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氮磷钾肥对鄂东南双季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早稻、晚稻之间的合理配比及对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增施钾肥、晚稻增施氮肥增产效应明显,早稻施K2O 112.5 kg/hm2和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可分别获得最高产量,分别为5 974 kg/hm2和8 627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0.9%和29.3%。早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早稻施纯N 165.0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13.8%和4.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和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9%和11.5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K2O 112.5 kg/hm2和37.5 kg/hm2时的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达到最高,为9.9%和7.9 kg/kg。晚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氮水平下,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最高,为22.7%,施纯N 165.0kg/hm2时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9.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6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最高,为7.1%,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1.7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钾75.0 kg/hm2时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9.9%和11.0 kg/kg。  相似文献   

2.
以津优Ⅰ号黄瓜为试验作物,采用“3414”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方案,开展黄瓜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可采用三元二次方程拟合来预测产量;施肥对黄瓜增产具有极显著的效应,增产效果最好的是钾肥、其次是氮肥、最后是磷肥;在中高肥力条件下,海南栽培黄瓜应以施N 226.5 kg/hm2、P2O557 kg/hm2、K2O 244.5 kg/hm2较为适宜,其N:P2O5:K2O=4.0:1:4.3。  相似文献   

3.
海南露地辣椒钾肥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海南露地辣椒钾肥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露地辣椒适量施钾较不施钾显著增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总体上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辣椒施钾较不施钾增产3.4%~18.9%,平均9.1%;施K2O 450 kg/hm2以内,辣椒施钾提高经济效益4.4%~16.5%,平均9.5%;施K2O 300 kg/hm2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最高。增施钾肥可提高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增加的趋势;辣椒适量施钾能显著增加果长和果肉厚,平均果长增加5.1%,果肉厚增加13.7%;适量施钾可显著增加辣椒叶、茎和果实的钾吸收量,大小为果实>茎>叶;辣椒施K2O 300 kg/hm2处理的钾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31.7 kg/kg;本试验条件下,海南露地辣椒钾肥适宜用量为K2O 3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4.
以津优Ⅰ号黄瓜为试验作物,采用"3414"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方案,开展黄瓜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可采用三元二次方程拟合来预测产量;施肥对黄瓜增产具有极显著的效应,增产效果最好的是钾肥、其次是氮肥、最后是磷肥;在中高肥力条件下,海南栽培黄瓜应以施N 226.5 kg/hm2、P2O5 57 kg/hm2、K2O 244.5 kg/hm2较为适宜,其N:P2O5:K2O=4.0:1:4.3。  相似文献   

5.
丁俊贵 《农技服务》2007,24(12):62-62
进行了不同施钾水平对小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施用钾肥后产量显著增加,钾肥施用量达K2O135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为5920kg/hm2,较对照增产770kg/hm2,每千克K2O增产小麦5.7kg。  相似文献   

6.
以当地主栽品种四月蔓为材料,在氮磷肥用量一致的条件下,研究不同钾肥用量(0、18.75、37.5、75、112.5 kg/hm2)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肥处理的产量均高于对照。施钾肥产量较对照提高16.3%-33.7%,在一定范围内施钾肥越多产量越高,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随施钾肥量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当钾肥用量为75 kg/hm2时,油白菜产量达67736.7 kg/hm2,经济效益较对照新增收31810.0元/hm2。钾肥用量与油白菜的效应方程为y=50452+495.85x-3.77x2,由此求出油白菜最高产量的钾肥用量为65.76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钾肥量为65.36 kg/hm2。  相似文献   

7.
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磷肥、钾肥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但是过量施用都会导致产量下降,效益降低;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显示,水稻产量与氮肥、磷肥、钾肥的施肥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回归关系。当施肥水平为纯N 210 kg/hm2、P2O590 kg/hm2、K2O 210 kg/hm2时,可获得最大产量8 850 kg/hm2,最高效益21 917元/hm2。  相似文献   

