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苦瓜是福建省主要的瓜菜种植种类之一,苦瓜病虫害发生严重。为害福建省苦瓜生产的病虫害种类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瓜实蝇、瓜绢螟、瓜蚜等,总结苦瓜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光温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温室,也是全国重要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具有发展反季节瓜菜的独特优势。海南各地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黄瓜,尤其是冬种,产品不仅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还能远销岛外,增加农民收入,体现经济效益。论文主要介绍海南东方的黄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选地整地、合理密植、搭架引蔓及植株调整、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3.
瓜菜是海南农民稳定收入来源,瓜菜产业健康发展是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的必然要求。海南瓜菜供给季节性明显,生产多集中在冬季,种植优势区逐渐形成,但产业劣势显著。国际自贸区(港)为海南瓜菜产业发展带来了政策及多功能区的机遇,也带来了产业转型及人口快速增长的挑战。依据海南省人口发展规划和灰色预测模型GM(1, 1)预测海南2017、 2020~2030年瓜菜消费量及生产量。可见,海南省瓜菜供给总量充足,自给率高,供给有效性主要问题是季节上的不均衡。从种植者市场竞争力、监测预警、功能区划分、品牌建立方面为国际自贸区(港)背景下海南瓜菜有效供给提出了保障建议。  相似文献   

4.
苦瓜是不耐连作的作物,苦瓜连作会使病虫害提早发生和为害严重而导致产量降低。“新蕾一号”苦瓜是一个抗病性较强的高产优质的苦瓜新品种。自1990年以来,我们在本校实习农场采用春秋季连作方式栽培“新蕾一号”苦瓜,经多年的实践,笔者发现只要在栽培过程中采取措施得当,就可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使连作苦瓜获得高产。一般春季苦瓜亩产可达2500~3500公斤,秋季苦瓜亩产可达2000~25000公斤。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1.1 播种期选择:春季苦瓜一般在2月底播种,秋季苦瓜则在7月底至8月初播种。春季苦瓜收瓜结束后,种植地要有约一个月的露晒时间…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冬季瓜菜的发展,对缓解物价上涨,保障居民冬季"菜篮子"供应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遥感、地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无线通讯网络、传感器、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探讨海南冬季瓜菜种植区划系统研究,提出构建海南省冬季瓜菜种植格局分布平台、冬季瓜菜种植适宜性评价平台,以及冬季瓜菜种植对比评价平台,以期为海南冬季瓜菜结构化调整、集约化经营及产业化发展服务,进一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助推热区"三农"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6.
海南反季节瓜菜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南省属热带海洋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全省年均温度22℃~25℃,年均降雨量1500-2200mm,为发展瓜菜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海南瓜菜种植主要集中在反季节年度,即头年的10月至翌年的4月,因而被称为冬季全国各省的“菜篮子”。而每年5月至10月由于受高温、高湿、多雨、台风等不良气候影响,海南的瓜菜种植面积会剧减,主要栽培区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海南省凭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冬种瓜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06年,海南省冬种瓜菜种植面积12.35万公顷,其中辣椒3.49万公顷,约占蔬菜种植面积的25%,可见该产业对海南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长期连作,加上栽培管理措施不当,青枯病已成为辣椒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严重时个别田块连片枯死,造成绝收。因此掌握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海南地处祖国最南端,属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适宜发展冬季反季瓜菜,是我国冬季南菜北调和出口的主要产地。时逢海南冬种反季瓜菜的高峰期,冬种苦瓜要获得高产优质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栽培上应抓好以下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9.
在设施瓜菜的反季节栽培过程中,由于棚室设施易地重建困难,再加上设施瓜菜经济效益高的原因,使得不少种植户常常连续多年在同一个棚室内种植同一种瓜菜,造成设施瓜菜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生长不良、产量低、品质差、病害发生重、防治困难、成本增加、收入减少等现象,发生严重时会造成整个棚室绝收。所以种植户要清楚地了解连作障碍形成的原因,为以后有效的进行预防和除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屯昌县是海南重要的冬季瓜菜基地之一,"枫木苦瓜"是当地的特色产品,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占全县冬季瓜菜面积的40%。海南调查组专门走访了该县枫木镇枫绿果蔬产销合作社理事长黎汉强,了解合作社的运作现状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赣优系列苦瓜一年两茬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播种育苗、整地与施肥、定植、大田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对赣优系列苦瓜春、秋两茬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鹤岗地区大豆产量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全市中低产地块较多,大豆品质差,价格较低。其主要原因是重迎茬面积大,品种多而杂,机械化程度低,病虫害严重,栽培方式单一等原因造成。从根本上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应选种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坚持大豆生产标准化,综合防治病虫害,推广新的增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调查分析了立体栽培模式下四川乐山设施小果型西瓜生长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白粉病、叶枯病、霜霉病、蚜虫、斑潜蝇)危害特点、发生症状、发生规律;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理念,提出了合理安排茬口、重视种子播前处理、杜绝连作、合理轮作、苗前闷棚、合理密植、控温控湿、物理防虫、预防性施药等无公害防治措施,为设施小果型西瓜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武泽民  于振茹  卢立华  刘忠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320-12321,12323
概述了辽宁朝阳地区设施蔬菜土传病害发生的主要种类,分析了发生原因,包括连作、灌溉方法和粪肥使用不当,介绍了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诊断方法和几种常见的土传病害症状特征,最后提出了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防控措施,包括连作、嫁接防治、种子处理、加强栽培管理、土壤消毒、药剂喷雾或灌根。  相似文献   

15.
番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非常普遍的蔬菜之一,因其在栽培过程中易受多种病虫害的为害,给生产上带来一定的影响和损失,本文仅对番茄斑枯病、叶霉病从发病到防治以及发病后的一些症状、发病特点和防治技术进行了阐述,以便发生为害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防治,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为规范河北省中南部早春地膜双覆盖无公害茄子的生产,促进河北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河北省保护地茄子生产实际情况,对早春地膜双覆盖无公害茄子的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关键栽培技术、安全控制病虫为害的措施及采收和生产档案等提出具体要求。该规程(标准编号:DB 13/T 1124—2009)对河北省早春地膜双覆盖无公害茄子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摸清十堰山区茄科蔬菜(辣椒、番茄)病虫害发生种类和蔓延规律,为本地辣椒、番茄病虫害科学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选取3个辣椒品种和1个番茄品种露地种植,针对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危害现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辣椒可见5种真菌性病害、1种生理性病害和1种虫害,番茄仅有2种真菌性病害。其中,重发病害为辣椒白绢病和番茄晚疫病,发病率高达89.09%和100%,病情指数90.30和100,且发现少量地老虎危害辣椒,病害重于虫害。在辣椒、番茄种植和生产中,病虫害的识别、监测预警和防治策略的适当调整是保障优质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园林景观植物病虫害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地处热带地区,景观植物资源丰富,但病虫害发生危害也较严重;加强检疫工作,防止外来病虫入侵,根据病虫害发生危害的特点,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加强对天敌的保护和利用,能有效防止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大棚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分析了江苏省大棚草莓生产中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大棚草莓关键技术研究新进展,包括抗病优质早熟新品种培育和引选,茎尖离体脱毒快繁与设施无病育苗,连作病害物理-生物与仿生农药协同控制,地上部病害生物药剂防治,害虫绿色综合防治,全量施肥与控氮高产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温室蔬菜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从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栽培管理、生态防治等方面探讨了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