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地方名翘嘴、鲌鱼、大白鱼等,属鲤科、鲌亚科、鲌属。广泛分布于我国诸多水系,在长江中下游、黑龙江流域等地属名贵经济鱼类,在太湖、兴凯湖、丹江口水库等水域中,是主要渔获物。20世纪70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2.
兴凯湖翘嘴鲌是翘嘴鲌的一个地理种群,主要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的兴凯湖,由于兴凯湖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水域环境,使其在生理性状上形成一个独立品种。本文着重介绍兴凯湖翘嘴鲌的渔业资源状况、生物学特性及研究现状,以促进对兴凯湖翘嘴鲌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3.
兴凯湖翘嘴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凯湖翘嘴鲌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兴凯湖,由于兴凯湖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水域环境,使其在生理性状上形成一个独立的地理种群。文章着重介绍兴凯湖翘嘴鲌的渔业资源状况、生物学特性及研究现状,以促进对兴凯湖翘嘴鲌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4.
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是淡水珍品,也是黑龙江省鸡西市兴凯湖的特产鱼类。本文概括介绍了兴凯湖翘嘴鲌的生物学研究和养殖概况。兴凯湖翘嘴鲌生长快、快速生长期持续时间长。上世纪的过度捕捞,导致兴凯湖翘嘴鲌资源衰退,近年来采取了多项保护措施,兴凯湖鱼类资源已有所恢复。目前,兴凯湖翘嘴鲌已成为新兴的名优养殖鱼类,实现了全人工繁殖,开展了商品化苗种生产和食用鱼饲养,其增养殖在东北地区得到推广。近年来,诸多学者在兴凯湖翘嘴鲌的生物学特性、渔业资源现状、肉质性状、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特点、营养饲料研制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为科学保护与有效开发兴凯湖翘嘴鲌这一名贵鱼类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兴凯湖定点同日随机采集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C.mongolicus、兴凯鲌C.dabryi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肝胰脏和肠道消化酶的活性,比较2龄鱼和≥3龄鱼两实验组样本的特点和差异。结果表明:四种鲌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肝胰脏;蒙古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高于肠道,其他三种鲌类肠道脂肪酶活性高于肝胰脏(P0.05)。2龄和≥3龄鱼蒙古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最高,翘嘴鲌和兴凯鲌分别次之(P0.05);2龄鱼兴凯鲌、蒙古鲌、翘嘴鲌肠道蛋白酶活性较高,≥3龄鱼蒙古鲌和红鳍原鲌显著高于兴凯鲌、翘嘴鲌(P0.05)。2龄组和≥3龄鱼翘嘴鲌肠道脂肪酶活性和肝胰脏、肠道淀粉酶活性均较高,≥3龄蒙古鲌和兴凯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翘嘴鲌和红鳍原鲌(P0.05)。本研究结果对科学保护与利用相关鱼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翘嘴红鲌     
名称翘嘴红鲌安徽大学生物系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Bleeker),属鲤形目、鲤科、鳊鲌亚科、红鳍鲌属。俗称大白鱼,亦有叫腰子、翘嘴鲌(安徽)、翘壳(四川)者。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从黑龙江到海南岛的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都有。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南、北不同地理群体在繁殖和染色体核型方面的差异性,以翘嘴鲌南方(上海淀山湖)群体和北方(黑龙江兴凯湖)群体为研究对象,在上海地区同时进行了翘嘴鲌两个群体的人工繁育、胚胎发育观察和染色体组成比较。结果显示,翘嘴鲌南方淀山湖群体的受精卵呈灰黄色,有黏性,为黏性卵,卵径为(1.11±0.05)mm;北方兴凯湖群体的受精卵呈青灰色,无黏性,为浮性卵,卵径为(1.21±0.03)mm。两个群体的相对繁殖力和受精率无明显差异。在(25±1)℃的水温条件下,两个群体的胚胎均可以在24 h内出膜,且胚胎发育特征及时序无明显差异。北方兴凯湖群体仔鱼的出膜后体长为(5.77±0.29)mm,极显著大于南方淀山湖群体[(3.40±0.14)mm](P<0.01)。两个群体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8,其中南方淀山湖群体的核型公式为2n=24m+20sm+4st,染色体臂数NF=88;北方兴凯湖群体的核型公式为2n=22sm+26m, NF=96。研究表明,翘嘴鲌南方淀山湖与北方兴凯湖群体在受精卵的特征及染色体核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北方兴凯湖水系翘嘴鲌可以在...  相似文献   

