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几种不同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高效防治稻曲病的药剂,2006~2007年进行了防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爱苗乳油、43%好力克悬浮剂、25%富力库微乳剂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它药剂,20.67%万兴乳油、2.5%纹曲宁乳油防治效果次之.10%井冈霉素粉剂对稻曲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对稻曲病防治效果最差.产量分析表明:施用30%爱苗乳油、43%好力克悬浮剂、25%富力库微乳剂防治稻曲病均能明显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2.
应用不同农药防治水稻稻曲病,试验结果表明:每亩用30%爱苗乳油15ml或43%好力克悬浮剂18ml,于水稻抽穗前10天和齐穗期各施药一次,防治效果均能达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3.
几种药剂对稻曲病的药效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0%爱苗乳油等4种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30%爱苗乳油15 mL或43%好力克悬浮剂18 mL,在水稻抽穗前7天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防治效果均能达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4.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高效防治稻曲病的药剂,2009年进行了7种药剂防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爱苗乳油、43%好力克悬浮剂、复配剂MJ2006防治效果显著高于除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外的其它3种药剂,均在84%以上;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50%翠贝悬浮剂防治效果次之;5%井冈霉素水剂对稻曲病防治效果最差,仅有16.06%。  相似文献   

5.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防治水稻稻曲病的高效农药,提高防治效果,于2013年晚季在福建省武平县开展了稻曲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7d、齐穗期各施用30%爱苗乳油225m L/hm2、43%好力克悬浮剂270m L/hm2对水稻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效,病穗防效分别为76.94%、75.74%,病指防效分别为81.98%、79.95%,与常用药剂5%井冈霉素3 750m L/hm2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对水稻生长安全。以上2种药剂可以作为防治水稻稻曲病替代农药在农业生产上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7d和齐穗期各施用30%爱苗乳油15m L/667m~2、43%好力克悬浮剂18m L/667m~2对水稻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病穗防效分别为74.85%、73.93%,病指防效分别为80.08%、79.30%,极显著优于常用药剂5%井冈霉素250g/667m~2,且对水稻安全性较好,可以作为今后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与其它药剂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应用75%肟菌酯·戊唑醇(NATIVO)防治稻曲病,在水稻孕穗末期(破口前7d)和之后10d各施药1次(使用剂量为150-225g/hm^2)对稻曲病的防效达89.03%~90.24%,但当剂量为75g/hm^2时,防治效果显著降低。1次防治时,以破口前7d用药防效较好。30%爱苗乳油和“FLINT”可湿性粉剂对稻曲病也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5天、齐穗期各施用30%爱苗乳油225毫升/公顷、43%好力克悬浮剂225毫升/公顷对水稻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效,病穗防效分别为87.16%、84.17%,病指防效分别为90.12%、85.47%,与常用药剂5%井冈霉素3750毫升/公顷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水稻生长安全,可以作为防治水稻稻曲病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30%烯唑·咪鲜胺悬浮剂防治稻曲病的最佳适期。[方法]分别于水稻剑叶露尖期、剑叶耳始见时、上两叶耳距2~3cm时、孕穗期、破口期、抽穗期、齐穗-扬花期按750g/hm^2喷施30%烯唑·咪鲜胺悬浮剂,统计防治效果,筛选稻曲病的防治适期。[结果]30%烯唑·咪鲜胺悬浮剂在水稻不同生长期喷施,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有明显差异。以剑叶露尖期施药防治效果最低,不到20.00%;以剑叶耳始见时施药防治效果最高,达77.06%;上两叶耳距2~3cm时、孕穗期、破口期、抽穗期、齐穗-扬花期的防治效果依次降低。[结论]剑叶耳始见时施药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30%苯甲·丙环唑乳油和50%氟环唑悬浮剂2种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田间药效研究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乳油用量300 m L/hm2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较佳,50%氟环唑悬浮剂用量150 g/hm2的防治效果与前者相当。2种药剂都是防治水稻稻曲病较理想的农药,在水稻破口前7 d和齐穗期各用药1次可有效防治稻曲病,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扩大灭黑一号在水稻上的杀菌谱和应用效应。[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和井冈霉素为对照药剂,在水稻孕穗期和破口期前5 d各施药一次,研究不同用量的灭黑一号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一次用药后,灭黑一号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低于对照药剂,且与用量呈反向效应;二次用药后,各处理的防效明显提高,灭黑一号600 g/hm2的防效最高,病株率、病指的防效分别为96.14%、97.50%。灭黑一号防治稻曲病的效果与用量呈正向效应,450 g/hm2以上用量处理的防效在60%以上,大于对照药剂。[结论]灭黑一号在水稻孕穗期和破口期前连续用药两次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求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最佳方案。[方法]测定8组不同处理,即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 ml/hm2(对照)、30%爱苗乳油15 ml/hm2、2.5%纹曲宁水剂200 ml/hm2、满穗0.24 g/ml悬浮剂15 ml/hm2、18%稻曲净可湿性粉剂35 g/hm2、25%使百克乳油50 ml/hm2、15%秀谷可湿性粉剂40 g/hm2、嘉润0.3 g/ml乳油15 ml/hm2、空白对照,对水稻纹枯病与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结果]30%爱苗乳油15 ml/hm2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最优,其次为嘉润0.3 g/ml乳油15 ml/hm2、15%秀谷可湿性粉剂40 g/hm2,增产效果也较明显。[结论]经综合考虑,嘉润0.3 g/ml乳油15 ml/hm2、15%秀谷可湿性粉剂40 g/hm2可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有利于提高稻谷的商品性能,可替代30%爱苗乳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合皖南烟区稻曲病防治的杀菌剂,为皖南烟区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南粳9108水稻稻曲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及病原菌鉴定,同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稻曲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南粳9108水稻稻曲病的发生较严重,发病率达62%;稻曲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稻绿核菌属绿核菌;6种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30%苯甲·丙环唑EC和6%井冈·枯芽菌WP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分别为0.245 7和3.150 1μg/m L。[结论]30%苯甲·丙环唑EC和6%井冈·枯芽菌WP的防治效果较好,可进一步用于大田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4.
陈明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62-13163
[目的]推广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方法]2008年在江苏省高淳县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调查其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效。[结果]施药后各药剂均未对水稻产生药害。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225、300ml/h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93,36%、92.03%,差异不显著;对稻曲病防效分别为67,60%、81.71%,差异显著。其中,300ml/hm2处理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5%井冈霉素水剂4500ml/hm2。[结论]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安全性好、防效高。可推广示范,建议使用剂量300ml/hm2。  相似文献   

