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更好地发挥"华粳8号"的产量优势,现进行直播、机插、人工移栽3种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生育特性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华粳8号"作为一个综合性状较好的中熟中粳稻品种,采用人工移栽方式种植,产量虽较高,但生产过程较为繁琐,成本较高;而采用机插、直播等轻简稻作方式种植,也能取得高产、高效的效果,且种植便捷。  相似文献   

2.
水稻轻简栽培模式主要有直播、机条播和机插等三种模式,本次试验主要对盐粳15号的直播和机插两种高产轻简模式进行了探讨。盐粳15号的直播模式,主要探讨了不同播种期、不同播种量对盐粳15号最终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粳15号最适宜的直播时间为6月15日左右,其亩用种量为6 kg/亩,亩有效穗为27万穗/亩,每穗总粒数为105粒左右,每穗实粒数100粒左右,千粒重27.9 g。盐粳15号的机插模式,盐粳15号的适宜机插密度为30 cm×13 cm,栽插前15~18 d播种,基本苗为7.5万/亩,每亩有效穗21万~22万,千粒重27.9 g,每穗总粒数120粒左右,每穗实粒数115粒左右。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育成的水稻品种华粳5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华粳5号常规移栽、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进行比较研究,采集了3种种植方式的农艺、经济性状、产量、投入(包括物料成本、机械作业费成本、劳动力成本等)等因子。结果表明:华粳5号3种种植方式的产量以机插为最高,常规移栽次之,直播产量最低;投入成本以直播栽培最低,机插次之,常规移栽最高;单位面积效益以机插最高,直播次之,常规移栽最低。由此可见,种植方式以机插在生产中最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盐粳15号(盐粳1121)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强、出米率高等诸多特点。本文作者重点介绍了盐粳15号全量麦秸秆机械还田机插栽培的群体构成及产量表现,研究了全量麦秸秆机械还田对其茎蘖动态、产量构成等农艺性状的影响,最后得出该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中的全量麦秸秆机械还田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水稻新品种“盐粳15号”的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粳1 5号"系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结实率高、品质优、抗倒性好、灌浆速度快、出米率高、适合多种栽培方式种植等优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在盐城市的种植表现,并从育秧、移栽、大田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水稻品种盐粳15号属于中熟中粳品种,适合苏中及里下河地区种植。进行了不同栽培模式对盐粳15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粳15号钵苗摆栽模式生长发育均衡,产量水平较抛秧、机插秧、机条播模式高;盐粳15号机插秧模式和抛秧模式生长发育性状相似,但抛秧模式产量受有效穗数和穗型大小制约;盐粳15号机条播模式在实际产量和出米率方面落后其他3种移栽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直播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现。[方法]选用11个水稻新品种进行直播,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临稻16号、苏秀867适宜江苏水稻直播稻栽培;武运粳32号、泗稻785直播、机插皆宜;南粳9108、盐粳15号、淮稻5号适宜江苏水稻机插秧栽培;京粳1号、淮稻18号、连粳12号、圣稻18不适宜在江苏种植。[结论]该研究为筛选适宜江苏种植的直播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盐粳11号为中熟中粳水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强等特点.重点介绍了盐粳11号在麦秸全量机械还田机插栽培的群体构成及产量表现,研究了麦秸全量机械还田对其茎蘖动态、产量构成等农艺性状的影响,提出了盐粳11号麦秸全量机械还田条件下的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涝灾后不同补种时间及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机插稻淹水7 d以内,只要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仍能获得较多的有效穗数和9 000 kg/hm~2以上的产量;机插稻、直播稻在较移栽适期分别推迟15~25、25~29 d栽插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基本苗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减少产量损失;早熟晚粳类型7月10日前移栽、迟熟中粳7月15日前移栽仍能安全齐穗,迟熟中粳品种7月5日前直播、中熟中粳类型7月10日前直播能够安全齐穗。  相似文献   

10.
为给不同的水稻品种配套相适应的播栽方式,实行良种良法,对4个粳稻品种进行了不同播栽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0号"适宜手栽,"武运粳24号"适宜机插,"武育粳20号"适宜直播,"南粳44"进行机插、直播的倒伏风险均大;在秧苗超秧龄机插条件下,"武育粳20号"和"武运粳24号"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探索"甬优12"高产栽培技术,2013年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试验基地进行了"甬优12"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2"在衢州市采用手工移栽和机插栽培产量较高,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抛秧栽培的产量表现较好,可作为机插栽培和手工移栽的一种补充栽培方式酌情应用;直播栽培产量较低、穗粒数较小,不建议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直播稻新品种主要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直播稻新品种的主要性状表现。[方法]选用11个直播稻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临稻16号、苏秀867等品种适宜盐城水稻直播稻栽培;武运粳32号、泗稻785、京粳1号等品种直播、机插皆宜;南粳9108、盐粳15号、淮稻18号、淮稻5号等品种适宜盐城水稻机插秧栽培;连粳12号、圣稻18综合性状较差,不适宜盐城水稻生产应用。[结论]该研究为筛选适宜江苏种植的直播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新品种盐粳16号属于中熟中粳品种,适合在苏北、苏中及里下河地区种植。盐粳16号钵苗摆栽模式产量结构最佳,生长发育快;盐粳16号机插模式和抛秧模式的生长发育相似,但盐粳16号抛秧模式产量受有效穗数和穗型大小的制约;盐粳16号机条播模式生长发育不及三种移栽模式下表现好,最终产量和出米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水稻机插具有节省秧田、节约肥水、节省劳力、高产稳产等优势。在我国水稻产区大面积推广,随着科技进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稻机械化栽插将逐渐取代传统人工插秧,成为主要稻作方式。水稻栽插机械化,对缓解农村劳动力紧张,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稻作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淮北地区是江苏水稻的主产区,近年来,通过新品种引进筛选及相关专题试验,集成了以连粳7号、宁粳4号等中熟中粳为主体品种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武运粳30号"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江苏省宜兴市于2013年引进"武运粳30号"并进行试种、示范,结果该品种表现出优质、高产、多抗等特点,综合性状突出。为促进"武运粳30号"在宜兴市的进一步种植推广,介绍了"武运粳30号"在宜兴市种植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并从培育适龄壮秧、大田移栽、科学肥水运筹、提高水浆管理水平、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总结了该品种在机插种植方式下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优质水稻品种"常农粳10号"在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镇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从适期播种、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肥料运筹、水浆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总结了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并从种子生产田选择、精确移栽、科学用肥、严格去杂、建立种子生产档案等环节,介绍了其良种繁育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生产和良种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杂粳常优1号的特征特性,并从精量稀播、适期栽植、扩株控苗、合理施肥、科学灌溉、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介绍了杂粳常优1号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大面积推广机插水稻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青香软粳"是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香型、软米类早熟晚粳新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田间病害轻、综合抗性好、熟期较早等特点。为更好地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总结了"青香软粳"在青浦地区直播、移栽示范推广的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以供大面积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9.
溧阳市引进示范种植的早熟晚粳新品种"宁粳3号",该品种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抗病和抗倒性强的特点,笔者将其机插产量达到750kg/667m2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武运粳23号由常州市武进区农科所育成,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效性广等特点。总结武运粳23号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包括精整苗床、精量播种、精心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加强肥水协调和综合防治病虫等方面内容,以为大面积机插秧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