8.
在鲁东南瘠薄低产花生田进行花生"3414"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N 168.75 kg/hm2、P2O5 112.50 kg/hm2、K2O 112.50 kg/hm2,花生产产量最高,达4 500 kg/hm2,指出该地区重施氮肥、稳施磷肥、增施钾肥是大幅度提高花生产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钾肥用量对油葵产量、钾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明确油葵钾肥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显著提高籽粒千粒重,降低籽粒空秕率,平均增产率为8.0%,其中钾肥用量为K135时增产量最高,增产率为12.2%。油葵籽粒产量与钾肥用量之间函数回归方程为Y=2 751.4+3.994 9 X-0.014 8 X2(r2=0.836 8),计算最佳经济钾肥量(K2O)为78.5 kg/hm2,最高产量钾肥量(K2O)为135.0 kg/hm2。施钾可明显提高油葵地上部钾素吸收量,K135最高。随着施钾量的增加,钾肥利用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其中K135最高为47.8%,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施用钾肥各处理土壤钾素均表现为亏缺,其中180 kg/hm2施钾处理土壤钾素亏缺量最低,其次为135 kg/hm2处理,分别较对照降低83.7%、47.7%。K135处理利润最高,为8 555.0元/hm2。综合考虑产量、钾肥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及地力培肥,建议当地油葵的适宜施钾肥量为78.5~135.0 kg/hm2。  相似文献   

10.
在隆德县旱川地条件下,试验观察了不同钾肥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农家肥、配施N 180 kg/hm2、 P2O590 kg/hm2的基础上,施K2O 90 kg/hm2时玉米增产效果显著,折合产量达10396.01 kg/hm2,较不施钾肥增产800.57 kg/hm2,增产率8.34%。  相似文献   

11.
油菜高产栽培的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方案,研究了安徽省东至县油菜高产栽培的氮、磷、钾肥肥料效应,并建立了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壤氮、磷、钾供给能力达中等偏上水平,增施磷肥有利于提高油菜产量,而增施氮和钾肥增产效应并不显著;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24.53 kg/hm2、P2O577.65 kg/hm2和K2O 4.66 kg/hm2.  相似文献   

