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湿加松扦插容器苗为材料,设置空气切根(30,50,70cm苗床)和不切根对照处理,分析处理后半年内株高、地径、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细根比例等指标的月变化。结果表明,控根影响了扦插苗的根系形态,但对扦插苗的生长与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处理4个月后,70cm苗床的切根处理显著促进了根系的伸长生长,但5个月时,切根苗木的根系转向粗生长的阶段,与对照相比,细根比例降低,而根直径增大。苗木生长量呈现与根直径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而与根长度相关性减弱的趋势,表明控根苗木根系形态的动态变化有利于促进苗木的生长。建议采用70cm苗床做湿加松扦插苗的空气切根。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切根苗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幼苗切根培育,春季土壤解冻15cm左右时,对1a年生苗木进行切根处理,用切根机在苗木根部15cm处切断,抑制了2a生苗的高生长,提高了径生长,缩小了苗木高径比例,促进了毛细根的发育,形成了"矮胖子,大胡子"式优质壮苗,经试验,用切根苗造林成活率比自然苗提高10%~20%。  相似文献   

3.
研究提出,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嫁接成活的1年生苗木在3-4月起苗后切除1/3根系,用0.067%浓度的甲基托布津药液消毒和用2号ABT生根粉0.1%直接喷在于根部后移栽,1 a后油茶苗苗高为36.5 cm,油茶苗分枝数为3枝,显著高于不切根的移栽苗。并且经切根移栽的油茶1年生苗木出圃率和造林成活率可达90%和98%。  相似文献   

4.
滴灌栽培杨树人工林细根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探究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大兴区林场滴灌栽培的5年生欧美107杨的细根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根钻法分别在株间、对角和行间方向距树干0.2、0.5、1.0、1.5 m处取样,取样深度为60 cm,每10 cm为1个土层。[结果]滴灌条件下,在不同方向的不同树干距离和土层深度,杨树人工林的细根生物量和根长表现出相似的分布特征,其分布受树干距离、土层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P0.05)。滴灌条件下,株间方向的细根总长为12.7 cm,分别是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的1.82倍和2.32倍,上述3个方向取样位点细根总长为25.2 cm,其中的86.4%在滴灌形成的湿润带范围内;0 40 cm土层的细根长占0 60 cm土层细根总长的84.5%。各方向的细根水平分布特征不同,株间方向细根长在距树干0.5 m处最大,为4.2 cm,占该方向细根总长的33.1%,且与其他树干距离处差异显著(P0.05);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在距树干0.2 m处最大,分别为2.7、2.3 cm,占各自方向细根总长的38.1%和41.8%。各方向的细根垂直分布特征不同,株间方向细根长在0 10 cm土层最大,为3.7 cm,占该方向细根总长的29.1%,且与其他土层差异显著(P0.05);对角和行间方向细根长均在10 20 cm土层最大,分别为2.0、1.7 cm,占各自方向细根总长的27.9%和31.0%,与其他土层细根长差异显著(P0.05)。[结论]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采用细根生物量或细根长任一指标来表述。滴灌后形成的连续湿润带导致土壤水分条件的差异使细根在不同方向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特征不同,细根分布表现为株间对角行间,细根主要分布在湿润带范围内且在0 40 cm土层相对集中分布。依据滴灌栽培杨树人工林细根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每次滴灌后应保证水分侧渗到距离树干至少50 cm的范围,下渗的深度至少达到40 cm深,以满足杨树人工林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本研究结果和结论为确定精准的单次有效灌溉量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实现既节水又确保林木正常生长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不同处理苗木造林初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宁 《福建林业科技》2002,29(Z1):24-26,32
从马尾松不同处理苗木造林3年生调查分析表明,马尾松截根移栽或切根裸根苗造林效果最好,根系发达,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且造林成本适中,而常规裸根苗造林效果差。  相似文献   

6.
不同断根方式对美国山核桃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山核桃1年生实生苗采用切根、移栽两种断根方式,研究不同断根方式对美国山核桃实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根处理能促进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快速生长,移栽处理能促进地下部分增粗生长,对地径生长无显著影响。移栽处理能显著促进苗木地下侧根增长、增粗,以及鲜质量增加,切根处理能显著促进苗木须根数量和鲜质量增加。对于提高苗木质量和促进美国山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马尾松不同处理苗木造林3年生调查分析表明,马尾松截根移栽或切根裸根苗造林效果最好,根系发达,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且造林成本适中,而常规裸根苗造林效果差。在林业生产中应大力推广马尾松切根苗造林。  相似文献   

