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解喀什市大气颗粒物(PM10、PM2.5)及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污染特征和污染源,于2020年5月23日~2020年7月6日在喀什市2个研究区域(居民集中生活区及居民休闲区)分别设置采样点对PM10和PM2.5进行采集,并对颗粒物中9种水溶性离子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PM10和PM2.5浓度逐日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选择森林植被盖度存在明显差异的信阳市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分别设立监测点开展大气颗粒物污染同步定位观测,比较分析了3个监测点TSP、PM10、PM2.5和PM1等4种粒径颗粒物质量浓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个监测点4种颗粒物质量浓度日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峰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基本同步。上午颗粒物污染比下午严重。3个监测点的颗粒物污染均表现为夏季最轻,秋季次之,冬季污染最严重。森林植被具有强大的削减PM2.5等颗粒物污染的功能,监测点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森林植被盖度呈负相关。在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中,森林植被盖度最高的生态站监测点4种颗粒物质量浓度均明显低于其他2个监测点;同样,森林植被盖度较高的浉河景观带监测点4种颗粒物质量浓度均明显低于缺林少绿的体彩广场监测点。影响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气温和气压。PM2.5等4种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日均气温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日均气压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7—2019年洛阳市7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的大气颗粒物PM_(10)、PM_(2.5)的质量浓度监测数据,研究洛阳市城区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气象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2017—2019年洛阳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总体状况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其中,2018年空气质量整体状况最好,重度及以上的污染天数占全年有效天数的比例最低;2019年污染总天数相较于2017年减少10 d,但相较于2018年增加31 d;空气质量整体情况PM_(10)和PM_(2.5)浓度月均值变化基本一致,浓度变化均呈U形分布;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冬季其质量浓度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各国控站点的PM_(10)、PM_(2.5)质量浓度同样显示冬季高,春、秋季次之,夏季低,大气污染状况整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气象因子分析表明,ρ(PM2.5)、ρ(PM10)与温度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对湿度与PM10的质量浓度呈负相关,但与PM2.5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在相对湿度为60%~70%时,PM2.5的质量浓度较大;PM_(10)、PM_(2.5)的质量浓度在风向为南风、东南偏南风、西南偏南风、西南偏西风时较小。2017—2019年洛阳市空气污染状况变化与地形、气象条件、城市化建设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PM2.5污染现状及来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3年我国各城市PM2.5浓度数据及查找大量文献,对我国细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及重点城市细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我国PM2.5浓度水平较高且空间差异较大,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PM2.5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长三角地区,华北地区年均浓度在80μg/m3左右,各城市PM2.5浓度季节变化基本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燃煤源、工业源、汽车尾气是对PM2.5有明显贡献的主要排放源类,机动车尾气对PM2.5贡献的大多在10%~30%。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0日PM2.5、PM10大气颗粒污染物质量浓度逐时监测数据,分析了大气颗粒污染物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风向等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PM2.5和PM10颗粒物质量浓度与 日平均气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10℃以下颗粒物浓度随着气温的上升而升高,而10℃以上随着气温的逐渐升...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市夏季大气PM_(10)、PM_(2.5)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M2.5、PM10、TSP便携式采样器、TAS-990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采集了乌鲁木齐市5个功能区大气PM10、PM2.5样品,并检测了PM10、PM2.5样品中Cd、Cr、Cu、Ni、Pb、Mn6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PM10质量浓度除卡子湾水泥厂区采样期间全部超标外,其他地点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PM2.5质量浓度与美国日均值标准相比,卡子湾水泥厂区采样期间全部超标,安宁渠良种场超标天数为20%,友好路超标天数为60%,其他地点均低于标准。富集因子法分析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5个采样区夏季大气PM10、PM2.5中Cr、Ni、Cu、Cd、Pb5种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Mn则来源于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PM2.5颗粒物样品的采集、分析环节、PM2.5颗粒物质量检测、检测仪器精密度的控制和电机电刷的控制等5个方面,对环境空气PM2.5自动监测质量核查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6种城市绿地空气PM2.5浓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合理安排树木的种植和配置结构,发挥绿色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功能,研究6种城市绿地空气PM2.5浓度的日变化规律、月变化规律,分析不同类型绿地空气PM2.5浓度差异以及不同天气条件下PM2.5浓度.结果表明:PM2.5浓度日变化和月变化规律明显,不同季节有显著差异;6种城市绿地空气PM2.5浓度在同一季节内没有显著差异,从均值来看,春、秋、冬季有乔木的绿地内空气PM2.5浓度较低,夏季草坪内空气PM2.5浓度较低;阴天颗粒物的浓度比晴天高45%,雨后阴天颗粒物的浓度比雨后晴天高426%,降水对PM2.5的清除作用在雨后晴天发挥的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7种重庆市绿化基调树种为例,将滤膜过滤称质量优化为滤膜分级(10、2.5 μm)过滤称质量,并与数学比例关系换算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植物叶片滞留细颗粒物(PM2.5,直径≤2.5 μm)等大气颗粒物质量的方法。该方法不直接进行PM2.5的收集和称量,回避了单独采用滤膜过滤称质量时,由于PM10或PM2.5中粒径、质量极其微小的颗粒被滤掉而导致PM10或PM2.5不能完全被收集和准确称量的缺点。该方法所需仪器设备简单,普通实验室便具备,同时也克服了利用显微仪器观察并量算植物叶片滞留颗粒物的局限性。用通过120目筛的土壤样品进行准确性和稳定性检验,该方法准确可靠,具有可操作性。应用该方法测定了7种重庆市绿化基调树种叶片滞留PM2.5等大气颗粒物质量,为评价不同树种和林分结构的滞尘功能差别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保生  张婉婷 《现代农业科技》2013,(12):181-182,184
为了解包头市采暖期大气颗粒物PM2.5与PM10的污染特征,在包头市城区设置采样点,在采暖期采集了PM2.5与PM10,对其中的水溶性离子、元素、有机碳、元素碳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离子、元素组分是包头市采暖期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成分,并且在细颗粒物中聚集较多;采暖期的燃煤为2种粒子中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一;采暖期PM2.5与PM10中OC、EC有共同的污染源,主要来源是燃煤、机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燃烧;PM2.5与PM10中有二次反应生成的有机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近年来义乌市大气环境治理成效。[方法]依据2013~2015年义乌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趋势,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095—2012)二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影响义乌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依次为PM_(2.5)、PM_(10)、NO_2、O_3,义乌市大气污染呈现为扬尘和机动车尾气并存的混合型污染。颗粒物污染突出,NO_2和O_3浓度略有上升,PM_(2.5)、PM_(10)和SO_2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对SO_2治理效果显著。[结论]近年来义乌市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这可能与该市采取的各项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源综合整治措施取得初步成效有关。  相似文献   

12.
