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为探明长枝木霉T6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的作用机理,采用对峙培养、显微观察、孢子萌发、室内防效测定等方法研究其抑制能力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长枝木霉T6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7 d时,长枝木霉T6菌株对该病菌的抑制率为60.09%;显微形态观察表明:长枝木霉T6菌株菌丝与美洲南瓜枯萎病菌菌丝发生缠绕;长枝木霉T6菌株发酵液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1.00%;长枝木霉T6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室内盆栽防效为69.06%。  相似文献   

2.
美洲南瓜枯萎病生防药剂和生防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对美洲南瓜枯萎病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生防药剂及生防菌株,选择4种植物源生防农药和4种生防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进行药剂筛选和室内防效测定。结果表明:生防木霉T6菌株发酵液以及0.3%丁子香酚对该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稀释5倍的生防木霉T6菌株发酵液制成含药培养基培养7 d时,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85.7%;稀释250倍的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制成含药培养基培养7 d时,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82.6%。长枝木霉T6菌株发酵液室内防效测定结果显示有一定防效。  相似文献   

3.
利用木霉防治丹参根腐病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丹参根腐病是由腐皮镰刀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近年来在四川的田间发病株率平均为10%~30%,严重影响到丹参的产量和品质。采集不同生态环境的丹参根际土样进行分离,获得对腐皮镰刀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哈茨木霉T23、桔绿木霉T56等一批菌株。田间试验表明,T23、T56对丹参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52 3%和55 7%,与多菌灵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4.
烟田瓜果腐霉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木霉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诱捕法从烟田土壤中分离到1株腐霉(Pythium spp.),鉴定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烟草、黄瓜、辣椒具有致病性.采用对峙培养试验测定木霉菌(Trichodermaspp.)对瓜果腐霉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拮抗瓜果腐霉哈茨木霉(T.harzianum)菌株TGY040604,该菌株对瓜果腐霉的生长抑制率达到80%以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病原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木霉菌菌株对烟草猝倒病的防效达65%,优于甲霜灵锰锌.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土传病害拮抗木霉的筛选与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稀释平板法对51份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的丹参、川红花等10种主要川产道地中药材根际土样分离到62个木霉菌株;木霉种群以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为主,其次是桔绿木霉(T. citrinoriride)和拟康氏木霉(T. pseudokoningii)等。对峙法培养结果表明,木霉菌株T23,T56,T45对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均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初步研究了T23 ,T56在田间对中药材的防病作用,木霉处理不仅能显著提高川红花、丹参的出苗率,且对其幼苗具有促生作用,对川红花枯萎病和丹参根腐病的相对防效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生防菌棘孢木霉F_2菌株对三七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棘孢木霉F_2菌株对三七灰霉病病菌等6种药用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棘孢木霉F_2菌株无菌发酵液对三七灰霉病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棘孢木霉F_2菌株发酵液对三七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棘孢木霉F_2菌株菌丝体可以通过空间竞争对病原菌进行抑制,对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均 90%,对三七灰霉病病菌的抑制率达100%;棘孢木霉F_2菌株发酵液稀释5倍对菌丝的生长抑制率为92. 6%、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82. 6%、对离体感病叶片的防治效果为74. 0%;病害发生前使用棘孢木霉F_2菌株发酵液进行预防,接种病原菌7、15 d后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3. 4%、81. 7%;病害发生后使用F_2菌株发酵液进行防治,相对防效为52. 6%。试验结果表明,棘孢木霉F_2菌株及其发酵液对三七灰霉病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开发为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用玻璃纸对峙法测定了57株从西南四省区获得的木霉对蕃茄倒病原菌(Pythium sp.)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有37株对 Pythium sp 有明显拮抗作用,占测定菌株的64.9%,其中又以 Trichoderma aureoviride、T.citrinoviride 和哈茨小霉(T.harzianum)居多。木霉对 Pythium sp 的拮抗作用主要表现为菌丝消解和断裂,与木霉对 Rhizoctonia solani 的拮抗现象明显不同。用一株对Pythium sp 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哈茨木霉制成麦麸砂子培养物,防治温床育苗的蕃茄苗猝倒病获得满意的防效,与化学农药敌克松和五氯硝基苯的防效相当,甚至略优。酿热物温床有利于木霉的生长和营养物竞争作用,因此用木霉防治早春蔬菜温床育苗中猝倒病是很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科学》2016,(3):41-45
为降低番茄灰霉病病原菌的抗药性,提高防控效果,用菌丝生长速度法确定了番茄灰霉病病原菌适宜生长的温光条件,并对常用的化学药剂和6种生防菌株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番茄灰霉病病原菌在5~30℃均可生长,最适温度25~30℃,超过33℃病原菌不萌发,病原菌生长速度在光照条件下总体上略快于黑暗条件。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药剂C效果最好,在前8天抑菌率达100%;其次是药剂A,药剂B、药剂D效果较差;有光条件下病原菌在含药剂A平板上比黑暗条件下生长速度略快,在含药剂B、D平板上则慢得多。生防菌株以木霉、拟康氏木霉、黑根霉、匍枝根霉对番茄灰霉病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均在65%以上,拮抗级数均达到Ⅱ级,其中木霉、拟康氏木霉、黑根霉对峙的病原菌菌落呈现萎缩现象,抑菌效果较好。在田间试验中,化学药剂C、A对番茄灰霉病防效最高,分别为69.14%、66.01%;生防菌株中木霉发酵液防效最高,为61.09%,其防效处于4种化学药剂的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连作草莓根际土壤中生防木霉菌的分离、筛选,明确生防木霉菌的防病效果,为草莓连作障碍中根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从不同连作地块的健康草莓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木霉菌株75株,采用传统平板对峙法对木霉菌进行初步筛选,根据几丁质酶产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产酶活性和重寄生能力,对木霉菌的抑菌能力进一步复筛,并将筛选出的优势木霉菌菌株组合,研究混合菌剂对草莓根腐病标靶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经初筛有19株木霉菌株对标靶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40%,并通过复筛选出3株具有不同生防优势的菌株,"经鉴定3株菌株分别为拟康宁木霉、哈茨木霉和刺孢木霉,"菌株组合后,复合菌发酵液对标靶病原菌抑制率高达57.9%,显著高于任意单株木霉菌处理;对3株生防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鉴定,分别属于拟康宁木霉属、哈茨木霉属和棘孢木霉属;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加复合菌的植株发病率为10.2%,防效达66.8%,且对草莓植株具有一定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木霉生防效果的高低与木霉菌的产孢能力和在土壤中定殖力的高低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397株木霉生防效果与菌丝生长速度、产孢量、耐低温性等抗逆性状的相关性,对优势菌株的发酵条件及生防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TRS060186和TRW079634两个菌株与抗逆性状的相关性最高,关联度系数分别为0.874和0.757;TRW079634和TRS060186对黄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8.7%和70.1%;温度是影响2个菌株产生不同类型孢子的关键条件,TRS060186在20℃产生分生孢子,28℃产生厚垣孢子。TRW079634则于28℃产生分生孢子,25℃有利于产生厚垣孢子。因此,木霉的适应性强弱是影响木霉菌生防效果的最主要的因子。  相似文献   

