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果叶兼用多倍体新桑品种的选育及其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选育果叶兼用多倍体新桑品种,使桑树利用多元化,提高桑树的经济效益;探讨桑树多倍化以后光合特性,为桑树多倍体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单株选优与化学诱变相结合的染色体工程,选育果叶兼用多倍体桑树品种(2n=4X=56);测定多倍体与无性系亲本二倍体桑的形态性状,光合日变化和叶绿素含量,对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该品种年平均桑产叶量和产果量较对照品种‘红果2号’(2n=2X=28)分别高38%和45.89%。该品种桑叶养蚕成绩中的万头蚕产茧量、万头蚕产茧层量和4—5龄每100 kg桑叶产茧量较对照叶用桑‘湖桑32号’分别高4.65%、4.35%和5.2%。于2009年通过重庆市蚕桑品种审定。四倍体叶绿素含量、RuBPcase羧化活性提高,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降低,叶绿体内部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丰富,垛叠疏松,排列有序,净光合速率(Pn)高于无性系亲本二倍体。【结论】多倍体新桑品种不但桑叶产量和质量高,且产果量高;体细胞染色体加倍以后,光合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2.
1 鄂桑1号(鄂育1号) 三倍体桑树品种,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桑001-2003。一般桑叶单产(每公顷产量,不同)30 000kg,比对照湖桑32号增产12%以上;万蚕收茧量、100kg桑产茧量、万蚕茧层量均比湖桑32号高。桑叶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担桑产茧量、茧重和茧层量饲料效率,探讨四川省首对细纤度三眠蚕品种“蜀细1号”与四眠蚕的饲料效率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蜀细1号”食下1 kg桑叶的产茧量为58.72 g,比四眠蚕的产茧量高20.72%。“蜀细1号”的茧重饲料效率为5.83%,茧层饲料效率为1.25%,分别比四眠蚕高33.11%,26.26%。以上研究为三眠蚕品种“蜀细1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优质、高产、抗逆为育种目标,对桑树新品种种质资源进行系统鉴定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辐射与复合杂交相结合的育种方法,选育优质、高产、高抗桑树新品种,通过四川省桑品种区域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进行鉴定。[结果]新品种川826发芽率高、枝条直立、生长势旺;全年平均公顷桑产叶量比对照湖桑32号高13.95%;桑叶养蚕的万蚕产茧量比对照高8.88%,万蚕产茧层量比对照高8.8%,5龄担桑产茧量比对照高13.51%;秋叶硬化迟,抗干旱能力强。[结论]川826是一个优质、高产型桑树品种,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5.
桑树新品种"云丰1号"和"云丰2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采用传统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这2个品种遗传性状稳定,桑叶质量好、产量高,耐大水大肥,对桑树褐斑病具有一定抗性,适宜在云南省海拔800~2 000 m地区推广应用.经多年比较试验,产叶量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高25%,万蚕产茧量与对照相同,每公顷桑产茧量比对照高20%,桑树褐斑病的发病率比对照低80%,褐斑病的抗性与农桑8号相近.已定为云南省重点项目"云南省优质原料茧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示范"重点繁育及示范推广的桑树新品种,并将在示范推广中进一步进行云南省各种自然条件的区域性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远缘杂交选育材料远杂1号、远杂2号和远杂3号的桑叶饲蚕成绩。[方法]采用桑叶饲蚕鉴定法分析远杂1号、远杂2号和远杂3号饲蚕的大蚕期发病率、饲蚕产量和质量。[结果]远杂1号、远杂2号和远杂3号的4龄起蚕结茧率分别为98.99%、97.96%和97.94%;全茧量分别为2.25、2.17和2.10 g;茧层率分别为23.11%、23.96%和23.81%。万蚕收茧量分别为22.07、20.12和20.96 kg;万蚕茧层量分别为5.59、5.10和5.27 kg;壮蚕100 kg叶产茧量分别为6.32、5.75和6.10 kg。[结论]桑树远缘杂交选育材料远杂1号、远杂2号和远杂3号表现出比对照湖桑32号更优的茧质成绩和更高的产茧量,是优异的桑树品种选育材料。  相似文献   

7.
