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采用沙藏催芽法对圆齿野鸦椿种子进行催芽处理,研究了出芽后2种基肥对该树种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探讨了其育苗技术.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出苗整齐后2.5~5.5个月,其以有机肥为基肥的苗高增长量显著高于以复合肥为基肥的苗高增长量;出苗整齐后1.5~7.5个月,以有机肥为基肥的幼苗地径增长量显著高于以复合肥为基肥的幼苗.有机肥能够更好地促进圆齿野鸦椿苗高和地径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播种育苗4个月的圆齿野鸦椿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9(33)正交实验设计设置不同氮、磷和钾肥施肥量及配比,通过测定移栽幼苗的成活率、苗高、地径、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长和生理指标,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圆齿野鸦椿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并得出最适合圆齿野鸦椿幼苗生长的氮、磷、钾肥配比。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配方对圆齿野鸦椿幼苗的生长影响显著;在施肥处理中,除了处理8可溶性糖的含量低于对照外,其余处理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大于对照,说明适量的施肥促进了圆齿野鸦椿生物量的积累。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处理1即每株施尿素0. 1 g、钙镁磷0. 1 g、氯化钾0. 1 g是最优的施肥配方,其N元素、P元素、K元素含量分别为0. 046 g、0. 012 g、0. 06 g。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竹炭配施化肥对圆齿野鸦椿叶片产量及药用品质的影响,提升圆齿野鸦椿林药用林的产量和质量,以4年生圆齿野鸦椿为试验对象,采用L18(3^(5))正交设计,测定分析圆齿野鸦椿在竹炭与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配施下的叶片产量及药用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各种肥料单施的效果不明显;氮肥和微肥有利于叶片产量和多糖含量的提升;磷钾肥有利于总黄酮含量的累积;竹炭有利于总三萜含量的累积;竹炭配施N、P、K和微量元素肥,有利提高各元素肥的效果,减少施用量。综合来看,圆齿野鸦椿最佳竹炭配施方案为T8,即竹炭120 g·株^(-1)、尿素54.5 g·株^(-1)、过磷酸钙·89.3 g株^(-1)、氯化钾33 g·株^(-1)、微量元素稀释2000倍,叶片的产量和品质均较好。实践中可根据药用林的不同目标成分需求调整配方。  相似文献   

4.
圆齿野鸦椿种子预处理和苗木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2年以上对圆齿野鸦椿的种子预处理、种子主要播种品质参数测定和对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长、大于5cmI级侧根数、根幅、冠幅、鲜叶重、鲜干枝重、鲜根重的测定,以及对苗木物候、苗木生长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圆齿野鸦椿的较为系统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苗龄30 d的圆齿野鸦椿幼苗为研究材料,人工模拟高温胁迫环境条件,分析对其幼苗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碳水化合物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圆齿野鸦椿幼苗中可溶性糖含量均比对照组高,淀粉含量仅为非高温胁迫下的68.5%;幼苗叶片内叶绿素a含量比对照组降低20.5~31.5%,叶绿素b含量降低20~30%,总叶绿素含量降低22.5~30.5%,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18.5~29.5%;幼苗同化力(NADPH、ATP)的形成受阻,影响植物对碳的固定和同化。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圆齿野鸦椿耐热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为圆齿野鸦椿幼苗的管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米径6 cm以上圆齿野鸦椿(Euscaphis konishii Hayata)大树作砧木,黄果野鸦椿作穗条,在春、夏、秋3个季节进行高位嫁接,发现春季嫁接成活率最高,达到90.1%,为快速扩繁"黄果野鸦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氮磷钾配方施肥对圆齿野鸦椿幼苗形态和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以1年生圆齿野鸦椿盆栽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L9(33)研究N、P、K不同配比施肥对幼苗生长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可以改善苗木的生长特性,优化苗木的生理指标.其中,处理5的苗高、地径增长量和可溶性糖积累量最高,分别为72.67%、130.44%、6.94%,处理3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为37.17 mg·g-1,处理1的生物量和可溶性蛋白累积量最高分别达到7.52 g和45.02 mg·g-1.分析可知N、P、K配比保持在中低浓度对生理指标改良促进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圆齿野鸦椿幼苗的各方面质量.  相似文献   

