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5个不同盆景灵芝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丝萌发速度和生物学效率差别明显,灵芝3号菌株菌丝生长较快,产量最高,珊瑚灵芝次之。5个菌株中以灵芝3号、珊瑚灵芝菌丝生活力、生长势以及抗杂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适合固体菌种袋料栽培。3个培养基中以复壮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旺盛,以加富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到适宜茶枝屑代料栽培的食用菌优良菌株,对灵芝、平菇、香菇、杏鲍菇以及榆黄菇等11个食用菌菌株在茶枝屑和常规杂木屑栽培基质配方上的菌丝生长状况、产量和商品经济性状等筛选指标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杂木屑配方相比,平菇菌株在茶枝屑配方上的菌丝生长状况更好、产量更高、商品经济性状更优;灵芝菌株在茶枝屑栽培配方上除菌丝生长速度显著低于杂木屑配方外,其他菌丝生长状况指标、产量以及商品经济性状指标间均差异不显著,其他食用菌菌株在茶枝屑配方上的筛选指标均显著差于杂木屑配方组,因此以灵芝和平菇分别作为复筛菌株.菌株复筛试验结果表明,在茶枝屑代料栽培配方上夏灰1号和灵芝92菌株菌丝长势最好,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0.92、0.45 cm/d,产量最高,分别达436、45 g/棒,商品经济性状最优.经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得到夏灰1号平菇以及灵芝92是适宜茶枝屑代料栽培的优良食用菌菌株.  相似文献   

3.
对引进的6个灵芝品种进行种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菌种在同一温度下的母种培养基上及不同温度下的原种培养基上的性状及菌丝生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在母种培养基上,灵芝大盖G9、灵芝444、灵芝265、泰山仙芝菌丝生长势强,菌丝生长粗壮、旺盛、颜色纯白;在原种培养基上,温度在26℃时,灵芝265、灵芝大盖G9两种菌种菌丝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4.
以泰山仙芝、龙泉119、韩芝1号灵芝为材料,研究母种培养基和4个原种培养基配方对灵芝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本地的灵芝品种为龙泉119;研究4个袋料配方对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产量的影响,若原种用量较多,原种培养基配方建议采用棉籽壳78%+麦麸20%+蔗糖1%+石膏1%及杂木屑78%+麦麸20%+蔗糖1%+石膏1%,栽培袋料建议采用杂木屑83%+麦麸15%+蔗糖1%+石膏1%,栽培的灵芝产量较高,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5.
通过枇杷枝屑代料栽培试验,比较了10个灵芝菌株茵丝和子实体生长状况及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圆芝8号和大红芝2个菌株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子实体产量高,商品形状较好,适于枇杷枝屑代料栽培。  相似文献   

6.
在灵芝栽培基质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竹屑进行对比试验,综合比较各配方灵芝的菌丝生长情况、出芝产量、生物转化率及商品品质等指标,筛选出竹屑代料栽培灵芝的配方为:竹屑50%~60%,棉籽壳20%~30%,石膏1%,蔗糖1%,磷肥1%。该条件下,灵芝菌丝的生长速度较快,产量及生物转化率高,子实体菌盖直径长,灵芝多糖含量高。竹屑可以作为灵芝栽培的代料资源,且在竹资源丰富的地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不同灵芝菌株的农艺性状和药效 成分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四川地区芝农对灵芝主栽品种的选择要求,通过对5个灵芝菌株的栽培性状、子实体特性、多糖和三萜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最佳菌株。利用段木栽培,对灵芝子实体农艺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再结合子实体内多糖和三萜含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从菌丝长势来看,SLZ-32表现最佳,平均生长速度达到4.49 mm/d,菌丝外观浓密、整齐、洁白;从产量和子实体农艺性状来看,SLZ-78菌盖直径最大为15.79 cm,转化率最大达到1.32%,表现最好;SLZ-31多糖含量最高为2.45%,SLZ-32三萜含量最高为1.06%,综合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和药效成分筛选出SLZ-32为最佳菌株。芝农可以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栽培合适的灵芝品种。  相似文献   

8.
引进6个黑木耳品种(菌株)在贵州山区进行栽培,研究各品种(菌株)黑木耳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新科、916菌株菌丝的生长速度、长势、抗霉性、抗流耳性、木耳性状表现较好,产量分别达42.88、42.61 g/袋,绝对生物转化率>9.4%,与其他参试菌株的产量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适宜在贵州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灵芝菌株产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日平、TZ、泰山等28个灵芝菌株子实体的生长特性、产量和转化率的分析比较,筛选出TZ、日平、信州、信中等高产优良菌株,其转化率均达到50%以上,子实体丛生,出芝整齐,产量稳定,后续生长力强;美灵、合立适合早产栽培,菌丝长速快,开袋仅22d即可采收,子实体单生,半圆形,菌盖大,出芝整齐。生产者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品种。  相似文献   

