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敏 《畜禽业》2006,(3):48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由于本病的高发率和死亡率,是当前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疫病之一,现将花桥乡一例麻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邓丽华 《畜禽业》2010,(6):75-76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新鸭病、鸭败血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是目前养鸭业的一种主要传染病之一。笔者工作的当地就时有该病发生,现将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  相似文献   

3.
李荣正 《畜禽业》2013,(8):88-89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关节炎及脑膜炎等。由于该病的高死亡率、高淘汰率,已成为养鸭业经济损失的重要疫病之一。本文主要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蒋立  胡茂 《畜禽业》2008,(4):78-79
<正>骡鸭具有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及肥肝性能好等优良特点,但初春与初冬时节,其雏鸭成活率较低,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致死。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成片流行,很难扑灭并持续存在;同时,交叉  相似文献   

5.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家鸭、火鸡和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困倦,眼与鼻孔有分泌物、绿色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慢性病例为斜颈,病变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现将一例鸭传染性浆膜炎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雏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巴氏杆菌或鸭败血症,是由鸭疫巴氏杆菌侵害雏鸭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它禽类少见。  相似文献   

7.
林立波 《畜禽业》2012,(6):77-78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养鸭地区。1932年美国Hendrickson.J.M.首次报道该病,到目前为止,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新加坡、泰国、韩国等均有该病的报道。在我国,郭玉瑛教授于1982年首次发现并报道了鸭传染性浆膜炎。国  相似文献   

8.
印蓉  陈丹丹  季鹏 《畜禽业》2023,(1):97-99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所引起,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雏鸭,应激对该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根据感染鸭发病症状缓急程度将其分为最急性型和急性型2种,临床以全身败血症表现为主,该病发病率及病死率都较高,严重的可致养殖场倒闭。因此,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病的科学防治措施加以阐述,以帮助养殖户了解该病的发生与防控,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5,(12)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里默氏杆菌引起鸭的一种败血型传染病,主要侵害2~5周龄樱桃谷肉鸭,常引起小鸭大批死亡及导致鸭的发育迟缓,是养鸭业的严重传染病之一。此病群体发病率达90%以上,且易复发。2014年3月,曹集乡五组刘某家4 000只20日龄的樱桃谷肉鸭发生了典型的鸭传染性浆膜炎,经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5,(6)
<正>临海市农户有饲养鸭子的习惯,常年鸭子存栏达30多万羽,养鸭子是当地农民的一大主要收入来源。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原因,鸭子的"传染性浆膜炎"疾病常有发生,对当地养鸭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地开展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工作,促进家禽业的健康发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与该病的接触探索,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技术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20,(3)
鸭传染性浆膜炎,极大挫伤了养鸭户的积极性。对小型鸭场暴发小型鸭场病的诊治情况进行介绍,通过实验室与临床相结合的方法诊断,并采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侯月凤 《畜禽业》2008,(2):87-88
<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  相似文献   

13.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主要侵害2~7刷龄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00年,我县从湖北省阳新县引进雏番鸭饲养曾发生过该病,其后几年当地的麻鸭很少发生此病,但自2004年起,随着我县农民饲养麻鸭的规模扩大、数量剧增,此病也就不断发生。如今该病对我县的养鸭业影响很大,现将今春我县某养鸭户雏鸭暴发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项目研究的目的是调查目前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流行血清型。对来自全国不同地方送检的临床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并进行鉴定,对鉴定为鸭里默氏杆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实验共分离出1151株细菌,实验结果表明,目前国内该病原的血清型主要集中在1-8型,其中1型为主要分离血清型,分离菌株占总菌株的36.5%(420株/1151株)。实验项目将有助于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的制备以用于预防与控制疾病对鸭群的危害,对鸭养殖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等,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目前世界上至少有21个血清型,且彼此  相似文献   

16.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家鸭、火鸡和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困倦,眼与鼻孔有分泌物、绿色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慢性病例为斜颈,病变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现将一例鸭传染性浆膜炎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某鸭养殖户,鸭舍建在鱼溏边,存栏鸭为30日龄小白鸭,共有5000只。2004年7月22日发现有个别鸭倦怠,缩颈,不食或少食,眼有分泌物,淡绿色腹泻,不愿走动或行动跟不上鸭群。23日突然死亡12只,发病5d后,累计死鸭256只。2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6,(6)
介绍了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及诊断等,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起贫困山区扶贫贫困村发展养鸭产业过程中发生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过程,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供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主要侵害2~7周龄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00年,我县从湖北省阳新县引进雏番鸭饲养曾发生过该病,其后几年当地的麻鸭很少发生此病,但自2004年起,随着我县农民饲养麻鸭的规模扩大、数量剧增,此病也就不断发生。如今该病对我县的养鸭业影响很大,现将今春我县某养鸭户雏鸭暴发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经过及临床表现我县岔庙乡百子村葛某于今年5月购进高邮麻鸭苗2000只饲养,当雏鸭饲养至19日龄时发病并在群内不断蔓延,陆续出现死鸭,其死亡数日渐增加,遂缴笔者前往诊疗。…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德兵  崔恒敏 《畜禽业》2002,(8):X008-X009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病,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鸭传染性浆膜炎,是鸭、鹅、火鸡和各种其它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疾病,主要以神经症状和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是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