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试验旨在评价黄花补血草总黄酮的安全性,为今后系统研究其药理作用和作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试验依据。选取80只1日龄、体重接近的大白鼠,随机分为2大组(Ⅰ、Ⅱ组),其中每大组分成黄花补血草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药物组按照15、10、5 g/kg的剂量灌胃给药,对照组不给药,在给药10(Ⅰ组)、21 d(Ⅱ组)后采血测定试验指标。结果显示,Ⅰ组中、低剂量组的大白鼠体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高剂量组体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组低剂量组的大白鼠体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中、高剂量组体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大白鼠的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病理解剖过程中发现,随着剂量组浓度的增大,黄花补血草总黄酮对主要器官有一定的病理性损伤,21 d中、高剂量组的肺部组织出现白色肿块,肝脏出现红色出血点。结果表明,黄花补血草总黄酮毒性低,可以安全用于动物,但其剂量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煎乙醇提取的方法从山豆根中获得有效成分,根据预试验结果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改良寇氏法将山豆根乙醇提取物按3.57g/kg、5.00g/kg、7.00g/kg、9.80g/kg、13.72g/kg、19.21g/kg的剂量一次性灌服小鼠后观察7天。通过记录小鼠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观察山豆根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并确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表明,山豆根水煎醇提物经口给药对小鼠的LD50为9.8021±2.0067g/kg。说明山豆根乙醇提取物实际无毒。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评价桃金娘水提物经口给药的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将SPF级KM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和给药组,经口给药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以单次最大灌胃量(0.04 mL/g)给予桃金娘水提物(200 g/kg),连续给药3次,每次间隔4 h。连续观察给药后14 d内小鼠的生存状况和不良反应,监测其体重、摄食量,并详细记录。亚急性毒性试验将给药组分为桃金娘水提物高、中、低剂量(9.1、4.55、2.27 g/kg)组,每天给药1次,重复经口给药28 d,观察记录其生理状况、体重变化及摄食量。每次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清进行生化分析,观察心、肝、脾、肺、肾的病理变化,计算脏器指数。结果表明,在急性经口给药试验中,未观察到与治疗相关的中毒和死亡迹象;桃金娘水提物单日剂量在600 g/kg以下,对小鼠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耐受量是人体剂量的310倍;亚急性试验表明,给药组小鼠的摄食量、每周体重增加百分比、各脏器指数、血清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桃金娘水提物未引起小鼠的急性和亚急性反应,安全性高,在人体规定治疗剂量下使用具有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银杏叶水煎醇沉液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壳肿胀法,50只小鼠随机均分5组,分别为银杏叶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高(10.0 g/kg)、中(5.0 g/kg)、低(2.5 g/kg)剂量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0 mg/kg),连续给药6 d,测定小鼠耳廓的肿胀率和肿胀抑制率;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镇痛作用,取合格小鼠100只随机均分10组,分别为银杏叶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和水煎液灌胃高(10.0 g/kg)、中(5.0 g/kg)、低(2.5 g/kg)剂量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和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和灌胃安乃近(20 mg/kg),给药后30 m in测定小鼠的痛阈值的变化。结果:腹腔注射银杏叶水煎醇沉液各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其肿胀抑制率以高剂量组最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腹腔注射银杏叶水煎醇沉液各个剂量组痛阈值均明显提高(P〈0.01);灌胃给药高剂量组有镇痛作用(P〈0.01)。结论:银杏叶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对小鼠具有较强的抗炎和镇痛作用,灌胃给药镇痛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究迷迭香水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对沙门氏菌诱导的小鼠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迷迭香水提取物的最优工艺参数,使用提取的迷迭香水提物进行抗炎试验,选取4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高(1.00 g/kg)、中(0.50 g/kg)、低(0.25 g/kg)剂量迷迭香水提取物组、沙门氏菌模型组、空白组,饲喂14 d。结果显示,迷迭香水提物最优提取工艺为水提3次、液料比16 mL/g、提取液pH值5,迷迭香水提物综合指标为68.78%。抗炎试验结果显示,与沙门氏菌模型组比,高剂量迷迭香水提取物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和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组织学观察显示,迷迭香水提物能够改善沙门氏菌诱导小鼠十二指肠肠绒毛结构的破坏作用。研究表明,迷迭香水提物可以改善沙门氏菌诱导的小鼠炎症反应及肠道黏膜形态损伤。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野生葎草醇提物研究其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只56日龄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对照I组(基础日粮组)和试验Ⅱ、Ⅲ、Ⅳ组共4个处理,野生蓰草醇提物添加量分别为0、4、8和12mL/kg。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45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Ⅲ、Ⅳ可以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P〈O.05);试验Ⅱ、Ⅲ、Ⅳ组明显提高产蛋量(P〈0.05);试验Ⅲ、Ⅳ组可有效降低料蛋比(P〈O.05)。结论,葎草醇提物可以有效改善蛋鸡部分生产性能,适宜添加量为8mL/kg。  相似文献   

7.
