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黄璞 《现代农业科技》2015,(6):122-123,130
选用4种化学药剂对樟脊冠网蝽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氧化乐果乳油、40%乐果乳油、5%吡虫啉乳油要优于1.2%苦烟乳油,且喷雾施药方式优于喷烟施药方式。综合经济与生态因素,以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2 0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乳油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用45%晶体石硫合剂、40%杀扑磷乳油、24%虱蚧净乳油、2.5%敌杀死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5种农药,在花椒吹绵蚧休眠期和若虫活动游走期进行农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花椒吹绵蚧休眠期用45%晶体石硫合剂防治的最佳时期为3月中旬;花椒吹绵蚧若虫活动游走期,农药防治最佳时期为4月中旬,防治效果依次为40%杀扑磷乳油>24%虱蚧净乳油>2.5%敌杀死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40%辛硫磷乳油、2%阿维菌素乳油、Bt可湿性粉剂和5%氯氰菊酯乳油4种杀虫剂对红珠凤蝶小斑亚种[Pachliopta aristolochiae adaeus(Rothschild)]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 d,5%氯氰菊酯乳油防效为91.95%;药后7 d,5%氯氰菊酯乳油和40%辛硫磷乳油防效分别为95.21%和93.36%;药后10 d,5%氯氰菊酯乳油、40%辛硫磷乳油和Bt可湿性粉剂防效极显著高于2%阿维菌素乳油,分别为99.28%、98.35%、87.79%。  相似文献   

4.
25%丙溴·辛乳油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0%辛硫磷乳油、40%丙溴磷乳油和25%丙溴·辛乳油防治小菜蛾(plutella rylostalla L.)的药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丙溴·辛乳油800~1 000倍液对蔬菜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40%辛硫磷乳油,且优于40%丙溴磷乳油.  相似文献   

5.
用哒嗪.氟腈等5种新农药在第5(3)代以白背飞虱为主的低龄若虫期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2.5%哒嗪.氟腈水乳剂和50%虎蛙乳油优于40%消敌龙乳油、40%卡斯它乳油和40%毒死蜱乳油。  相似文献   

6.
对40%毒死蜱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等6种农药在棚栽青菜上的降解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棚栽青菜上喷施后,40%毒死蜱乳油和40%乐果乳油的降解半衰期夏季<秋季<冬季,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2.5%溴氰菊酯乳油基本接近;20%甲氰菊酯乳油和20%氰戊菊酯乳油用量增加,其降解半衰期延长。  相似文献   

7.
以竹焦油为原料,茶树为供试作物,选用40%竹焦油乳油、40%炔·焦乳油、50%竹焦油油乳油、60%竹焦油乳油、60%竹焦油钠盐水剂、60%竹焦油钠盐成膜水剂和80%竹焦油钾盐水剂,以25%炔螨特乳油和73%炔螨特乳油为对照药剂,对茶树叶螨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竹焦油制剂对茶树叶螨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最高防效均接近或超过80%,持效期超过14 d。乳油制剂总体防效之间差别不大,和对照药剂25%炔螨特乳油防效相当,均优于水剂。40%竹焦油乳油、40%炔·焦乳油药后3~14 d校正防效均达90%以上,与对照药剂73%炔螨特乳油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8种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兰州市皋兰县石川镇进行的纯品阿维菌素、40%神龙宝乳油、10%毒·阿乳油、20%戊氰菊酯乳油、40%水胺硫磷乳油2 000倍液和25%田可益乳油1 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 8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 500倍液防治苹果黄蚜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纯品阿维菌素、40%神龙宝乳油、10%毒·阿乳油2 000倍液和3%啶虫脒乳油2 500倍液对苹果黄蚜均有较好速效性,且持效期长,喷药后14 d对苹果黄蚜的防效均在89%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1、化学防治若虫高峰期选喷40%氧乐果乳油800倍液,40%杀扑磷乳油800倍液,25%蛛八蚧乳油800~1000倍液,或40%氧乐果乳油800倍液+25%蚧杀800倍液混用,40%氧乐果乳油800倍液+40%杀扑磷乳油  相似文献   

