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银杏雄株为材料,研究其光合与蒸腾特性。结果表明:银杏雄株的光补偿点为34.3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112.6μmol·(m~2·s)~(-1),银杏雄株的净光合速率与大气相对湿度和光量子通量密度(PFD)紧密相关,而蒸腾速率主要受PFD影响,银杏雄株的气孔阻力明显低于雌株,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一直高于雌株。  相似文献   

2.
银杏雌雄株间多种同工酶和磷酸腺苷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杏优良品种"佛手"为材料,研究了银杏雌雄株间同工酶和腺苷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银杏雄株中ATP、ADP含量高于雌株,AMP含量则低于雌株;SOD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在雌雄株间不存在差异,POD同工酶谱带有明显而稳定的差异,雌株有5条谱带,雄株有3条谱带,可作为银杏性别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广东银杏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广东省各地银杏资源进行调查发现,广东100年以上的老银杏树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上的北部山区。根据种子和种核的形态特征,它们分别属于“圆子”、“佛手”和“梅核”类品种,主导品种是圆子类品种,尚未发现“马铃”类品种。在广东顺德市清晖园内发现1株类似于佛手银杏的150年以上雌树,是广东境内仅有的一株在北纬23°以南,年平均温度22℃以上仍能开花结实的银杏树。对广东银杏品种特性的形成条件,顺德银杏的资源开发以及广东银杏产业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丹东银杏人工授粉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银杏多为雌、雄异株,少为雌、雄同株。银杏自然受粉主要依靠风力传粉完成,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受粉不良现象,直接影响种子的质量和产量。我们从2002年开始探索银杏人工授粉技术,现将丹东地区银杏人工授粉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影响银杏自然受粉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曹全  江洪  曾波  余树全  王彬  蒋馥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732-8735
[目的]研究银杏雌雄株在水分生理上的差异,探讨其水分利用策略,以及在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银杏雌雄株的树干液流(sap flow)、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雌雄银杏的液流昼夜进程具有相似的规律,且白天雌雄株液流基本相同,夜间雄株液流大于雌株;不同性别银杏的丹和岱同样呈现为早晚高、午间低的曲线趋势,早晚雌株有比雄株更高的Tr和Gs,但中午11:00-14:00之间雌株的值低于雄株;雌雄银杏的WUE曲线变化趋势相似,但雌株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略小于雄株。[结论]与其他伴性植物比较分析得知,不同性别银杏的水分生理有较强的趋同特征。这可能是在长期进化的压力下,雌雄异株植物的一种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6.
银杏的药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GinkgobilobaL .)又名公孙树、白果树、鸭脚子树、灵眼等,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高大乔木,树干通直,株高30~4 0m。雌、雄异株,雌株大枝开展,雄株大枝向上伸展,有长、短枝之分。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片扇形,顶端常2浅裂。花单性,异株,罕见同株,花球状,生于短枝叶腋  相似文献   

7.
罗勇 《农家科技》1997,(3):22-23
<正> 银杏别名白果,系雌雄异株、风媒花植物。许多成龄银杏雌树结果很少甚至不结果,其原因有:雌树周围雄树少、没有雄树或雄株相距甚远(有效授粉距离在2公里内);授粉期遇雨或遇浓雾,时间较长,不能授粉;雌雄树花期不同步;气候反常,如花期遇高温、低温、干早或风向与雄株位置不对路等。通过人工授粉,可提高授粉质量,确保挂果,获得高产、稳  相似文献   

8.
<正> 银杏又名白果、公孙树,雌雄异体。雄树直立生长,开雄花不结果;雌树现多用嫁接繁殖,呈自然开心生长,雌花一般生于短枝,俗称奶枝上,奶枝通常有4~14片叶,有6片以上大叶的奶枝,即可开雌花,雌花经雄花授粉受精后方能结果。过去,银杏仅靠自然授粉,产量低而不稳,有时出现雌树面向雄树的一侧结果较多,而另一侧结果甚少的现象。因此,对银杏正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内酯和银杏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研究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雌树不同部位中,叶的黄酮和内酯含量高于其他部位,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高于其他部位;雄树不同部位中,叶的黄酮和内酯含量高于树枝,树枝的银杏酸含量高于叶。综上所述,雌雄银杏的不同部位黄酮、内酯和银杏酸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应对其不同部位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加快银杏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浅谈银杏的人工授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是雌雄不同花,雌雄不同株的果树,当雌雄株的比例失调则会形成不结果或少结果的现象。为达到优质、稳产的目的可采用人工授粉技术。初花期采集花粉,盛花期在雌株上悬挂雄花枝,喷雾、喷粉等人工授粉措施是银杏丰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雌雄银杏植株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对两种不同树龄的雌雄银杏植株叶片进行了多项生理生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雄株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及CAT、POD活性均大于雌株叶片,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则是雌株大于雄株。这表明不同性别的银杏叶片在一系列生理生化特性上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研究结果可为叶用银杏资源的优选及银杏的合理栽培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叶用银杏品种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银杏31个雌株品种和4个雄株类型叶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雌株品种和雄株类型之间叶黄酮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叶黄酮含量最优品种马铃2号是最弱品种的2.07倍;雌雄株间叶黄酮含量无差异,证明银杏品种或类型间叶黄酮含量存在的遗传变异与雌雄株无关,在银杏雌雄群体内选择是有效的。将选择的优良品种或变异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银杏观赏品种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以银杏(GinkgobilobaL.)幼叶为材料,采用压片法首次对来自4个国家的‘塔形银杏’(Fistigiata)等21个银杏观赏品种进行系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银杏观赏品种染色体核型一致,均为2n=2x=24=4m 8sin 12st。②对其中已知性别的15个观赏品种和未知性别的6个观赏品种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6个未知性别的观赏品种进行了性别鉴定。③雄株染色体相对长度在4.37%~17.12%之间,而雌株染色体相对长度4.31%~15.34%之间。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占83.33%,观赏品种的核型属于较不对称的3B型。④核型进化分析表明,观赏品种染色体平均臂比或长度比较银杏原种有较大变化。‘垂乳银杏’(Tit)、‘金兵普林斯顿’(Prhacetonsentry)和‘叶籽银杏’(Yeziyinxing)的染色体长度比大于3.2,而‘圣克鲁斯’(SantaCruz)平均臂比最大为3.2。本文对银杏的起源、演化及观赏品种分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银杏的经济栽培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银杏的经济栽培模式探讨丁增成孙其宝储昭伟(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合肥230031)(六安市农技推广中心,六安237000)银杏(GinkgobilobaLinn)又名白果、“公孙树”、“金色化石树”,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现代银杏的栽培...  相似文献   