8.
无纺布袋控制粗根外溢率为70%~77%,上中部粗根外溢较多,下部和底部外溢较少,应重视管理无纺布袋上20cm位置粗根外溢。无纺布容器栽培能够抑制粗根的过渡延长,大幅度促进北美鹅掌楸毛细根的萌发,并将根系以疏散的形式控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不影响其生长,进而能够大幅提高移栽成活率。无纺布容器栽植2~3年苗木,除因实生个体抗寒性较弱在春季倒春寒出现抽干梢(基部仍存活)外,移栽成活率达100%。在3~5年培育周期内,无纺布容器能保存完好,能够将北美鹅掌楸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移植后立即恢复生长,不影响观赏效果,并能够立即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无纺布容器内北美鹅掌楸生长情况与双容器苗木生长情况相当,而无纺布容器(一次性使用)成本较双容器低廉,适合当前我国苗圃生产国情。  相似文献   

9.
对四川犍为地区引种栽培的互叶白千层扦插苗进行抽样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x¯±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苗木质量进行评价和苗木分级研究。结果表明:评定互叶白千层苗木质量可以苗高(H)、地径(D)和全株生物量作为表型指标,结合主根数量,并辅以根系长度作为辅助参考综合评价指标。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该树种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得出互叶白千层扦插苗的3级分级标准,Ⅰ级苗木:苗高>17.66 cm,地径>1.98 mm;Ⅱ级苗木:苗高为11.48~17.66 cm,地径为1.36~1.98 mm;Ⅲ级苗木:苗高<11.48 cm,地径<1.36 mm。可为互叶白千层苗木分级和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罗盛健 《防护林科技》2006,(4):22-23,37
通过对湿地松不同切根处理、不同深度切根的育苗及其切根苗造林等试验,探讨幼苗切根对苗木质量、造林成活率及幼林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湿地松育苗采取芽苗截根移栽,8月底苗期切主根和侧根,切根深度9~11 cm,苗木质量最优,造林成活率可达98.7%,幼林生长各项指标表现最好,并提前郁闭成林,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对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苗的组合控根进行了研究。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在芽苗移栽期间进行切根和外源NAA处理对容器苗内源激素含量和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根和外源NAA共同作用对苗木生长过程中的根径、根尖数、一级侧根均长以及全株鲜质量有显著影响。通过最优组合的评定,筛选出芽苗≥2 cm且幼叶未展期进行切根,留根3 cm或切根1/2+50 mg/LNAA溶液处理为较优控根组合。组合控根有效地减少甚至杜绝了苗木盘根现象的发生。对9个处理4个测定期的内源ZR,ABA,IAA和GA3含量主体效应的检验发现,切根时期、切根方式和NAA浓度对根系内源激素含量均起到了调控作用,同时,不同的控根措施会引起不同种类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因此,组合控根措施的筛选才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芽苗切根移植对南酸枣苗木及造林当年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三都进行了芽苗切根移植育苗对南酸枣1年生苗木及造林当年生长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1)芽苗切根移植育苗能提高苗木单株和群体质量,与常规育苗相比,芽苗切根移植育苗对苗木径生长量的提高、长5cm的侧根数量的增加及地径标准差的降低达极显著水平,对苗木高生长的提高和对高径比值、苗高标准差的降低达显著水平;2)芽苗切根移植苗造林优于常规苗造林,当年生树高、胸径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芽苗切根移植苗的高径生长节律与常规育苗一致,但各个时期的苗木高、径生长速度有差异,主要表现为缓慢生长期比常规育苗慢,快速生长期又比常规育苗快,径生长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D20cm×H20cm、D 30 cm ×H 30 cm两种规格的k-2控根容器、美植袋和普通塑料盆作为培育3年生浙江楠苗木的试验容器,以露地栽植为对照.分析了不同规格容器对培育3年生浙江楠苗木的形态、生物量积累、生理、根系构型指标及苗木质量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美植袋和k-2控根容器栽植的苗木不存在根系在盆内屈曲缠绕的问题,美植袋栽植苗木的形态指标优于其他两种容器,D 30 cm ×H 30 cm的美植袋和k-2控根容器栽植的浙江楠3年生苗的生物量积累指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D 30 cm×H 30 cm的k-2控根容器栽植苗木的生理指标最好,其次是D 30 cm×H30 cm的美植袋,D 30 cm×H30 cm的美植袋和k-2控根容器的根系构型均优于对照且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D 30 cm×H30 cm的美植袋和k-2控根容器是适宜3年生浙江楠育苗的栽培容器,考虑运输的方便性,美植袋优于k-2控根容器.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不同树龄油松为研究对象,采用剖面挖掘与分层取样法,研究了2年生、3年生、4年生、5年生、6年生油松的根系。结果表明,随着树龄增大,根系在垂直方向上,随着深度增加分布范围变大;水平分布范围随深度变化不明显。在垂直方向上,根生物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呈现倒V的变化趋势;随着树龄增大,油松根系生物量显著增大。在0 cm~10 cm土层内,很少有细根;而在30 cm以下的土层内,只有细根和近似细根的根。2年生、3年生油松幼苗的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 cm~20 cm土层内,4年生、5年生、6年生油松根生物量主要分布于0 cm~30 cm土层内。其中,土壤质地条件是影响根系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不同滴灌施肥量对泓森槐(Robinia pseudoacacia Hongsen)细根生长的影响,以3年生刺槐苗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设置5个施肥处理(基准、基准±30%和基准±60%),探究滴灌施肥对泓森槐细根分布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下细根根长密度和表面积均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小,不同处理间各土层细根根长密度和表面积差异不显著。距树干不同水平距离处细根根长密度和表面积分布均匀,各处理无明显差异。株间方向细根根长密度和表面积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显著高于行间和对角方向细根分布。  相似文献   

