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疫苗免疫是预防猪口蹄疫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疫工作的重点。为了预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丹毒、猪肺疫等传染病的发生,还需要免疫多种疫苗。在传统的防疫工作中,常常将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猪三联(猪瘟-猪丹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活疫苗)这四种疫苗每间隔一定的时间分次注射,不但拉长了集中防疫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新疆巴里坤县粮食局加工厂,养猪38头,包括大猪26头,5—7个月的架子猪12头。全群猪注射过猪瘟、猪丹毒疫苗,饲料为麸皮、玉米粉、油渣。在饲料内混有较多的鼠类。大猪群没有发病,架子猪有6头发  相似文献   

3.
在养猪生产中,每年春秋两季都需要给猪打预防针,以预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副伤寒等疾病的发生.观将生产中几种常用疫苗的用法及注意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猪丹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危害世界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猪丹毒的隐性感染可能会发展成慢性型,成为猪丹毒的防治的难题.目前,免疫接种仍是预防猪丹毒最有效的方法,主要使用传统疫苗,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疫苗的研究也应运而生,现对猪丹毒传统疫苗的使用和新型疫苗的研究近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猪饲养行业中,猪丹毒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危害性极大,主要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猪,通常架子猪比较容易感染上猪丹毒,特别是那些月龄在3~6的猪比较多见,一旦猪染上这种病或者带上猪丹毒杆菌,很容易在猪群中蔓延开来.从临床上看,该病有一个1-7天的潜伏期,通常有急性性、疹块型以及慢性型三种类型,诊断起来并不存在太大难度,通常在猪饲养中,通过对猪进行猪丹毒疫苗接种来达到预防猪丹毒的目的,一旦猪真的感染上猪丹毒,可采用青霉素和抗猪瘟血清对病猪进行治疗.考虑到猪丹毒是猪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因此在检疫时一定要牢牢把握住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如果经检疫发现存在病猪、死猪和不合格肉品,应妥善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6.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危害世界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猪丹毒的隐性感染可能会发展成慢性型,成为猪丹毒的防治的难题。目前,免疫接种仍是预防猪丹毒最有效的方法,主要使用传统疫苗,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疫苗的研究也应运而生,现对猪丹毒传统疫苗的使用和新型疫苗的研究近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猪,以架子猪最易感,尤其是3~6月龄的猪多见,好发于炎热潮湿季节。病猪和带茵猪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1~7天,临床上分为三型:急性型;疹块型,也叫亚急性型;慢性型。诊断较易,预防主要是接种猪丹毒疫苗。治疗可用青霉素和抗猪瘟血清。猪丹毒是动物检疫中的常见病。检疫要抓住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两个环节,检出的病猪、死猪和不合格肉品,按相关规定处理。  相似文献   

8.
<正>疫苗免疫是预防猪口蹄疫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疫工作的重点。为了预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丹毒、猪肺疫等传染病的发生,还需要免疫多种疫苗。在传统的防疫工作中,常常将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猪三联(猪瘟-猪丹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活疫苗)这四种疫苗每间隔一定的时间分次注射,不但拉长了集中防疫的时间,而且增加了基层兽医人员的  相似文献   

9.
接种哪些疫苗是必要的 ?对每一种可能性的疾病都进行疫苗接种并不一定划算。疫苗接种主要是预防那些具有高危险性发生的疾病 ,而不是那些低危险性发生的疾病。要根据自身猪群的情况 ,与兽医一道设计切实可行的接种计划。为了维持猪群足够的保护能力 ,除了必要的常规免疫 ,有时候还要进行加强免疫。不同品牌的疫苗具有各自确定的推荐方案。要认真阅读疫苗说明书。常规接种计划通常包括萎缩性鼻炎、大肠杆菌、猪丹毒、钩端螺旋体病和细小病毒。萎缩性鼻炎 (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和毒素D型 )以及博代氏支气管败血杆这些微生物的感染都会造成鼻端…  相似文献   

10.
某猪场饲养商品猪170头,母猪20头,10月中旬一商品仔猪舍有5头猪忽然发病,经该场技术员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5 d后又陆续发病30头,死亡5头,妊娠母猪开始发病.经调查该群仔猪20日龄、60日龄时各防疫1次猪瘟疫苗,且防疫了链球菌疫苗、猪丹毒与猪肺疫二联疫苗.母猪在空怀期防疫了猪瘟疫苗、链球菌疫苗.  相似文献   

