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不同叶面积指数对“黄果柑”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叶面积指数(LAI)对黄果柑光合作用能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黄果柑为试材,设置LAI为2.0、2.4、2.8、3.2和3.6共5个处理,对各处理的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①随LAI降低,Pn、Gs和Tr年均值升高,Ci降低;②随LAI降低,F0、Fm和Fv/Fm显著升高,Fv/F0略有升高;③随LAI降低,单果重、横纵径、TSS、总糖和糖酸比显著升高,果形指数和Vc差异不显著,T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LAI的降低有利于黄果柑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提高,LAI=2.0条件下,黄果柑光合能力和光合潜力较好,果实品质最佳,是黄果柑适宜的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光合生理方面了解砧木对黄果柑的影响,以枳壳、红橘和香橙为砧木,黄果柑实生苗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测定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等日变化参数和光合响应曲线,以及核酮糖1,5 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含量、Rubisco活化酶(RCA)含量以及 Rubisco基因 (rbcS和rbcL)及其活化酶基因 (rc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嫁接的黄果柑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3种嫁接树的净光合速率均大于实生苗;其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此外,香橙嫁接的黄果柑叶片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Rubisco含量和RCA含量及较强的rbc和rca基因表达。综合比较分析,香橙砧适宜作为黄果柑的砧木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0.2%硼酸,在胡柚、柑花期进行叶面喷施,研究硼对不同柑桔品种果实的钙硼含量、生理病害及耐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硼处理显著提高柑桔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的叶片、果皮、果肉硼含量。其中,硼含量幼果期>膨大期>成熟期,叶片>果皮>果肉; 硼含量的提高显著影响各部位钙的含量,显著降低了叶片及幼果期、膨大期果实的钙硼比值; 硼处理还显著降低了柑桔生理病果率和贮藏烂果率,硼与生理病果率的相关性幼果期>膨大期>成熟期,果皮>叶片>果肉, 与烂果率的相关性则有随生育进程而增大的趋势。两品种比较,胡柚对低硼条件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 0 .2 %硼酸 ,在胡柚、柑花期进行叶面喷施 ,研究硼对不同柑桔品种果实的钙硼含量、生理病害及耐贮藏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硼处理显著提高柑桔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的叶片、果皮、果肉硼含量 .其中 ,硼含量幼果期 >膨大期 >成熟期 ,叶片 >果皮 >果肉 ;硼含量的提高显著影响各部位钙的含量 ,显著降低了叶片及幼果期、膨大期果实的钙硼比值 ;硼处理还显著降低了柑桔生理病果率和贮藏烂果率 ,硼与生理病果率的相关性幼果期 >膨大期 >成熟期 ,果皮 >叶片 >果肉 ,与烂果率的相关性则有随生育进程而增大的趋势 .两品种比较 ,胡柚对低硼条件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不同海拔对黄果柑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果柑为材料,对黄果柑主产区石棉县海拔800~1 200 m的果树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果柑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随海拔高度的升高,Pn越大,最大值为4.05μmol CO_2/(m~2/s);蒸腾速率(Tr)、叶片气孔导度(Gs)与Pn的日变化趋势相同,胞间CO_2浓度(Ci)反之;黄果柑果实总糖与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增高,最大值分别达到12.25 g/100g和13.15%;黄果柑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与维生素C(VC)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黄果柑果实综合品质随海拔高度的改变无明显变化规律,其中海拔800~850 m处最好,综合得分为6.87,海拔850~900 m次之。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研究干旱胁迫对黄果柑果实品质、发育过程中糖酸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进而为黄果柑的抗旱减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以7年生黄果柑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覆膜及严格控水的方法设计3个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并对各处理下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干旱胁迫对黄果柑果实大小发育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轻度干旱...  相似文献   

7.
