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9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9篇
  20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近红外法的鲜食大豆品质快速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鲜食大豆品质的非破坏性快速检测方法,探究近红外分析技术在鲜食大豆品质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种植的66份鲜食大豆样品为材料,采用FOSS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扫描得到光谱,并对所有材料的水分、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粗脂肪含量进行常规实验室分析,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近红外光谱与化学实验数据的相关模型,并进行模型优化、验证。得到的模型预测范围分别为水分含量60.03%~71.28%、可溶性糖含量2.36%~7.81%、可溶性蛋白含量1.03%~8.56%、粗脂肪含量4.33%~7.60%,预测系数(0.95)较高,标准误差(1.0)较低,实验结果显示,利用近红外分析技术建立定标模型用于检测鲜食大豆品质是可行且可靠的,该方法可快速检测鲜食大豆品质且不损坏籽粒,可用于鲜食大豆的种质资源评价、品质分级等。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2011年~2018年以来湖北省玉米种植规模情况及病虫害发生变化趋势,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为谋划布局我省玉米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碳氮代谢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糖氮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茎秆起着重要作用。以南豆12和南豆20为供试材料,在净、套作下分析不同生育时期大豆茎秆及籽粒中可溶性糖、氮含量变化规律,明确种植模式对大豆茎秆和籽粒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南豆12和南豆20茎秆可溶性糖和氮含量在净、套作条件下均呈现"低-高-低"的趋势,糖氮比呈现"低-高"的趋势。大豆从苗期至盛花期,茎秆可溶性糖、氮及糖氮比在净套作条件下差异显著(P0.05),但从盛荚期至完熟期差异不显著(P0.05)。净、套作模式下大豆籽粒可溶性糖、氮含量及糖氮比差异极显著(P0.01),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通过相关性分析,大豆盛花期到鼓粒期茎秆可溶性糖、氮含量及糖氮比与籽粒可溶性糖、氮含量及糖氮比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特别是氮和糖氮比,相关系数最大值达到0.85。这些结果为明确糖氮由茎秆到籽粒的运输规律和套作大豆合理种植栽培参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减少因外力破坏或本体故障造成的线路事故,提出一套基于深度学习融合模块化物联感知的输电线路智能管控系统。该系统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并结合配套传感器感知模块,实现输电通道外力隐患识别和输电杆塔本体故障检测,同时能够追踪定位看护人员,实现故障发现、故障处理、外力隐患看护等全过程管控。  相似文献   
5.
利用纳米材料吸附和光催化降解农药生产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是解决化学农药废水排放问题,促进农药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纳米材料的选择与制备、吸附与光催化降解的作用机理等方面概述了纳米材料在农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玉米-大豆带状间作下大豆植株冠层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光环境变化规律,明确种植密度对间作大豆叶片光合特性、产量形成及茎秆抗倒的影响,为构建寡日照地区间作大豆合理群体密度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大豆(川豆-16)和玉米(正红-505)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因素为种植方式,设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和大豆带状单作2个水平,副因素为大豆的3个种植密度(PD1=17株/m2,PD2=20株/m2,PD3=25株/m2),研究种植密度对间作大豆冠层内部光环境变化、叶片光合特性、植株生长动态、田间倒伏率及产量构成等的影响。【结果】2年结果表明,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系统中,大豆生长中后期受高位作物玉米遮荫和自荫性增加的影响,其植株群体冠层内部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光合能力、分枝数及产量显著降低,但受玉米影响的程度因大豆种植密度的不同而不同。在间作模式下,PD1和PD2处理的大豆植株群体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比PD3处理分别增加了45.4%和24.8%,净光合速率分别增加了46.1%和12.3%,单株有效荚数分别增加了53.2%和27.2%,单株分枝数分别增加了270.4%和140.9%,田间倒伏率分别降低了50.3%和19.3%。相关性分析发现,间作大豆的田间倒伏率与冠层内部光合有效辐射、叶片净光合速率、茎秆抗折力、茎叶干物质比、单株分枝数及单株有效荚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单株无效荚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模式下,20株/m2的大豆密度(PD2)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群体冠层内部光环境,降低植株田间大豆倒伏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西南地区玉米主要2种套作模式下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及氮肥调控效应,为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四川2个玉米主产区,通过连续4年的大田试验,对比研究了玉/豆和玉/薯模式下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和不同供氮水平对玉米氮素吸收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玉/豆模式下玉米收获期植株中的氮素积累2个试验点平均较玉/薯模式增加7.11%,氮收获指数增加2.00%左右,氮素吸收效率增加7.83%,成熟期籽粒中氮素的分配比例增加1.76%,而叶、茎鞘中氮素的分配比例分别减少5.85%和2.75%。分带轮作后,由于不同前茬对土壤养分影响不同,再加上套作优势,玉/豆模式下玉米在生长前期就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到收获期植株氮素积累2个试验点平均较玉/薯增加11.85%,氮素吸收效率增加11.84%。在玉米氮素积累关键时期,玉/豆模式在低氮处理下玉米植株氮素的积累量显著高于玉/薯模式相同施氮处理,而在高氮处理下2种模式间差异不大或者表现相反,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农艺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也有相似的结果;玉/豆模式在180 kg hm–2施氮量下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和籽粒中氮素的分配量,玉/薯模式下玉米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在180~270 kg hm–2施氮量处理下较高;花后氮素同化量玉/豆模式显著高于玉/薯;2种模式均以施纯氮180~270 kg hm–2处理有利于氮素转运和花后氮素同化量积累。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目前民宿景观以"个体发展"为主,表面化与同质化现象较严重,而多元化的民宿景观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发挥景观的多元价值、助力乡村振兴为导向,运用专家法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乡村民宿景观评价体系,以五号山谷为例,论证了其合理性与可行性,同时从景观的生态、社会、经济、美学价值四个方面出发,就如何推进乡村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探讨了景观的发展目标与设计要点,以期为我国未来乡村民宿景观建设以及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卫国 《湖南农机》2016,(2):108-109
高职院校营销类专业学生培养,应将多途径项目化教学与社会服务实践相融合,综合考虑目标、过程、应用、评估等方面,并与社会服务实践进行融合,最终达成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大豆与烤烟不同套作年限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克服烟田连作障碍、提高烤烟产量和质量,以大豆套作烤烟为种植模式,调查大豆与烤烟不同套作年限下根际土壤三大类群微生物和与氮代谢相关的功能性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变化及其与烤烟主要土传病害的发生情况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烤烟-大豆带状套作显著增加作物根际土壤的细菌(B)、放线菌(A)数量、B/F和A/F值,减少真菌(F)数量;也提高与土壤氮素代谢相关的氨化细菌、硝酸细菌、亚硝酸细菌、自生固氮菌等功能性微生物数量;烟豆套作能降低烤烟主要土传病害的发生,其发生程度与烤烟根际土壤细菌及放线菌数量显著负相关,而与真菌数量极显著正相关。随着套作年限的延长,根际土壤的细菌(B)、放线菌(A)、B/F和A/F值以及氨化细菌、硝酸细菌、亚硝酸细菌、自生固氮菌等有益菌群数量大幅度增加,真菌(F)及反硝化细菌的数量显著减少,对烟草土传病害的相对防治效果明显提高,以上效应表现为烤烟-大豆带状套作3年(A3)烤烟-大豆带状套作2年(A2)烤烟-大豆带状套作1年(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