11.
烟草青枯病生防真菌的分离鉴定与拮抗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获得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cearum)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生防菌株,对其拮抗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活性筛选.采用系列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从黔江烟区土壤中分离到真菌116株.经滤纸片法测定,筛选出6株(约5.2%)对烟草青枯病菌有一定拮抗作用的菌株,并用最小抑制浓度(MIC)法测定了其中2株活性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广西境内常见多发的12种植物真菌病害,对柑橘、香蕉、甘蔗、辣椒、药用植物等作物根际土壤进行拮抗菌筛选试验。结果从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得到386株菌株,其中有拮抗作用的34株,平皿拮抗效果较好的16株;再经复筛,得到一株对柑橘炭疽菌有较好抑制效果的拮抗菌Bs55;对峙培养试验表明,Bs55菌株对12种常见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抑菌率最高达87.7%。拮抗菌Bs55具有拮抗作用强、能大量繁殖、抑菌谱广等特点,是具有较好利用前景的生物防治材料。  相似文献   

13.
梨采后病害拮抗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梨采后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镰刀菌(Fusarlum poae)、毛霉菌(Mucoraceae racemosus)为靶标菌,从各种水果和叶片表面分离到89株细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梨链格孢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10株,占菌株总数的11.2%;对梨镰刀菌有抑制作用的细菌15株,占菌株总数的16.9%;对梨毛霉菌有抑制作用的细菌11株,占菌株总数的12.4%。按抑菌率的大小,将拮抗菌分为强、中、弱3类;对3种病原菌均有很好抑制作用的是HM3和XY1。  相似文献   

14.
94株土壤放线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叶霉病菌为指示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94株土壤放线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发现AXW4-1菌株等10株放线菌发酵液至少对3种病原真菌中的1种有60%以上的抑制率,占总测试菌株的10.64%。对这10株放线菌进行抑制孢子及菌核萌发试验,结果获得4株活性较高的菌株,其中AXW4-1和HVA29-2菌株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6.9%和78.8%,X-1-8和GSA26-2菌株发酵液10倍稀释液对油菜菌核病菌的菌核萌发抑制率均为86.1%;油菜叶片组织法试验表明,X-1-8和GSA26-2菌株发酵液对油菜菌核病的药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集板栗园中板栗外生菌根,对其进行真菌的分离、鉴定,并与植物病原菌进行拮抗试验,筛选出具有生防作用的真菌。【方法】以板栗外生菌根为材料筛选单菌落真菌,并利用真菌核糖体R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分子鉴定。筛选长势良好的真菌与15种植物病原菌进行四点对峙试验。【结果】从板栗菌根中分离并鉴定了螺旋木霉、钩状木霉、生赤壳等15个属的20个菌种。通过四点对峙试验发现,螺旋木霉和钩状木霉拮抗病原菌种类在13种以上,具有广谱性。【结论】螺旋木霉和钩状木霉拮抗效果较好,可作为候选菌种进行生防菌剂生产。  相似文献   