以黄果柑为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有机肥、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对黄果柑酚类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黄果柑果肉中,除柚皮素外的其他8种酚类物质均能检出,但不同处理差异显著(P<0.05)。每棵果树施用低水平(3 kg)的有机肥对提高黄果柑果肉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效果最好,施用适量(6 kg)有机肥或低水平氮磷无机肥(N,0.41 kg;P,0.90 kg)的效果次之。在实际生产中,为提升果实的保健价值,提高果实的综合利用率,需增加黄果柑果肉中酚类物质的含量。为此,建议适当减少无机肥中氮磷的施用量,配合增施有机肥,或适当增加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施入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大渡河干暖河谷区黄果柑果实有机酸积累与不同海拔高度的关联性,在同一山体选取了海拔为875 m、1 014 m和1 174 m的7年生黄果柑,研究有机酸代谢相关指标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果柑果实有机酸主要是柠檬酸,占比75%以上,其次是苹果酸和奎宁酸;柠檬酸在后期大量降解,并且海拔越高,柠檬酸含量越低;随着海拔升高果实柠檬酸降解阶段细胞质顺-乌头酸酶(ACO)活性和异柠檬酸脱氢酶(NADP-IDH)活性显著提升,同时海拔的升高提前启动ACO基因表达和增加NADP-IDH基因表达量。不同海拔间果实有机酸含量差异取决于果实发育中后期柠檬酸的降解量;引起不同海拔间有机酸含量差异的主要酶是细胞质ACO、NADP-IDH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海拔的升高可能会通过提前启动ACO基因表达和增加NADP-IDH基因表达量来提升细胞质ACO及NADP-IDH活性,以促进果实柠檬酸的降解。  相似文献   

9.
以枳橙砧木为试验材料,设置根施与叶施2种施硼方式,研究不同施硼方式对枳橙砧木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不同器官各元素(B、K、Ca、Mg)含量以及叶片中糖类、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叶片伤害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施硼显著增加枳橙幼苗茎和叶的干物质质量、总干物质质量和株高,并促进根系的生长;叶片中的B含量提高126.5%,1.3%的B在茎中转移积累,但叶施硼使枳橙根部B含量降低11.1%;叶片中K、Ca、M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根施硼各元素(B、K、Ca、Mg)含量均显著高于叶施硼处理(除叶片外);叶片中糖类、MDA、Pro含量和叶片伤害率在施硼后均下降。因此,叶施硼在维持叶片各元素平衡、糖类物质合成和提高叶片抗逆性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叶施硼会降低根系硼含量、加重根系缺硼。  相似文献   

10.
不同黄化程度对杂柑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黄化程度对柑橘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以黄果柑、不知火幼苗为材料,分析黄化苗、花叶苗和绿叶苗的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黄化抑制了幼苗的正常生长,黄化苗的生长量显著低于绿叶苗;黄化苗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均显著增加;叶片黄化显著降低了叶片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和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改变了叶绿素的组成比例。黄化苗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低于绿叶苗,导致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但花叶苗F_v/F_m下降程度较小。研究表明,叶片黄化抑制了黄果柑、不知火幼苗的正常生长,降低了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和复水对砂糖椰子(Arenga pinnata)幼苗叶片和根系的影响,以两年生砂糖椰子幼苗为材料,分别进行干旱胁迫0,7,14和21 d,再复水3和6 d,然后测定叶片和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以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叶片的SOD活性在各个处理中均呈显著的波动性变化,根系的SOD活性在干旱胁迫和复水后都显著高于对照。