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34种单等级烟叶通过二氧化碳膨胀制成膨胀烟丝,测量膨胀前后烟丝的整丝率、碎丝率和填充值,研究膨胀前后烟丝各物理结构指标的变化规律,并比较等级、部位等因素对于膨胀烟丝物理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烟丝膨胀后,整丝率显著性下降,填充值显著性上升,碎丝率变化不显著。不同等次和部位的烟丝膨胀前后结构指标变化存在一定差异,下等烟、下部烟和上部烟的整丝率显著下降,碎丝率增加较多,而中部烟和中上等烟整丝率保持较好,碎丝增加较少。  相似文献   

2.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杏鲍菇联合干燥中真空微波干燥工艺进行优化试验,分析各参数对杏鲍菇干制品膨化率、感官品质的影响,分别建立杏鲍菇干制品膨化率(y_1)、感官得分(y_2)与杏鲍菇初始含水率编码值(x_1)、微波强度编码值(x_2)、微波时间编码值(x_3)的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方程分别为y_1=1.46-0.16x_1+0.10x_2+0.093x_3-0.13x_1~2、y_2=6.45+1.22x_1+0.41x_2+0.36x_3+1.01x_1x_2+0.74x_1x_3-0.94x_1~2-0.85x_3~2,最佳工艺参数为杏鲍菇初始含水率75%、微波强度20 W/g、微波时间105s,在该条件下获得的杏鲍菇干制品色泽良好、口感酥脆,具有浓郁的杏鲍菇风味。  相似文献   

3.
基于一次性施肥的烤烟协调性预测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清镇烟区烤烟在一次性施肥条件下常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分析烟区2013—2015年采集烟叶样品的烟碱(x_1)、总糖(x_2)、还原糖(x_3)、总氮(x_4)、Cl(x_5)、K(x_6)、蛋白质(x_7)等7项数据,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构建烤烟协调性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方差膨胀因子(VIF)值在3.77~13.6之间,说明7项常规化学成分存在多重共线性;(2)部分常规化学成分与施木克值(y_1)、两糖比(y_2)、氮碱比(y_3)、糖碱比(y_4)、钾氯比(y_5)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说明以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化学成分(x_i)与协调性(y_i)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合理的;(3)通过对常规化学成分(xi)做主成分分析,提出3个主成分(Z_1、Z_2、Z_3)并计算出得分,共包含了总体信息量的83.26%,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拟合的最优模型分别为y_1=4.298+0.479Z_1-0.437Z_2+0.118Z_3、y_2=0.829+0.042Z_2、y_3=0.787+0.123Z_1-0.067Z_2+0.041Z_3、y_4=12.123+2.68Z_1+1.357Z2-1.046Z_3、y_5=7.427-1.959Z_3+0.781Z_1,调整R~2在52.3%~94.6%之间,且回归系数与回归方程均能通过显著性检验(P0.01),说明通过本研究拟合的回归模型不仅可用于预测烤烟协调性,还能为进一步探索烤烟化学成分与烤烟协调性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规格卷烟烟丝结构分布及其对物理质量的影响差异,为短支卷烟烟丝结构优化和物理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比同档次短支卷烟(74 mm×24 mm)和常规卷烟(84 mm×24 mm)的烟丝结构分布,并对烟丝结构与物理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卷烟物理质量的烟丝尺寸分布.[结果]短支卷烟的短丝率和碎丝率与常规卷烟基本相同,但长丝率和中丝率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长丝率降低、中丝率增加.对卷烟物理指标与烟丝结构的相关性进行排序,短支卷烟为吸阻>含末率>端部落丝量>吸阻标准偏差>硬度标准偏差>硬度,常规卷烟为硬度>含末率>端部落丝量>硬度标准偏差>吸阻标准偏差>重量标准偏差.对短支卷烟物理质量产生主要影响的烟丝结构分布包括X2(7.00~10.00 mm)、X5(3.35~4.00 mm)、X7(1.00~2.50 mm)和X8(≤1.00 mm),对常规卷烟物理质量产生主要影响的烟丝结构分布包括A1(>10.00 mm)、A2(7.00~10.00 mm)、A6(2.50~3.35 mm)、A7(1.00~2.50 mm)和A8(≤1.00 mm).[结论]相对于常规卷烟,影响短支卷烟物理质量的烟丝结构分布更具体,同档次短支卷烟生产时可针对波动较大的物理指标,通过控制长丝率和碎丝率,适当增加3.35~4.00 mm的中长丝和1.00~2.50 mm的短丝比例,以提升短支卷烟的物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卷烟制丝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以纯叶丝品牌配方烟叶为原料,采用工厂实际生产加工方法研究不同切丝模式对烟丝结构和卷烟掉火头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切丝模式对各工序烟丝结构的影响显著,30mm和40mm错刃定长刀片切丝模式的烟丝长丝率下降,中短丝率升高,长烟丝与中短烟丝的均匀性得到改善。