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柏拉图的对话集无疑是希腊文化留下的瑰宝。《会饮篇》被学界普遍认为是柏拉图最伟大的两篇对话之一,要么比《国家篇》更伟大,要么稍次之。《会饮篇》是一篇对话式的作品,其背景是古希腊的一群男子在一场酒宴之中的谈话,所讨论的主题是爱的本质。《会饮篇》讲述了从低级到高级的爱,也呈现了柏拉图的内心信念,即不可朽的事物才是永恒的真理。本文通过对《会饮篇》一书中六位身份设定不同的人对爱的颂扬的分析,希望对当下的人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是一伙唯权是夺的野心家、阴谋家。他们不仅想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想夺地方党政领导权,而且无孔不入,把黑手伸向各条战线的许多部门,争权夺利,肆意篡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掠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为他们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捞取政治资本。“四人帮”直接插手河南省民权县黄庄大队,就是其中的一例。 1976年6月3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科技战线向阳花》的通讯,报道了黄庄小学红小兵开展生物防治活动的情况。在这篇文章发表的第二天,江青给她的亲信  相似文献   

3.
《高等农业教育》办刊快满 2 0年了。我从 1990年毕业离校在教务处工作至今 ,最早接触到、影响最深的高教研究杂志就是《高等农业教育》了。可以毫不夸大地说 ,她是我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的启蒙人 ,她是我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导师。作为她的学生 ,此时此刻我有一种激动、感动、自傲的心情 ,更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说到激动 ,一本刊物从无到有 ,从没有影响到变成高等农业教育各条战线的必读刊物 ,再扩大到其他院校 ,其成绩是喜人的。如今 ,能在《高等农业教育》发表论文为荣 ,甚至其中的一篇论文有时还会成为他们日常交谈的话题 ,其中的经验与做…  相似文献   

4.
以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了1989~2005年间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与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人工湿地研究文献,以期为人工湿地研究者提供参考。共检索到文献495篇,其中署名文献482篇,这些文章分布在全国210种期刊中。第一作者共339人,其中核心作者(发表文章不低于4篇者)21人,他们发表文章占文献总量的20%。  相似文献   

5.
我曾经就睡虎地秦简《语书》中有关“乡俗”的思想做过探讨,明确了《语书》中的“乡俗”思想是受战国末期秦国的墨家“尚同论”的影响而写成的一种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本文就有关中国古代“风俗”所持的诸思想中的A与B的对立展开讨论。即:A主张严格管制地方独自“风俗”的 《语书》、墨家、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以及儒家的“移风易俗”思想。B倡导天下、国家承认地方的各种“风俗”,并且应该依照其风俗施行政治的《淮南子·齐俗》篇等地方分权思想。  相似文献   

6.
茶,是中国的重要饮料之一,现在传遍全世界,成为世界三大重要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但是,远古时代的彝族先民,却把香椿芽当茶喝,谁知道?一、茶的传说彝族先民在距今9000年前左右的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时代就发明了巫术文字——古彝文,从而记录了许许多多远古时代的历史资料,使我们今天能够窥见那时的社会生活习俗与文化。《物始纪略》就是其中一部专门记载各种事物的来龙去脉的巨著。类似于汉族的《物原》。《山海经》、《事物原会》、《博物志》。在《物始纪略》中,有一篇“茶的由来”,专门叙述了关于茶的来源的神话:…  相似文献   

7.
潘岳赋现存二十四篇,其中半数已残。除《射雉赋》、《藉田赋》、《西征赋》三篇大赋体制的赋外,大致可以分二类。一为抒情赋,为《秋兴赋》、《寡妇赋》、《怀旧赋》、《哀永逝文》、《悼亡赋》、《闲居赋》等六篇;一为咏物赋,其中《萤火赋》颇为后世称道。《藉田赋》、《西征赋》也为六朝名作。在今天看来,潘岳赋中成就最高的,还是他的抒情赋。  相似文献   

8.
现存明代《松江府志》包括了《正德志》、《崇祯志》及其增修本,其中存有大量与农业相关的农文值得整理。《正德志》中共有农文41篇,《崇祯志》及其增修本中则激增到了176篇。考察两志所录农文的"变"与"不变",会发现农文的著录不仅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松江社会的状况,更反映了地方志中的一种或可称之为"王朝农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在《普罗泰戈拉篇》对话录中,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置于挑战者和反驳者的角色上,在与普罗泰戈拉针锋相对时,先是有些生气和厌倦,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复归于友好和融洽的激辩过程中,呈现了他们在美德思想、教育途径、政治哲学认知途径、国家观念、政体思想等方面的基本观点和差异,解析这些观念对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吕氏春秋》"《上农》四篇"是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但其中的农学知识与秦国原有农业格格不入,应是关东地区先秦时期农学思想的结晶。囿于传世材料有限,关于"上农四篇"的思想来源主要有4种说法:1.《后稷农书》说;2.《神农》说;3.《野老》说;4.法家耕战说。本文将上海博物馆馆藏楚竹书《三德》篇与《上农》篇中相似文字进行分析,发现《上农》篇的思想来源相当多元,应是吕不韦门客充分吸收先秦诸子学说尤其是稷下之学后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科技》2011,(3):74-77
《诗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十多篇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充分反映了当时农业的状况。《诗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十多篇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充分反映了当时农业的状况。《豳风?七月》就是一首完整的农事诗。诗中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女工及采集、狩猎等事  相似文献   

