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17,(12):9-10
在对鸭疫里默氏菌进行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主要是具有明显输卵管炎的病死鸭中挑选的有疑似鸭疫里默氏菌的死鸭。并且使用细菌分离的方法从死鸭脑中分离出3株细菌。经过对这3株细菌进行形态鉴定、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以及细菌16S rRNA的PCR的鉴定后,基本可以证明被分离出的3株细菌是血清型1型鸭疫里默氏菌,这种病菌具有较高的致病性,然后根据不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对这3种病菌进行分类,经过进一步的检测试验发现,这3株病菌对先锋霉素、氧哌嗪青霉素以及美满霉素有较高的敏感反应。对致麻鸭输卵管炎的鸭疫里默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实验观察,有利于完善对鸭疫里默氏菌的研究资料,有助于鸭养殖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等,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目前世界上至少有21个血清型,且彼此  相似文献   

3.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鸭细菌病。由于该病分布的广泛性以及引起鸭的高死亡率、发育迟缓和淘汰率增加,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对鸭疫里默氏菌进行深入研究,以便预防和控制、乃至最终消灭本病,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文章从血清型、诊断方法、疫苗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鸭疫里默氏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王付平 《畜禽业》2011,(4):42-43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鸭细菌病。由于该病分布的广泛性以及引起鸭的高死亡率、发育迟缓和淘汰率增加,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对鸭疫里默氏菌进行深入研究,以便预防和控制、乃至最终消灭本病,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文章从血清型、诊断方法、疫苗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鸭疫里默氏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邓丽华 《畜禽业》2010,(6):75-76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新鸭病、鸭败血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是目前养鸭业的一种主要传染病之一。笔者工作的当地就时有该病发生,现将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  相似文献   

6.
印蓉  陈丹丹  季鹏 《畜禽业》2023,(1):97-99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所引起,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雏鸭,应激对该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根据感染鸭发病症状缓急程度将其分为最急性型和急性型2种,临床以全身败血症表现为主,该病发病率及病死率都较高,严重的可致养殖场倒闭。因此,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病的科学防治措施加以阐述,以帮助养殖户了解该病的发生与防控,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7.
泰州地区禽源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琴 《畜禽业》2005,(12):16-17
为摸清泰州地区禽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及其耐药性,我们于2005年初至4月间,从泰州地区的鸡场、鸭场具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病死鸡、鸭体内分离到14株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14个菌株对壮观霉素、阿米卡星高度敏感。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其O血清型包括O 1、O 2、O 78、O 107。这些菌株均为高致病力毒株。  相似文献   

8.
李荣正 《畜禽业》2013,(8):88-89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关节炎及脑膜炎等。由于该病的高死亡率、高淘汰率,已成为养鸭业经济损失的重要疫病之一。本文主要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某市野鸭场饲养美国绿头野鸭155余只,19日龄开始发生以全身浆膜和内脏器官表面覆盖一层厚薄不均的纤维素性渗出物为特征的传染病。病原分离得到4株鸭疫巴氏杆菌,经综合诊断分析后,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用抗菌素治疗和疫苗预防后,取得了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程 《畜禽业》2024,(3):26-30
为明确规模化鸭场病因,开展了鸭疫里默氏菌的分离和鉴定。通过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经细菌分离鉴定及PCR特异性扩增、产物测序鉴定方法,明确从规模化鸭场分离得到的细菌为鸭疫里默氏菌。检测结果为鸭场制定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对及时治疗病鸭、防止疾病传播、减少养鸭场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大多数大肠杆菌作为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对鸭为非致病菌,只有少数血清型具有致病性,可在鸭体免疫功能下降或饲养环境恶劣时引起鸭发病。鸭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某些致病血清型菌株或条件致病性菌株引起鸭全身或局部感染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在临床上有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脐炎、蜂窝织炎等病型。是鸭的常发病,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或中鸭。雏鸭常引起败血症,因此也称鸭大肠杆菌败血症。现将一起小规模鸭场雏鸭暴发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介绍  相似文献   

12.
试验对鸡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分离出的56株大肠杆菌中,共鉴定出47株菌株的血清型,分属O1、O2、O5、O35、O78、O1116种不同O抗原血清型,占分离菌株的83.9%。其中O1、O2、O78、O111最常见,占已定型菌株的83%。  相似文献   

13.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RA)引起的以危害幼龄鸭为主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气囊炎为特征,其发病率、死亡率均很高,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细菌病之一。1病原与流行病学鸭疫里氏杆菌(R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无芽孢、不能运动的不发酵杆菌。培养后涂片染色,菌体为小杆菌或椭圆形,单个存在,少数成双排列,偶  相似文献   

14.
陈珍玉 《畜禽业》2013,(8):89-90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菌是由里氏杆菌引起的,又名鸭疫巴氏杆菌。是幼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细菌传染性疾病。该病接触传染强、分布范围广,并保持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常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12年4月中旬鱼峰区某肉鸭饲养场饲养的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主要侵害2~7刷龄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00年,我县从湖北省阳新县引进雏番鸭饲养曾发生过该病,其后几年当地的麻鸭很少发生此病,但自2004年起,随着我县农民饲养麻鸭的规模扩大、数量剧增,此病也就不断发生。如今该病对我县的养鸭业影响很大,现将今春我县某养鸭户雏鸭暴发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魏敏 《畜禽业》2006,(3):48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由于本病的高发率和死亡率,是当前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疫病之一,现将花桥乡一例麻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6,(8)
对采集自云南华坪县3个规模化养猪场患白痢或黄痢的仔猪肛门拭子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分离到20株大肠杆菌,用O抗原血清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分属于8个血清,其中O60为3株,占所鉴定分离菌株的15%(3/20);O152、O9、O5、O24各有2株,共占所鉴定分离菌株的40%(8/20);未定型有6株,占所鉴定分离菌株的30%(6/2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0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对23种药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磷霉素敏感度较高,高敏菌株占65%;对丁胺卡那、头孢曲松、新霉素敏感度次之,高敏以上菌株占40%~50%。对氧氟沙星、卡那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林可霉素、链霉素、头孢唑啉、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利福平、甲砜霉素敏感度最低,高敏以上菌株低于25%。并根据试验结果及文献资料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文新 《畜禽业》2012,(4):70-71
<正>鸭疫里氏杆菌病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原称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雏鸭,以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气囊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雏鸭的一种传染病。随着养鸭业的迅猛发展和禽产品贸易的扩大,鸭疫里氏杆菌病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上升,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  相似文献   

19.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养鸭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细菌病,由鸭疫里氏杆菌感染所引起,病原血清型众多,危害较大;雏鸭是该病危害的主要群体,成年鸭感染后可耐过;病鸭主要表现全身败血症和神经症状,死亡率较高,典型病变是气囊、肝脏和心脏出现纤维素性渗出;预防该病以加强管理和消毒为主,平常做好鸭群的防应激工作;治疗该病首选抗生素,治疗时建议以药敏试验结果为用药指导,避免耽误病情。  相似文献   

20.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默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危害小鸭为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1904年Riemer首先于一自发鹅群中首次分离到RA,此后美国学者Henderickson和Hilber于19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