8.
2008年5-10月,在黑龙江农垦震达兴凯湖大白鱼研究所养殖基地采集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arnus)样本1200尾,对其年龄和生长研究结果为: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0.0056L^30004(R^2=0.9952),属于等速生长型鱼类;其生长规律用Von Beaalanffy方程表示为Lt=117.54×[1-e^0.093(t-0.034)],Wt=9111.15×[1-e^0.093(t-0.034)]^3.004。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对兴凯湖翘嘴鲌的生长进行拟合,反映出其生长过程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兴凯湖翘嘴鲌渐进体长为117.54cm,渐进体重为9111.15g,拐点年龄在11.86龄处,拐点体重为2.70kg,拐点体长为78.36cm;与兴凯湖自然水域的翘嘴鲌生长式型不同。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龄野生和养殖兴凯湖翘嘴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定营养价值、建立种质标准以及研制人工配合饲料,对2龄、4龄和6龄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和养殖群体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2龄兴凯湖翘嘴鲌野生和养殖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龄、6龄野生群体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与常见养殖鱼类相比,野生兴凯湖翘嘴鲌Ca和P含量较高。野生和养殖群体的氨基酸组成一致,甘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和赖氨酸次之。4龄、6龄野生群体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结果表明,兴凯湖翘嘴鲌野生与养殖群体蛋白质含量较高,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野生群体肌肉营养价值和肉味鲜美程度明显优于养殖群体,且随年龄增长差异更鲌加明显。在配制兴凯湖翘嘴鲌人工饲料时,应适当添加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以提高其营养价值;适当添加甘氨酸和谷氨酸,以提高养殖鱼体风味。  相似文献   

10.
兴凯湖大白鱼(学名兴凯湖翘嘴红鱼白)是翘嘴红鲌在兴凯湖水域形成的独立天然种群,是我国的四大淡水名鱼之一。该鱼体长侧扁,背部和两侧浅棕色或青灰色,腹部银白色,鳍灰色或黑色。自然条件下生活于流水及大型水体中,喜集群在水的中上层,易捕。它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2—30℃,溶氧在5mg/L以上,PH:5.5—8.5。食性:幼苗期以浮游植物、动物为主,体长5—20cm主要以吞食大型浮游动物为主,成鱼期以小型野杂鱼为主,人工饲养情况下食人工饵料。  相似文献   

11.
三种药物对兴凯湖翘嘴鲌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翘嘴鲌曾用名翘嘴红鲌,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在我国平原各水系均有分布。兴凯湖翘嘴鲌(Topmouth culter)是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中的一个地理种群,又称兴凯湖大白鱼,俗称大白鱼、翘嘴白鱼、翘嘴鲌、翘壳,而在松花江沿岸则称之为"撅嘴岛子",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兴凯湖。兴凯湖翘嘴鲌体色银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历代进京贡品和高级宴席佳肴,市场形象较佳,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兴凯湖  相似文献   

12.
翘嘴红鲌也称大白鱼,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也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养殖鱼类品种。网箱养殖翘嘴红鲌适合在湖泊、水库等大中水域开展,是翘嘴红鲌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通常用来养殖翘嘴红鲌成鱼。  相似文献   

13.
太湖鲌鱼数量变化规律及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2003~2005年的食性分析和渔获物组成调查,研究了太湖翘嘴红鲌、蒙古红鲌数量变化的规律及在鱼类群落演替过程的作用。食性分析表明:太湖翘嘴红鲌、蒙古红鲌主要摄食鲚鱼,其次是小型鱼类和虾。其中鲚鱼在翘嘴红鲌、蒙古红鲌消化道的出现率分别为95.24%、59.26%;在翘嘴红鲌食物中的重量组成比例为59.2%±11.4%。渔获量统计表明:1952~1958年鲌鱼平均年产量为406.4±102.5 t、占渔获总量的6.28%±0.85%;1987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1 090.8 t、占渔获总量7.65%;1993年后鲌鱼资源在快速减少,由1993年的922.3 t、占6.55%下降到近年的100~160 t、仅占渔获总量的0.4%~0.8%。2004年调查表明,在74 667kg渔获物中,翘嘴红鲌、蒙古红鲌仅占0.0038%。分析历年渔获量变化趋势发现,随着鲌鱼数量的不断减少,鲚鱼和小型其它鱼类均呈相反的快速增加趋势,而银鱼则有大体一致的持续下降趋势。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发现,鲌鱼-鲚鱼、鲌鱼-小型鱼类渔获量的负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鲌鱼-银鱼渔获量的正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认为:太湖翘嘴红鲌、蒙古红鲌对鲚鱼和小型鱼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银鱼可能有间接促进作用;人为过度捕捞使翘嘴红鲌、蒙古红鲌数量不断减少,从而导致鱼类群落向鲚鱼为绝对优势种、小型鱼类不断增加的方向变化。鲚鱼和小型鱼类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其快速增加抑制了浮游动物、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这是太湖蓝藻频繁暴发的生物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翘嘴红鲌属鲤形日、鲤科、鲌亚科、鲌鱼属,俗称翘嘴鲌、白鱼、白条子。翘嘴红鲌生长速度快,当年的鱼苗可达1kg以上。肉质白而细嫩,属上等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5.
翘嘴鲌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谷  熊邦喜 《河北渔业》2005,(1):27-27,36
<正>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隶属鲤 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1855年由Bleeker定 名,英文名Topmouth culter,俗名大白鱼、翘嘴 巴、翘壳、鲌刺鱼等。我国平原各水系均有分布, 以湖北、安徽、黑龙江产量最多,是长江流域优质 经济鱼类,位列"太湖三白"之首。翘嘴鲌个体大, 生长快,鳞下多脂肪,肉质细嫩鲜美,是鱼中上品。  相似文献   