10.
海南果蔬重要害虫螺旋粉虱的田间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9种杀虫剂对新入侵害虫螺旋粉虱成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三唑磷乳油、百佳、20%敌介灵乳油、40%介达乳油、522.5g/L农地乐乳油、20%蚧霸乳油、40%丙溴磷乳油、90%万灵粉剂等药剂处理对螺旋粉虱均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其中百佳、20%敌介灵乳油和522.5g/L农地乐乳油的防效均在96.12%以上。  相似文献   

11.
马崇贵 《农技服务》2012,29(5):620-621
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 Zhang)是危害松科(Pinaceae)植物的主要钻蛀性林业有害生物。对萧氏松茎象受害林分进行注射法、包扎法、涂干法、诱捕法和人工捕杀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包扎法的效果较好(72.2%),涂干法可以使松树受害率减少40%,1只诱捕器1年可以引诱成虫10头,人工捕杀可以使松树受害率降低87.5%,因此人工捕杀是当前最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13—2014年,连续2年对旱作4~5年生同心圆枣园土壤水分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年际间差异明显,2014年平均土壤含水量在8%~13%,6月至7月下旬土壤含水量为8%~11%,明显低于2013年平均土壤含水量1%~3%,其他时间高于2013年平均土壤含水量。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排序依次为60 cm40 cm20 cm;20 cm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与40 cm的基本一致,但含水量大部分时间比40 cm的低2%~3%。6月上旬以前,距离主干30 cm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距离主干70 cm和100 cm的土壤含水量;6月上旬以后,距离主干100 cm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距离主干30 cm和70 cm的土壤含水量。在40 cm土层深处施用保水剂能明显提高土壤含水量,大部分时间使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约3%。为了保障旱作枣树正常生长坐果,需保证6月份以前(枣树开花前)和8月中旬以后(枣树白熟期以后)土壤含水率不低于10%,在6~8月份土壤含水率不低于12%。  相似文献   

13.
探讨库尔勒香梨果园套种苏丹草对果园土壤性状的影响和产草量。果园内,分别设距树干0.5m处外和1.5m处外2个采样区,测定采样区内苏丹草产量和0~6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及土壤养分。结果表明,离树干1.5m处外干草产量为2.25kg/m^2,显著高于离树干0.5m处外的1.34kg/m^2。离树干0.5m处外0~20、20~40cm土层地下生物量分别为81.26g/m^2、14.38g/m^2约为离树干1.5m处213.62g/m^2、32.89g/m^2的38.03%、56.27%,且90%以上的牧草根量分布在0~20cm的果园土层,苏丹草与果树的根系几乎无重叠现象。可见,香梨果园套种苏丹草对土壤性状及养分无负面影响,1a可以收草3次,其产草量可达大田产量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新型缓释型涂干剂(0.5%健民果胶体硫浸膏缓释型杀虫剂)对香樟雪盾蚧进行防治试验研究,以常用40%杀扑磷乳油作对照,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缓释型涂干剂与40%杀扑磷乳油对于香樟雪盾蚧防治效果前期一致,后期新型药剂明显优于40%杀扑磷乳油,且新型药剂的药效期更长,使用方法更简单易行,值得在实践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选取5种杀虫剂防治杨干象,杨干象杀死率及排序:2%高效氯氰菊酯(杀死率95.09%)〉40%氧化乐果乳油(杀死率88.06%)〉氯氟.毒死蜱(杀死率82.27%)〉10%灭多威+10%辛硫磷(杀死率80.19%)〉2%阿维菌素(杀死率55.53%).对杀虫剂在树干中的残留浓度分析发现:氧化乐果在整个树干中的残留浓度比较均匀;阿维菌素则随高度增加残留浓度迅速减少,到距注药孔1.5 m高度后浓度趋于稳定.利用染色标记法研究了杀虫剂在银中杨树干中的输送轨迹,发现其呈扇状螺旋式上升;为使药液均匀分布于树干中,注药时应使注孔尽量接近地表,以均匀分布2~3个注孔为宜.  相似文献   