黄科瑞  刘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38-13539,13575
[目的]分析百色市右江区冬春季大气PM10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方法]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采集百色市城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研究其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特征。[结果]百色市城区冬季PM10平均浓度为163.45μg/m3,春季PM10平均浓度为148.59μg/m3,略低于冬季。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的大小次序为SO24-Cl-NO3-NH4+K+Na+Mg2+F-,其中SO24-、NO3-和Cl-分别占水溶性组分质量的52.4%、18.2%和12.6%。PM10呈较强酸性,可能是高含量的SO24-所致。NO3-和SO24-的当量比值为0.73,表明固定源是大气N、S污染重要来源。NH4+和SO24-的当量比值为0.75,表明PM10中的NH4+主要以NH4HSO4形式存在。海盐对大气颗粒物中离子来源的贡献很小。[结论]可吸入颗粒物成为百色市大气首要污染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甘小凤  曹军骥  王启元  沈振兴  徐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92-11694,11697
[目的]研究西安市秋季大气细粒子(PM2.5)中化学元素的浓度特征及来源。[方法]于2009年10月利用微流量采样器采集西安大气中PM2.5样品,分析其元素浓度特征及来源。[结果]西安市秋季大气中PM2.5质量浓度的平均值为168.44μg/m3,最小值为53.29μg/m3,最大值达358.16μg/m3,高于北京、珠江三角洲;PM2.5中S、Zn、K、Cl、Ca、Fe的质量浓度均超过1.0μg/m3,处于较高污染水平;PM2.5中K与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75(P〈0.0001),说明OC、EC与K具有相同的来源,生物质燃烧对OC、EC有一定的贡献;元素的富集因子分析表明,K、Ca、Fe、Ti、Mn和Cr主要来源于地壳或岩石风化等自然源,而S、Zn、Cl、Pb、Br、Mo、Cd和As主要受人为污染源的影响,而受土壤扬尘等自然源的影响较小,其中Cd的富集因子最大,主要来源于金属冶炼等人为污染;燃煤、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冶金化工、扬尘等是该区秋季PM2.5的主要来源。[结论]该研究为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宋良友  陈振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12-12613
PM2.5由于粒径小、比表面积巨大、危害严重等特点而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室内PM25的来源及其综合防治措施,重点介绍了绿色植物在缓解室内PM2.5污染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经济有效地解决室内PM2.5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罗云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28-7929,8003
[目的]为了探讨家庭居室内PM10污染物的来源,对人体的危害及影响因素。[方法]在丹东市的三个区选择了14个家庭,对其厨房、卧室和客厅进行PM10浓度的测试,并对室内的PM10污染物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室内空气PM10浓度主要受吸烟、烹饪时的燃料、不同清洁方式、室外颗粒物浓度、室内人员多少和活动频繁程度、通风量7个因素的影响,被测14户家庭中有7户所有的房间均超标。[结论]丹东市家庭室内PM10浓度超标不容乐观,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根据湖北省武汉市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数据、空气质量指数,运用线性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大气污染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PM_(2.5)对空气质量的贡献率最大,为武汉市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其浓度季节变化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最后针对武汉市大气污染特征提出防治措施,旨在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冯茜丹  党志  童英林  刘洁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29-12831
通过模拟酸雨溶出试验发现,在模拟酸雨浸提作用下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d、Ni、Cr都有不同程度的释放,且溶出率随模拟酸雨pH降低而增加,说明酸性加强能加速PM2.5中重金属元素的释放。在同一pH模拟酸雨作用下,2007年春样品中各重金属的溶出率均比2006年秋高,2007年春重金属不稳定态比例普遍比2006年秋高,说明在酸性条件下吸附在颗粒物中的不稳定态重金属更容易释放出来,酸雨会增加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和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石家庄市2015年全年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所统计的PM2.5和PM10浓度数据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研究了PM2.5和PM10浓度与风速、降水量、气温、气压等气象因子以及社会经济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石家庄市PM2.5、PM10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演变规律,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在空间上具有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影响PM2.5、PM10时空分布规律的因素包括自然气象和社会经济两大因素,气象要素是雾霾集聚、转移与扩散的重要影响因子,而社会经济要素是影响石家庄市雾霾频发的根本性原因。因此,治理雾霾的根本在于能源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丁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36+16842-16836,16842
以日尺度及一天内的各个时间段为基础,突破传统以PM10平均值作为衡量一个片区PM10浓度水平的做法,主张以大概率事件出现区间来判定地方的PM10浓度水平,对成都市沙河铺片区的大气PM10浓度特征进行浅析,以成都市沙河铺片区为实例,得出05:00~07:00、19:00~21:00是该地区容易出现PM10浓度值高的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