12.
以超级稻杂交组合两优293为试验材料,研究氮钾肥适宜配方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适宜配方能明显提高水稻有效穗、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在施N 220kg/hm2和286kg/hm2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的K2O用量为169kg/hm2,氮钾肥最佳适用量适宜配方为N 220kg/hm2、K2O 169kg/h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设置在定西市李家堡镇的钾肥后效定位试验,对2007—2010年不同施钾水平基础上实施的马铃薯干物质和产量的后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钾水平对当季马铃薯干物质量有一定的后效应,钾肥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根、茎、叶干物质量开始下降,块茎干物质量则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不同施钾水平对当季马铃薯产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其中施钾105 kg/hm2时(K3)产量最高,施钾140 kg/hm2时(K4)产量最低,按产量大小依次为:施钾105 kg/hm2处理>施钾70 kg/hm2处理>施钾35 kg/hm2处理>不施钾处理>施钾140 kg/hm2处理(K3>K2>K1>K0>K4)。当施钾肥量为105 kg/hm2时产量最高,即为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4.
不同磷、钾肥施用量对保护地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磷、钾肥效试验,研究了番茄磷、钾肥的需肥规律及磷、钾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施用鸡粪14.6t/hm2,氮(纯氮)600kg/hm2,(P2O5)100kg/hm2,(K2O)540kg/hm2番茄产量最高,传统施肥增产7.%,N0P0K0处理增产24.4%.土壤肥力较高时,适量施有机肥和少量磷肥,中后期适当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15.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氮、磷、钾肥和密度4因素及其互作对脱毒甘薯豫薯7号产量的影响。[结果]4因素与甘薯产量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对脱毒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依次为钾肥>氮肥>密度>磷肥。氮、钾互作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为氮、密度互作,氮、磷互作的影响效应较小。随着产量的提高,脱毒甘薯对钾的需求增加。在该试验条件下,豫薯7号的最高产量为53.0 t/hm2。[结论]脱毒甘薯产量在45.0 t/hm2以上时的农艺措施为:施N 63.42~74.73 kg/hm2,施P2O567.76~82.24 kg/hm2,施K2O 106.70~127.71 kg/hm2,密度4.6万~5.3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为日光温室黄瓜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个日光温室,均设5个施肥处理:对照(CK)不施无机肥;最佳施肥量处理(OPT)温室1施N675 kg/hm2、P2O5171 kg/hm2、K2O 810 kg/hm2,温室2施N 788 kg/hm2、P2O5200 kg/hm2、K2O 945kg/hm2;50%N处理,施N量为OPT的50%,P2O5、K2O用量同OPT处理;150%N处理,施N量为OPT的150%,P2O5、K2O用量同OPT处理;菜农传统施肥处理(FP),温室1施N 848 kg/hm2、P2O5277 kg/hm2、K2O 1 307kg/hm2,温室2施N884 kg/hm2、P2O5338 kg/hm2、K2O1 249 kg/hm2,测定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NO3--N含量及黄瓜产量、总干物质量、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结果】温室1和2中150%N处理土壤NO3--N含量的平均值分别较OPT处理提高了10.0%和20.0%。温室1、2中OPT处理的黄瓜产量最高,达到135和169 t/hm2,分别较其CK、50%N处理增加了61.1%和8.0%,24.5%和4.8%;OPT处理黄瓜的总干物质量也较高,为5.6和10.3 t/hm2,分别较其CK、50%N处理提高了17.9%和43.1%,3.0%和34.3%;OPT处理黄瓜的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均最高,分别为8.8%和16.8%,76和16 kg/kg,有利于减少土壤氮素累积。温室1、2中150%N处理黄瓜的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较OPT处理分别降低了14.9%和2.1%,76.1%和67.3%,56.2%和52.5%。【结论】当日光温室黄瓜目标产量为120~140 t/hm2时,最适施N量为675~788 kg/hm2(目标产量对应N肥用量减去测定的土壤NO3--N含量),这可以兼顾产量和经济投入。  相似文献   

17.
氮磷钾配施水平对饲用甜高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饲用甜高粱配施氮、磷、钾肥效果,结果表明,施N 115.5 kg/hm2、P2O5 54.0 kg/hm2、K2O 24.0 kg/hm2时,鲜草产量最高,为69.30 t/hm2,经济效益5919.14元/hm2,较其它处理增产4.6%~32.7%,增收152.96~1823.26元/hm2。  相似文献   

18.
棉花施用钾肥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民勤县砂壤土上进行的棉花施用不同用量钾肥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施钾(K2O)9.9~89.1kg/hm2的范围内,棉花皮棉产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各处理较对照增产27.5~103.3kg/hm2,增产率1.8%~6.8%;而施钾量超过69.3kg/hm2时棉花皮棉产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少;在试验设计施钾范围内,随钾肥施量的增加,田间棉花幼苗长势增强;施用钾肥对提高棉花单铃重、纤维品质有明显作用;从产投比综合考虑,以施钾69.3kg/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在庄浪县黄绵土上马铃薯基施不同量的钾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施钾(K2O)112.5~337.5kg/hm2的范围内,马铃薯产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各处理较对照增产3700~8000kg/hm2,增产率8.4%~18.3%;而当施钾量增至450.0kg/hm2时则比施钾337.5kg/hm2的产量降低2900kg/hm2。从产量与投入综合考虑,以施钾337.5kg/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沙化地日光温室黄瓜配方施肥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寻沙化地日光温室内黄瓜的最佳施肥方案,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在含沙量为237.6 g/kg的沙化土中氮、磷、钾施肥量与黄瓜产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解析,探讨了氮、磷、钾肥的单因子效应、互作效应、边际产量和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在该土壤条件下的日光温室内,氮(N)、磷(P2O5)、钾(K2O)肥施用量分别为264.28,82.94和290.34 kg/hm2时,黄瓜可达到的最高产量为114 045.3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