叶片和根系的Pro含量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显著升高,复水后显著降低;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时均显著减少,复水3 d后显著增加;叶片和根系的MDA含量变化趋势具有互补性;叶片和根系的相对电导率均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复水后减少;叶绿素含量在重度干旱胁迫时达到最高值。总之,在干旱胁迫下,叶片和根系不同指标变化规律不一样,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叶片和根系中的变化趋势相似,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致,表明砂糖椰子地上部和地下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植物整体对干旱胁迫和复水的生理响应,以2年生的东澳棕(Carpentaria acuminata)实生苗为材料,分别进行干旱胁迫0、7、14 d和21 d,再复水3 d和6 d,测定叶片和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的生理指标,用于明确东澳棕叶片和根系对对干旱胁迫和复水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叶片的SOD活性、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在轻度干旱胁迫7 d时显著增加,随着干旱进行而减少,复水后又增加,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叶绿素含量在干旱胁迫21 d时达到最大值,复水后降低。根系的SOD活性只在干旱胁迫21 d时显著提高,复水后显著降低;Pro含量在干旱胁迫14 d时升高,后降低,复水后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干旱胁迫7 d时升高,后降低,复水后升高,MDA含量干旱胁迫7 d时降低,干旱胁迫21 d时升高,复水后降低,根系的相对电导率在干旱胁迫7 d时略增加,后降低。叶片的SOD活性和MDA含量在干旱7 d-复水期间的变化趋势相同,根系的SOD活性和MDA含量在干旱7 d-复水期间的变化趋势也相同,说明叶片和根系之间、SOD和MDA之间具有协同效应。干旱7 d-复水期间叶片的SOD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高于根系,干旱14 d-复水期间叶片的Pro含量显著低于根系。植物地上部和根系之间存在协同和互补效应,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水分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以观赏凤梨为试材,研究了高硼胁迫对植株生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硼相比,施硼抑制了观赏凤梨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随硼浓度增加,抑制程度增加;施硼引起植株中下部叶片叶尖发黄焦枯坏死,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施硼引起叶片和根系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下降;施硼提高了根系N、P、Fe、Mn、Zn含量,但降低了叶片这些元素含量,引起叶片和根系Cu含量的下降。表明,观赏凤梨对硼过量的反应非常敏感,栽培基质或灌溉水中含硼不利于观赏凤梨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根装置,在自动控制的遮雨棚中,研究了聚乙二醇(PEG)胁迫对羊草幼苗植物量、活性氧代谢以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1/2强度Hoagland营养液)相比,单一根茎胁迫(RHS)、单一根系胁迫(ROS)以及同时根茎和根系胁迫(RHSS)3种处理方式均显著降低了羊草幼苗地上部干重、根茎干重以及总干重,且ROS处理和RHSS处理的降低幅度较大.RHS处理时,羊草幼苗根系中SOD、CAT活性显著降低,而根茎SOD、CAT活性增加.ROS和RHSS处理下,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均有上升趋势;根茎在ROS处理下SOD、CAT活性均增加,RHSS处理下仅SOD活性上升,而根系在ROS处理下仅CAT活性上升.羊草地上部脯氨酸含量在RHS、ROS和RHSS处理时均显著增加,而根茎则显著降低.可见,根茎和根系在羊草响应PEG胁迫的生理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PEG胁迫下羊草不同器官同一抗氧化酶对活性氧淬灭作用不同,与POD相比不同器官SOD和CAT作用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15.