8.
圆齿野鸦椿     
省沽油科野鸦椿属常绿小乔木,对城市环境适应性强,耐最低温度-8℃。圆齿野鸦椿果成熟时紫红色,果期长,从9月至翌年3月果熟后经久不落,是优良的观果树种。树形优美,可盆栽矮化,摆放于室内观果;是公园、庭院、校园、广场、住宅区绿化的优良绿化树种。种子繁殖,种子混湿沙层积催芽  相似文献   

9.
研究沙藏催芽处理和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圆齿野鸦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播种育苗的差异和不同播种量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种子沙藏催芽至第3年的2-3月份春播,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均能显著促进其发芽,发芽率最高达75%,出苗快而整齐;以沙壤土加竹炭粉为播种基质,播种量为6.0g.m-2的Ⅰ、Ⅱ级苗产量最高,生长均匀整齐,是最佳播种育苗组合。  相似文献   

10.
圆齿野鸦椿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实验测试了基质、药剂、浓度 时间水平对圆齿野鸦椿扦插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心土中的苗木质量比在珍珠岩的要好.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基质对扦插苗的生根影响最显著,药剂对茎根比的影响最显著.最佳水平组合是基质为黄心土,药剂为IAA,浓度 浸泡时间为500mg/L l min.  相似文献   

11.
沙枣是荒漠绿化常用树种之一,具有极高的绿化价植和经济价值。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50 cm和60 cm幼株移栽造林后生长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疆库尔勒荒山绿化中运用沙枣造林,同等条件下60 cm幼株生长状态明显优于50 cm幼株;同等幼株高度情况下,1 m×3 m的移栽造成成活率、生长状态综合评比优于2 m×2 m和1.5 m×3 m两种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12.
HPLC法同时测定闽产圆齿野鸦椿中两种色原酮碳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圆齿野鸦椿中两个成分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8-C-β-D-葡萄糖苷(A)和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6-C-β-D-葡萄糖苷(B)的方法,并测定了这两个成分在闽产圆齿野鸦椿枝条、叶片、果皮和种子中的含量。结果表明:HPLC测试条件为色谱柱Dikma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5∶75,体积比),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6 nm,柱温30℃,检测时间15 min时,化合物A和B分别在2.000 2~20.002 0μg和2.001 6~20.016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2%和99.77%,RSD均小于1.00%(n=6)。HPLC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为今后圆齿野鸦椿在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应用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重庆巫山石漠化地区采用香根草进行栽植试验,并对其生物量进行测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栽植密度处理香根草生物量不同,以30 cm×30 cm处理最大,1 m×1 m处理最小,香根草生物量有随栽植密度减小而减小趋势;3种处理中,香根草地上部分生物量均大于地下部分生物量。2)不同栽植技术处理,香根草生物量不同,以移栽灵处理香根草生物量最大,对照最小。移栽灵和对照处理中,香根草地上部分上物量均大于地下部分生物量,生根粉则相反,地上部分生物量小于地下部分生物量。  相似文献   

14.
研究6年生互叶白千层自然生长的根系组成与分布,并对3年生互叶白千层采取切根与滴灌的缩根处理。自然生长根系水平根系较长且粗壮发达,根基部细根分布较少,影响互叶白千层移栽恢复。切根和滴灌处理可以缩短主侧根长度,诱导细根生长,细根生物量明显增加,且大部分集中在植株根系20 cm水平范围内。综合考量以3年生苗木根茎外10 cm处切根,并在种植株根系20 cm范围内采用导向性滴灌处理苗木根系生长较好,有利于互叶白千层大苗的移栽恢复。  相似文献   