12.
《茶经》“《广雅》云”考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经》“七之事”章引:“《广雅》云,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成书于宋代的《太平御览》卷八六七有类似引文:“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欲饮先炙令色赤,捣未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广雅》成书于三国魏初,各种著作、论文都据此将饼茶的起始定在三国时代。但今本《广雅》并无此段文字,而这段文字关涉饼茶的起源和饮茶法的流变,有必要对此加以考证,以辨其真伪,还其本来面…  相似文献   

13.
我们之所以在《天工开物》前冠以“中国古农书”字样,是因为已故王毓瑚教授在《中国农学书录》中说:此书“除了第一篇<乃粒>是讲的耕种之外,其余是各种手工业,其中象<乃服>篇讲蚕桑,<粹精>篇讲米粮,<甘嗜>篇讲种蔗、制糖和养蜂,都属于农业范围以内。此外<彰施>篇记制造植物质颜料,<膏液>篇记榨油,<曲蘖>篇记酿酒,也都与农业有关。”(190页)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这部书,早已名著中外,并受到高度评价。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博士把这部书的作者称为“中国的狄德罗”。早在十九世纪,法国汉学家儒莲(Stanislas Julien,1797—1873)就曾系统地介绍过《天工开物》,把它称为“技术百科全书”。本世纪以来,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薮内清等人又于1952年把此书全文  相似文献   

14.
1995年12月26日,天津农学院第六届学术报告会隆重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32篇,其中自然科学论文20篇,社会科学及高教研究论文12篇.经10人专家组评议,评选出优秀论文7篇,其中有:马衍忠副教授《鸡球虫疫苗保护效果》、于战平讲师《农业经济市场化问题研究》、蔡中华讲师《鲤鱼出血性腐败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刘丽丽副教授《自生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混合培养》、张德玲副研究员《寻找高校管理的新的支点——兼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张磊副教授《三倍体鸭梨组培快繁的研究》、严仁玲副教授《离休诱导同源四倍体金丝小枣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的巨大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七大卷二十大册,已经出版了总论、天文学史、地学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等五大卷十个分册。第六卷是生物学史部分,计划出六个分册。这六个分册包括全书的第三十八篇到第四十五篇,其中的第四十一篇是《农业》,第四十二篇是《农艺》,由李老博士委托英国农业史学者白馥兰女士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这部分,是我们研究农学史者最为关心的。李老博士去年九月访问我国,在上海锦江宾馆礼堂作学术报告时,《农业考古》主编陈文华同志就曾代表了我国农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汇总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系列重大政治课题所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是一部内容与形式兼美、思想与体系完备的重要政治指南,具有极高的政治价值和重大社会意义。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他们正确深入研读《习》,是促进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现实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鸡谱》中有《论病因》,《论病养》、《论伤寒》,《论伤热》,《论食积》、《论痰喘》、《论劳伤》、《论生癀》、《论痘》、《论膝疮》、《论癣》、《论脚疔》、《论温疫》等十三篇,专门论述了斗鸡的各种常见病和防治方法。《论病养》篇写道:“夫鸡之病,犹人之病也,无非受其风、寒、暑、湿、燥、火六郁之气以成病。若不细心调理,安能有生乎?必顺其阴阳,审其寒热,辨其虚实,分其表里,方能挽回也。”《鸡谱》继承了我国传统的中兽医理论,对鸡的各种疾病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的总结,这在古代养禽史上是罕见的。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实践出真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饲养家畜的实践中,积累有很丰富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的获得是和他们在日常饲养家畜的工作中仔细观察与研究家畜的实际饲养问题分不开的,有关这方面的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和旧纳,总结于下:一、在饲养家畜的实践中必须研究和了解家畜的生理规律和生活习性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在他总结当时劳动人民从事农业,包括畜牧业的先进经验而编写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养牛、马、驴、骡篇》内,即已明白地指出:“寒温饮饲,适其天性”。“天性”实际上就是家畜的生理规律和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9.
在探讨茶字茶名的茶史学术文章中 ,林鸿荣先生的《茶事探源》(刊《中国农史》1 994年 1 3卷 2期 )堪称一篇佳作 ,值得推荐。在重读论文之后 ,笔者附带提出一点看法以供商榷。1、该文名为《茶事探源》 ,实为茶文献中的茶名茶字探源。取名《茶事探源》 ,未免失之过宽。2、关于《僮约》中“买荼”之荼非“烹荼”之荼。前人也多持此说 ,林文则更从两字所处不同音韵角度发挥论证 ,颇具新意。然而笔者以为也不应忽略郭璞在《尔雅》“木贾 ,苦荼”注释中关于茶叶“可煮作羹饮”的记述。而《僮约》这篇戏文中所设之宴显然是一次上乘宴席 ,有可能用较…  相似文献   

20.
因为从事企业文化工作的缘故,笔者读过很多关于企业文化的文章,其中有两篇经典之作,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有非常深刻的内涵,一篇是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写的《鹰的重生》,一篇是华为集团董事长任正菲写的《华为的冬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