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双黄连制剂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抗菌、清热解毒、抗炎等功效,在兽医临床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此,在论述双黄连制剂的功效的基础上,探讨了双黄连制剂在兽医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双黄连属于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在临床治疗当中应用范围比较广,具有极好的抗菌消炎作用,而且在兽医方面也有很好的影响。在临床治疗禽畜感冒、炎症、病菌感染等疾病时有着广泛的影响。本文即是对双黄连制剂进行研究,探讨了双黄连制剂的药理作用,并分别探讨了将这类药物应用在猪、鸡、犬等禽畜上的治疗效果,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滥用抗生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无抗养殖的呼声日益高涨,使得畜牧业不得不寻找抗生素替代物,大量的临床生产实践和科研实验表明,微生态制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该文重点阐述了微生态制剂的概念、作用机理、应用现状及研究展望,旨在为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双黄连粉针剂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中药提取精制而成,于1990年投产并应用于临床[1]。该药清热解毒功效显著,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外感热病。随着双黄连的广泛使用和深入研究,目前该药的应用范围已扩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64例,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两组患儿予适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并给予退热剂.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加用维生素口服治疗,疗程均为5d,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满意、服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介绍的方法,分别测得双黄连口服液和青霉素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使用棋盘联合药敏试验法,以部分抑菌浓度(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指数为指标,观察双黄连口服液和青霉素G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双黄连口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是46.88 mg/mL(稀释度1:32);青霉素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是0.25 U/mL;双黄连口服液和青霉素G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FIC指数是0.125.双黄连口服液联用青霉素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联合药敏结果呈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喜树碱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其水溶性差,在人体内易开环,会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目前临床应用的均为喜树碱衍生物。纳米制剂是大小为10~1 000 nm、具有良好溶解性和分散性的药物剂型。纳米制剂可改善喜树碱类药物溶解性,降低毒副作用,增强肿瘤靶向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喜树碱类药物纳米制剂的种类,概括了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用药安全性,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昆明系小鼠为试验对象,通过开展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及亚慢性毒性试验,确定其临床应用的主要毒性作用及毒性作用靶器官.其中,急性毒性试验设20.00、10.00、5.00、2.50和1.25 g/kg 5个剂量组,试验开始当天在24 h内分2~3次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试验用药剂量为240.00 g/kg,试验开始当天在24 h内分2次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每次0.80 mL/只;亚慢性毒性试验设每天灌服0.16、0.08和0.04 mL/只3个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灌胃给药后30 min内精神萎靡,安静,呼吸变慢,但30 min后恢复正常,未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现象,未能测出半数致死量(LD50).小鼠对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最大耐受量大于240.00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各用药组小鼠的体重、脏器(肝脏、脾脏和肾脏)指数和血清学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仅高剂量组小鼠的肝脏有损伤,肝细胞有点状坏死灶,肝细胞索凌乱,细胞界限模糊不清,细胞核着色减弱,其他脏器组织切片均无异常变化.[结论]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对小鼠无急性毒性作用,长期连续用药也无亚慢性毒性作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唐光武  王涛 《农技服务》2007,24(11):82-83
阐述了兽药制剂的发展、变化及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并简要叙述了兽药新制剂的发展及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双黄连注射液对仔猪白痢的临床疗效试验,采用人工诱发仔猪白痢的疾病模型,通过肌注给药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在临床上治疗仔猪白痢时,按双黄连注射液的推荐用量0.2 ml/kg,肌注给药,一天两次,连用5 d,对治疗仔猪白痢能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外治法与内治法一样,均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药物施于皮肤、孔窍、穴位等部位,达到治病目的。近年来中药外治法普遍用于临床,在局部疗效上与中药内治法相比优势显著,查询《中国药典》收录用于外治的中药材及成方制剂和中国知网近五年中药外治在临床治疗疾病上的研究,笔者从给药途径及其外治机理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不同给药途径在中药外治疗法中的作用机制,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中草药对雏鸡感染沙门氏菌的药效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婧  方一臻 《北京农业》2012,(24):79-80
对由白头翁、黄柏、秦皮、坷子等组成复方中草药制剂分别进行体外和体内抑菌试验.体外抑菌试验中复方制剂的抑菌圈直径为16 mm,说明沙门氏菌对其高度敏感;体内抑菌试验中,将复方制剂以高、中、低三个剂量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中剂量组明显好于其他剂量组,增重率为25.9%,死亡率为10.0%,治愈率为90.0%,对鸡白痢表现出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频健  陈剑  王哓一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47-11548
[目的]建立双黄连栓中绿原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 5μm(250mm×4.6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15.0:85.0:1.0:0.3),检测波长为324nm,流速为1.2ml/min,进样量为20μl,柱温25℃,在该条件下测定双黄连栓中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结果]试验条件下,绿原酸在0.2~0.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7;样品在5h内稳定;平均回收率99.6%,RSD=0.8%(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双黄连栓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刘艳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12-17313
[目的]探索植物性杀虫剂在防治萝卜蚜方面的应用。[方法]通过盆栽小白菜药效试验,测定了大头艾纳香甲醇提取物2种制剂(20%EC和10%EW)对萝卜蚜的防治效果和对小白菜的保叶效果。[结果]20%大头艾纳香EC在稀释10倍时药效最高,施药24、48、72h后对萝卜蚜的防效分别为57.78%、77.19%和84.79%;10%大头艾纳香EW在稀释5倍时药效最高,施药24、48、72h后对萝卜蚜的防效分别为74.44%、84.79%和89.14%。20%大头艾纳香EC在稀释10倍时,施药后第3、5天的保叶率分别为89.31%和94.80%;10%大头艾纳香EW在稀释5倍时,施药后第3、5天的保叶率分别为93.50%和97.83%。[结论]大头艾纳香甲醇提取物对萝卜蚜有较好的防效和对作物有较好的保叶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双黄连口服液制备工艺。方法: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对双黄连口服液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产品的外观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的口服液制备工艺对口服液色泽及澄明度的影响。结果:正交试验优选双黄连口服液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即煎煮时加水用量为中药材的8倍,乙醇沉淀所用浓度为75%,pH值为7.0,静置时间为12h。结论:研究实验结果可靠,以优化的工艺制备的口服液工艺澄清度好,且生产耗时短,有利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16.
郝智慧  孙伟之  赵永达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503-2504,2507
巴喹普林是苄胺嘧啶类动物专用抗菌增效剂,具有广谱、活性高、消除缓慢的优点,其消除半衰期远优于甲氧苄胺嘧啶。在临床上巴喹普林与磺胺二甲基嘧啶等配成复方制剂,主要用于牛、猪、犬等动物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研究价值。笔者对巴喹普林的抗菌活性、药动学特征、临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该药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铁皮石斛研究开发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皮石斛为滋阴效果极佳的名贵中药材,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铁皮石斛含有石斛多糖、石斛碱、挥发性化学成分等多种有效成分,已开发出颗粒剂、胶囊、浸膏、口服液、口含片、复方制剂等多种类型的药品、保健品和食品.笔者针对铁皮石斛在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产业健康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药剂学与其他学科理论和先进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给药系统在兽医临床的应用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在众多给药系统中,透皮贴剂通过皮肤敷贴给药后在体内长时间保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和治疗作用,为一些慢性疾病和局部镇痛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了一种使用简单方便和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国内外已积极开发兽药透皮制剂,并在试验应用中取得了满意效果。文章结合目前国内外兽药透皮贴剂的研究,系统阐述了透皮贴剂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影响透皮的因素及该剂型在兽药临床中的使用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