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含磷肥料中镉和砷土壤累积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磷矿石和磷肥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这些重金属会随肥料的施用进入土壤,从而对土壤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探讨含磷肥料中镉、砷的土壤累积风险,通过文献查阅和样品采集,分析了我国含磷肥料中重金属镉和砷的含量,并借助情景分析解析了不同重金属含量的磷肥在不同施用量的情景下对土壤镉和砷累积速率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我国磷肥镉含量与进口磷肥的差异。结果表明,含磷肥料的镉含量均值±标准偏差为0.91±2.39 mg·kg-1,中位数为0.26 mg·kg-1。镉分布于痕量~27.17 mg·kg-1,其中95%的值低于3.60 mg·kg-1。砷含量的均值±标准偏差为19.83±11.37 mg·kg-1,中位数为19.57 mg·kg-1。含量范围为0.025~90.10 mg·kg-1,95%分位值为35.63 mg·kg-1。依据《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GB/T 23349—2009)标准限值,镉和砷含量的超标率仅为0.6%和1.9%。和国外相比,我国磷肥中镉含量较低。在小麦、玉米和水稻三种种植模式下,按照95%含量分位值计算,磷肥表层土壤(20 cm)镉年输入速率为0.673、1.0 0.824、0.693μg·kg-1·a-1;而砷则分别为17.49、21.37、17.90μg·kg-1·a-1。可见我国含磷肥料中镉、砷含量相对较低,对土壤累积的环境污染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对我国山东省130份、云南省77份板栗样品的砷、铅和镉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因子污染指数法对板栗中砷、铅和镉等重金属的污染进行评价,并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对食用板栗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山东、云南两省板栗重金属砷、铅、镉的含量分别为ND-0.051 mg/kg,ND-0.120 mg/kg,ND-62μg/kg,板栗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山东、云南两省板栗的砷、铅、镉污染指数均远低于1,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云南省板栗重金属污染指数相对较高,云南省玉溪市板栗P综达0.3572;山东省板栗重金属污染指数相对较低,山东省日照市板栗P综最低为0.0615。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山东、云南两省板栗靶标危害系数最大仅为0.01018,均低于1,成人日最大食用板栗35 g,儿童25 g,远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儿童食用板栗的重金属风险高于成年人,其靶标危害系数约为成人的2.678倍。本文总结了山东、云南两省板栗主产区的砷、铅、镉等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拟为全国板栗主产区重金属含量及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猕猴桃中重金属铅和镉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红心猕猴桃铅和镉元素的含量分别为0.115 0、0.005 3 mg/kg;绿心猕猴桃铅和镉元素的含量分别为0.150 0、0.008 2 mg/kg。所购猕猴桃均符合相关标准中对于猕猴桃中铅和镉元素含量的限定值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江苏省东海县部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监测,对该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状况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所监测的不同区域耕地土壤铜、汞、砷、铅、镉、铬含量变幅分别为12.04~27.39、0.016~0.190、3.39~8.00、21.18~34.60、0.060~0.233、44.1~79.4mg.kg-1,平均含量分别为19.68、0.036、6.17、25.64、0.11、61.56mg.kg-1。所监测的土壤铜、汞、砷、铅、镉、铬6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Pi<1,综合污染指数P综≤0.7,污染程度呈由西向东逐渐加重趋势,但土壤重金属单项及综合污染指数均符合规定标准,表明所监测的耕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良好,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重金属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江苏省东海县部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监测,对该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状况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所监测的不同区域耕地土壤铜、汞、砷、铅、镉、铬含量变幅分别为12.04~27.39、0.016~0.190、3.39~8.00、21.18~34.60、0.060~0.233、44.1~79.4mg.kg-1,平均含量分别为19.68、0.036、6.17、25.64、0.11、61.56mg.kg-1。