对山东省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桑树新品种昂绿1号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昂绿1号产叶量高,单位面积产叶量比湖桑32号春季提高17.80%,夏秋季提高8.08%,全年提高12.73%;叶质优,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100kg桑产茧量和100kg桑茧层量4项鉴定成绩分别比湖桑32号高4.04%、1.96%、4.55%和2.58%;抗桑疫病能力强,发条力强,适合作条桑育桑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桑树多元化发展对药食专用品种的需求,采用了分光光度法对贵州省蚕业研究所贵阳桑园基地的60个桑品种桑叶中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桑叶总黄酮含量分布在14.765~52.269 mg/g之间,平均含量为27.078 mg/g,品种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29%。其中道真桑、特优2号、川-16总黄酮含量高,生长优势明显,因而具有较高的药食用途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降低蚕种生产成本,提高蚕种质量和产量,拓宽茧丝产品的应用范围。[方法]通过系统筛选和配合力测试,采用795、H05、日新A和云蚕7A为亲本,根据家蚕杂交育种原理,组配成斑纹双限品种云限1号。[结果]经实验室鉴定、蚕种繁育和农村试验发现,该品种强健好养、产茧量高、雌雄鉴别容易、繁育系数高。综合各地各季的试养成绩,云限1号的虫蛹率为93.09%~99.07%,万头产茧量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当,万头茧层量高于对照3.84%~6.40%,张种产茧量高于对照0.69%~13.31%,茧丝长约1 100 m,洁净在92分以上。[结论]云限1号的经济性状与云南省现行品种菁松×皓月相当,符合蚕桑生产对家蚕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以 770 7作母本 ,新一之濑作父本 ,采用人工有性杂交 ,单株选择 ,系统选育 ,农村栽植饲养鉴定 ,育成桑树新品种 90 0 2。与对照湖桑 3 2号相比 ,公顷桑叶产量高 ,万头蚕产茧量高 ,农村栽培饲养结果公顷桑产叶量高 ,抗桑萎缩病强 ,对桑蓟马的抵抗能力较强 ,扦插繁殖较容易 ,生长势旺 ,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1.
两广二号蚕品种的1~2龄蚕用人工饲料饲养与桑叶饲养对比表明:全蚕期经过人工饲料饲养比桑叶饲养平均延长了13 h;良蛹率、全茧量、茧层率和 400 头蚕的产茧量等指标人工饲料饲养的蚕比桑叶饲养的蚕分别平均低3.82%、1.46 g、1.08%和19.74 g;茧丝长、解舒率、解舒丝长差异不明显;茧丝纤度、缫折、万米吊糙、清洁、洁净等接近。认为两广二号品种适宜人工饲料饲养。  相似文献   

12.
