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的动态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的动态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Leica 显微图像处理系统,对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动态表达进行研究。【结果】Fas在不同发育阶段固始鸡免疫器官内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均不相同,呈波浪样动态变化;Fas表达于固始鸡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不表达于细胞核;Fas表达阳性细胞在固始鸡不同免疫器官内分布位置不同,呈散在或簇团状分布:法氏囊内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靠近上皮细胞的固有膜层内、淋巴小结与淋巴小结之间区域、淋巴小结边缘,淋巴小结内少量淋巴细胞也有Fas表达;胸腺内主要分布于胸腺小叶髓质,极少出现在皮质内;脾脏内主要分布于红髓和边缘区、淋巴小结周围和动脉周围淋巴鞘周围的区域,动脉周围淋巴鞘极少有Fas表达,淋巴小结无Fas表达。FasL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表达与Fas相似,但表达量与Fas相比较少。【结论】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参与了固始鸡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的凋亡调控,并对免疫器官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与Fas及Fas蛋白配体(FasLi-gand,FasL)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方法:以穿线结扎或松扎左冠状动脉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32只大鼠随机平均分成假手术组(假手术4.5 h)、缺血再灌注组(缺血30min、再灌注4 h)、低剂量氯胺酮再灌注组(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及高剂量氯胺酮再灌注组(缺血30 min、再灌注4 h)。以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Fas与FasL蛋白水平变化,做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心肌损伤情况。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前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蛋白阳性染色指数与炎性细胞FasL蛋白阳性染色指数分别为4.25±2.04、1.06±0.25和0,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蛋白阳性染色指数和炎性细胞FasL蛋白阳性染色指数分别为12.58±1.35,11.05±3.02和8.12±3.54,低剂量氯氨酮作用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Fas蛋白阳性染色指数与炎性细胞FasL蛋白阳性染色指数分别为7.36±1.30,7.61±3.41和3.69±3.13;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呈大小不一的灶性坏死,坏死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氯胺酮作用后坏死减轻,低剂量氯胺酮作用更明显。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Fas基因的蛋白与炎性细胞的FasL蛋白表达量均增加,氯氨酮可减少心肌凋亡,减少细胞Fas和FasL蛋白阳性表达,从而减轻心肌损伤,且低剂量氯氨酮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猪睾丸内精子发生与精液质量受高温影响,但相关分子机制的报道尚未给出完整定论。利用9头14月龄性成熟长白公猪随机建立3组热应激模型,每组3头,分别为对照组、环境热应激组、局部热应激组,其中,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室温(20~25℃)圈养在猪舍中,每天正常给水、喂食;环境热应激组每日将猪饲养在37~40℃猪舍中3 h,结束后赶回室温猪舍,连续处理7 d;局部热应激组的猪用自制的可控温加热垫覆盖在左侧睾丸阴囊表面(42℃加热1 h)。各组猪睾丸处理结束后,迅速将猪睾丸组织摘取,一部分组织切成1.5 cm3的3小块置于Bouin液固定,用于石蜡组织切片的制作;剩余部分冻存于液氮,用于总RNA、总蛋白的提取。Fas,FasL通过q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m RNA与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生殖细胞的定位。研究旨在探索环境高温和阴囊局部热刺激导致的死亡受体Fas及其配体FasL表达与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qRT-PCR检验结果显示,Fas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环境热应激组升高、局部加热组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环境加热组中FasL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局部加热组显著升高。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as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环境加热组与局部加热组均升高,其中,局部加热组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FasL蛋白在环境加热组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局部加热组显著升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Fas免疫反应阳性物主要定位在各级生精细胞,热应激导致其阳性表达增强,且局部加热组表达量最高;FasL主要定位在支持细胞、精母细胞以及圆形精子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局部加热导致其表达量升高,环境加热导致其表达量降低。结果说明,局部热刺激条件下,支持细胞FasL的表达量升高,以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邻近生精细胞膜上的膜受体Fas,引发细胞凋亡;环境热应激组未见FasL的升高,可能是因为以不依赖于细胞凋亡通路Fas/FasL的方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化应激与Fas/FasL系统的关系。方法采用在体兔单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1h、3h和5h组,每组10只。对比观察各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一氧化氮水平,以及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及Fas/FasL mRNA定位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肺组织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再灌注后Fas、FasL mRNA在肺血管内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支气管上皮细胞等呈阳性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丙二醛含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一氧化氮则随再灌注时间延长有所降低(P<0.01)。结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期间,氧化应激参与Fas/FasL系统的激活。  相似文献   

5.