所监测的土壤铜、汞、砷、铅、镉、铬6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Pi<1,综合污染指数P综≤0.7,污染程度呈由西向东逐渐加重趋势,但土壤重金属单项及综合污染指数均符合规定标准,表明所监测的耕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良好,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重金属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华东地区典型畜禽养殖场重金属产污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华东地区生猪、奶牛、蛋鸡典型规模化养殖场四季粪污产生量及其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提出了基于各类畜禽养殖过程中不同阶段畜禽品种的常规性比例,以及粪污收集和处理利用代表性工艺的典型畜禽养殖场重金属产污系数。结果表明:生猪场砷、汞、铬、镉、铅、铜、锌、锰产污系数分别为1.28、0.005、23.8、0.11、2.74、243、416、277 mg·d^-1·头^-1;奶牛场砷、汞、铬、镉、铅、铜、锌、锰产污系数分别为40.6、0.28、51.6、0.63、10.62、127、786、735 mg·d^-1·头^-1;蛋鸡场砷、汞、铬、镉、铅、铜、锌、锰产污系数分别为0.046、0.0006、1.11、0.016、0.18、2.00、16.1、21.0 mg·d^-1·羽^-1。生猪场、奶牛场重金属产污系数总体表现为秋冬季相对较高、春夏季相对较低;蛋鸡场重金属产污系数为冬春季相对较高、夏秋季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为查明江苏市场食用菌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状况,采集了南京部分超市销售的食用菌产品以及江苏省部分食用菌生产基地的食用菌产品,测定重金属砷、汞、铅、镉和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敌敌畏、溴氰菊酯、多菌灵、百菌清含量。依据WHO和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推荐的每7 d允许摄入量(PTWI)和中国居民平均食物消费结构来评估食用菌对当地人群的重金属暴露风险。结果显示:食用菌干品中重金属砷、汞、铅、镉含量分别为0.341~1.600 mg/kg、0.005~0.052 mg/kg、0.090~1.110 mg/kg、0.033~1.000 0 mg/kg,鲜食用菌中砷、汞、铅、镉含量分别为未检出至0.127 mg/kg、未检出至0.026 mg/kg、未检出至1.250 mg/kg、0.000 5~0.046 0 mg/kg;食用菌干品中重金属砷、汞、铅、镉的检出率为100.0%,50.0%干品中砷含量、100.0%干品中汞含量、91.7%干品中铅含量、100.0%干品中镉含量均达到国家绿色食品食用菌要求;鲜食用菌中砷检出率为73.3%、汞检出率为93.3%、铅检出率为86.7%、镉检出率为100.0%,100.0%鲜食用菌的砷、汞、镉含量和93.3%的铅含量达到绿色食品食用菌要求;所检食用菌样品中仅有1个检出多菌灵残留,其他样品中均未检出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敌敌畏、溴氰菊酯、多菌灵和百菌清。表明江苏市场大型超市和食用菌生产基地的食用菌总体是安全的,但部分食用菌中铅、镉的残留存在安全风险,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天津市食用菌中重金属水平进行了调查,评价其污染程度,并通过经食用菌途径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食用菌中铅、镉、砷、汞含量分别为0.005~0.910 mg/kg、0.004~0.690 mg/kg、0.002~0.110 mg/kg、未检出~0.087 mg/kg。所采集的食用菌中铅、镉、砷、汞的含量均低于《GB 7096-2003食用菌卫生标准》和《NY 5095-2006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的限量值,表明天津市场大型超市和食用菌生产基地的食用菌总体水平是安全的。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铅、镉、砷、汞的靶标危害指数(THQ)值均低于1,即经食用菌途径摄入的铅、镉、砷、汞对天津市居民的健康风险比较低。但是THQ儿童THQ成人,表明儿童经食用菌暴露途径摄入重金属的潜在健康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9.
4种有害重金属在毛木耳栽培过程中的积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添加试验研究了4种有害重金属铅、镉、汞、砷在毛木耳栽培过程中的迁移规律以及子实体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在毛木耳的栽培过程中均会发生迁移现象,但迁移的量差异较大.在试验含量范围内,毛木耳对栽培料中汞的富集能力较强,富集系数为0.817~2.346;对铅、镉、砷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51~0.256、0.027~0.607、0.215~0.457.根据栽培料和子实体中的铅、镉、汞、砷含量建立了4个吸收方程,分别为:y=1.926lnx-1.896,y=0.527 188/[1+EXP(1.340 6-0.327 281x)],y=10.172 1/[1+EXP(1.895 1-0.488 843x)],y=3.732 2/[1+EXP(3.106 8-0.426 570x)].根据回归方程可推算,当栽培料中铅、镉、砷的含量分别高于4.498、12.993、2.9 mg·kg~(-1)时,毛木耳子实体的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而栽培料中的汞不得检出,才能保证子实体的汞含量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
4种重金属元素在茶树菇栽培过程中的迁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福建省栽培规模较大的食用菌-茶树菇作为研究对象,在培养料中人为添加一定量的铅、镉、汞、砷等4种有害重金属,研究这4种重金属在茶树菇栽培过程中的富集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培养料中重金属含量直接影响茶树菇子实体中重金属含量,并随着培养料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未人为添加重金属的情况下,生产的茶树菇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是安全的;茶树菇对铅、镉、汞、砷等4种有害重金属的元素富集能力各有差异,依次为汞镉铅砷。汞在茶树菇栽培过程中的富集和迁移能力最强,当栽培料中汞添加量为0.1mg·kg-1时,茶树菇对汞的富集系数最高,达到241.9%。  相似文献   

11.