水分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紫穗槐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紫穗槐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 水分条件下,接种植株的株高、根系活力、地上和地下干质量高于对照;水分胁迫下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正常供水 下菌根侵染率;接种AMF 可以显著增加不同胁迫时期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尤其到胁迫后 期,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下接种植株脯氨酸含量大幅升高;接种AMF 可以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并且使其维持 在一个较高水平。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Fv / Fm 降低,接种植株始终高于对照;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 ETR、qL 在中期下降,对照植株后期不能回升到原有水平,而接种植株可以恢复到接近前期水平;不同水分条件下, 接种植株NPQ 始终低于对照。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接种AMF 可以稳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并且通过提高根系活 力、植株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的活性来促进紫穗槐生长,提高抗旱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海姆维斯蒂木旬子(Cotoneaster hjelmqvistii)生长及叶片中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梢生长量随干旱胁迫程度加深而减小,但处理与对照的差异未达显著;叶片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和丙二醛的含量均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而增加,但处理与对照间的脯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丙二醛含量在45%干旱胁迫关键处理词时:海与姆对维照斯差蒂异木旬不子显;著干,旱在胁2迫5%;时新差梢异生极长显量著;丙。二综醛合;各脯项氨测酸定指标认为,海姆维斯蒂木旬子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海姆维斯蒂木旬子(Cotoneaster hjelmqvistii)生长及叶片中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梢生长量随干旱胁迫程度加深而减小,但处理与对照的差异未达显著;叶片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和丙二醛的含量均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而增加,但处理与对照间的脯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丙二醛含量在45%干旱胁迫处理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25%时差异极显著。综合各项测定指标认为,海姆维斯蒂木旬子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为试材,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外源氯化镧对铜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及根系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铜胁迫显著提高了玉米叶片SOD、CAT、APX、DHAR活性、GSH含量、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及根系SOD、CAT、DHAR活性、As 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而使叶片POD、GR活性、As A含量及根系POD、APX、GR活性、GSH含量显著降低。与铜胁迫相比,氯化镧+铜复合处理叶片的SOD、APX、GR、DHAR活性与As A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6.3%、86.2%、225.0%、62.5%、267.7%,其根系POD、APX、GR、DHAR活性和GSH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48.5%、66.7%、51.5%、23.7%、19.3%,叶片CAT、POD活性、GSH含量、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分别降低了47.5%、15.0%、15.4%、44.3%、48.1%,根系CAT活性、As 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分别降低了42.9%、50.0%、35.8%、41.1%,氯化镧+铜复合处理使玉米幼苗生物量显著增加了25.4%。综上,氯化镧可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氧化能力,从而缓解铜胁迫玉米植株所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源EBR(24-表油菜素内酯)对盐碱复合胁迫下大豆的生长指标、生理特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为改善大豆生长、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方法】以大豆品种黑农44号为试材,分别在110 mmol·L~(-1)的盐碱复合胁迫条件下培养3 d和7 d进行取材,研究1.2 mg·L~(-1)外源EBR对大豆株高、根系生长,叶片3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相对电导率、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_2O_2)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和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盐碱胁迫处理3 d和7 d时,与对照组相比,3种抗氧化酶(SOD、POD、APX)的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O_2~-产生速率、H_2O_2和MDA含量均升高;各项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均降低;叶片细胞结构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遭到严重破坏;根尖细胞中线粒体、内质网结构破坏较重,液泡破裂。盐碱胁迫条件下,施加外源EBR使大豆的株高、根长和根鲜重分别提高了6.45%、9.60%和19.85%;使大豆叶片SOD、POD、APX的活性显著升高,在3 d和7 d时分别增加了16.92%和9.68%、48.85%和61.44%、19.05%和20.36%;相对电导率、O_2~-产生速率、H_2O_2和MDA的含量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19.58%和28.26%、28.06%和40.92%、28.62%和31.21%、31.03%和37.17%;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分别升高了3.67%和15.96%、13.34%和16.87%;同时维护了大豆叶片和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稳定性,延缓了细胞的衰老、解体。【结论】在盐碱胁迫下,施加外源EBR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及叶绿素含量,降低了活性氧(ROS)的积累,维护了细胞结构的完整,促进了幼苗生长,增强了大豆幼苗耐盐碱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阐明红壤区土壤中有机物料的分解速率及酶活性的变化提供参数。[方法]设置好气、淹水、干湿交替3种处理进行室内培育试验,研究不同水分状况下红壤水稻土中有机物料分解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3种处理有机物料玉米叶、根茬的分解速率均表现为好气>淹水>干湿交替,且玉米叶的分解速率高于玉米根茬。培养90 d时好气处理下玉米叶、根茬的分解速率分别比淹水处理高19.9%和92.3%。好气处理的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转化酶活性较高。好气处理下,添加有机物料可提高土壤脲酶活性,但在淹水和干湿交替处理下,添加有机物料却抑制土壤脲酶的活性。[结论]不同水分状况处理下,添加有机物料均可提高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