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波斯菊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凡  张芹  龙双红 《草业科学》2012,29(11):1715-1717
采用常规压片制片法,对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进行了染色体数目观察及核型分析,旨在为波斯菊种质鉴定、起源分析、物种演替、良种培育提供必要的细胞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波斯菊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2n=2x=24=18m(1sat)+6sm(1sat)。波斯菊染色体相对长度的平均值为6.20%~9.06%,最长和最短的染色体比值为1.47,臂比大于2∶1 的染色体占染色体总数的16.7%,属于“2A”型;不对称系数为43.25%,对称程度较高,为较对称类型。  相似文献   

2.
丹顶鹤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鸭茅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8份野生鸭茅材料染色体核型的研究表明,中国西部有2n=2x=14和2n=4x=28两种2鸭茅分布。  相似文献   

4.
岩羊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火焰干燥染色体制备和核型分析技术,对青海省珍稀野生经济动物岩羊的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岩羊的染色体数目为2n=54,染色体臂数NF=60;常染色体形态为4个近端(ST)着丝粒染色体,48个端(A)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形态为X是较大的中(M)着丝粒染色体,Y为最小的中(M)着丝粒染色体。公母岩羊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54,XY和54,XX。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WHO倡导的血吸虫病二元化防治策略的指导下,对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研究日渐深入。取材问题、秋水仙素浓度、低渗处理时间和染色体的制备方法是成功制备钉螺染色体标本的关键。钉螺染色体核型主要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形态。地域差异或者不同地理种群是造成染色体核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染色体显带技术的发展,为钉螺染色体核型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论文对钉螺染色体核型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7.
为了对红球姜(Zingibe zerumbet)的染色体进行识别,并对该物种基因组的结构进行初步研究,利用PI和DAPI组合(CPD)染色与45SrDNA探针荧光原位杂交对中期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红球姜具有2对45SrDNA位点,分别位于第5号和第10号染色体的短臂,对应于相应染色体上的显著CPD带区。基于rDNA位点和染色体测量数据,建立了红球姜准确而详细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核型。  相似文献   

8.
彭艺  彭融生 《野生动物》1999,20(4):14-15
中国云豹的染色体核型,从淋巴细胞中观察为2n=38,32(M+SM)+4(ST+T)+x(M)y(T)。  相似文献   

9.
白枕鹤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和常规染色体分析技术,对青海省藏獒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藏獒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78,NF=80,按形态可分为39对,除性染色体X和Y为中着丝粒(M)染色体外,其它38对常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T)染色体。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外周学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和常规染色体分析技术,对青海地区的梅花鹿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梅花鹿二倍体染色体数目Zn = 64 ,65,66 ,68;染色体总臂数NF=70 。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番红花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常规制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番红花为2倍体(2n=2x=24)植物,核型公式为K(2n)=2x=24=2t+2st+8sm+12m,其中,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6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4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1对,端着丝粒染色体(t)1对.核型类型为2B,并且倍性不是...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手段,对青海省西宁动物园饲养的马鹿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马鹿染色体数目为2n=68,染色体臂数NF=70(♀)、71();常染色体类型为2条中(M)着丝粒,64条近端或端(A)着丝粒;性染色体类型X为近端(A),Y为近中(sM)着丝粒;公母鹿核型式为68,XY和68XX。  相似文献   

15.
对引入青海省的银黑狐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银黑狐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34条;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没细胞含有微小的B染色体,数目范围在1到4个之间;公母狐的核型公式为:♂34♀34(M)+8(SM)-Bch(0 ̄4)XY(M,M)XX(M,M)。狐属食肉目(Carnivora)、犬科(Canidae)、狐属(Vupes)、狐种(Vulpes),赤狐是该物种的代表生物,而银黑儿是赤狐的毛色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鼠尾草属(Salvia)植物的染色体特性及进化程度,选用彩苞鼠尾草‘牛津蓝’(S.horminum)Oxford Blue’、龙胆鼠尾草(S.patens)‘露台Patio’、食用鼠尾草(S.officinalis)、土耳其鼠尾草(S.sclarea var.turkentanica)、蓝花鼠尾草(S.farinacea)‘鸵鸟Rhea Blue’、蓝花鼠尾草‘维多利亚Victoria White’和蓝花鼠尾草‘艳后Fairy Queen’的根尖细胞进行核型分析。试验结果显示,7个样本植物的核型公式依次为K(2n)=14=6m+1sm,K(2n)=18=6m+3sm,K(2n)=14=3m+4sm,K(2n)=20=8m+2sm,K(2n)=16=5m+1sm+2st,K(2n)=18=2m+4sm+3st,K(2n)=18=4m+5sm;不对称系数(AS.K%)分别为56.04%、61.20%、61.52%、60.90%、62.55%、73.11%、66.8%;核型分类标准分别属于“1A”型、“2B”型、“2A”型、“2B”型、“2B”型、“3B”型、“2B”型。根据数据推断,在7个样本中,不对称系数为73.11%,核型分类属于“3B”型的蓝花鼠尾草‘维多利亚’白色进化程度最高,彩苞鼠尾草‘牛津蓝’进化程度最低。核型分类同属于“2B”型的4种样本亲缘关系相对较近。  相似文献   

17.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蒙古冰草染色体组上进行5S rDNA、45S rDNA以及重复序列pAs1 DNA序列的定位,通过荧光原位杂交信号的强弱、数量、位置进行蒙古冰草染色体的配对及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蒙古冰草染色体组总长度为91.788μm,平均绝对长度为13.113μm,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长度比值为1.446,具有2对随体,分别位于第2号染色体和第4号染色体的短臂上,没有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96%,核型类型属于1A型,核型公式为2n=2x=14=10m(2SAT)+4sm(2SAT)。5S rDNA序列和45S rDNA序列分别位于第2号和第4号染色体的短臂上,有5对染色体两端都检测到明显的pAs1 DNA荧光信号,有2对染色体只有一端检测到明显的pAs1 DNA荧光信号。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大大提高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可靠性,为冰草属内植物的分类和育种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对大通马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通马的染色体数目为2n=64,公马核型为64,XY;母马为64,XX。该品种染色体的数目,形态与我国报道的其它马品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大鹅观草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首次报道大鹅观草的核型为2n=4x=28=26m+2sm(SAT)。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方法,以及G—带、C—带技术,对云南小耳猪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其结果表明小耳猪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0=38。雄性为18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Y;雌性为18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X。根据染色体测量结果,将所有常染色体分为四组:A组,1—5对,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B组、6—7对、为近端着丝点染色体;C组,8—12对,为中着丝点染色体;D组,13—18对,为端着丝点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中着丝点染色体,Y为最小的近中着丝点染色体。G—带分析表明,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有其特殊的染色体带型。C—带分析揭示,1号和13—18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域皆为深染,而Y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和整个长臂深染尤为明显,其余各对染色体的C—带染色则随着不同细胞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