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节瓜强雌系育成及其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论述了节瓜强雌系的特征,用1次出交,3次回交和1次系内异交的方法选育出R89—3—3—2、R89—3—3—5和R89—3—7—53个强雌系,强雌系的强雌株率分别为95.2%、97.6%和98.3%.用强雌系R89—3—7—5作母本,“江心”节瓜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比对照CK“七星”节瓜增产38.56%,达极显著水平.节瓜强雌系随播种时间的推迟而单株雄花数相对增多,纯雌株率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2.
节瓜强雌系化学诱雄剂的筛选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于节瓜强雌系A4第一,第二,第三真叶期,分别进行不同浓度赤霉素,硫代硫酸银诱难说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第三真叶期喷施赤霉素1.5mmol/L浓度的诱雄效果好,可在生产上使用以保留节瓜雌性系或强雌系。  相似文献   

3.
鉴于缺乏耐寒性较强的节瓜品种,在粤农节瓜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品种耐寒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自然低温条件下变异株的筛选,能够选育出耐寒性更强的新型强雌系。利用新型强雌系配制组合,经组合筛选、品种比较试验及小面积生产试种,育成了耐寒性、早春产量、上市期及经济效益都好于粤农节瓜的新品系,对早春节瓜生产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瓜类作物普遍存在的雄花多、雌花少、产量低的状况,综述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前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为解决这一难题所研究出瓜类雌性系(强雌系)高产育种路线的形成过程。这一育种路线通过实践检验,成为70年代后期以来指导瓜类育种的主流原理之一。80年代后期开始,瓜类雌性系(强雌系)育种原理与时俱进,先后结合了抗病育种、生态育种、品质育种等研究内容,在瓜类育种上取得了较大进展。据此还展望了瓜类雌性系(强雌系)今后育种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5.
早熟,丰产,优质节瓜新品种冠星2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F1代分离和农家品种定向选育两种途径选育出A872-1-1-11-4-2,A872-1-1-14-2和B872-2-6-1等3个节瓜纱,其强雌株率分别为96.3%,98.0%和92.0%。用强雌系B872-2-6-1作母本,南海七星仔节瓜自交系为父本配制出一代杂种冠星2号,该品种具有早熟,丰产,优质特点,抗性较强,适合市销,出口港澳和北运,每667m^2产量春植2730-3500kg、秋植12  相似文献   

6.
节瓜强雌系R89-3-7-5的诱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节瓜强雌系R89-3-7-5第二真叶期,分别喷施300、500、1000mg/L浓度的赤霉素(GA3),结果表明:节瓜第二真叶期喷施赤霉素后,植株的节问拉长,生长势减弱,叶色淡绿,主侧蔓横径纤细,雄花变细变小,花粉少。300mg/L的赤霉素诱雄效果不明显,与对照CK相比单株雄花数增加21.7%;500mg/L的赤霉素诱雄效果好,与对照相比单株雄花数增加64.1%;1000mg/L的赤霉素诱雄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单株雄花数增加94.7%,但是此浓度对节瓜植株的不良影响过大,节瓜的生长势过弱。  相似文献   

7.
节瓜优良雌性系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雌性较强的节瓜株系88-1,用加强雌性化的方法进行3代选育,然后用抗逆性强的特选江心节与其连续3次回交,再自交选纯3代,育成了抗逆性强的节瓜强雌系A4。用A4与优良自交系配制组合,从中选出的3个组合在生产上被证明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节瓜强雌系化学诱雄机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节瓜强雌系A4 3叶期和4叶期分别喷施赤霉素1.5mmol/L和蒸馏水后,对不同叶期茎尖的内源GA3,ABA,乙烯水平及真叶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测定,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与蒸馏水处理相比,茎尖的内源GA3含量变化动态相似,至17叶期时两者含量相近;内源ABA含量变化动态相似,10叶期后,蒸馏水处理的内源ABA含量较高,ABA可能对花性转变影响不大;内源乙烯水平变化动态处理间有差异,3 ̄4叶期是节瓜  相似文献   