16.
红脂大小蠹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立木磷化铝熏蒸、树干喷药、药剂涂环、打孔注药、饵木诱杀等方法,对红脂大小蠹进行了化学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立木磷化铝熏蒸、打孔注药、树干喷药等方法防治效果平均在80以上,林内设置饵木可降低虫口数量28.3,药剂涂环防治效果较差.利用树虫一针净、40久效磷、40氧化乐果打孔注药后第10 d的防治效果均可达到80以上,尤其利用一针净不仅携带方便、药效持久,而且无药液的挥发和流失,在成虫或幼虫盛发期使用每厘米胸径2.5 mL的注入量可有效杀死侵入立木树干及根部的幼虫或成虫.  相似文献   

17.
南方低山丘陵区泡桐无性系生长和干形综合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方低山丘陵区缺乏适宜栽培的泡桐优良无性系的现状,本研究以湖北省赤壁市泡桐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对5年生24个泡桐无性系的4个生长性状(胸径、主干高、总材积、接干高/苗干高)和2个干形性状(主干削度、形数)进行了遗传参数估算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并利用多性状指数法对其进行了评价和选择。结果表明:各性状在无性系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胸径和总材积的重复力较大,分别达到0.727 3和0.726 9,其余4个性状的重复力稍小,为0.201 8~0.383 7。4个生长性状间呈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正相关关系,2个干形性状间呈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负相关关系。形数与4个生长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的遗传和表型负相关关系。削度与胸径、主干高、接干高/苗干高的遗传正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胸径、总材积的表型正相关关系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依据建立的多性状指数方程选择出适宜在南方丘陵区栽培的4个优良无性系,分别为609、204、302和207,入选率17%。与CK相比,入选群体的胸径、主干高、总材积、接干高/苗干高、削度和形数的遗传增益分别为3.93%、5.75%、21.84%、13.18%、5.72%和-0.45%,实际增益分别为5.40%、16.75%、30.04%、34.35%、28.34%和-1.62%。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澳洲坚果的精准施肥,本研究以4、8、25 a的H2澳洲坚果树为试材,采用个体收获法,采集以树干为中心,树冠滴水线外约10 cm处(与其他树树冠交叉处)为边的整个圆内的不同距离、不同土层根系,并按其大小进行分级,清冼晾干后测其直径大小、鲜重和水分系数,分析根系在土层内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4、8 a树0~20 cm土层根系干重显著高于其他层次,而25 a树20~40 cm土层根系分布最多,3种树龄0~40 cm土层根系干重占总根干重比例大于72%;(2)8、25 a树0~20 cm土层末级根干重占总末级根干重比例约为60%,而4 a树仅为44.8%;(3)4、8 a树离树干0~50 cm范围总根干重显著高于50 cm外总根干重,而25 a树50 cm外根干重显著高于0~50 cm范围内根干重,并且8、25 a树50 cm末级根干重占总末级根重比例高于90%,而4 a树则高于68%;(4)除了末级根,3种树龄根系干重基本上是随着根直径减少而减少。  相似文献   

19.
以杨树为供试植物,采用灌根和树干注射2种方法,测定了乙酰甲胺磷、吡虫啉及杀虫双对杨树分月扇舟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杀虫双AS360倍液灌根,40%乙酰甲胺磷EC0.5mL/cm(胸径)和5%吡虫啉EC 0.5mL/cm(胸径)树干注射防治杨树分月扇舟蛾效果较好,校正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4种埋干深度对1年生豫楸1号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埋干深度设计4种处理(10、20、30和40 cm),各处理分别选3株平均木,采用全根挖掘法,调查其根系数量、长度、生物量及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性。[结果]不同埋干深度间根系数量无显著差异,以细根数量最多,其次为中根和粗根。各处理间根系长度也无显著性差异,以粗根长度最大,其次为中根和细根。处理间的根系总生物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随埋干深度增大递减;粗根、中根和细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嫁接痕下根桩0~40 cm范围。[结论]该研究为生产中楸树栽植时埋干深度的科学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