2)在3种定长刀片切丝模式中,30 mm和40 mm错刃定长刀片切丝的掉火头率分别为34.86%和17.67%,比平刀切丝的掉火头率(98.25%)下降63.39百分点和80.58百分点,卷烟的掉火头现象得到明显改善。3)切丝、烘丝、贮丝和过烟枪的烟丝结构与烟支掉火头率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各工序长丝率与烟支的掉火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0.946、0.956和0.922,中丝率、短丝率和烟末率与烟支的掉火头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并以烟末率与烟支掉火头率的相关系数最小,分别为-0.482、-0.701、-0.681和-0.680。降低长丝率和提高中短丝率可有效改善卷烟的掉火头现象。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湖南烟区烟叶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于2016年采集湖南主产烟区K326样品54份,测定样品中微量元素硼(x_1)、锰(x_2)、铁(x_3)、铜(x_4)、锌(x_5)、钼(x_6)、镁(x_7)、钙(x_8)的含量及化学指标总糖(y_1)、还原糖(y_2)、总氮(y_3)、烟碱(y_4)、氯(y_5)、氮碱比(y_6)、糖碱比(y_7)、钾(y_8)、钾氯比(y_9),应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烟叶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特征。结果表明:烟叶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化学指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总糖(y1)与钙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锰呈极显著负相关;总氮(y3)与锰、铜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锌呈极显著负相关;氮碱比(y_6)与铜呈极显著正相关;糖碱比(y_7)与锰呈极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方程分别为y_1=23.490–0.334x_4+2.441x_8、y_3=1.106+0.003x_2+0.018x_4–0.005x_5、y_6=0.570+0.021x_4、y_7=19.657–0.048x_2。在湖南烟区,可通过调节烟叶中的锰、铜、锌、钙含量,提高烟叶化学可用性;针对湖南烟区糖碱比偏低的情况,可通过降低烟叶中的铜、锰含量或增加烟叶中的锌、钙含量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7.
蝴蝶兰花径与其他重要数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蝴蝶兰花径的遗传变异特性,探索决定蝴蝶兰花径形成的重要数量性状,为合理评价与挖掘利用现有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以15个蝴蝶兰品种为试材,分别测量蝴蝶兰花径及10个重要数量性状,进行各性状相关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将各数量性状对花径的影响效果进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①各数量性状与花径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其中x_5(中萼片长)、x_6(中萼片宽)、x_7(花瓣长)、x_8(花瓣宽)对花长、花宽的相关性超过0.9;②x_5(中萼片长)对花长的通径系数最大,为1.805,达到显著水平(t=0.05);③各数量性状对花长、花宽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_1=3.685+2.546x_5;y_2=-4.884+0.395 y_1+0.017x_1+0.062x_2+0.074x_3-0.03x_4+0.45x_5-0.14x_6-0.252x_7+0.65 x_8+0.392x_9-1.067x_(10)。综合结果表明,蝴蝶兰花径与萼片长的相关性最高,同时中萼片长是影响花径的主要因素,可以作为选育首选参数来增加花径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打叶加工过程中叶片结构控制对卷烟生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大片率的片烟原料对卷烟制丝及卷包生产的影响,其中T1处理的大片率均值为65.49%,T2处理的大片率均值为45.41%,T3处理的大片率均值为33.61%。