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内外对以散生为主的竹叶资源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开发,确认了竹叶含有黄酮及其甙类、活性多糖、特种氨基酸及其肽类,必需微量元素和芳香成分等5类有效有用成分。证明了竹叶黄酮甙具有SOD样作用,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和抗衰老作用;竹叶活性多糖有抗癌作用;特种氨基(δ-羟基赖氨酸)也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等药理功能和营养保健作用;并开发出了精华素,竹叶饮料等系列产品。结合云南实际,提出了开发利用云南极为丰富的丛生竹竹叶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竹类植物衍生物的生理活性及其疗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竹类植物不同部位衍生物的生理活性及其疗效 ,重点讨论了竹叶黄酮、竹叶多糖及竹叶叶绿素等竹类植物的衍生物在抗癌、抗衰老、抑菌、抗氧化等方面的功能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3.
竹叶多糖对食用油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chaal烘箱法,以食用棕榈油和米糠油作底物,以过氧化值(POV)作为测定指标,研究了竹叶多糖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竹叶多糖对棕榈油和米糠油均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当竹叶多糖添加量为0.01%时,其对棕榈油的抗氧化作用与VE相当;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Vc、柠檬酸、酒石酸对竹叶多糖的抗氧化作用均有协同增效作用;竹叶多糖添加量达到0.04%时,其抗氧化效果略好于最大限度使用的VE和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但差于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且再加大剂量,抗氧化作用增加不明显,建议竹叶多糖添加量为0.04%.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种竹叶样品分别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福林试剂还原比色法测定了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了总糖及水溶性糖成份的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了含氮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竹叶中总黄酮含量在1.18%~2.02%之间,总酚含量在2.21%~2.86%之间;总糖含量在14.35%~24.61%之间,水溶性糖含量在7.86%~11.45%之间,多糖6.49%~14.55%之间;蛋白质含量在10.24%~16.68%之间,含氮量在2.13%~2.65%之间.采用滤纸片法进行了抗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竹种及不同生长期的竹叶抗菌活性不同,麻竹叶的抗菌活性强于其他竹叶,7月和11月中旬采摘的竹叶乙醇提取液的抗菌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竹叶多糖的化学特征及其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7个品种竹叶多糖酸水解、衍生化和气相色谱分析,研究其单糖的物化特征;以硫酸 - 蒽酮法,研究不同品种竹叶多糖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竹叶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其中木糖占43.9% ~ 65.5%,阿拉伯糖占11.7% ~ 19.6%,葡萄糖占7.2% ~ 20.8%,半乳糖占7.7% ~ 14.1%;不同单糖间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品种竹叶含5.0% ~ 6.9%未知单糖.不同品种竹叶多糖质量分数在1.9% ~ 5.7%之间,其中鹅毛竹含糖量最高(5.7%),长叶苦竹含糖量最低(1.9%).本研究从17个品种竹叶中筛选出多糖含量在4%以上的有鹅毛竹、矮箬竹、巴山木竹下部、铺地竹、毛竹、百夹竹、唐竹和金丝慈竹下部,淡竹来源广泛,可成为提取竹叶多糖的最佳原料.  相似文献   

6.
从竹叶中提取竹叶黄酮类系列产品的生产工艺,能有效地利用废弃的竹叶原料,开发竹叶资源.竹叶提取物具有纯度高,工艺流程简单,能量消耗少,设备投入小,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易于工业化生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苦竹属竹叶多糖、蛋白质及叶绿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苦竹属苦竹、宜兴苦竹、川竹、斑苦竹、杭州苦竹、高舌苦竹、垂枝苦竹、衢县苦竹、丽水苦竹及实心苦竹等10种竹种竹叶多糖、蛋白质及叶绿素等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0种竹叶中多糖、蛋白质及叶绿素含量丰富,竹叶多糖含量均在600 mg/kg以上,竹叶蛋白质含量在127.55~182.24 g/kg之间,竹叶叶绿素总含量均在1 600 mg/kg以上,叶绿素a的含量大于叶绿素b的含量。苦竹竹叶多糖及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843.29 mg/kg及182.24 g/kg;川竹竹叶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最高,分别为3 339.24 mg/kg和2 390.97 mg/kg,实心苦竹竹叶叶绿素b含量最高,为949.54 mg/kg。研究结果为苦竹属竹叶化学成分基础研究和苦竹属竹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金间碧竹、孝顺竹、毛竹和麻竹4种竹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4种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共获得168个色谱峰,鉴定其中132种化学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以TBHQ为对照品,采用DPPH法研究4种竹叶挥发油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黄金间碧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最高(0.827%),而毛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仅为0.391%.4种竹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含量和组成上不同,竹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3-甲基-2-丁醇,麻竹竹叶挥发油含量最高达到46.25%;其他主要化学成分有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己-2-烯醛、橙花叔醇、植物醇、苯乙醛、天竺葵醛、植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和异植物醇.4种竹叶挥发油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竹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与挥发油的浓度呈正相关(r=0.91),其中黄金间碧竹竹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最强(IC50=2.705mg·mL-1),孝顺竹竹叶挥发油抗氧化活性较低(IC50=3.442mg·mL-1).