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研168是以综合性状优良的线辣椒品种“8819”作母本、突变品系“板栗色线椒”作父本配组杂交,对分离后代进行系统选育而成的新一代酱用、制干两用型线辣椒新品种,2004年11月通过陕西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逾7万hm2.  相似文献   

2.
“祥湖914”(原名“丙99-14”),是嘉兴市农科院杂交(“秀水42”/“丙9302”)选育的中熟晚粳糯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株叶形挺、穗数多、生长清秀、糯米品质优、抗稻瘟病等特点,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浙北及类似生态稻区作单、双季晚  相似文献   

3.
在辣椒生产中,危害严重的是辣椒的落叶、落花、落果,俗称辣椒的“三落病”。而且发生普遍,无论哪一种栽培方式均有发生,尤其以温室及其他保护地栽培发生最为严重。防止辣椒“三落病”应以预防为主,辅以科学的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4.
猪不同杂交组合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母猪繁殖性能、肉猪肥育性能、种猪耗料和市场价格,对杜洛克×川白×长白猪(D×YL)、杜洛克×大白×川白猪(D×YI)、杜洛克×大白×本地猪(D×YB)6个杂交组合进行了技术经济效果评定,筛选出经济效益高的DY、DYI、DYL和DI 4个组合,其每头母猪年毛利分别为508.81元、486.50元、477.60元和270.73元.杂交组合技术经济效果评定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经济效益与母猪繁殖性能和肉猪肥育性能有密切关系.上述6个组合母猪繁殖性能,以四川白猪Ⅰ系为最好,窝平产仔数12.57头、产活仔数11.71头,年提供70日龄仔猪22.42头,其次为大白×川白猪(Y×Ⅰ),相应为11.91头、11.15头和21.35头.四川白猪Ⅰ系和Y×I二杂母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年提供70日龄仔猪数,均高于Y、Y×L、L×Y、Y×B品种或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5.
苏果 《当代农业》2011,(5):26-27
一、扬椒2号 审定编号:苏审淑201003。来源与类型:原名“太保”,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96104-2-1-51×94047-4-1-3-51配组.于2002年育成,属中早熟牛角形辣椒.适宜江苏省作春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6.
辣椒的落花、落果、落叶,通称为辣椒的“三落”,预防辣椒“三落”是辣椒高产栽培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辣椒疫病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对我国辣椒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深入研究辣椒疫霉的致病机制,寻找辣椒疫霉在辣椒体内的互作蛋白,利用SMART同源重组交换技术,在酵母菌株Y187中构建了被辣椒疫霉侵染不同时期辣椒的cDNA文库。文库质量评定结果显示cDNA文库的滴度为1.13×10~6 CFU/m L,文库的库容量为1.7×10~7 CFU,文库的重组率为96%,插入片段平均长度在1Kbp左右。该文库的构建为研究辣椒疫霉的致病机制、辣椒的抗病机制及寻找药物靶标位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运用不同杂交方法,以3个茄了栽培品种“七叶茄”、“安长茄”及“徐紫茄”作亲本,与野生种“野茄”、“喀西茄”进行种间杂交,结果仅获得野茄/安长茄种间杂种。  相似文献   

9.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利用杂种优势可提高辣椒产量和改进辣椒品质,因此种植杂交辣椒已成为辣椒栽培的主要类型。随着辣椒种植面积的增加,国外高质量的杂交种子进入我国市场。而我国辣椒良种繁育起步较晚,杂交种子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和国外抗衡。如何加强杂交种子的生产管理,提高种子质量,降低种子成本,增强我国辣椒杂交种子的市场竞争力,是种子科研工作者责任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金刚40玉米新品种是辽阳金刚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一代杂交种。杂交组合为2070×2104,双亲均为辽阳金刚种业有限公司自选系。  相似文献   

11.
利用CIP抗晚疫病杂交组合实生种子筛选的优系“392143-12”作母本,以新型栽培种轮回选择优系“Ns51-5”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鄂马铃薯5号(原系号T962-76),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农艺性状稳定、生态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宜我国南方及西南海拔600m以上地区栽培,宜间套作,为首选加工品种,可作食用和综合加工。  相似文献   