建立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水稻根、茎、叶、谷等不同部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水稻不同部位铅、镉、汞、砷、铬等12种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本文添加0.005mg·kg-1、0.02mg·kg-1、0.05mg·kg-13个浓度的混合标准品做添加回收试验,同时加入国家标准物质进行回收率和精密度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吕梁某焦化厂及周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在焦化厂内和周边农田共采集了60个土壤表层(0~20cm)样品,检测分析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厂区内土壤重金属Zn、Cd、Cu、Mn、Hg、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2.91 mg·kg-1、0.37 mg·kg-1、46.26mg·kg-1、429.98mg·kg-1、0.16mg·kg-1、11.60mg·kg-1,厂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3.57mg·kg-1、0.24mg·kg-1、37.99mg·kg-1、362.23mg·kg-1、0.11mg·kg-1、11.74mg·kg-1,厂区周边农田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均小于厂区内土壤。除Zn和Mn外焦化厂内和周边农田土壤中的Cd、Cu、Hg、As平均含量均高于山西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除5%的样品中土壤Cd含量超过了国家二级标准,属轻微污染,其余为未污染,土壤都属清洁水平;以山西背景值为评价标准各重金属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说明该研究区土壤有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为监测宁夏中部干旱带乡土型特色中药甘草的重金属含量,保证甘草质量安全,分别以宁夏盐池、同心、红寺堡等中部干旱带代表县市的3年生人工甘草栽培区为试验样地,检测研究了5种重金属(铅、镉、总铬、总砷、总汞)在土壤和甘草中的含量情况。结果表明:土壤中铅、镉、总铬、总砷、总汞的重金属总含量为65.168 8~92.148 4 mg·kg~(-1),含量均较低,是理想的绿色中药材栽培基地。甘草中重金属总含量为3.016 25~4.402 16mg·kg~(-1),达到了绿色行业标准。铅、镉、总砷、总汞含量均小于《中国药典》2010版(1部)规定的甘草重金属限度、总铬含量小于《欧洲药典》2013版规定的铬含量限度。说明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种植的甘草重金属含量均较低,是理想的绿色中药材产品生产与出口基地。  相似文献   

14.
沼渣养分及其农用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牛粪和秸秆为基质沼气池沼渣为研究对象,测定固液分离并自然风干后沼渣主要营养成分含量,通过测量沼渣中总镉(以Cd计)、总汞(以Hg计)、总铅(以Pb计)、总铬(以Cr计)、总砷(以As计)含量探讨沼渣农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沼渣中全氮含量21.12 g·kg-1、全磷含量19.22 g·kg-1、全钾含量18.52 g·kg-1、有机质含量495.3g·kg-1、碱解氮495.2 mg·kg-1、有效磷427.3 mg·kg-1、有效钾531.9 mg·kg-1、粗纤维含量60.4%、微量元素锌207 mg·kg-1、微量元素铜245.2 mg·kg-1、微量元素锰298.2 mg·kg-1,沼渣中总镉(以Cd计)、总汞(以Hg计)、总铅(以Pb计)、总铬(以Cr计)、总砷(以As计)含量分别为0.437、0.264、5.143、1.22、7.9 mg·kg-1。比较沼渣及其原料(牛粪和秸秆)上述指标间差异情况,分析厌氧发酵过程对牛粪和秸秆中典型养分物质影响,为牛粪和秸秆基质沼渣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广西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为稻田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广西水稻主产区农田50个0~20 cm耕层土壤样品,分析其重金属镉、铅、砷含量,分别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广西稻田土壤中总镉、总铅、总砷的含量分别为0.941、26.46和10.16 mg/kg.有54.0%土壤样品中的镉含量、2.0%土壤样品中的砷含量高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值.稻田土壤中的镉为高生态风险.[结论]广西稻田土壤主要受重金属镉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污泥改良锰矿尾渣对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青葙(Celosia argentea)、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和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4种花卉植物生长及其富集铅、镉、锌和锰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污泥增加基质的EC值、总氮、总磷、总钾和有机质含量,而降低铅、镉、锌和锰含量.紫茉莉与青葙生物量、株高和根长大于一串红和鸡冠花.紫茉莉根部铅、镉和锰含量分别为3 110.93~4 189.16、300.28~399.16和31 100.93~36 809.77 mg·kg-1,都远高于其地上部分含量.青葙根部铅含量超过1 000 mg·kg-1,而其地上部分含量少;其地上部分镉和锰含量分别为322.13~441.88和21 888.54~26 511.31 mg·kg-1,都大于其根部含量,青葙具有镉和锰超富集植物的特性.污泥改良锰矿尾渣促进这4种花卉植物生物量、株高和根长增加.除紫茉莉锌含量外,添加污泥改良锰矿尾渣增加这4种花卉植物的铅、镉、锌和锰含量.在锰矿尾渣污染区进行植物修复时,采用紫茉莉、青葙和添加污泥强化植物修复效率可行.  相似文献   

17.