刘佳  李强  郭莉  李国辉  赵兴华  刘静  何欣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11):3372-3378
试验通过考察地黄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昆明种小鼠进行半数致死量(LD50)和最大给药量(MTD)的测定。亚慢性毒性选取80只SD大鼠,分为低、中、高地黄提取物组和对照组,连续灌胃30 d,试验结束后进行血液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处死后测定脏器系数,并做病理组织学观察。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期内未发现小鼠死亡,未测得LD50,小鼠最大给药量为61.54 g/kg。亚慢性毒性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大鼠的体重、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内脏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未见与药物作用有关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有关外源性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地黄提取物属实际无毒物质,结合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说明按临床剂量使用地黄提取物是安全无毒的。  相似文献   

8.
4种补血草属植物种子发芽对温度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俊年  李得禄 《草业科学》2012,29(2):249-254
以乡土种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和引种于民勤沙生植物园的二色补血草(L.bicolor)、大叶补血草(L.gmelinii)、耳叶补血草(L.otolepis)4种植物种子为材料,进行了温度对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达最大值的温度范围黄花补血草为10~20 ℃,发芽率为95%~97%;二色补血草为15~25 ℃,发芽率为95%~100%;大叶补血草为20~35 ℃,发芽率在98%以上;耳叶补血草为20~30 ℃,发芽率为97.33%~98.67%。种子发芽势达最大值的温度范围黄花补血草为15~20 ℃;二色补血草15~20 ℃;大叶补血草为20~35 ℃;耳叶补血草为25~30 ℃。发芽指数达最大值的温度范围黄花补血草为15~20 ℃;二色补血草20~25 ℃;大叶补血草为25~30 ℃;耳叶补血草为20 ℃。发芽指数出现最大值的温度不一致,黄花补血草、二色补血草、耳叶补血草均在20 ℃出现最大值,发芽指数分别为36.26、37.26和24.34,大叶补血草在30 ℃出现最大值,发芽指数为33.12。幼苗长度最大值的温度范围黄花补血草为15~20 ℃;二色补血草为20~25 ℃;大叶补血草为25~30 ℃;耳叶补血草为20~25 ℃,4种补血草幼苗长度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0、15、25和25 ℃,分别为4.31、2.38、1.59和1.38 cm。综合各项指标,分析认为黄花补血草、二色补血草、大叶补血草和耳叶补血草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范围分别为15~20、20~25、25~30和20~25 ℃。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讨大黄、诃子、五倍子、黄连、黄芩5种中药及其组合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制作用。试验测定了5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对3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及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的影响,采用棋盘交叉法测定了5种中药联合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大黄和黄芩醇提物的抑菌圈显著高于其水提物(P<0.05),诃子和黄连水提物的抑菌圈显著高于其醇提物(P<0.05),五倍子水提物和醇提物抑菌圈大小相近。五倍子抗菌作用最强,其水提物和醇提物MIC为7.81~15.63 g/L,大黄醇提物和诃子水提物抗菌作用次之,MIC均为15.63~31.25 g/L。选择抑菌作用更强的提取物两两组合,五倍子水提物与其他4种中药提取物组合、大黄醇提物与黄连水提物组合均为协同作用;黄连水提物与黄芩醇提物组合为相加作用;大黄醇提物与黄芩醇提物、诃子水提物与黄连水提物组合均为无关作用;诃子水提物与黄芩醇提物组合为拮抗作用。研究表明,5种中药对嗜水气单胞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五倍子作用最强,五倍子水提物与其他4种中药提取物两两组合、黄连水提物与黄芩醇提物组合均可增强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马齿苋提取物对热应激小鼠胃肠道运动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32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对照组、热应激组、马齿苋水提组、马齿苋醇提组。马齿苋水提组和马齿苋醇提组分别灌服2 g/mL的水提马齿苋和醇提马齿苋0.2 mL/20 g·bw,其余两组灌服生理盐水,0.2 mL/kg·bw,连续灌胃7 d后,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置于(40±1)℃恒温箱内热应激1 h,连续热应激7 d,应激期间上午持续给药。观察马齿苋对小鼠体重和体温变化、肠推进率和胃排空率、免疫器官指数、血清中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马齿苋提取物可使小鼠在热应激后体温下降速度加快,且醇提物效果优于水提物;可以显著提高小鼠的胃排空率及小鼠的抗氧化能力。表明马齿苋提取物可有效改善热应激对小鼠造成的胃肠道运动功能的降低,并可显著提高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评价峨眉千里光毒性作用,采用机率单位法(Bliss法)和固定剂量蓄积系数法考察了峨眉千里光叶和全草水提物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及蓄积毒性。急性毒性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峨眉千里光叶和全草水提物均能导致小鼠发生中毒和死亡,引起小鼠肺和肝脏损伤;叶水提物LD50为62.28 g/kg,95%可信限为52.68-73.65 g/kg;全草水提物LD50为81.65 g/kg,95%可信限为70.15-94.53 g/kg。蓄积毒性结果显示,峨眉千里光叶和全草的蓄积系数K〉5。结果表明,峨眉千里光叶和全草水提物对小鼠有急性毒性作用,叶的毒性比全草强,肺和肝脏为毒性靶器官;两种水提物均有轻度蓄积毒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菍总黄酮的急性毒性及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活性。