巨噬细胞介导PCV2诱导体外培养仔猪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5头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及猪呼吸和繁殖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阴性普通断奶仔猪,无菌分离脾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分别以PCV2和PCV2+Mφ与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同时设Mφ和淋巴细胞对照组.培养0、6、12、24 h后分别收取各组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凋亡率进行测定,半定量RT-PCR法测定淋巴细胞Fas和FasL mRNA的转录情况.结果显示:PCV2+Mφ组的淋巴细胞凋亡率在24 h时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PCV2+Mφ组的淋巴细胞6 h时Fas mRNA转录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24 h时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FasL mRNA的转录变化与Fas mRNA基本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淋巴细胞凋亡率和Fas(FasL)mRNA的转录呈极显著相关(Fas:P=0.000,r=0.606;FasL:P=0.000,r=0.579).表明:巨噬细胞能介导PCV2诱导体外培养淋巴细胞的凋亡,这种细胞凋亡的发生与Fas/FasL系统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6.
探讨甘草查尔酮A衍生物4′-甲基-2,4-二羟基查尔酮对结肠癌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并分析相关作用机制。通过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T29、HCT116、COLO205和SW480细胞,取对数生长期各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0、20、40μmol·L-1 4′-甲基-2,4-二羟基查尔酮试验组,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并确定IC50。选取抑制效果最好的结肠癌细胞,利用Hoechst 33258荧光检测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Caspase-8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药物组各浓度均可引起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P0.05),其中对HCT116的抑制效果最好(IC50为14.24μmol·L-1)。Hoechst 33258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随给药浓度增高,HCT116细胞凋亡逐渐增多(P0.05),并可引起Fas、FasL和Caspase-8的蛋白表达增多(P0.05)。说明4′-甲基-2,4-二羟基查尔酮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发生,其作用机制与上调Fas/FasL通路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异硫氰酸丙烯酯对细胞活性的影响,试验以20mg·L-1的内毒素(LPS)和1.25×10-5mol·L-1的异硫氰酸丙稀酯(AITC)分别或共同处理大鼠肝细胞3h后,用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RCR)分析FasL和Caspase-8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ITC能有效抑制LPS(20mg·L-1)诱导的肝细胞凋亡,且在此过程中,FasL、Caspase-8的表达量均有减少。结果提示AITC可以通过Fas途径抑制LPS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其作用有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尖锐湿疣 (CA)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和Fas、Bcl 2及PCNA的表达 ,探讨它们在CA发病中的作用及关系。方法 :对 5 1例CA上皮和 18例正常上皮分别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Fas、Bcl 2及PCNA的表达。结果 :CA上皮凋亡指数与正常上皮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CA上皮Fas、Bcl 2及PCNA指数显著高于正常上皮 (P <0 .0 1) ,Fas表达与Bcl 2表达呈中度正相关 (r=0 .318,P <0 .0 5 )。结论 :CA上皮细胞凋亡与Fas、Bcl 2及PCNA的表达可能与CA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 Fas、Fas L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30例 ITP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及 Fas、Fas L蛋白表达。结果 :治疗前淋巴细胞凋亡率及 Fas、Fas L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治疗后血小板增加时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 ,Fas、Fas L蛋白表达上调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结论 :地塞米松可显著促进 IT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 ,上调淋巴细胞 Fas、Fas L的表达 ,有助于清除激活的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明Fas基因重组蛋白是否保留天然蛋白的抗原性,为下一步大量制备基础诊断、预防、控制、治疗试剂奠定基础.本实验将Fas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成功构建了重组融合表达质粒pET-28a-Fas然后转化至E.coliBL21(DE3)感受态当中,找到最佳表达条件,初步纯化了重组融合蛋白,通过对家兔免疫后的血清进行琼扩实验与蛋白质印迹实验分析其抗原性.结果表明,纯化后的包涵体有明显的条带,经测定融合蛋白分子量为39.7 KDa.结论:说明纯化效果好,优化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5.6%,并且证明Fas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新疆卡拉库尔羊的Fas基因,根据普通绵羊的碱基序列和相关文献设计引物,用RT-PCR扩增并测定了卡拉库尔羊Fas基因的cDNA序列。结果表明,Fas基因cDNA序列包含了一个750 bp的开放阅读框,通过GenBank中的Blastn序列比较分析,卡拉库尔羊的Fas基因与普通绵羊的同源性高达99.69%。这为将来制备卡拉库尔羊Fas基因探针及卡拉库尔羊分子免疫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姜振  张林  刘鹏程  赵秀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20-10521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急性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Fas-mRNA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对骨骼肌损伤的恢复作用。[方法]24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安静对照组(A)、急性力竭运动组(B)、急性运动高压氧恢复组(c);B组分别进行一次急性力竭运动,C组于运动后应用高压氧疗法,应用HE染色与RT—PCR对各组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与Fas—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组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数量增多,Fas—mRNA的表达增多,经高压氧治疗后细胞凋亡数量减少,Fas—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高压氧疗法能抑制Fas.mRNA的表达,减少运动训练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促进运动性疲劳与骨骼肌微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密骨胶囊对TGF-β1及细胞凋亡Fas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析去卵巢大鼠用密骨胶囊治疗前后骨组织内成骨细胞TGF-β1和破骨细胞Fas抗原表达的阳性率及平均光密度变化。