
宋晓燕  张春芝  李颖  冯爽爽  杨清  黄三文 《园艺学报》2016,43(11):2266-2276
二倍体马铃薯基因组相对简单,借助二倍体进行育种可以加速马铃薯的育种进程,因此评价二倍体马铃薯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挖掘和有效利用优良性状显得非常必要。为了筛选多态性的SSR标记,用55对SSR引物扩增39个遗传关系相对较远的二倍体马铃薯材料。选取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的12个具有高多态性的SSR标记评价192份二倍体马铃薯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98个等位位点,其中97个为多态性位点;每对SSR引物扩增出的等位位点为6~18个,平均8.2个。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显示出所有供试材料的遗传关系:12对SSR引物可以将192份材料中的186份区分开;这192份材料被划分为11个组群,其中第一个组群包含了83.3%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