结果表明:打叶加工过程中大片率过高,制丝环节烟丝缠绕严重,超长丝偏高;当大片率控制过低时,制丝后碎丝率偏高,超出新版卷烟供应规范中的相关规定,不利于后续的卷烟生产;打叶加工过程中的大片率与制丝环节整丝率、长丝率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与碎丝率存在一定的反向关系;打叶加工过程中大片率控制适宜,有利于提升卷制烟支的物理质量,提高卷制烟支质量、吸阻等物理指标的稳定性;就落头倾向而言,各处理片烟卷制常规烟支均优于常规卷烟A,而对细支烟的落头倾向除T1处理外,其他2个处理与对应规格的细支卷烟B相当。因而,在打叶加工中采用适宜的措施,优化加工后成品片烟的叶片结构,能够有效提升打叶加工加工后片烟叶片结构与制丝、卷包工艺的契合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预测华西雨屏区檫木人工林土壤供氮潜力和氮矿化对温度和含水量的响应。【方法】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檫木人工林土壤在不同温度(5、15、25和35℃)和含水量[20%、40%、60%和80%的田间持水量(FWC)]处理条件下的氮矿化特征。【结果】土壤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和氮净矿化速率均随温度和含水量的升高而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25℃+60%FWC处理,且与除25℃+80%FWC外的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土壤氮净矿化速率(y_3)对温度(x_1)和含水量(x_2)的响应模型为y_3=-1.671 3+0.278 0x_1+7.541 3x_2-0.005 6x_1~2-6.404 4x_2~2+0.008 8x_1x_2 (R~2=0.952, n=48),得出有利于促进土壤氮净矿化的最佳温度和含水量分别为25.6℃和61%FWC。土壤氮矿化作用在5~15℃范围内最敏感。【结论】华西雨屏区檫木人工林能够适应全球变暖趋势,可以增加土壤可利用氮含量,有较好的供氮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切丝宽度对成品烟丝结构及其分布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特定配方叶组切丝宽度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进一步提升卷烟精细化加工水平。【方法】以"云烟"某规格卷烟3个批次的配方叶组为试验材料,在制丝工艺流程和其他工艺参数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在切丝工序对3个批次的配方叶组分别设定3种切丝宽度(0.90、0.95、1.00 mm)。对不同切丝宽度条件下的成品烟丝结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烟丝结构分布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不同切丝宽度对成品烟丝结构影响较大,除S3长度(2.50~4.00 mm)外,成品烟丝中对应长度烟丝质量的比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2)随着切丝宽度的增加,成品烟丝中的中长丝比例增加,短丝和碎丝比例降低,成品烟丝结构分布稳定性降低。【结论】切丝宽度增加对提高烟丝整丝率,降低工艺消耗具有正向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该研究结果为配方叶组切丝宽度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进行氮磷钾配比与水稻穗瘟病指及损失率的关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早杂淦鑫203穗瘟损失率、病情指数与氮磷钾配比回归关系极显著,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_1=0.417 7+2.648 3x_1-0.067 3x_2-0.146 3x_3,y_1=0.591 0+2.963 31x_1-0.072 9x_2-0.148 5x_3,x_1、x_2、x_3分别为N、P_2O_5、K_2O的用量,单位为kg/667 m~2,经检测两者与氮素用量极显著,与磷钾用量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细支卷烟打叶片烟尺寸的适宜范围,开展了>50.00 mm、>40.00~50.00 mm、>25.40~40.00 mm、>12.70~25.40 mm、6.36~12.70 mm 5种不同片烟尺寸对细支卷烟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片烟尺寸对叶片形状系数、烟丝理化指标、卷烟的物理指标、燃烧落头倾向率、感官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对卷烟的烟气指标无明显影响。适宜片烟尺寸下叶片形状更接近圆形,常规化学成分协调,有利于卷烟烟丝尺寸分布、丝中含梗签率、卷烟物理指标的控制,感官质量较优。片烟尺寸小的卷烟具有烟支密度分布均匀性好、卷烟燃烧落头倾向率低、烟枪后4.00 mm以上长丝率低等优点,具有烟丝碎丝率、卷烟含末率、端部落丝量高,烟丝整丝率低,填充能力差的缺点。>12.70~25.40 mm片烟尺寸的卷烟重量和吸阻稳定性好、烟枪后>2.00~4.00 mm中丝率最高,通过烟枪后烟丝尺寸聚类分析可将片烟尺寸划分为>40.00 mm、>12.70~40.00 mm、6.36~12.70 mm 3组。综合细支卷烟质量要求,打叶片烟尺寸应适中,适宜范围为&...  相似文献   

13.