16.
红豆树根瘤的形成时间和根瘤的数量与圃地土壤的质量有关,在土壤水肥条件好的环境中,1 a生苗木中的根瘤少见,且根瘤个体极小;在土壤较贫瘠的圃地中,红豆树根瘤十分发达,数量多且形成时间早。红豆树根瘤能够促进苗木生长,有根瘤生长比无根瘤生长的1年生红豆树植株中,根系的干物质增长率46%、根系鲜重的增长率41.9%、茎干物质增长率40.3%、植株总干物质的增长率35.0%、植株总鲜重增长率22.4%、植株叶的干物质增长率14.8%。截根处理有助于根瘤菌感染苗木植株,苗木生长更健壮:截根处理的苗木径高比为4.1%,未截根处理的为3.4%;截根处理促进根系的发育,截根处理的侧根总长度47cm/株、未截根处理的侧根总长度为26cm/株、侧根增加率为80.8%,截根处理的须根总长度228cm/株、未截根处理的侧根总长度为102cm/株、须根增加比率123.5%;截根处理促进苗木根幅的扩大,比未截根处理的根幅增大27.3%。  相似文献   

17.
伐根嫁接杨树林根系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比研究大兴区的伐根嫁接杨树林分和与其地下和地上部分分别相同的植苗造林杨树林分,得出伐根嫁接杨树林根系的特殊分布特征。采用全挖法获取杨树总根量和根型,采用土柱法获取吸收根(细根≤2mm,粗根210mm)。结果表明:伐根嫁接林根系总干重分别是相同地下和地上部分植苗造林的1.83倍和7.38倍;其根系数量多且粗壮,为水平斜生根型,而植苗造林林分为水平根型;伐根嫁接林总细根量和总粗根量分别比两个植苗造林林分提高了86.27%和224.65%,59.06%和65.86%;与植苗造林相比,伐根嫁接林表层的吸收根垂直和水平分布都表现异常,垂直分布中0~10cm土层的细根分布较多,10~20cm土层的分布较少;水平分布中株间0~20cm土层的分布异常多。该结论为伐根嫁接杨树林的生长优势提供了进一步的微观解释。  相似文献   

18.
大叶栎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叶栎容器育苗不同基质,芽苗移栽不同截根长度、不同发育期,苗生长期遮荫试验表明:芽苗移栽时截根留2~4 cm有利于苗木的生长;茎芽幼叶展开期移栽成活率高,达97.53在%;全光照育苗对苗木生长明显大于遮荫条件下生长苗木;黄心土基质的苗木成活率、苗高、根系数量及生物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19.
控根容器对苗木根系构型和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苗木质量和移栽成活率,比较了控根容器和普通容器对舟山新木姜子和红楠苗木根系构型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根容器培育比普通容器的苗木根系长度增长率分别高13.3%和10%,0.5mm以下细根数量分别多8.4%和7.5%,根系表面积增长率分别多19.8%和16.8%,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上移,整体比重更加均匀,移栽后成活率分别提高15.8%和10.5%,而且可以实现全年造林。试验证明,控根容器可以显著改善苗木根系构型,提高造林成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在昆明大马山树木园进行的云南拟单性木兰5年生苗木不同季节断根处理的苗木根系萌发生长效应的试验结果表明: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新根的萌发与断根处理季节的气候因素有较大关系。其新根的萌发时间与温度紧密相关而与湿度关系不大;根系的萌发生长状况与断根季节的温度紧密相关,与降水量和蒸发量有一定关系,而与相对湿度关系不大。断根处理时的温度愈高,苗木新根的萌发时间愈早;断根处理时的温度、降水量愈高,其根系的萌发生长愈好。在滇中地区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断根处理的季节宜在春、夏季进行,而不宜在秋季和冬季进行。夏季断根处理后3个月及6个月时其苗木每株有根系115.6根及178.4根,根长≥5 cm的侧根数为39.2根及84.0根,侧根分布土层的深度为26.0 cm及34.6 cm,侧根最长达14.4 cm及25.2 cm。与冬季断根处理后3个月及6个月时的苗木根系相比,新根数多108.0根及126.8根,根长≥5 cm的侧根数多39.2根及73.2根,侧根分布土层的深度多18.0 cm及6.8 cm,最长侧根长度多13.0 cm及15.2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