结果:模型组骨组织TGF-β1表达下降,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Fas平均光密度及阳性单位都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而密骨胶囊高、低剂量组TGF-β1表达明显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Fas阳性单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as平均光密度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密骨胶囊能够使去卵巢骨质疏松模鼠TGF-β1表达明显增强,表明该药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调控TGF-β1的合成、分泌而起作用的;骨细胞凋亡活性下降,有利于减缓雌激素缺乏导致的骨量丢失,有利于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猪卵巢卵泡选择性闭锁机制,采用Real time PCR和HE染色方法,检测猪各阶段卵泡颗粒细胞中Fas和FasLmRNA表达和形态学变化;分析比较不同发育阶段卵泡中颗粒细胞Fas和FasLmRNA表达差异及细胞凋亡程度。结果表明,健康的大(5 mm)、中(3~5 mm)、小(3 mm)卵泡,早期闭锁的大、中、小卵泡以及晚期闭锁的大、中、小卵泡壁层颗粒细胞都有Fas和FasLmRNA表达。早期闭锁卵泡颗粒细胞Fas和FasL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卵泡与晚期闭锁卵泡。早期闭锁小卵泡FasLmRNA相对表达量与大、中、小健康卵泡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状态相同的大、中、小卵泡间Fas与FasLmRNA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Fas/FasL系统在猪卵巢卵泡选择性闭锁过程中,对颗粒细胞凋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Fas-FasL系统在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8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织中Fas和FasL表达进行检测,并与10例正常肝组织作对照。结论:由CTL-FasL系统介导的肝细胞凋亡在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中可能起了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攻击对H9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选用36只3周龄SPF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攻毒组(Flu)、免疫后攻毒组(Vac+Flu)。以每只0.4 mL剂量免疫接种H9灭活疫苗,3周后以106 EID50的病毒量进行攻毒,采集拭子、血清、气管、肺组织等样品,通过血凝抑制(HI)试验、RT-PCR、荧光定量PCR(qPCR)等方法检测血清中HI抗体滴度、肺脏流感病毒M基因拷贝数以及免疫相关基因CD4、CD8、GATA3、T-bet、IL-4、IL-13、TNF-α、IFN-γ、Perforin、Granzyme、FasL、Fas等的表达量;并利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气管、肺脏的病理变化及病毒特异性抗原NP蛋白的分布特征。[结果]HI试验结果显示,SPF鸡疫苗免疫后可产生较高的H9N2 AIV抗体效价。免疫保护试验和RT-PCR结果显示,SPF鸡疫苗免疫后攻毒仍能检测到机体排毒和流感病毒M基因在肺脏组织中的表达。HE染色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接种H9N2 AIV灭活疫苗后...  相似文献   

17.
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免疫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肿瘤免疫编辑理论对这一作用进行了阐述,而临床上对于靶向肿瘤免疫负调控的单克隆抗体的成功应用更证实了在肿瘤治疗方面免疫系统调控的重要作用。今后对肿瘤的治疗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传统肿瘤治疗方式如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结合免疫治疗。本文对肿瘤的抗体、肿瘤疫苗和细胞过继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是茶叶中主要的活性物质。研究表明,茶多酚可以通过对细胞周期、基因表达、信号转导、转录因子等的调控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诱导其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然而,茶多酚的结构特点使得其在生物体内的利用度较低,造成茶多酚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机制很难在生物体内实现,以至于茶多酚抗肿瘤机制至今尚未明确。肿瘤免疫学认为,肿瘤免疫逃逸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以髓系抑制性细胞为代表的负向调节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则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茶多酚可以通过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细胞来阻滞肿瘤免疫逃逸,这为茶多酚抗肿瘤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茶多酚抗肿瘤研究现状、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茶多酚对免疫逃逸作用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综述,以期为茶多酚抗肿瘤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外源性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对热应澈中国荷斯坦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理,选取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经产泌乳母牛,随机均分为A、B、C、D4组,分别按每头0(对照)、40、8.0和120mg的剂量经颈静脉注射Zn—MT,于试验第1(注射Zn—MT之前)、21、36、51和61天逐头采取血样,测定不同剂量的外源性MT对热应激奶牛血淋巴细胞凋亡基因cvtc和Fas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外源性MT后,各试验组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促凋亡基因cvtc和Fas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B组奶牛cytc基因表达水平的降幅达到显著(P〈0.05)水平,D组奶牛Fas基因表达水平的降幅表达水平的降幅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  相似文献   

20.
第1期不同浓度2,3-丁二酮单肟初始复灌对停搏心脏的保护作用…………………………杨学新,杨沙宁,金立军等(209)氯氨酮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吴婧,吴焱森,赵长瑶(214)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华毅(217)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不同阶段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苏是苍,李承彬,胡勤明(219)内皮抑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高文宏,陈谦学,金保山等(221)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