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皖东石灰岩山地树种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琅琊山天然森林群落为典型,在研究分析榆科树种生理生态特性以及皖东石灰岩地区立地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皖东石灰岩山地的适生树种,从而为加速北亚热带石灰岩山地绿化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青檀,榉树,朴树,琅琊榆,醉翁榆等榆科树种,由于在生理,形态解剖结构2等方面对高钙,干旱的石灰岩生境有良好适应性,同时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是皖东石灰岩山地造林绿化的最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2.
云南思茅翠云石灰岩山地区森林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茅翠云石灰岩地区森林是一种热带北缘森林类型,群落面积462.07 km2. 经野外详细的采集调查,共有维管束植物133科248属348种,其中种子植物107科240属340种、亚种和变种。森林群落为原生性状和次生性状两种类型构成。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组成是:热带、主产热带或主产亚热带的科占总数的71.0%,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72.5%,其中,16.7%为热带亚洲分布属,分布区类型组成表明,该植物区系属于热带边沿性质,是热带亚洲区系的一部分。由于该区地理位置特殊,是许多热带植物的分布北界,同时又是几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成分的交汇地带,使翠云石灰岩森林植物区系带有热带边沿性质和几种地理成分交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昆明地区沟谷常绿阔叶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地区的沟谷常绿闭叶林是滇中常绿闭叶林的一种重要娄型,主要分布于非石灰岩地区。这种森林比较特殊,既不同于地带性植被——半湿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比较阴湿;也不同于我国东南部湿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非常缺乏金缕梅科成分。由于沟谷生境比较肥沃、湿润、温暖(尤其冬季),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约有300多种,隶属90科200属。其中还有不少珍贵稀有的种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森林具有粗大的木质藤木,林下植物有“花叶现象”,有高大的蕨类植物(含树蕨型)。因此明显带有南亚热带的特征。这种森林是可贵的基因库,而且在丰富昆明特有的自然景观,尤其在维持地区自然生态平衡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种子生产的有利条件 1.地理条件云南省大部分属亚热带南部和热带北缘,部分为温带地区。土壤类型有17个,其中大类有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山地黄壤、山地棕色森林土、山地暗棕色森林土、棕色暗针叶林土、亚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水稻土、火山灰土等11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海南石灰岩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性质等基本特征.【方法】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海南石灰岩地区现共记录种子植物1 176种58变种1变型,隶属于142科645属,其中裸子植物5科5属7种,被子植物137科640属1 169种58变种1变型.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尤其是热带亚洲成分为主,热带、亚热带成分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73.24%和87.75%;温带成分在海南石灰岩地区得到一定的发展,温带性质科占总科数的11.97%,属占总属数的7.29%.该地区物种丰富,以占不到全岛2%的面积,分布高达27.26%的种类,但属内种类较为贫乏,以单种科和寡种科为主,共计113科,占总科数的79.58%;中国特有属有2属.  相似文献   

6.
崇左市山地多,平地少,石灰岩地层占大部分。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破坏,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越来越扩大,阻碍了崇左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快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介绍了适合桂西南石灰岩地区生长且人工栽种容易成活的一些树种及其造林方法,提出加强石灰岩地区森林管护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
植被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亚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对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标志性及不可替代的作用。仁怀市社会经济体量大、发展速度快,可持续发展需要理清仁怀市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形成评估区域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基础资料。因此,本文基于植被的实地调查样点,通过对仁怀市域内设立的255个植被样点进行数据标准化、距离计算、系统分类等处理,对样点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中国植被、贵州植被系统及IUCN全球生态系统分类框架确定区域生态系统分类结构。本研究梳理了仁怀市森林生态系统分类情况,共有35个植被群系;理清了仁怀市现存有原生性较强的地带性植被,如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形顶极中亚热带石灰岩山地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石灰岩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等3种类型,可作为生态系统保护重点对象、生态系统修复物种库及群落配置的参考模板。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管理与功能调节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广东清新白湾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偏北区域,是广东省唯一以石灰岩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白湾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植物共156科472属733种,其中蕨类植物23科41属66种,种子植物133科431属667种.蕨类植物热带成分30属,占保护区非世界分布属的88.23%,热带成分属占有绝对优势;种子植物热带成分259属,占保护区非世界分布属的66.41%,热带成分属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世界热带森林面积为19.35亿公顷,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44.8%,森林覆盖率为40.2%。主要分布在热带美洲、热带非洲和热带亚洲,其中热带美洲8.96亿公顷,热带非洲7.03亿公顷,热带亚洲3.36亿公顷。世界热带森林总蓄积量为1813亿立方米,热带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群系的角度,探讨广东南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的主要森林类型,为恢复和发展本地区森林,提出方向。研究结果认为,该地区的常绿阔叶林。从东到西,在海拔400~500m以下,是以红锥、荷木、厚壳桂、蒲桃林群系为主。研究在于为本地区较低海拔生境建立稳定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森林生态平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参考前人大量研究结果基础上,探讨中国森林生物量的空间分布以及植被地域性、年均温、年降雨量和海拔对森林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生物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其值从东到西逐渐降低,总体分布规律呈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南方地区;地域性植被和非地域性植被的森林生物量均表现为暖温带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林;不同林分类型的森林生物量表现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林的规律;年均温和年降雨量是影响森林生物量的主要因素,森林生物量基本随年均温、降雨量的升高而逐渐升高;不同海拔梯度对森林生物量有着明显的影响,随着海拔升高森林生物量基本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海南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海南省是中国热带森林面积最大的地区 ,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该文对海南地区森林被破坏情况、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及其原因 ,以及自然保护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作了介绍 .最后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谢萍  倪根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657-19659
海南岛高温多湿,适宜各种热带树木的生长,是我国热带林木面积最大和最典型的地区。但是随着明朝统治者对该区进行的全面开发和利用,在该时期,海南岛森林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以致当地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对明代海南森林变迁及其原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海南林业的发展,除了要适应当地特殊的热带地理和气候条件外,更要加强对人为干扰因素的监控力度。  相似文献   