选择山东花生主产区58个田块进行土壤样品和花生样品的随机采集,测定并分析了土壤镉含量、土壤交换性钙含量、花生镉含量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镉的含量为0.03~0.18 mg· kg-1,平均为0.069mg·kg-1;所有样品均未超过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的质量标准;交换性钙的含量平均为4368 mg· kg-1;花生样品中镉的含量为0.019~0.46 mg·kg-1,平均为0.14 mg·kg-1,按照FAO/WHO规定的无公害食品镉含量标准0.1 mg· kg-1,有60.3%的花生样品镉超标;全钙的含量平均为0.528 mg·g-1,并且随着土壤中交换性钙含量的升高,花生镉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但相关性较低.花生样品中有12个超出%ADI(100),占取样总数的20.7%,即食用镉含量超过0.2 mg· kg-1的花生会对人体膳食健康有一定的风险,并且镉含量越高风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铅锌矿区周边土壤镉、铅和砷形态分布对水稻重金属影响,为当地土壤重金属修复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广西某铅锌矿区周边农田土壤和水稻根、茎、叶、籽粒等样品,分析土壤镉、铅和砷的全量和形态分布水稻重金属含量,通过单因素污染指数方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通过富集系数评价水稻根、茎、叶、糙米对土壤重金属富集能力。【结果】水稻田土壤镉、铅和砷污染严重,土壤镉含量变化为0.42~2.68 mg/kg,平均值为1.52 mg/kg;铅含量变化为118~1180 mg/kg,平均值为472.59 mg/kg;砷含量为11.6~351.0 mg/kg,平均值为109.81 mg/kg。其中土壤镉主要以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为主;土壤铅以铁锰氧化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为主;土壤砷以残余晶格态为主。土壤重金属的主要富集水稻根部位,其中水稻根富集土壤镉系数均大于1、富集铅系数介于0.38~3.53、富集砷系数均小于1,糙米镉和铅含量超标,砷未超标。【结论】铅锌矿区的周边土壤镉、铅、砷含量严重超标;水稻田土壤镉对农作物有一定风险;铅对农作物铅超标存在潜在危害;土壤砷主要残余晶格态为主;水稻籽粒镉全部超标、铅部分超标、砷不超标。  相似文献   

19.
雷竹笋重金属含量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解高效栽培雷竹笋重金属含量(质量分数)现状,探讨施肥和竹笋重金属含量的关系,采集了浙江省雷竹主产区70个样点的竹笋样品进行测定,布置了肥料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栽培雷竹笋重金属镉(Cd)、铅(Pb)、锌(Zn)、铬(Cr)、铜(Cu)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009 mg·kg-1,0.093 mg·kg-1,8.780 mg·kg-1,0.026 mg·kg-1和0.830 mg·kg-1,对照我国蔬菜卫生标准,研究区雷竹笋均未出现重金属超标现象.相关分析显示,竹笋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全量无显著相关性,但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之间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定位试验表明,不同施肥量处理间竹笋重金属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有机肥化肥混施处理竹笋Pb和Cu含量明显高于纯化肥处理.雷竹覆盖区与不覆盖区间竹笋重金属含量没有实质性差异.表3参18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黑木耳重金属背景值及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云南省黑木耳56份材料的重金属元素铅、镉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市场和不同产地的黑木耳重金属铅、镉含量变异大(2.20%~64.6%);云南省黑木耳的重金属铅的背景值为3.00 mg/kg,镉的背景值为0.176 mg/kg;云南省黑木耳中铅的安全指数大于镉,铅的风险大于镉的风险.黑木耳的消费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重金属铅、镉对消费者的整体危害程度(—)(IFS),食用黑木耳为平均消费量时,(—)IFS几乎均小于1;食用黑木耳为最大消费量时,IFS均大于1.本研究为探讨云南省黑木耳重金属背景值及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