卷烟烟丝结构分布及其与物理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档次卷烟的烟丝结构分布及其对卷烟物理质量的影响,为优化烟丝结构以提高卷烟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A(低)、B(中)、C(高)3个档次牌号卷烟的烟丝结构比率层进行分析,确定主成分数量并得到各烟丝结构比率层的载荷值;再对烟丝结构与卷烟物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烟丝结构与物理质量的关系.[结果]3个品牌卷烟烟丝结构具有差异性,各档次卷烟烟丝结构可简化为两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均在80.000%以上,分别为80.689%(低)、83.982%(中)和84.001%(高),能够代表原始8层烟丝结构比率层的数据信息.对低档次卷烟物理质量影响较大的是居于主成分1的2.80~4.75 mm和≤2.00 mm烟丝;对中、高档次卷烟物理质量影响较大的是居于主成分1的2.00~3.35 mm和≤1.00 mm烟丝.[结论]不同档次卷烟的烟丝结构分布存在差异,烟丝结构对卷烟物理质量的影响也不同;在实际生产中,卷烟企业可针对性地优化不同档次卷烟烟丝结构,以提高卷烟质量及其稳定性.对于低档卷烟,可提升中长丝比率,减少碎丝比率;对于中、高档卷烟,可控制长丝比率,降低长丝对整体卷烟品质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德强  贾洋  王乐军  李孟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89-18590
[目的]了解烟丝结构对卷烟主要工艺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整丝率以及相同整丝率不同长、中丝比例的烟丝对卷制后烟支单支重量、硬度、吸阻、端部落丝量等质量指标的影响试验,研究烟丝结构对卷烟主要工艺质量的影响。[结果]烟丝整丝率以及烟丝长、中丝比例的变化对卷制后烟支的单重、单重标偏、吸阻、吸阻标偏、硬度、端部落丝量的影响较大,对圆周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不大;整丝率过高或过低对卷烟的单重、单重标偏、吸阻标偏均有不利影响;烟丝整丝率在82%左右,烟丝长、中丝比例在4∶1时,卷制后烟支的总体质量及稳定性最好。[结论]该研究为打叶复考过程中烟叶大中片率的选择以及制丝过程中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设施草莓灰霉病发生规律及流行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草莓灰霉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分布的真菌病害,研究旨在探索湖北省设施草莓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分析不同流行因子与灰霉病发生的相关性,选择与果实发病率具有显著相关性因子建立模型,揭示不同因子与草莓灰霉病发生的关系,为湖北省设施草莓灰霉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3—2015年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草莓种植基地选取3个代表性草莓大棚,用5点取样法采集无症花、叶、果实,结合特异性PCR和保湿培养法检测组织上灰霉菌带菌率;选取其中两个大棚数据对草莓果实发病率与花朵发病率、叶片发病率、温度、相对湿度、果实带菌率、花朵带菌率、叶片带菌率7个流行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选择与果实发病率具有显著相关性的3个因子(果实带菌率x_5、叶片发病率x_2、温度x_3),以草莓果实发病率作因变量(y),因子x_2、x_3、x_5为自变量,采用线性回归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分别建立两个大棚中变量x_2、x_3、x_5与草莓果实发病率(y)的回归模型,通过回归模型计算未参加建模的另一个大棚的草莓果实发病率预测值,并将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2013—2015年研究结果表明,草莓花、叶、果实带菌率变化起伏较大,花和果实带菌率相对较高,带菌率分别为0—53.33%和0—86.00%;不同组织草莓灰霉病的发病时间不同,果实从12月上旬开始发病,花从12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叶片从1月上旬或2月上旬开始发病。草莓花和叶发病较轻,发生较为平稳,果实在3月之后发病逐渐加重,发病率可达80.07%。草莓叶片发病率、温度和果实带菌率均与果实发病率呈显著相关(P0.01)。草莓果实发病率与不同流行因子的回归模型分别为y=0.55x_5+5.76(R~2=0.645,P0.01)(模型一)、y=8.18x2+9.25(R~2=0.498,P0.01)(模型二)、y=2.49x_3-13.62(R~2=0.446,P0.01)(模型三);并将果实发病率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回归分析,模型一中实际果实发病率与预测发病率拟合效果最好。【结论】在湖北省设施草莓大棚中,果实带菌率、叶片发病率、温度对草莓果实发病影响最为显著,在防治过程中应及时摘除发病组织,降低果实带菌率,预防灰霉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崔升  韦小玲 《广西农业科学》2014,(12):2248-2252