15.
成年银杏雌雄株非花果期形态学差异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寻成年雌雄银杏形态学差异,调查了成年银杏雌雄株花芽发育形态,短、长枝叶片形态指标,春、秋季叶片叶绿素质量比的变化以及气孔密度的表观特征.结果表明:银杏雌花芽呈尖锐圆锥形,雄花芽呈饱满半球形;同性别银杏单株间形态特征差异不显著,具有相对稳定性;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长、叶宽、叶基夹角、叶面积和叶形指数都分别显著小于雄株对应枝条上相应叶片形态特征,而叶柄显著大于雄株叶柄;春季,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绿素质量比分别高于雄株17.48%,31.03%;秋季,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绿素质量比分别低于雄株6.25%,21.82%;春季雌株较雄株浓绿,秋季雄株较雌株晚黄;雌株短枝、长枝叶片的气孔密度都分别显著高于雄株相应的短枝、长枝上的叶片气孔密度.研究结果证明:银杏叶片表观特征与性别分化关联密切;非花果期鉴定成年银杏性别,可依据花芽形态特征、银杏叶片叶色、叶绿素质量比、气孔密度的差异来初步鉴别.  相似文献   

16.
广西不同种源银杏种子的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银杏雌株的分类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9个银杏品种为材料,每品种随机选100粒种子,测定种子的外形指标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9个品种种子性状的变异规律。[结果]各品种银杏种子指标由大到小依次为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单核重〉核型系数〉核长〉核宽〉核厚;银杏的生理性状变异较大,形状变异较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测性状在9个品种间都存在显著差异;旋转分析结果表明,3个公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93.253%,第1公因子反映了银杏种子的核宽、核厚、单核重,第2公因子反映了银杏种子的核长、核型系数;第3个公因子反映了银杏种子的生理指标。[结论]将银杏种子性状转化为独立指标可简化分析难度,增加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银杏雌雄株N与P含量都在盛花期达到最高.银杏内源激素ABA大多在花后较高,雌雄银杏开花后芽的GA含量明显高于枝条,且多年生银杏器官分泌GA多于一年生枝条.而在开花前和盛花期,GA含量以雄株为最高.开花前IAA含量雌株枝条低于雄株枝条,盛花期一年生枝芽里的含量均高于多年生枝芽.ZR整体表现是花前高,盛花期低,花后又逐渐升...  相似文献   

18.
银杏人工授粉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银杏为雌雄异株,异花授粉树种,自然界靠风力传播授粉。银杏雄花粉虽能传播20km之远,但最有效传播距离只能在3km以内。同时,雌雄花期仅有7天,又会受到风力、风向、雨雾、低温等因素影响,理想的授粉天气十分难得。因此,在雄树少、距离太远、分布不均匀、花期不遇的情况下,成年雌树很少结果,甚至不结果。采取人工授粉技术对提高银杏产量,效果十分明显。现简介如下,供参  相似文献   

19.
银杏雄株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29个中国银杏雄株材料的亲缘关系,以期为该树种雄株的分类、保存、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64对EcaR Ⅰ/Mse Ⅰ引物(其中MseⅠ引物为荧光标记物)中筛选出7对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对来自中国的29个银杏雄株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7对引物共产生1173条谱带,187个特异位点和1145条多态带,多态带的比例平均为97.6%。每对引物鉴别效率达到100%。所有材料之间相似系数在0.38~0.82之间,供试材料遗传变异大。当相似系数为0.51,将全部试材可以分为2大类,山东的大部分材料聚为一类。[结论]同一产地内不同试材和不同产地的试材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差异。供试材料的聚类与其地理位置的远近不完全相关,山东大部分银杏雄株试材亲缘关系较近,‘天目山4’、‘宁国’、‘郯城6’可能是比较原始的雄株。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随着银杏利用价值的不断提高,全国不少地区都在加快发展银杏产业,营造大面积的银杏园,但他们忽略了雌雄株同步发展比例。近年来已经出现了雄花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到银杏的产量。经过多年对银杏雄树的快速栽培技术的探索,现可归纳为如下方法。1、对实生银杏树苗进行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