9.
节瓜纯雌系选育、利用及遗传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R89375节瓜强雌系中的纯雌株,用赤霉素(GA3)诱导雄花在其后代中连续4年用此种方法选择育成稳定的纯雌系(1002A)。用纯雌系(1002A)为母本,分别以“37号七星”、“连珠炮”等7个品种或品系进行杂交,选育出的“山农3号”,“山农4号”,分别比对照“山农1号”增产31.76%和17.84%。并通过父母本和杂种一代的性状表现,对其遗传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Lm型蓖麻—矮秆Lm型雌性系的两用系aLmAB2为研究对象,在显微学水平上研究其后代两性、单雌、标雌系3种类型花序分化过程中的差异,确定植株由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转变的关键时期,以期为东北生态型蓖麻的栽培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aLmAB2蓖麻的3种花序类型花芽分化的转变期在5~6片真叶期;花序为圆锥花序,花序上的小花排列紧密程度为两性系〉单雌系〉标雌系,锥底直径大小排序为两性系〉单雌系〉标雌系,不完全花;在7片真叶期时开始出现柳叶状功能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利用强雌系苦瓜进行制种的技术,从播种、育苗、移栽、肥水管理、授粉、收种、晒种等8个方面进行阐述,特别介绍了制种关键技术及注意事项;同时阐述了强雌系苦瓜越夏长季节栽培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苦瓜强雌系“Q_(11-2)”的选育及利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1个长白苦瓜材料的变异单株进行连续4代自交分离,定向选择,获得苦瓜强雌系"Q11-2",其雌花率在96%以上且雌性稳定,综合性状优良。以其作母本配制的杂种一代的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大大提高,杂种优势明显。是选育早熟丰产苦瓜新品种的重要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3.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建立的两个蓖麻纯雌系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建立的两个蓖麻纯雌系693和821进行了评价,它们的雌株率均为100%。821早熟,693晚熟,其产量潜力大,整齐度好,均可用于配制杂交种,配制的杂交种适宜不同的地区种植。这一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从雌性单株建立蓖麻纯雌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从制种田的选择、制种时间、育苗、整地与施肥、定植方法与密度、肥水管理、搭架整枝、授粉、采种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苦瓜利用强雌系杂交制种技术规程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黄兴江 《农技服务》2023,(11):89-92
粤广节瓜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一代品种,瓜呈圆筒形,瓜皮深绿色,无棱沟,花点小、数量多,瓜长17.8~19.2 cm,横径7.4~7.9 cm,肉厚1.54~1.65 cm,属小型冬瓜类,早熟品种,生长势强,单瓜重571.6~712.9 g。自粤广节瓜引进西秀区栽培以来,发现该品种种植长势好、产量高,商品率高。为粤广节瓜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从播种育苗、土壤选择、整地施肥及覆膜、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粤广节瓜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苦瓜是葫芦科蔬菜作物,雌雄同株异花,杂交制种主要还是通过人工授粉方式,工作量大。种子产量低,成本高,严重制约着杂交苦瓜品种种植面积的扩大。利用苦瓜强雌系配制杂交组合,只需将父母本按一定比例间行种植,及时去除强雌株上少量的雄花花蕾,让其自然授粉,即可大大降低制种工作量,同时还会提高种子产量。我们在苦瓜新品种选育的同时也进行了强雌系选育的尝试,现已选育出单株主蔓雌花率95%、强雌株率达100%的强雌系“屿强-2”.  相似文献   

17.
节瓜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也是华南地区重要的蔬菜作物,主要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种植,产品除本地销售外还销往港澳市场,作为高经济价值作物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概述了我国数十年来节瓜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节瓜种质资源搜集、保存、鉴评工作;综述了节瓜育种技术及相关遗传机理研究进展,包括雌性系材料创制、性型遗传机制和调控机理研究,节瓜枯萎病病原菌和抗病性鉴定研究、抗性材料鉴评及创制技术研究、抗枯萎病机理研究,节瓜耐热性鉴评和耐热机理研究,产量、品质等重要性状的遗传研究和相关基因 / QTL 定位及克隆,节瓜分子育种技术及细胞工程技术研究等;展示了数十年来我国在节瓜雌性系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抗病抗逆育种、品质育种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节瓜遗传育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节瓜种质资源鉴评和创制、实用化分子育种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特色优质多样化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父母本行比对利用苦瓜强雌系制种产量和纯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正明  况浩池  罗俊涛  沈留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898-2898,2927
以川苦6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父母本行比对利用苦瓜强雌系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选出最佳父母本行比.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为1∶(5~6)时,其产量最高,1∶4时其产量次之;父母本行比为1∶(3~4)时,其种子纯度最高;综合考虑制种产量与制种质量,利用苦瓜强雌系制种,其最适行比为1∶4.  相似文献   

19.
苦瓜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莹莹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142-143
综述了苦瓜品种提纯、有性杂交、杂种优势、强雌系的选育以及离体培养等育种基础理论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农民节瓜在佛山市南海区的引种观察,结果表明,新农民节瓜具有雌性强、早熟、抗病、耐肥、丰产等特性,适合在南海及其周边地区推广种植,栽培上可采取每8~10行新农民节瓜间种1行七星仔节瓜的措施代替人工授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