15.
6%井冈霉素·240亿枯草芽孢杆菌WP对稻曲病的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6%井冈霉素.240亿枯草芽孢杆菌WP对稻曲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07年在安徽省凤台县对稻曲病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用量为1 500、1 800 g/hm2时,6%井冈霉素.240亿枯草芽孢杆菌WP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均达70%以上,与12.5%纹霉清水剂的防效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低用量(1 200 g/hm2)条件下,其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有所降低,防效为66.8%,与12.5%纹霉清水剂(3 000 g/hm2)防效间差异性极显著,但与20%井冈霉素水溶粉剂(6 000 g/hm2)处理间差异性不显著。[结论]6%井冈霉素.240亿枯草芽孢杆菌可用于稻曲病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16.
稻曲病化学防控药剂精准使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43%好力克SC与30%爱苗EC在防治稻曲病中的精准使用技术。结果表明:对于43%好力克SC而言,在移栽前施用无效,在破口期至齐穗期施用均能取得较好的防效;对于30%爱苗EC来说,在移栽前施用有预防效果,在破口前期施用的防效优于在破口期和齐穗期施用的。综合考虑防治效果和用药成本等因素,推荐在破口前7 d和破口期各施用43%好力克SC 129.00 g/hm2一次或只在破口期施用43%好力克SC 193.50 g/hm2一次;在破口前7 d和破口期各施用30%爱苗EC 90.00 g/hm2一次或只在破口前7 d施用30%爱苗EC 135.00 g/hm2一次。  相似文献   

17.
30%烯唑·咪鲜胺悬浮剂防治稻曲病最佳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筛选30%烯唑.咪鲜胺悬浮剂防治稻曲病的最佳适期。[方法]分别于水稻剑叶露尖期、剑叶耳始见时、上两叶耳距2~3cm时、孕穗期、破口期、抽穗期、齐穗-扬花期按750 g/hm2喷施30%烯唑.咪鲜胺悬浮剂,统计防治效果,筛选稻曲病的防治适期。[结果]30%烯唑.咪鲜胺悬浮剂在水稻不同生长期喷施,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有明显差异。以剑叶露尖期施药防治效果最低,不到20.00%;以剑叶耳始见时施药防治效果最高,达77.06%;上两叶耳距2~3 cm时、孕穗期、破口期、抽穗期、齐穗-扬花期的防治效果依次降低。[结论]剑叶耳始见时施药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立安庆市单季中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模式,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方法]通过不同防治模式的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单剂和混剂对单季中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按节约成本、增加收入的原则,评价最佳防治模式。[结果]2种防治模式的对比试验表明,在水稻生长分蘖期施用5%锐劲特750 ml/hm2,穗期施用40%毒死蜱1200 ml/hm2+25%扑虱灵1200 g/hm2的防治模式可全程控制单季中稻田主要害虫的为害,较常规防治方法每公顷可提高经济效益千元以上,减少成本176元,同时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稻田的生态平衡。[结论]该防治模式防治效果显著,并达到最佳经济效益,是安庆市单季中稻主要害虫的最佳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19.
用三唑酮防治稻粒黑粉病,通过不同的防治适期、不同的浓度及打药次数的防效比较,确定了最佳的防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制种田母本始穗期和抽穗期,用20%三唑酮EC1200ml/hm2或15%三唑酮WPl200 g/hm2防治稻粒黑粉病的效果在90%以上,重发年份,齐穗期扬花期还需再防治一次.  相似文献   

20.
稻曲病发生与氮肥施用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合理利用施肥等栽培措施控制稻曲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氮肥不同施用量及不同施用时期对稻曲病发生的小区评价试验研究稻曲病发生与氮肥施用的关系。[结果]稻曲病的发生与稻田施肥的时期和用量密切相关。分蘖期和孕穗期追施氮肥的稻曲病发病相对较重,发病率和病指分别达到9.38%、5.06和12.17%、6.33,明显高于稻田中后期不追施氮肥和早期仅施农家肥的处理,后者的发病率和病指仅为3.92%、1.38和0.93%、0.25,同时,相同施肥水平下,孕穗期偏施氮肥易于稻曲病的发生。[结论]以农家肥为底肥,适时适量追施的氮肥能降低稻曲病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