10.
在榆林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下,以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采用常规栽培和半脱袋菌墙出菇法对12个供试平菇栽培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抗杂能力、子实体商品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P101、杂17、丰8三个菌株与CK相比,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长势强、抗杂菌能力强、适应性广,从平菇产量和商品性状看P101、杂17、丰8三个菌株较其他菌株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6个灵芝菌株的栽培特性。[方法]通过对南韩灵芝、京大灵芝、美芝、G4、G18和日本紫芝6只灵芝菌株的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和商品性状进行比较,研究6个灵芝菌株的栽培特性。[结果]G4灵芝菌株生长速度较快,产量高,子实体商品性状好,是适宜本地生产推广的灵芝菌株。[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研究灵芝菌种的栽培特性。  相似文献   

12.
在高海拔地区对引进的3个双孢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As2796菌丝浓白粗壮、生长迅速、抗杂性强、出菇较快,各项指标均优于其它两个菌株,出菇产量最高,为17.2 kg/m2,较其它两个品种增产2.7~5.0 kg/m2,适合高海拔地区大面积栽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6个香菇菌株的液体菌种袋料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香菇菌株液体菌种的干生物量和液体发酵过程中产酸的多少没有相关性;菌丝萌发速度和生物学效率差别明显,L9608菌株菌丝生长较快、产量最高,L241-4次之。6个菌株中以L9608、L241-4在菌丝活力、生长势以及抗杂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适宜于液体菌种袋料栽培。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合工厂化栽培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株,收集国内外共20个双孢蘑菇菌株,在工厂化栽培条件下进行比较试验,综合分析不同菌株在PDA平板上的菌丝生长状态、生长速度以及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子实体出菇时间、产量、质量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根据菌丝在PDA平板上的生长形态,将20个菌株分为两类,一类为气生/半气生型,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快,气生菌丝旺盛;另一类为贴生型,表现为基内菌丝发达,菌索明显,菌丝生长速度慢。贴生型菌株的产量高于气生/半气生型菌株。根据出菇时间、采收时间、产量及子实体质量性状评价得到4个(AZ1509、J5、AU02、AZ1109)出菇时间早(覆土后16—17 d)、采菇时间集中(一潮菇采收时间5 d)、产量高(3.6-4.5 kg/筐)、品质佳,适合市场鲜销的菌株。  相似文献   

15.
对10个不同杏鲍菇菌株进行菌丝活力与抗杂能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杏乐菌株、杏A菌株、Ple0028、Ple0038、Ple0045等菌株在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具有较强的菌丝活力与抗杂能力,可用于下一步的杏鲍菇出菇试验。  相似文献   

16.
对4个不同灵芝品种和3种栽培料配方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形状和单袋产孢子粉干重分别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赤芝1号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粗壮、浓密、抗性强,菌盖圆整厚实、孢子粉产量高,是灵芝孢子粉高产优良品种;椴木经营养液浸泡24 h后,具有菌丝生长快、孢子粉产量高的特点,是灵芝孢子粉的高产配方。  相似文献   

17.
初洋  倪新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24-1925
[目的]提高栽培灵芝的产量和品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灵芝奠定基础。[方法]以日本红芝为材料,筛选灵芝的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和栽培料培养基,并对以棉籽壳为栽培主料的麦麸添加量进行筛选试验,确定灵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结果]红芝在棉籽壳母种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与其他培养基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原种在玉米粒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红芝在棉籽壳加木屑培养基中产量最高,品质好。棉籽壳培养基中麦麸添加量为20%时红芝产量最高,但与麦麸添加量15%的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考虑,灵芝生长的最佳母种培养基是棉籽壳,最佳原种培养基是玉米粒,最佳栽培料培养基是棉籽壳加木屑,最佳麦麸添加量为15%。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平菇栽培菌株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地域的11个平菇栽培菌株的菌丝生长、出菇、子实体形态、生物转化率等进行栽培比较,综合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农平1号菌株抗杂性差,其他菌株抗杂性均强;各菌株在各阶段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别不大;豫平5号、苏研7号菌株现蕾较早;双抗黑平、豫平5号、苏研7号、泰平19菌株转潮间隔较短;豫平5号、苏研7号、亚光1号、泰平19、99菌株子实体菌盖较大;99、泰平19、苏研7号、双抗黑平、豫平5号菌株子实体菌盖较厚;泰平19和豫平5号菌株生物转化率高,达到109%以上。  相似文献   

19.
平菇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的9个中、高温型平菇品种进行了室内栽培比较试验,比较了菌丝的长势、耐水性、抗杂性以及子实体的生物学转化率,结果初步表明:平菇品种黑丰204、广温7号、初秋1号的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生长粗壮,且出菇整齐、生物转化率相对较高,适宜在海南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出耳栽培试验,比较分析白背毛木耳菌株‘漳耳43-28’、06283与其组织分离菌株 Z43-28-1、Z06283的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抗污染能力、产量等,结果表明:分离菌株Z43-28-1、Z06283比出发菌株‘漳耳43-28’、06283栽培袋菌丝生长速度分别提高10.3%、13.5%,污染率分别降低11.48%、38.55%,产量分别提高6.2%、2.7%。应用组织分离可以达到较好的品种复壮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