试验以单次最大给药剂量(5.6 mg/g体重)和最大给药体积(40 μL/g体重)的地菍总黄酮混悬液对正常小鼠进行灌胃。24 h内给药2次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存活情况及一般状态,给药14 d后采集小鼠血清并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及肌酐(Cre)、尿素氮(BUN)含量,计算小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的质量系数。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0.160 mg/g体重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验证地菍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的保护作用。试验设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6 mg/g体重)、地菍总黄酮高剂量、中剂量及低剂量组(1.2、0.8、0.53 mg/g体重),连续给药21 d后,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体重、采食量、饮水量及24 h尿蛋白含量。地菍总黄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地菍总黄酮灌胃给药的日最大给药量为11.2 mg/g体重;给药后14 d,与正常组相比,给药组小鼠体重、各脏器质量系数、血清中AST、ALT活性及Cre、BUN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在验证地菍总黄酮降血糖活性试验中,与模型组相比,地菍总黄酮给药组小鼠FBG、饮水量、采食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上述结果证实地菍总黄酮安全性高,未引起试验小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并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含量,缓解小鼠糖尿病症状。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鱼腥草芩蓝口服液的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以昆明小鼠和SD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鱼腥草芩蓝口服液急性和长期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中,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以健康小鼠20只,24 h内按68 g/kg体重灌胃给药3次,给药后连续观察10 d,测定其最大给药量。长期毒性试验中,将8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雌雄各10只。对照组按20 m L/kg灌服生理盐水,给药组分别按34、17和8.5 g/kg灌服鱼腥草芩蓝口服液,每天一次,连续给药35 d。结果显示,小鼠灌服鱼腥草芩蓝口服液的最大给药量为204 g/kg。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对试验大鼠的精神状态、脏器指数、生理生化指标均没有影响,且对主要脏器也没有明显的病理组织学损伤。结果表明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在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野生葎草醇提物研究其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只56日龄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Ⅰ组(基础日粮组)和试验Ⅱ、Ⅲ、Ⅳ组4个处理,野生葎草醇提物添加量分别为0、4、8mL/kg和12mL/kg。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4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Ⅲ,Ⅳ可以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P<0.05);试验Ⅱ、Ⅲ、Ⅳ组明显提高产蛋量(P<0.05);试验Ⅲ、Ⅳ组可有效降低料蛋比(P<0.05)。结论:葎草醇提物可以有效改善蛋鸡部分生产性能,适宜添加量为8mL/kg。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连翘颗粒剂的安全性,对其进行了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首先,急性毒性试验确定最大给药剂量为100g/kg;亚急性毒性试验选用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及连翘各剂量组(100g/kg、33.3g/kg、10g/kg),分别在给药的第7日和第14日时,对各组小鼠进行一般症状观察并分别检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和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肌酐(CR)、尿素氮(BUN)和碱性磷酸酶(AKP)。结果表明,各项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连翘颗粒剂的毒性较低,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观察宫净灌注剂对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长期毒性作用,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急性毒性试验选取昆明小鼠,以1次最大剂量灌胃宫净灌注剂,测定宫净灌注剂的急性毒性和最大耐受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 MTD)。长期毒性试验选取80只SD大鼠,分为低、中、高宫净灌注剂组(2.5、5.0、10.0 g/(kg·d))和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给药,连续30 d。给药期间每天观察大鼠一般状态、体征、饮食情况及粪便形状,每周称取1次体重并计算进食量。给药30 d后,心脏取血处死动物,检测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指标并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小鼠全部存活,未测得LD50,最大耐受量为40 g/kg。在长期毒性试验中,宫净灌注剂低、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除个别指标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与药物作用有关的病理变化。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宫净灌注剂对受试动物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作用,提示该药临床用药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7.