12.
Y两优302系长沙年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来源:Y58S×F302特征特性: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6.5d,比对照Ⅱ优838长2.3d。株型紧凑,叶姿挺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人工合成圆锥小麦365与粗山羊草杂交后代双二倍体,观察其白粉病抗性和农艺性状,为筛选抗病育种种质材料提供参考。【方法】以感病圆锥小麦365为母本,与抗性优异的粗山羊草父本杂交,经单倍体加倍获得双二倍体人工合成小麦,再与普通小麦杂交,观察其抗病性。【结果】亲本间杂交组合均有成胚,平均成胚率17.6%~37.0%。父本Y201、Y215和Y219对12个白粉病菌株表现全抗,Y170仅对菌株E09感病,Y221仅对4个菌株感病,而5个人工合成小麦双二倍体对E09均感病。杂交组合365(♀)×Y221的人工合成二倍体株高、杂交组合365(♀)×Y170的人工合成二倍体穗数、自交结实穗率和结实率以及365(♀)×Y221人工合成二倍体的小穗数表现较好。人工合成双二倍体与偃展1号、豫麦18的杂交结实率明显高于自交结实率(4.6~80.8倍)。【结论】圆锥小麦365可能存在抗白粉病抑制基因,可抑制粗山羊草中抗白粉病基因在杂交后代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黄连超 《今日农村》2005,(11):28-28
“红粉金刚”是以色列西伯来大学农学院最新选育的番茄新品种,由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植株生长势强,早中熟,无限生长型.在低温弱光下坐果力强,品比试验比上海908增产31.47%.单果重250~400克,果形高圆,粉红色,色泽光艳,大小均匀,无绿肩,商品性极高.果实坚硬,极耐贮运.耐热性好,高抗病毒病、叶霉病、枯萎病、脐腐病,中抗疫病,适宜保护地、春露地、越夏、秋延后栽培.现将其栽培技术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花优63”是福建农林大学选育的三系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我县2002年引进试种,经3年不同类型生态试种,表现为米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好。适宜我县作单季稻栽培。笔者特组织进行不同施肥量、不同施肥方法、不同播种期和不同密植试验,为我县推广应用该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优质节水抗旱雄性不育系"沪旱1A"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广泛引进和测配筛选旱稻资源,获得对野败不育系具有保持能力的外引旱稻品种“EAIC139-55-1-23”,该品种抗旱性强,品质好,系统选育获得一个稳定的选系,与野败型不育系杂交并进行多代回交,于2003年选育出性状优良,抗旱性强的优质节水抗旱稻雄性不育系“沪旱1A”。以“沪旱1A”为母本选配的“旱优2号”、“旱优3号”等杂交旱稻组合在节约水资源50%的栽培条件下仍表现出较强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金星无核葡萄是美国用A1 den×N.Y46000杂交育成欧美杂交种,1977年发表,我国1988年引入.在桂南地区栽培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8.
预防大棚辣椒“三病” 大棚辣椒“三病”(疫病、根腐病、枯萎病)已成为辣椒栽培的重要病虫害,对辣椒生产威胁极大。因此,预防以上三种病害的发生,是实现辣椒生产“5个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际国内种子市场竞争激烈,给制种单位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为了探讨如何能够增收节支,提高辣椒杂交制种生产效益,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总结,对辣椒杂交制种技术改造和创新,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规程,现将辣椒杂交制种新技术研究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20.
紫薇异倍体的杂交亲和性分析及子代倍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倍体红薇(H,2n)、三倍体紫薇(Z,3n)、四倍体紫薇(Z,4n)及四倍体银薇(Y,4n)为试材,进行杂交试验,检测紫薇异倍体杂交的亲和性,并采用细胞学倍性鉴定法对杂交子代的倍性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杂交组合子代的结实特性以及种子的出苗率均存在差异,其中Z(4n)×H(2n)的单果重(0.22 g)、单果种子数(40.1)、千粒重(1.79 g)及出苗率(36.4%)均高于H(2n)×Y(4n),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在二倍体与四倍体的杂交中,四倍体作为母本的亲和性更高;H(2n)×Z(3n)后代倍性主要为非整倍体,占80%以上,其次是2n,占11.8%;Y(4n)×H(2n)后代倍性主要为3n,占50%,其次是非整倍体,占40%;H(2n)×Z(3n)后代中,1株为3n,2株为非整倍体;Y(4n)×H(2n)后代中,6株为3n,3株为非整倍体;H(2n)×Y(4n)后代幼苗中,1株为2n,1株为3n;Z(4n)×Z(4n)后代中,1株为4n;在杂交组合H(2n)×Z(3n)、Y(4n)×H(2n)及H(2n)×Y(4n)后代中还出现三子叶变异的幼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