人工三倍体桑树新品系光合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920桑(2x)×红沧桑(4x)杂交,从1356株F1苗木中获得3株人工三倍体桑树新品系分别定名为嘉陵31号、嘉陵32号和嘉陵33号。以二倍体品种湖桑32号为对照,对这3个新桑品系进行了光合生理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嘉陵31号、嘉陵32号、嘉陵33号品系的光合速率比湖桑32号的光合速率(23.65μmol/(m^2·s))分别高8.09%,8.07%,12.09%。同时,3个新品系的叶绿素含量也比湖桑32号的叶绿素含量(2.37mg/g)分别高16.46%,16.46%,24.89%,经方差分析知:3个新桑品系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都极显著高于二倍体对照湖桑32号。其中嘉陵33号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片厚度也比二倍体对照湖桑32号厚52%,可以作为新品种选育的重点品系。并经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桑树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994^**.研究初步阐明了三倍体品种高产的生理基础,为桑树新品种培育提供了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彩茧品种M中的性状及对四川宜宾地区的适应性,于2011年春蚕期以四川省宜宾市大面积推广应用的871×872为对照品种,对彩茧品种M中进行了实验室春季对比试验和春季农村试养,结果表明:彩茧品种M中品种孵化齐一,2 d孵化高达97%以上,眠性快,眠起齐一,少有小蚕发生,健康性好,食桑活泼,抗病力强;与对照蚕品种871×872相比,春蚕期全龄缩短16 h,万头收茧量高5.5%。5龄50 kg桑产茧量高5.5%,解舒率高1.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桑树新品种 80 0 1。多年、多点区试鉴定结果表明 :80 0 1桑品种公顷桑叶产量 ,10 0kg桑产茧量均比对照湖桑 3 2有显著提高 ,且养蚕经过缩短 ,桑叶叶质成分优于对照 ,是一个农艺性状好、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海南桑叶种质资源的品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桑叶中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台湾长果桑总黄酮含量最高,为5.97%;绿原酸含量最高的为一串红,0.429%;芦丁含量最高的为一串红,为0.284%;桂桑6号异槲皮素的含量最高,为0.253%,农桑14号紫云英苷的含量最高,为0.087%;桂桑6号槲皮素的含量最高,为0.008 2%。经分析评价,筛选出台湾长果桑、油桑、桂桑优12黄酮成分含量较高的桑叶资源,可根据需要选择栽种品种。  相似文献   

16.
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桑树新品种 80 0 1。多年、多点区试鉴定结果表明 :80 0 1桑品种公顷桑叶产量 ,10 0kg桑产茧量均比对照湖桑 3 2有显著提高 ,且养蚕经过缩短 ,桑叶叶质成分优于对照 ,是一个农艺性状好、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选用榆林市近年来引进的6个马铃薯品种,以冀张薯8号为对照品种,测定成熟期马铃薯单株块茎、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分析得出,单株块茎重量最大的是希森6号,比对照品种高82.7%;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希森3号淀粉含量最高(23%),比对照品种高120.6%;希森3号还原糖含量最高(0.23%),比对照品种高125%;甘引薯1号可溶性总糖含量最低(0.88%),比对照品种低62.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马铃薯4项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苏兰1号产量和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还原糖含量低,是良好的马铃薯全粉加工原料,具有良好的主粮化开发前景,建议在榆林地区大面积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不同桑树品种的活性物质成分差异,筛选功能价值高的桑树品种,为促进桑叶资源的开发和科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35个桑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不同品种桑叶的总酚、总黄酮、多糖和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差异,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桑叶主要功能物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品种桑叶活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总酚、总黄酮、多糖和1-脱氧野尻霉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23 mg/g、34.18 mg/g、131.95 mg/g和1.34 mg/g。综合功能品质好(X>0.6)的桑树品种有越南桑、太平5号和渣莲1号等7个;差(X<0.4)的品种有剑持桑、桂花密和白色青等12个;一般(0.4<X<0.6)的品种有育237、大龙种和红皮瓦桑等16个。【结论】越南桑、太平5号、渣莲1号、吉梅4号、白果桑2号、团头荷叶白和小冠桑7个品种的综合功能品质好(X>0.6),适宜作为功能食药用品的原料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以高产、优质为选育目标,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拔、系统选择、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试验鉴定,育出超高产桑树新品种昌盛。该品种与对照湖桑32号相比,全年每公顷桑产叶量比对照品种提高53.01%,单位面积综合收益比对照湖桑32号提高40%以上,生长芽率比对照提高47.93%,生长势旺,适合条桑育收获。  相似文献   

20.
夏秋蚕新品种芳草×晨·星,经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比对照种新杭×科明高5%,解舒丝长增长11%,其他经济性状也优于对照或与对照相仿.农村生产鉴定结果,盒种产茧量比对照种高10%,产值高17%,解舒丝长长3%,净度高1分,纤度适中.综合表现优于现行生产用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