15.
朱砂根不同播种育苗方式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种子不同处理方法、选用不同土壤基质、贮藏方法、苗床覆盖、遮荫处理以及不同育苗密度进行试验对比,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朱砂根1年生播种苗的高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4个时期,并进行苗木的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朱砂根播种育苗以种子去果皮、混沙湿藏,营养土(袋)播种,播后床面用地膜小拱棚+谷皮覆盖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以75%的拱棚遮荫朱砂根的生长量最大,以株行距8 cm×8 cm(150株/m2)的密度合格苗产量最高,成本最低;田间苗床播种育苗比营养袋播种育苗的生长量及生物量大,但朱砂根为常绿植物,建议在生产上推广营养袋育苗,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分析山乌桕绿化大苗培育中采用控根容器和密度动态调控育苗的经营效果。采用控根容器培育的山乌桕绿化大苗与普通无纺布容器苗比,苗高间差异不显著,地径显著大于普通无纺布容器苗,高径比生长协调,苗木较粗壮,主根长显著较短,而一级侧根数和根系生物量显著大于后者。控根容器培育的苗木根系多、不缠绕、无畸形,空间分布合理,苗木质量优于后者。不同密度育苗对山乌桕2 a苗龄绿化大苗根系影响不显著,但2 a苗龄摆放密度9株/m^(2)的苗高、地径总体表现最优。因此,山乌桕2 a苗龄绿化大苗培育进程中,采用控根容器和密度动态调控可以提高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7.
观测分析7 a林龄深山含笑生态景观林的林分生长状况和滞尘效应。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经营密度、移栽方式、施肥和定干方式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深山含笑生态景观林采用3 a林龄绿化大苗带土球全冠移栽、株行距1.5 m×1.5 m为宜;适当定干、合理施肥都可以提高集群美感,又有较高的滞尘效应。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闽楠播种芽苗设计3种不同移栽密度(株行距8cm×8cm、10cm×10cm、10cm×15cm)进行试验,比较闽楠一年生播种芽苗的生长量及苗木质量。结果表明:移栽密度以株行距10cm×15cm较适宜,苗木生长量最大,苗木质量最优,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主根长度、≥5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平均合格苗率、平均合格苗产量分别达47.2cm、0.45cm、24.5cm、21.4条/株、97.0%、65.04万株/hm2。  相似文献   

19.
华北低丘山区核桃-决明子复合模式的根系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分层挖掘法,对株行距为3 m×8 m的核桃-决明子复合模式中的根生物量、总根长密度、吸收根的根长密度和根系直径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核桃单作的总根长密度比核桃间作的高7%左右,且在各个土层中吸收根的根长密度都高于核桃间作,而二者的总根生物量和根系直径则差异较小。决明子单作的根系直径比间作决明子的大27.73%,但二者的根长密度和根生物量则差异不大。在核桃-决明子复合模式中,核桃总根生物量和吸收根长均占复合模式总根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在水平方向上,决明子在树行南侧2.5、4.0 m位置根系分布最多,而树行南北1.5 m范围内则较少;核桃根系则主要分布在树行两侧1.5 m范围内。垂直方向上,核桃在30~80 cm土层中的根生物量和吸收根长分别占其总量的64.79%和61.17%,而59.54%的决明子根系分布在0~20 cm土壤中。  相似文献   

20.
报道山地培育半枫荷绿化大苗中林地选择、经营密度、移栽次数、使用植物生长保护剂等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在山地培育半枫荷绿化大苗以半阳坡、半阴坡,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肥沃的山体中下部为宜;经营密度采取第一次移植株行距1m×1m,2年后再次移植,株行距1.8m×1.8m处理最好。使用GGR6号、萘乙酸、黄泥浆处理都有利于提高移栽成活率,GGR6号与黄泥浆混合使用效果最好。利用山地培育半枫荷绿化大苗切实可行,具有发展空间大,投资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