16.
牛山湖翘嘴鲌和红鳍原鲌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2年4月~2003年3月研究了牛山湖翘嘴鲌(C luter alburnus)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的年龄组成与生长。研究结果表明,翘嘴鲌由5个年龄组组成,以2~4龄鱼为主;红鳍原鲌由3个年龄组组成,以2龄鱼为主。翘嘴鲌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367 mm和551 g;红鳍原鲌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41 mm和42 g。翘嘴鲌和红鳍原鲌的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分别为W=0.00001L2.9902与W=0.000005L3.1941。牛山湖鱼类主要由适应静水生活的湖泊定居性鱼类组成,红鳍原鲌较多,而翘嘴鲌较少。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烟酰苯胺、硫酸铜和扑草净对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的毒性影响,在水温(28±1)℃下,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法开展了这3种药物对体质量(2.88±0.34)g、全长(7.30±0.30)cm的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烟酰苯胺对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729、4.041、2.224、1.257 mg/L,安全浓度为0.126 mg/L;硫酸铜对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187、2.116、1.354、0.984 mg/L,安全浓度为0.098 mg/L;扑草净对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72、0.037、0.020、0.012 mg/L,安全浓度为0.001 mg/L。结果表明,烟酰苯胺和扑草净对翘嘴鲌幼鱼的毒性较大,应避免其污染养殖水体,硫酸铜在其常用质量浓度范围内会对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的成活率产生影响,应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并规范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翘嘴鲌是我国养殖鲤科鱼类的名优品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翘嘴鲌养殖过程中最大的成本在于饲料,几乎占其养殖成本的一半以上。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翘嘴鲌的营养需求及投喂策略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翘嘴鲌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翘嘴鲌新型养殖模式,于2019年1月—12月在上海市青浦区某合作社开展了翘嘴鲌主养池塘混养似刺鳊[HT5",7"]鱼[KG-*3]句试验,并与传统翘嘴鲌池塘养殖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混养池塘翘嘴鲌平均亩(15亩=1 hm2,下同)产838.8 kg,平均规格560.7 g/尾,成活率93.5%;似刺鳊[HT5",7"]鱼[KG-*3]句平均亩产78.01 kg,平均规格286.5 g/尾,成活率77.8%;鲢平均亩产49.5 kg,平均规格1 650 g/尾,成活率85.7%;鳙平均亩产20.4 kg,平均规格2 270 g/尾,成活率90.0%;与传统翘嘴鲌池塘养殖模式相比,翘嘴鲌主养池塘混养似刺鳊[HT5",7"]鱼[KG-*3]句后利润增加3 036元/亩,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作为1种翘嘴鲌新型池塘养殖模式进行适度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翘嘴鲌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根据翘嘴鲌的体成分拟定饲料配方,设计了不同蛋白水平(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4.46 %、37.20 %、38.82 %、41.5 %、43.58 %)的5种饲料,用以进行饲养试验,分别饲喂体质量相近(约1.2 g)的翘嘴鲌幼鱼。60 d后,测定每组幼鱼的生长性能(全长、体长、湿重、肌肉水分、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翘嘴鲌的体长、全长、湿重随饲料蛋白水平的高低变化规律明显,蛋白水平为38.82 %的试验组,鱼的生长性能最佳。经回归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并结合翘嘴鲌的生长和体蛋白积累情况,认为翘嘴鲌幼鱼饲料的适宜蛋白水平为39 %~4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