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竹叶挥发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食品和药品的功能性组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对宜宾市当地佯黄竹等10种竹的竹叶进行活性成分提取,分析其60%乙醇提取物中黄酮、多酚、总糖、还原糖、多糖含量,并探究不同竹种竹叶提取物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适宜作为酿酒辅料的竹种。结果表明:除佯黄竹对酵母菌出现明显抑菌圈外,其余竹种均无明显抑菌圈,说明其对酵母菌生长无抑制作用,竹叶作为白酒酿造辅料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竹叶资源的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技的进步,竹子的综合利用进一步得到加强,其竹叶资源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竹叶中含有多种天然产物,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抑菌、杀虫等作用,竹叶也可用来饲养牲畜.就近几年竹叶资源在医学、农业、食品、畜牧等方面上的应用作了详细的综述,对目前竹叶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竹叶螨对毛竹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南京裂爪螨 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 Ma et Yun、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 Rimando和锈螨 Eriophyes sp.的混合危害对毛竹光合作用和竹叶生长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受害 5级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强度和生长量分别下降 51.55%、79.6 %和 72 .6 %。新生竹叶明显变少、变小。受害程度愈重 ,表现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竹提取物抗菌杀虫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子不同部位含有特征性的生物活性成分,将其开发成天然食品防腐剂和杀虫剂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竹叶提取物、竹醋液、竹皮提取物的抑菌、杀虫作用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竹子提取物在食品添加剂和生物农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3.
毛竹天然林表型特征的地理变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研究了我国17个天然毛竹林的胸径、中央直径、杆高、枝下高、全杆节数、枝下节数、叶片长度和宽度、叶片侧脉数、胸高处竹壁厚度、竹腔径、壁腔比等表型特征。研究表明,胸径、杆高、叶片长度和宽度、叶片侧脉数、竹腔径、壁腔比呈现随纬度变化的地理模式,与经度无关;全杆节数受经度和纬度的双重影响;所调查的表型特征均没有表现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的地理变异模式。研究还表明部分表型特性与气候条件下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竹子天然产物种类及其加工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竹叶中醇、醛、酚酸、黄酮类、氨基酸、多糖、矿质元素、天然色素、蛋白质、茶多酚类等多种天然产物种类、含量及其作用的研究,利用竹子及其天然产物加工生产竹炭、竹醋液、竹沥、防腐剂、保鲜剂、抗氧化剂、除臭剂、金钢砂、保健饮料等产品,以及中国对竹子加工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5.
竹类解剖特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竹类资源天然分布及其利用状况,从竹类的秆部,叶片、花、果实、地下茎和根的组织结构入手,综述了竹类解剖特性研究的历史和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和发展趋势,旨在为竹类解剖学和其它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竹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炘  陈其兵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1):214-220,226
综述了竹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特种氨基酸、挥发性成分、叶绿素、矿质元素、茶多酚等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及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防腐抑菌、抗肿瘤、调节血脂、抗衰老、抗疲劳、亚硝酸盐的清除及对N-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等生理功能的研究现状;并对竹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及其应用研究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今后竹叶提取物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The current area of bamboo resource in China is 7.21 million ha, 4.21 million ha of which is the pure bamboo forest The stock value of the bamboo resource is 30.312 billion Renminbi (RMB) yuan, the present value of actual output from bamboo wood and shoot is 149.062 billion RMB yuan. The bamboo forest land is valuated as much as 8.133 billion RMB yuan. It is raised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conditions of the 2nd and 3rd type bamboo forests to rais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wood and shoot and output of processed products from bamboo.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了越南竹类资源概况及竹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越南当前竹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使越南竹产业走向良性循环轨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技术替代资源之路是云南竹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竹产业已成为林业建设中异军突起的新兴产业之一。云南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天然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竹产业开发却落后于内地各产竹省区。本文拟根据云南竹类资源的现状、特点和优劣势,浅议竹产业开发与山区经济发展的关系,从竹产业开发面临的基本问题入手,找出云南竹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并论述通过研究和开展新技术、实施新技术革命来加以解决的途径。本文提出了走技术替代资源之路是云南竹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