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20年江苏省迟熟中粳稻育种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1981~2003年江苏省迟熟中粳稻区域试验资料,结果表明:(1)品种整体产量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品种整体产量水平达到600kg/667m^2以上;(2)农艺性状得到明显改良,每穗粒数增加.穗型由弯曲穗逐步过渡到半直立穗、直立穗,着粒密度提高,同时有效穗数下降,提高了品种群体的光能利用率;(3)品质改良效果不明显,品种的外观品质和食味较差;(4)整体抗性水平无明显提高,对稻瘟病、纹枯病和条纹叶枯病的抗性水平较差,近年来条纹叶枯痫的危害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2.
武香粳14号(原名武香99-15)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育成的早熟晚粳香稻新品种,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在太湖、沿江及淮河以南地区推广,克服了苏南等太湖稻区原有香稻品种成熟偏迟、退化严重、产量偏低等不足,提高了太湖香米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武育糯180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培育的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种。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等特点,202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水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CBB30的培育及Xa30(t)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将普通野生稻资源Y238所携有的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30(t)导入栽培稻JG30,培育近等基因系,进行分子标记定位,以便应用于育种实践。【方法】以感病籼稻品种JG30为轮回亲本,Y238为供体进行杂交、回交、自交培育近等基因系;以JG30/Y238的一个BC6F2代群体为定位群体,利用分离集团分析法(BSA),借助SSR、EST、STS等分子标记对Xa30(t)进行分子标记定位。【结果】成功培育了携有Xa30(t)基因的水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CBB30。从343个分子标记中筛选出4个能揭示抗感多态性的标记RM1341、V88、C189及03STS,用该4个标记对BC6F2代群体303个单株进行分子检测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上述4个标记均位于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与Xa30(t)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1.4 cM、11.4 cM、4.4 cM及2.0 cM,且它们位于Xa30(t)基因的同一侧。【结论】通过构建近等基因系及分子标记检测找到4个与Xa30(t)基因连锁的标记RM1341、V88、C189及03STS,将Xa30(t)基因定位于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上。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了解晚粳新品种W1837在生产和育种上的利用价值,以2013-2014年湖北省晚粳稻区域试验汇总资料为依据,利用RCT99软件对参试品种小区产量采用联合方差分析、Ebehar-Russell分析、Shukla方差分析和高稳系数分析等多种方法 ,其他性状采用平均数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与评价W1837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综合农艺性状。结果表明,W1837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是一个适宜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推广种植的软香米型晚粳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7.
"武育糯16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培育的粳糯稻新品种,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审定(编号:苏审稻200411)。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早熟、穗粒结构合理、分蘖力较强等特点,适宜在江苏、安徽北部、山东南部及河南等同纬度地区种植。其栽培要点:适时稀播,培育壮秧,适当密植,主攻大穗,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8.
9.
晚粳稻“武育粳20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育粳20号"原名"武2401",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选育的中熟晚粳稻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熟期适宜、穗粒结构合理、分蘖力较强等特点,适宜在江苏苏南稻区及上海、安徽等相应稻区种植。栽培要点为适时稀播,培育壮秧,适当密植,主攻大穗,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20年来江苏省迟熟中粳稻品种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产量构成因素中,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其中每穗粒数对产量起首要作用;(2)多数农艺性状与产量存在显著相关,适当缩短上部3张叶的长度,增加茎秆粗度、穗颈粗度、着粒密度、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有利于增加每穗粒数和提高产量;(3)除粒长的增加对整精米率的选择、粒宽的增加对垩白度的选择、千粒重和茎秆粗度的增加对垩白度和消减值(RVA值)的选择存在负面影响外,产量及多数农艺性状的选择对品质不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表明选育集高产与优质为一体的迟熟中粳稻品种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