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四川省农药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等方面阐述了绿色食品生产中农药科学安全使用的重要性,提出了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对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西藏农药安全使用中存在的农药产品标签和标示不规范、农药经营者推荐不对路农药和农药使用不科学等问题,提出了严格农药市场管理,加强农药使用监管,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普及,实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程急需完善和发展各级农技推广体系等对策,对有效地控制当地农作物有害生物为害、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生态及人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植物保护学报》1982,9(3):198-198,204
农牧渔业部和卫生部为了加强农药的安全使用和管理,预防中毒伤亡事故,最近根据近年使用农药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并颁发了《农药安全使用规定》。这个规定是在1971年农业部颁发的《剧毒农药安全使用注意事项》的基础上修改制定的。两部在颁发《规定》的通知中指出: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了宁夏黄花菜病虫害发生现状、农药使用情况、农药登记现状,分析了黄花菜生产中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加快黄花菜专用农药登记、规范农药使用、提高黄花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农药名称是正确识别农药的最基本途径之一.然而,中文文献中农药名称存在使用不准确、不规范甚至错误的现象,严重影响其科学、合理、安全的生产以及经营和使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中文文献中农药名称存在的问题及规范使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药安全使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西安市农药使用者在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西安市具体实际,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培养高素质农药使用者是保障农药安全使用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分析了当前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从科学使用农药的角度,提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对策措施,详细阐述了如何正确选购和科学安全使用农药来确保、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对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农产品贮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在农药销售、使用、监管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进一步强化农药监督管理、规范农药经营服务、提高病虫害科学防治水平十分必要。1农药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1.1农药经营主体混乱,违规经营现象突出随着农药市场全面放开,农药经营主体多、  相似文献   

9.
淮安市农民安全使用农药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农民安全使用农药的意识,以江苏省淮安市农民为研究对象,在农药安全使用相关理论和法规的指导下,调查淮安市农民使用农药的行为现状,研究影响农民安全使用农药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解决农民使用农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调查显示,淮安市农民具有一定的安全使用农药意识,农民施药时间合理,对农药知识有一定了解,在配药和施药时都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作业完毕后能够注意个人清洁,但在农药稀释、器械清洗后废水处理、农药包装物的处理等方面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地方.通过分析,笔者提出一些如定期举办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技术培训,及时发布病、虫害信息等建议和意见,以期为农民安全使用农药,增加农民收入做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枸杞专用农药的登记步伐,提高枸杞产品质量安全,本文通过对宁夏枸杞种植中病虫害发生、用药、农药登记现状的分析,找出了枸杞生产中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规范农药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重点分析黄土高原长武试验站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地2004年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肥力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单施磷肥和单施氮肥的产量很低,与对照的产量无明显差异,氮磷钾配施与氮磷配施能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单施磷肥的磷肥利用率最低,为1%;单施氮肥的氮肥利用率为12.5%;氮磷配施的氮、磷肥利用率均较高,磷肥利用率比单施磷肥提高5.7%,氮肥利用率比单施氮肥提高42.1%。氮磷钾配施较氮磷肥配施的氮肥利用率降低了4.5%,而磷肥利用率升高了2.2%,钾肥的利用率不高,仅为7.3%。单施磷肥只增加土壤磷素含量而降低了氮素含量,单施氮肥能增加土壤中氮素的含量,速效磷含量增加了31%,氮磷肥配施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磷养分含量。氮、磷配施或氮、磷、钾配施是提高黄土高原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施肥方式对土壤间歇入渗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施肥方式土壤间歇入渗试验,研究了施肥方式对土壤间歇入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与采用深施施肥方式对土壤间歇入渗能力影响不大,灌施间歇入渗量略大于深施,而表施间歇入渗量明显大于灌施与深施,不同施肥方式间歇入渗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周期。建立了不同施肥方式土壤间歇入渗模型,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可简单而有效地确定土壤间歇入渗量。  相似文献   