给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芪参口服液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评价该口服液的安全性。实验组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芪参口服液,观察给药后小鼠的临床表现与死亡情况。结果芪参口服液最大剂量一次性给40g/kg,1周后未见明显中毒症状,且没有死亡病例出现。结果提示,芪参口服液的毒性较低,临床用药安全可靠,为芪参口服液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安全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赤霉烯酮(ZEA)对驴肠道微生态的重塑及肠道微生物结构对其卵泡发育的影响。选取24头母驴,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灌服100μL浓度为0、500、1 000μg/(kg·d)的ZEA溶液,连续40 d。饲喂结束后,分别采集驴盲肠内容物以及驴卵巢用于16S rRNA测序及Tunel检测。利用小鼠模型进行驴盲肠内容物对卵巢发育的验证试验,选取30只昆明母鼠,随机分成3组,将饲喂试验中的驴盲肠内容物制成菌液,每天200μL灌胃移植给小鼠,连续40 d,试验结束后采集小鼠卵巢进行卵巢中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检测及Tunel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00μg/(kg·d)和1 000μg/(kg·d)组驴盲肠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菌群丰度降低(P<0.05),螺旋体门菌群丰度升高(P<0.05),且卵巢细胞凋亡数量增加(P<0.05);在小鼠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驴盲肠内容物灌胃处理组的小鼠其卵巢中炎症反应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且卵巢细胞凋亡数量升高(P<0.05),小鼠卵巢中抗氧化酶蛋白、趋化因子蛋白表达量降低(...  相似文献   

19.
考察红茂草药物的安全性,将不同剂量红茂草生物碱提取物肌肉注射BALB/c小鼠,后在不同时间采集小鼠心、肝、脾、肺、肾和注射部位肌肉组织,制作切片,用H.E染色法进行染色后镜检,未发现典型性病理变化。进行小鼠半数致死量测定,其LD50为(16.39±0.04)g/kg、FL为14.51-18.93 g/kg。结果表明,红茂草生物碱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一种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菊苣醇提物的降血糖与降血脂特性。9周龄(160~200g)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50mg/kg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采用80%的乙醇萃取菊苣全草,40℃旋转蒸发浓缩,冷冻干燥制成粉剂。制模成功后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菊苣醇提物的降血糖作用,分别用125mg/kg,250nag/kg,500mg/kg三种剂量的菊苣醇提物连续14d口服给予糖尿病大鼠,检测大鼠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血清胰岛素的浓度,结果表明125mg/妇菊苣醇提物处理糖尿病大鼠的前三个指标的水平分别降低20%、19%、16%,这说明低剂量的菊苣醇提物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然而,血清胰岛素的含量却没有变化,这提示菊苣醇提物不能诱导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中肝葡萄特6-磷酸酶(G-6-P)活性显著降低,而肝G-6-P的活性降低能够减少葡萄糖的生成;连续服用125mg/kg剂量的菊苣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症状,该研究表明低剂量的菊苣醇提物对糖尿病大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