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各种转基因动物及转基因植物相继出现并应用于生产实践,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自1985年,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鱼诞生后,鱼类基因转移技术很快应用到鱼类育种中。20年来国内外主要进行了快速生长、抗寒(耐寒)、抗病等方面的转基因鱼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鱼类的基因转移技术和检测方法,转基因鱼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的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鱼类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丽华  金媛  毛勇 《福建水产》2012,34(5):420-427
本文概括了鱼类的选择育种、驯化及杂交育种等传统鱼类育种方法,叙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主要有多倍体育种、雌、雄核发育、核移植、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组育种;并提出了当今鱼类育种出现的问题。同时,做出了鱼类育种必将走向基因组育种之路的展望,为鱼类育种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动物的育种技术也在更新换代,新型的分子育种正在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各种动植物育种中,但在鱼类中起步较晚,然而发展却迅速,如目前已在遗传图谱构建、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分子育种的研究内容并结合当前科研动态介绍了其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东海 《现代渔业信息》2006,21(10):30-31
转基因动物工程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遗传育种新技术。我国在转基因鱼研究领域率先进行鱼类转基因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有关转基因鱼可能有安全性问题,已受到许多育种学家的极大关注。中国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么宗利先生研究认为。转基因鱼安全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技术作为鱼类育种的新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第一个转基因鱼模型建立以来,已经历30多年,获得了30多种转基因鱼。在提高生长速度、抗逆性等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主要对鱼类转基因研究现状及方向作以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王睿琪  陈斌 《畜禽业》2010,(3):12-15
随着多种转基因动物问世,转基因技术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21世纪生物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综述了我国猪的分子育种现状以及转基因研究方法及其在猪的育种上的应用,同时指出了转基因动物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转基因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其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包括转基因品种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等的安全性问题。但作为一种先进的育种手段,尽管人们对转基因技术有各种怀疑,其仍将在鱼类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转基因技术概述转基因技术是一种物种间的基因改良技术。转基因鱼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鱼的基因组内,并使其稳定整合并能遗传给后代的鱼类。目前,显微注射法是比较常用和有效的基因导入方法。近年来,作为分子生物学领域当  相似文献   

8.
一、鱼类育种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现代鱼类育种技术,包括常规育种技术(即杂交和选育),鱼类性反转技术,染色体组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五个技术领域。鱼类的常规育种,在1871年以前是自发的,无计划的。1871年,俄国科学家进行鲟×闪光鲟杂交,并指出了鱼类杂交育种的前景。此后,鱼类的杂交育种才进入有计划的轨道。本世纪三十年代,Kirpitchinckov发现鲤鱼品种间杂交存在杂交优势,并在生产上实际应用。五十年代以来,鱼类常规育种发展迅速,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鲤鱼、虹鳟、沟鲶和罗非鱼。选育出一些品种,品系和杂优组合,同时,在遗传育种的基础理论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从世界范围而言,目前,鱼类的常规育种仍然是最富有成果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随着转基因工程技术的兴起和应用,我国在淡水鱼类的抗病育种上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用转基因工程技术培育优良鱼种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动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莉  胡佐忠 《畜禽业》2005,(5):20-23
转基因动物是现代生物技术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研究领域,目前已有转基因小鼠、猪、牛、鱼、鸡等多种转基因动物问世。文章论述了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原理、技术方法,以及转基因动物应用的领域,如生产药用蛋白、抗病育种,作为器官移植供体等,同时也指出了转基因动物存在的不足,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鱼类遗传改良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对全世界范围内鱼类遗传改良研究的概况及其有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述,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性别控制、多倍体诱导、细胞核移植和细胞融合、低温保存技术、DNA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鱼类遗传改良的方法、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和已取得的成就,并对鱼类遗传改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鱼类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人们对高蛋白食品要求的增加,可以预期水产养殖业将逐渐承担起满足人类需求的重任。因而培育个体大、生长迅速的鱼类优良品种,其经济价值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使体外进行DNA操作已成为现实。转基因鱼的出现就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研究方面的应用实例。目前,转基因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鱼类加速生长、抗病性及抗低温能力提高等方面。已有的成果表明,这是创造鱼类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鱼类新的育种技术,包括雌核发育,多倍体育种、性反转和遗传工程,近年来迅速发展。这些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可以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或解决一些用常规育种手段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鱼类基因转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基因转移为鱼类遗传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自1985年第1例转基因鱼问世至今已获得十几种转基因鱼,在促进生长,提高鱼类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关于鱼类基因转移成功的报道,分析了各种转基因技术的可行性和优缺点,并对其作用机理、适用对象、条件优化、转化效率等几个方面做了概括性叙述。  相似文献   

15.
鱼类新的育种技术,包括雌核发育,多倍体育种、性反转和遗传工程,近年来迅速发展。这些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可以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或解决一些用常规育种手段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转基因鱼是借助生物技术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鱼内,通过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使其优良性状在鱼体上得以表达,并经过人工选育而培育出的一类性状优良、遗传稳定而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鱼类。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等于1985年率先在世界上成功研制出了转基因鱼,并建立了转基因鱼模型,此后鱼类基因转移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各地信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著名鱼类遗传育种专家沈俊宝、孙孝文等承担“北方鲤鱼基因工程育种”的科研项目,首先成功地将牛、羊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受精卵中,获得我国第一代转基因鱼。在成功的基础上,又把大麻哈鱼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又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代“全转基因鱼。这一研  相似文献   

18.
博闻 《现代渔业信息》2007,22(11):30-30
所谓转基因生物,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把某个生物物种的基因或外来化合物的小片段转移或插入到其它生物物种的细胞中去,改变原有物种的遗传信息,使之成为具有或增强人类所需要的性状和品质的新品种。我国鱼类育种专家朱作言教授率先对转基因鱼类进行了深入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二) 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方法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与育种相关的生物技术主要是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应用于鱼类育种尚属始探索阶段,而细胞工程应用于鱼类育种已取得显著成效。 1、鱼类的雌核发育 (1) 鱼类的天然雌核发育在自然界,动物的生育方式有单性生殖和两性生殖之分。脊椎动物大多行两性生殖,但在鱼类也有少数种类是行雌核发育的。所谓雌核发育是指某些鱼类例如美洲鳉、银鲫,这些鱼类的成熟卵子已具备全部发育信息的潜能;并能够限制精子的作用只能激活卵子发育不产生雄性原核。我国黑龙江水系的银鲫是天然三倍体,而且以雌核发育方式进行繁殖的两性种群。我国科技工作者已经证实、银鲫的卵子不进行第二次成熟分裂,故其染色体不减半而始终保持三倍体;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