16.
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木霉和粘帚霉菌株筛选及生防的初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2年6月至12月中旬,用4批共200颗菌核作诱饵,分离到粘帚霉(Gliocladiumspp.)、木霉(Trichoderma spp.)、镰刀菌(Fusariumspp.)、青霉(Penicilliumspp.)、毛霉(Mucorspp.)、根霉(Rhizopusspp.)、曲霉(Aspergillus spp.)、腐霉(Pythiumspp.)和少量难鉴定菌株,共计171个菌株,其中粘帚霉80株、木霉55株,分别占46.8%和32.2%,在不同采样期内均为优势种群。所诱捕的木霉经鉴定分为7个种,哈茨木霉和康氏木霉出现较早,而黄绿木霉和拟康氏木霉出现较迟。通过测定所获得木霉菌株对核盘菌的拮抗作用,筛选出Tk1、Th2生防潜能较好的菌株。经离体叶片测定,Tk1和Th2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0.6%和89.1%。  相似文献   

17.
大连海区潮间带海藻附生真菌的抗微生物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2002、2003年从大连黑石礁海区潮间带采到的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礁膜Monostroma sp.、石莼Ulua lactuca等10种海藻表面分离得到99株真菌,用7种细菌和3种真菌作指示菌,对分离菌株进行抗菌活性检测,获得拮抗真菌31株,占总测试菌株的31.3%。不同时间、不同海藻拮抗真菌的分离比例差异很大。拮抗真菌的抗细菌比例高于抗真菌比例,且对海洋细菌和陆生细菌均有作用,3株拮抗真菌可抑制对虾黑鳃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22株拮抗真菌属于青霉属。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利用有益微生物降解根系自毒物质、缓解香草兰连作生物障碍,并储备有益菌种资源,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筛选香草兰根际土壤酚酸类自毒物质降解菌株,并测定其在液体培养基和连作土壤中对酚酸类物质的降解效果及其对病原菌的平板抑制能力。结果表明:从香草兰连作种植园根际土壤筛选到6株可降解酚酸类自毒物质的菌株,分别为真菌BM-5、FD-21、BD-8和细菌ZD-4、ZH-19、ZH-20。菌株FD-21在摇瓶培养72 h时对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的降解率分别为78.87%、89.5%和93.62%;但在香草兰连作土壤中接种该菌株恒温培养7 d后降解率分别为43.5%、34.2%和67.28%。平板抑菌效果试验表明,该6株菌对香草兰土传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nillae )具有一定拮抗作用,其中菌株ZH-19、ZH-20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82.87%和82.94%;FD-21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为45.49%。16S rRNA 和ITS序列比对结果表明,ZD-4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H-19为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ZH-20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M-5为黄丝曲霉(Talaromyces sp.)、FD-21为青霉(Penicillium sp.)、BD-8为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说明筛选到的微生物菌株可降解香草兰根系酚酸类自毒物质且对尖孢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辣椒果实胎座中分离出60株内生细菌,平皿对峙培养发现13株细菌对辣椒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有拮抗作用,其中6株对白绢病抑制率较高的生防菌对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和辣椒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apsici)病原菌也有抑菌活性。16Sr RNA鉴定结果表明,菌株G242和T44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YZ12、G241、T151、T442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以单一菌株或菌株复配进行盆栽试验,结果 G241和T443复配后对辣椒白绢病的防效达到88.41%,高于单一菌株G241(29.14%)和T443(38.16%)的防效。  相似文献   

20.
桃褐腐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及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桃园土样中分离获得88个细菌菌株,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出8个对桃褐腐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菌株CE对桃褐腐病菌的营养生长明显抑制,抑菌带宽度为9 mm,并致使菌丝细胞畸形,膨大呈泡囊状,后期细胞破裂,细胞质外渗。桃离体接种试验表明,直接接种病原菌的桃第2天的发病率就达到100%,而接种拮抗菌CE 12 h后再接种病原菌的桃第3天才发病,第4天的发病率仅为56.5%。表明拮抗细菌CE不仅对桃褐腐病菌的营养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且能抑制病原菌的侵染,有延缓发病的作用,将为桃褐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很好的生防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