14.
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南部地区,是鄂东南地区现今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块中亚热带森林植被,也是较为理想的珍稀濒危植物长期迁地保护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研究区天然林立地类型分类制图,能够了解南方地区天然森林立地条件以及立地因子与植被的关系,为南方人工林森林恢复、科学种植等林业生产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以Landsat8遥感数据、外业调查数据、二类调查等数据为基础,通过对研究区森林立地因子提取分析,运用数理化方法确定主导因子,划分立地类型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比了解南方地区天然森林立地条件以及立地因子与植被的关系。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东部季风森林立地区域-中亚热带森林立地带-武夷山戴云山森林立地区-闽中低山森林立地亚区,可划分为6个森林立地类型组,14个森林立地类型,研究区内低山带山坡黄红壤土面积最大,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2.75%。低山带山洼红壤土面积最小,仅占总面积的2.36%。结合植被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在海拔800m以上的中山比较适合森林发育。保护区可在相应的适宜地方进行人工林的种植,大力培育材林,尤其是杉木林。  相似文献   

16.
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对江苏虞山森林植被进行了研究,划分了5个植被类型和10个森林群落。常熟虞山地区共有木本植物61科124属227种(变种)。对虞山木本植物区系组成进行分析表明,虞山木本植物科的成分以热带起源为主,同时也体现了该地区植物南北过渡交汇的特征。就属的分布区类型而言,温带分布类型最多(68属),占总属数的54.85%,是木本植物群落的主要成分。其次是热带分布(49属),占总属数的39.52%。表3参14  相似文献   

17.
在生态破坏较严重的浙西石灰土山地,经三年的生态重建模式定位试验,明确了银杏、日本甜柿、板栗、枇杷、梨树和黑麦草为石灰土山地适生的生物种群;以此设计的果-草生态重建模式,具有改善生态、提高肥力、增加收入的良好效益,可在北亚热带石灰岩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8.
安徽宿州石灰岩山地次生林群落类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安徽宿州地区石灰岩山地天然次生林进行了群落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宿州地区石灰岩山地植被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11个群系, 16个群丛;石灰岩山地植物群落中主要优势种为壳斗科的栓皮栎、板栗和麻栎及榆科的青檀等树种.  相似文献   

19.
出于居住和农业生产的需要,世界热带干旱森林(Tropical dry forest)常比热带雨林更易受到人们的破坏。为保护哥斯达黎加境内的干旱森林,哥斯达黎加政府制定了一项保护计划,目标是在5—10年内在一些地区重建原有的森林,使那里的动植物种群密度和栖息地恢复到原有  相似文献   

20.
周长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772-1773
安徽北亚热带处于我国整个北亚热带的经向中段,是我国南北物种扩散的通道。该区现有森林植被类型结构十分单调,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的林分很少,未能充分发挥地带性气候资源潜力和优势;而且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沟通南北物种交融的基础薄弱。笔者研究了恢复该区森林植被的策略,以构成多样化森林植被类型镶嵌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