13.
施氮时期对夏玉米生长、干物质转运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不同施氮时期对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通过桶栽施氮试验,研究了施氮总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施氮时期对夏玉米的生长、产量和干物质分配转运的影响。试验设置7个施氮处理:N0不施氮(对照);N1拔节期一次性施入;N2大喇叭口期一次性施入;N3吐丝期一次性施入;N4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分次施入;N5拔节期和吐丝期分次施入;N6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分三次施入。结果表明:N4处理植株的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相对于拔节期一次施肥的N1处理增加了5.56%;N4处理的叶面积、成熟期干物质较其它处理高,相对于N1处理分别增长了8.03%和8.29%;N2、N5和N6处理的产量和干物质量无显著性差异,相对于N1处理产量分别增长了4.0%、4.7%和4.1%,N1、N3处理的产量和干物质量较其它处理低,说明分次施肥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干物质量,最佳施肥方案为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分次施入;N3、N5处理的干物质转运率相对较低,相对于产量较高的N4处理转运率分别降低5.5%和8.6%,但其花后同化物累积量相对于N4处理分别提高4.1%和7.8%,绿叶面积相对于其它处理较高,表明吐丝期追施氮肥可以延缓叶片衰老,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氮素水平对单作和间套作小麦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间套作小麦玉米、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素水平对单作和间套作小麦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结果为:在0~450kg/hm~2施氮范围内,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间套作小麦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当施氮水平超过450kg/hm~2时,其品质指标却开始下降;而单作小麦施氮水平在0~450kg/hm~2范围内,其品质指标一直提高,当施氮水平超过450kg/hm~2时,产量则开始下降;单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变化和问套作小麦相同,而间套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变化和单作小麦一致。相关分析表明,单作和间套作小麦玉米的品质指标与其产量之间均呈弱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沼肥施用方式对红枣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沼肥施用方式(沼液根施、喷施、涂干、随水滴灌)下的红枣光合特性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沼肥施用方式下枣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以及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为沼液喷施涂干对照滴施根施;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平均值为沼液滴施喷施对照根施涂干;胞间CO2浓度日平均值为沼液根施滴施对照涂干喷施,而气孔限制值日平均值则表现与其相反;水分利用效率日平均值为沼液涂干喷施对照滴施根施。沼肥应用效果以沼液喷施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土壤添加生物质炭控制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应用潜力是否受到施肥的影响,在室内按析因设计进行添加生物质炭和施肥的盆栽试验,观察在生物质炭(0、10、50 g/kg)×施肥(不施肥、尿素、复合肥)处理后的水稻上取食的褐飞虱生长发育和生殖表现。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炭对褐飞虱若虫发育历期的影响不因施肥而变化,少量(10 g/kg)和足量(50 g/kg)生物质炭处理下的若虫发育历期分别为13.7 d和13.9 d,但均比不添加生物质炭对照(12.9 d)显著延长。添加生物质炭对若虫存活率的影响与施肥有关,在施复合肥条件下生物质炭处理不影响存活率,而在施氮肥条件下足量生物质炭处理使若虫存活率(69.9%)比少量生物质炭处理(88.8%)显著降低。添加生物质炭对成虫长翅型比例的影响取决于施肥,虽然不施肥条件下添加足量生物质炭可使长翅型比例从少量处理的10.9%增至足量处理的40.2%,但在施复合肥或氮肥条件下,生物质炭不影响长翅型比例。添加生物质炭对褐飞虱生殖力的影响与施肥有关,在施复合肥条件下生物质炭对其生殖力影响不显著,在施氮肥条件下足量生物质炭处理的产卵量平均为170.6粒,较不添加生物质炭对照(290.3粒)和少量生物质炭处理(309.3粒)显著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添加生物质炭对褐飞虱存活和生殖的不利影响因施肥种类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he bark-feeding moth Indarbela dea (Swinhoe) is one of the major pests of litchi (Litchi chinensis Sonn.) in Asia. Effects on larval mortality and web production were tested by repeated, single and combined tree trunk applications of the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Beauveria bassiana (Bals.) Vuill. and the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 Steinernema carpocapsae (Weiser). Two separate application trials were conducted in different seasons on young and older larvae respectively. RESULTS: In both trials, complete or nearly complete mortality (100% and 95%) of the larvae was achieved 3 weeks after application of S. carpocapsae alone and 2 weeks after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B. bassiana and S. carpocapsae (100% in both trials). However, in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all larvae were killed by one treatment, while the application of S. carpocapsae alone needed to be repeated to reach the same resul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mbined entomopathogen application and of the application of S. carpocapsae alone was not influenced by the age of the larvae. However, the single applications of B. bassiana were only effective on young larvae. In both trials, web production of surviving larvae was very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S. carpocapsae in single and combined treatments. CONCLUSIONS: As the results show, only one application is necessary in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the two entomopathogens to control I. dea, which implies that such treatment is probably the economically most relevant solution.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田间条件下进行两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施药机——智能防飘、智能普通和常规施药机在推荐剂量和减量20%条件下施用苯磺隆对冬小麦田间杂草播娘蒿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施药机种类和施药剂量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均未对播娘蒿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的营养生长产生显著影响;施药机种类因素对小麦产量产生了显著影响,智能机械施药处理小麦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药机处理;而除草剂剂量因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见,智能施药机在降低20%的除草剂使用量条件下可以达到与常规施药机相当的除草效果,而且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更优。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我国农田杂草化学防治中智能机械在除草剂减量使用中的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旱地小麦氮磷钾与有机肥优化配施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肥料、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配施对产量的贡献率最高,产量达5 099.8 kg/hm2,增产率达21.5%,较氮、磷肥单施产量分别增产14.0%和18.4%,具有正交互效应;单施有机肥较NM、PM、NPM增产率分别达到6.63%、4.12%、11.3%.化肥配施可显著提高旱地小麦的肥料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氮磷有机肥配施肥料氮、磷肥的利用率分别较氮、磷肥单施提高1.71和12.55个百分点;氮磷配施可同时提高氮肥、磷肥肥效,此时氮贡献率为15.53%,磷贡献率达12.26%,且水分利用率提高了24.1%,耗水系数降低了17.57%.  相似文献   

20.
农药的施用方式和施用效果与其在植物中的内吸和传导行为密切相关。农药在植物表面和内部的内吸和传导行为,不仅与其自身理化性质有关,还受植物种类、生长期、生长条件及施药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农药在植物体内的内吸和传导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选择合适的施药技术及提高农药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农药在植物体内的内吸和传导行为、传导方式与施药技术的关系以及影响农药内吸和传导行为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农药内吸和传导行为的措施,以期为农药的安全合理施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