11.
1做好春防,保证猪只健康 许多猪病在春季很容易发生,其中最为常见的主要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腹泻病(红痢、黄痢和白痢)、霉形体肺炎、流感和仔猪水肿病等。因此,要注意及时加强进行好预防和免疫,适时注射猪丹毒、猪瘟和猪肺疫等疾病的疫苗或菌苗,保证健康猪群。  相似文献   

12.
周彦飞 《猪业科学》2010,27(6):31-3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猪丹毒丝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猪很易感.主要侵害母猪和架子猪.本病主要发生于猪,其他动物也可感染、人类可因创伤感染发病称为类丹毒,危害人体健康,一般呈良性经过.  相似文献   

13.
猪丹毒是关于猪的一种历史久远的传染病,已经有二十余年极少见到猪丹毒病,因此疫苗也都不予预防了。可是近年来,看到猪丹毒又时有发生,引起了养猪者的关注,本文就猪丹毒的诸多特点来剖析猪丹毒时有发生的原因。首先来看猪丹毒的发现,国外最初把猪丹毒发生以为是炭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九年初,我县桃浦种猪场发生了大批猪急性下痢死亡:初生仔猪表现为急性下痢死亡;架子猪腹泻,少数猪泻,红色粪便,部分猪死亡;大肉猪突然死亡.发病后用抗菌素治疗,效果不显著.半年内共死亡800余头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随后,我县的朱家桥、徐行、外岗、马陆、江桥、华亭、长江等十余个乡、村牧场又发生了类似的疾病,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经多方诊断鉴定,该病为魏氏梭菌病,病原菌为 A 型魏氏梭菌.用该菌的培养物和提取的毒素接种小白鼠和本动物,能发生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病症和死亡.该病不仅侵害小猪、架子猪,还能侵袭大肉猪,发病后用抗菌素治疗效  相似文献   

15.
猪伪狂犬病与猪瘟,都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垂直传染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当猪群感染伪狂犬病毒后,还会严重干扰猪瘟免疫抗体产生,造成猪瘟免疫失败,引发非典型猪瘟发生流行。1997~1999年,我区某规模化养猪场,曾长时间流行猪伪狂犬病和非典型猪瘟,经采用疫苗免疫和对症防治,很快控制了疫情,2年来不再发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该场建于1995年,现有生产种猪420头,后备母猪117头,自繁自养,年出栏肉猪7000多头。自建场起,该场坚持对猪群实施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等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16.
猪丹毒是农业部公布的二类动物疫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经过的传染病。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发现病情。2014年3月~5月连云港市灌南县发生了几例以架子猪高热、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红色疹块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丹毒,经过及时治疗和预防,效果显著,未形成大规模的传染。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和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等多种疾病的主要病原,并在猪群中广泛存在,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疫苗预防是当前PCV2防制的主要举措之一.目前PCV2商品化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这些疫苗确实获得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并在有效防控PCV2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CV2传统疫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抗原含量偏低、成本偏高、无法有效诱导细胞免疫等,因此研制更安全、高效、廉价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文章就PCV2商品化疫苗的应用效果和新型疫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PCV2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杆菌(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架子猪,母猪及哺乳仔猪也可发生。该病广泛分布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及欧洲等世界各地,以炎热多雨季节流行最盛,常呈暴发流行。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猪丹毒与猪瘟、猪肺疫为我国养猪业的三大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猪瘟-猪丹毒二联苗等疫苗研制成功,我国防控该病取得重大成绩,进入21世纪该病几乎在规模猪场消失。  相似文献   

19.
胃溃疡是猪的慢性应激性疾病,在集约化、机械化封闭饲养的猪群中发生较多。患病猪平时症状不明显,常于运动、斗殴和运输中,因胃溃疡灶大出血而突然死亡。在猪的口蹄疫、猪瘟、慢性猪丹毒、红色猪圆线虫等疾病中,也可形成胃肠道溃疡。本病可发  相似文献   

20.
马关县猪丹毒流行情况及防制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据<马关县畜禽疫病志>记载,1981年在八寨镇发病75头,死亡48头;1983~1989年,马白、夹寒箐、小坝子、都奄、仁和、山车、坡脚、大栗树等12个乡(镇)99个自然村共发病1 253头,死亡627头.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马关县对预防猪丹毒的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用过猪丹毒疫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进行预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