【目的】优化烟丝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高烘丝加工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通过直观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考察切丝含水率、HT蒸汽压力、筒壁温度、热风温度和排潮开度等因素对烟丝物理指标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切丝含水率、HT蒸汽压力、筒壁温度、排潮开度和热风温度对烟丝填充值、整丝率、碎丝率等物理指标均有一定影响;除切丝含水率外,其他4个工艺参数对烟丝感官质量也有明显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烘丝加工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在切丝含水率19.0%、HT蒸汽压力0.32 MPa、筒壁温度137℃、热风温度105℃、排潮开度自动调节的条件下,烟丝填充值、整丝率和感官质量得分较优化前分别提高0.18 cm^3/g、2.3%和1.3分,碎丝率下降0.7%。【结论】切丝含水率、HT蒸汽压力、筒壁温度、热风温度和排潮开度对烟丝物理指标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各不相同,在烟丝实际烘干加工过程中,适当调整各工艺参数,可有效提高烟丝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AA肉鸡生产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试验采用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对2栋鸡舍38625只AA肉鸡的周龄(x_1)、成活率(x_2)、只耗料量(x_3)、累计只耗料量(x_4)等4个因类指标和体重(y_1)、周增重(y_2)、周效率(y_3)、累计效率(y_4)等4个果类指标进行统计处理。AA肉鸡的8个生产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0.01),其中13个相关为正相关,15个相关为负相关。因类指标与果类指标间的3个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P0.01)、0.9979(P0.01)、0.9957(P0.01)。因类指标与果类指标间的相关主要由只耗料量(x_3)、累计只耗料量(x_4)与体重(y_1)、周增重(y_2)间的密切关系所造成。结果显示投入类指标中只耗料量(x_3)、累计只耗料量(x_4)是影响饲养效果的主要指标,而体重(y_1)、周增重(y_2)是体现饲养效果的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土壤理化性质对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烟叶质量,对四川烟区不同产区土壤理化性质与烟叶物理特性的关系进行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耕层质地(x_2)与单叶质量(y_3)极显著负相关(-0.656);土壤有机质(x_4)与叶宽(y_2)极显著正相关(0.683),其他土壤属性对烟叶物理特性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对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速效氮(x_5)对烟叶叶质重(y_5)的影响,以及土壤耕层厚度(x_1)、速效钾(x_7)对烟叶叶长(y_2)与含梗率(y_4)的影响。因此在烟叶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施肥等措施改善土壤属性进而提高烟叶的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19.
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在害虫天敌捕食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四种蜘蛛(食虫瘤胸蛛Oedothorax iasecticeps,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a,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和菱头跳蛛Bianar hotingchlehi)复合种群对白背飞虱Sogateila furcifera若虫的捕食作用及交互效应。对白背飞虱捕食的数学模型为: Y=13.1492+0.4583x_1-0.125x_2+0.625Zx_3+1.0417X_4+13.9583x_5-0.9375x_1x_2+0.4375x_1x_3-0.0625x_1x_4+2.25x_1x_5+0.1875x_2x_3+0.1875x_2x_4-0.3125x_2x_5-0.6875x_3x_4+0.5625x_3x_5+0.0625x_4x_5+0.1008x_1~2-0.2742x_2~2+1.2258x_3~2+0.1008x_4~2+4.4758x_5~2 对上述模型进行了主效应及两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交互作用反应面分析。结果种间、种内个体间均存在干扰效应,这与田间调查结果一致。白背飞虱若虫的被捕食数与四种蜘蛛间形成多种形状的反应面。  相似文献   

20.
采用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建立了以玉米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氮、磷双因素效应模型y=11 260+1 125.804x_1+705.754x_2-1284.187x_1~2-1 228.240x_2~2+90.454x_1x_2(R~2=1.00),据此求得玉米高产最大施肥量为施纯N 326.03 kg/hm~2、P_2O_5 195.54 kg/hm~2,经济最佳施肥量与此十分接近,并对2种不同施肥量的经济效益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最大施肥量的产投比为10.2,经济最佳施肥量的产投比为10.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